-
题名我国开展远期利率协议初探
- 1
-
-
作者
赵国英
陈婕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中央财经大学
-
出处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5,31,共3页
-
文摘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开展远期利率协议交易是个必然的趋势。本文试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主体两方面来阐述其必要性,并分析了开展远期利率协议交易所需的市场条件以及金融机构开展此项业务所需具备的条件。
-
关键词
中国
远期利率协议
金融市场
中央银行
利率风险管理
证券投资机构
商业银行
-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商业银行控制利率风险的技术和工具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高峰
-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39,共6页
-
文摘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与世界经济和金融联系的加强 ,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越来越大 ,因而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为此 ,本文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如何运用持续期缺口、远期利率协议、期货、期权等技术和工具来管理和控制利率风险 ,以期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有所借鉴。
-
关键词
利率风险
持续期缺口
远期利率协议
期货
期权
商业银行
-
Keywords
Interest-rate risk Duration gap FRAs Future Option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0.4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利率衍生品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斯文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
出处
《西部论坛》
2013年第3期91-102,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002110)"银行贷款
商业信用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
文摘
随着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日益凸现。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率衍生品的使用对传统信贷活动产生了显著的替代效应,银行持有利率衍生品名义本金占总资产比重提高1%会导致信贷下降0.4%,而持有利率衍生品名义本金占信贷总额的比重提高1%则使信贷下降0.26%。利率衍生品对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替代效应有利于优化我国的金融结构,进而推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应积极发展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并可以运用利率衍生品来完善货币政策。
-
关键词
利率衍生品
衍生品市场
银行信贷
货币政策
信贷结构
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互换
利率期权
利率期货
国债期货
远期利率协议
-
Keywords
interest-rate derivatives
derivatives market
bank credit
monetary policy
credit structure
interest-rate risk management
interest-rate exchange
interest-rate option
interest-rate futures
bond futures
long-term interest-rate terms
-
分类号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防范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王秋群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2-34,共3页
-
文摘
防范利率风险,要建立高效的现代利率管理机制,准确预测利率,建立科学的本外币存贷款定价机制,创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型,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
-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国
利率风险
创新工具
远期利率协议
利率期权
内控机制
-
分类号
F832.3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略论利率风险管理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檀利民
-
机构
农业银行总行稽核部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2-44,共3页
-
文摘
略论利率风险管理檀利民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放松了金融管制,利率逐渐市场化,市场利率波动频繁,并严重影响了银行收益的稳定和增长,使银行面临很大的利率风险,因而促使西方的商业银行加强了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并由此产生了现代商业银行一个重要...
-
关键词
利率风险管理
市场利率
资产和负债
利率调整
利率预测
远期利率协议
银行收益
固定利率
资产负债
利率互换
-
分类号
F830.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论资产负债表的内含信息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葛家澍
-
机构
中国会计学会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8年第2期3-5,共3页
-
-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外
财务弹性
变现能力
企业盈利能力
远期利率协议
应收帐款
看涨期权
偿债能力
财务状况
投资报酬率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动因及利弊分析
- 7
-
-
作者
刘瑞波
-
机构
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系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8-69,共2页
-
-
关键词
我国商业银行
银行业务创新
利弊分析
金融业务创新
金融创新
表外业务
金融工具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远期利率协议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衍生金融工具账务处理浅析
- 8
-
-
作者
刘北华
-
机构
贵州财经学院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6,共1页
-
文摘
衍生金融工具是从基础金融工具中派生出来的创新金融工具。按照衍生金融工具本身交易的方法及特点,具体包括4种:金融远期(远期合同),是指合约双方同意在未来一定日期按一定价格交换金融资产的合约,如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同等;金融期货(期货合同),是指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形式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交收标准数量特定金融工具的合约,如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远期利率期货等;金融期权(期权合同),
-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账务处理
创新金融工具
远期利率协议
远期外汇合同
利率期货
远期合同
金融远期
-
分类号
F830.4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风险分析
- 9
-
-
作者
罗强
谢赤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22-27,共6页
-
文摘
金融衍生工具一经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产生,就极为迅速地发展,并给金融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尤如一把双刃剑,既给金融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催化”作用,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1995年初发生的巴林银行倒闭事件以及其它一些因进入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生巨额亏损的“金融悲剧”,对国际金融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促使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正确运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当前,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刚刚起步,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参与国际金融交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正确认识和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
风险分析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商业银行
远期利率协议
信用风险
国际金融业
交易所
银行业
场外交易
-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及启示
- 10
-
-
作者
赵嘉兴
-
机构
工商银行广西梧州市分行
-
出处
《南方金融》
1995年第7期35-36,共2页
-
文摘
8O年代以来,表外业务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崛起,西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高速发展,尤其以创新业务的发展更为迅猛.以美国为例,1987年美国的表外业务交易量就达到了3.1万亿美元,超过了银行2.9万亿美元的资产总额.90年代以来更是美国表外业务发展的高峰期,目前表外业务的交易量约是表内业务量的3倍.表外业务之所以能够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此类业务更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
关键词
表外业务
西方商业银行
远期利率协议
创新业务
启示
利率波动
西方国家
交易量
金融期权
利率互换
-
分类号
F831.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财经
- 11
-
-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5,共2页
-
文摘
存款准备金率年内第八次上调;央行推出远期利率协议业务;第四季度将发行3只特别国债;186项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或调整;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上线;第二次高收入人群个税自行申报启动;
-
关键词
财经
存款准备金率
远期利率协议
行政审批项目
高收入人群
特别国债
质押登记
应收账款
-
分类号
F81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中国金融业2007年11-12月大事记
- 12
-
-
-
机构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室整理
-
出处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
-
关键词
中国金融业
存款准备金率
大事记
远期利率协议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机构
中信银行
业务管理
-
分类号
F832.0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2.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