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SM的通信枢纽站远控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白旭平 周云锋 +1 位作者 姜晓华 武继梅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6期57-60,共4页
随着通信信息化建设步伐的迈进,对通信管理网络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于目前的无线通信枢纽站的网络传输系统现状,阐述了项目开发的研究内容及指标要求,提出了基于GSM的无线通信枢纽站远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随着通信信息化建设步伐的迈进,对通信管理网络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于目前的无线通信枢纽站的网络传输系统现状,阐述了项目开发的研究内容及指标要求,提出了基于GSM的无线通信枢纽站远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及关键技术的实现等。系统利用当前新技术,具有设计和建设低成本、高质量、安全可靠的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通信枢纽的管理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输系统 无线电通信 GSM 远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地震勘探用潜孔钻机远控系统设计
2
作者 王贺剑 《煤矿机械》 2015年第4期38-40,共3页
针对煤矿区地震勘探钻孔施工特点,以现有全液压控制潜孔钻机为基础,开发了钻机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基于CAN通信协议的传输模块,具有控制距离远、速度控制精度高的特点。经过实验室调试和现场应用,验... 针对煤矿区地震勘探钻孔施工特点,以现有全液压控制潜孔钻机为基础,开发了钻机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基于CAN通信协议的传输模块,具有控制距离远、速度控制精度高的特点。经过实验室调试和现场应用,验证了远控系统的设计合理性、可靠性以及使用的便捷性,为矿区地震勘探提供了一种新型钻孔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潜孔钻机 远控系统 CAN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巴高速隧道通风与照明远控系统的原理与优化
3
作者 周可 胡安东 陈博文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23期94-96,共3页
本文结合山区高速隧道机电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通风与照明控制系统原理的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情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不断提高远控系统稳定性、适用性、高效性进而确保隧道行车安全、提高管理水平为目标,... 本文结合山区高速隧道机电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通风与照明控制系统原理的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情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不断提高远控系统稳定性、适用性、高效性进而确保隧道行车安全、提高管理水平为目标,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远控系统 通风 照明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控系统在安阳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李会民 崔红亮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2-43,共2页
远控系统作为新一代网络信息化的产物,其优点是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对远程需被控制的计算机进行配置、修改等工作。将远控系统应用于安阳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实现了中心控制室技术人员对空气子站工控机的远程控制,增强了对空气自... 远控系统作为新一代网络信息化的产物,其优点是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对远程需被控制的计算机进行配置、修改等工作。将远控系统应用于安阳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实现了中心控制室技术人员对空气子站工控机的远程控制,增强了对空气自动监测仪器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对提升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字化水平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自动监测 远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机智能远控平台研究
5
作者 方弟勇 耿贵军 +1 位作者 曹正峰 王璇 《建筑机械》 2025年第2期126-129,136,共5页
目前塔机操控是在高空司机室,存在攀爬塔机耗时费力、空间受限、作业环境不友好、劳动强度大等弊端,为此文章开发了塔机智能远控平台。通过塔机智能远控系统、全场景视频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构建塔机智能远控平台,在远程中控室对塔机... 目前塔机操控是在高空司机室,存在攀爬塔机耗时费力、空间受限、作业环境不友好、劳动强度大等弊端,为此文章开发了塔机智能远控平台。通过塔机智能远控系统、全场景视频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构建塔机智能远控平台,在远程中控室对塔机进行操作,不仅具备常规塔机的操控功能,还通过自动巡航运行功能实现塔机在简单场景下的自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远控系统 全场景视频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 程联动台 程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梯级电站远程控制的解决方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龙珊 谢续军 《湖南水利水电》 2011年第4期71-73,共3页
流域梯级调度中使用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远程控制方案,可以实现"遥测、遥信、遥调、遥控、遥视"功能,为流域梯级各电站逐步实现无人值班创造了条件,文章以某系统为例,介绍对流域梯级电站进行远程控制的方案实施。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远控系统功能 控制目标 硬件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救援钻机换杆系统研制及应用
7
作者 刘祺 《煤矿机械》 2023年第10期160-163,共4页
煤矿救援钻机在大直径救援孔施工中需要进行大量换杆作业。针对传统溜槽式换杆机构存在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研究适用于常规钻具的钻杆运移和快速存取方法。设计举升式钻杆运移装置和自动排杆装置,实现钻杆在钻杆箱... 煤矿救援钻机在大直径救援孔施工中需要进行大量换杆作业。针对传统溜槽式换杆机构存在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研究适用于常规钻具的钻杆运移和快速存取方法。设计举升式钻杆运移装置和自动排杆装置,实现钻杆在钻杆箱与井口平台间的往返输送和自动排放;采用电液远程控制系统完成钻机换杆作业的远程控制,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地面救援孔钻进的煤矿救援钻机换杆系统。结构力学分析及现场工业性应用表明,换杆系统可实现钻机换杆作业由人力参与向人工控制的转变,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操作水平,提高了起下钻效率,为救援孔快速施工提供了装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救援钻机 大直径救援孔 换杆系统 电液远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G远控架构和安全防护
8
作者 程红星 吴海生 +1 位作者 周家智 彭亮 《港口科技》 2019年第8期32-36,47,共6页
为加快港口智能化建设步伐,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安全性,对堆场内的RTG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通信、自动定位、自动纠偏、视频双向实时传输等技术,打造RTG远程自动化作业的新模式。通过对RTG远控系统的通信、自动定位、自动纠偏、... 为加快港口智能化建设步伐,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安全性,对堆场内的RTG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通信、自动定位、自动纠偏、视频双向实时传输等技术,打造RTG远程自动化作业的新模式。通过对RTG远控系统的通信、自动定位、自动纠偏、视频和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了解RTG远控系统的可靠性和风险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 远控系统 通信系统 视频系统 定位系统 大车自动纠偏系统 防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曲矿广场35kV变电站远控改造
9
作者 丁小梅 《山西焦煤科技》 2005年第2期31-32,36,共3页
通过对东曲矿广场 35 k V变电站远控系统的改造 ,提高了供电质量 ,满足了矿井安全供电的需要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变电站 远控系统 弱电集中控制 控制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煤样转运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鹏飞 刘志杰 +4 位作者 谢敏 曹鹏 郭启贤 谭锦智 喻斌 《煤质技术》 2023年第3期57-62,70,共7页
电厂传统的煤样转运需要人工参与搬运且面临着煤样转运时间长、效率低、转运过程不可控、样品安全性与保密性不高等问题,为实现燃料智能化系统中煤样安全、快速、高效的运输,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高效智能煤样转运系统应用研究很有必要。... 电厂传统的煤样转运需要人工参与搬运且面临着煤样转运时间长、效率低、转运过程不可控、样品安全性与保密性不高等问题,为实现燃料智能化系统中煤样安全、快速、高效的运输,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高效智能煤样转运系统应用研究很有必要。从智能无人车转运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两大部分介绍智能无人车转运系统设计,同时阐述智能无人车转运系统的车辆调度,并归纳无人车转运系统的主要特点。运用无人驾驶小车作为煤样输送载体,设计小车内部用于样品进出的输送设备以及采样、制样、存样系统中的装卸车平台,开发远端管控系统与无人车调度系统以实现原煤样、分析煤样在采制样系统与样品存储系统之间的安全、快速、大批量的自动传输,真正实现无人化作业,为无人驾驶技术在燃料智能化行业的应用与推广奠定基础。无人驾驶技术在燃料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智能无人车转运系统全程无人参与并可实现24 h不间断作业,大幅提升转运能力;转运过程的需求响应快、对接时间短、转运效率高;转运过程车辆参数、车辆行驶路径与轨迹、环境影像、车内影像等信息实时采集与存储,样品安全性高;装车与卸车站点设置灵活,能满足原煤样品与分析样品的大批量、远距离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样转运系统 无人驾驶技术 燃料智能化 样品安全性 自动传输 端管控系统 调度系统 对接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DY20000LK型钻机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旭涛 徐鹏博 邬迪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为解决冲击地压矿井煤帮大直径卸压钻孔只能通过一次钻孔及多次扩孔施工工艺,才能达到预期卸压要求的问题,研发了ZDY20000LK型煤帮大直径卸压钻孔钻机,该钻机具备自动上、卸钻杆和800 m远控功能,能够提高工人施工时的安全性和降低工人... 为解决冲击地压矿井煤帮大直径卸压钻孔只能通过一次钻孔及多次扩孔施工工艺,才能达到预期卸压要求的问题,研发了ZDY20000LK型煤帮大直径卸压钻孔钻机,该钻机具备自动上、卸钻杆和800 m远控功能,能够提高工人施工时的安全性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此外,研究了钻机配套用Ф260 mm大螺旋插接式钻杆和Ф300 mm塔式PDC钻头,满足一次成孔直径300 mm的煤帮卸压钻孔要求。工业性试验表明:钻机平均钻进效率达到10 min/m,最大孔深81 m,充分验证了钻机结构、液压系统和远控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电磁波CT探测表明:大直径卸压钻孔,弱化了煤体,使得巷道支承压力区的煤体冲击危险性明显减小,且施工卸压钻孔的间距越小其卸压效果越好。研究成果对于大直径卸压钻孔装备的研制及冲击地压矿井卸压钻孔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钻机 远控系统 冲击地压 卸压钻孔 电磁波CT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remote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landslides in the Luoshan mining area 被引量:30
12
作者 HE Man-chao TAO Zhi-gang ZHANG Bi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5期609-614,共6页
With the scale extending of mining, the landslide disaster in the earth’s surface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these landslide disasters are being threatened to the sustainable safe mining of the undergroun... With the scale extending of mining, the landslide disaster in the earth’s surface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these landslide disasters are being threatened to the sustainable safe mining of the underground mine and the open-pit mine.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sliding force is greater than the shear resistance (resisting force) at the potential slip surface is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to occur the landslide as the sliding criterion,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sliding force remote monitoring is presented, and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mechanical quantity and the natural sliding force is derived, hereby, the natural sliding force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human mechanical quantity. Based on above principle and method, a new system of landslide remote monitoring is designed and 53 systems are installed on the landslide body in the Luoshan mining area, which make up the landslide remote monitoring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field test around 8 months, monitoring curves between sliding force and time are obtained, which can describe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 trend of landslide. According to abo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ystem has some following advantages: (1) real-time monitoring; (2) remote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3) landslides early w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 exploitation landslide disaster sliding force monitoring forecasting and early w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ote Control and Telemetry System for Large-scale Model Test at Sea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树政 李积德 +2 位作者 赵晓东 栾景雷 王长涛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0年第3期280-285,共6页
Physical testing of large-scale ship models at sea is a new experimental method.It is a cheap and reliable way to research the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of a ship in complex and extreme wave conditions.It is necessary ... Physical testing of large-scale ship models at sea is a new experimental method.It is a cheap and reliable way to research the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of a ship in complex and extreme wave conditions.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stable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the test.Since the experimental area is large, a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a telemetry system are essential, and were designed by the authors.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the Songhuajiang River to test the system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l's speed and its electromotor's revolutions was also measured during the model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systems make it possible to carry out large-scale model tests at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scale model remote control telemetry systerm model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and remot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e slope slide body in the Luoshan mining area 被引量:6
14
作者 Yang Xiaojie Hou Dinggui +2 位作者 Tao Zhigang Peng Yanyan Shi Hai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5期761-765,共5页
Landslide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Luoshan mining area because of disordered min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andforms and physiognomy,hydro-meteorology,formation lithology,and geologic structure of the Luosha... Landslide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Luoshan mining area because of disordered min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andforms and physiognomy,hydro-meteorology,formation lithology,and geologic structure of the Luoshan mining area.It also describ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lope stability of landslide No.Ⅲ,determines the general parameters and typical section plane,analyzes the stress-strain state of the No.Ⅲ slope,and calculates its safety factors with FLAC3 D under saturated and natural conditions.Based on a stability analysis,a remote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was applied to the No.Ⅲ slope,and these monitoring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 FLAC3D Stability analysis Remote real-time moni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