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差法和流量平衡法的火焰筒进气量测量对比分析
1
作者 朱颜霞 周淼 +1 位作者 王雄辉 阙建锋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7,共8页
在民用涡扇发动机试车过程中为了准确测量燃烧室火焰筒进气量(即参与燃烧的空气流量),以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核心机的试车结果为例,分别从不确定度、二次流分配、模型匹配及火焰筒壁温分布等角度开展了压差法和流量平衡法的对比分析。结... 在民用涡扇发动机试车过程中为了准确测量燃烧室火焰筒进气量(即参与燃烧的空气流量),以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核心机的试车结果为例,分别从不确定度、二次流分配、模型匹配及火焰筒壁温分布等角度开展了压差法和流量平衡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环形燃烧室的火焰筒进气量,流量平衡法的不确定度比压差法的小73.8%;压差法对火焰筒头部进口静压的敏感性较大,而流量平衡法的不确定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压气机进口流量W25;利用压差法和流量平衡法的测量结果分别进行模型匹配,流量平衡法得到的涡轮第1级导叶换算流量与流函数的结果一致,而压差法与流函数的结果差9.94%;引入燃烧室出口静压Ps4修正火焰筒内压力后,压差法火焰筒进气量和流量平衡法的结果差异从14.18%减小至9.03%。在涡扇发动机试车过程中流量平衡法更适用于描述燃烧室火焰筒进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涡扇发动机 燃烧室 火焰筒气量 不确定度 流量平衡法 压差法 流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扰流板对机舱进气量和车辆气动阻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肖能 王小碧 +1 位作者 王伟民 史建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54-1257,共4页
为研究前扰流板高度变化对发动机舱进气量和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首先采用CFD软件对整车的基础模型进行气动性能仿真,并与实车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确定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然后在该基础模型上添加不同高度的前扰流板进行仿真。结果显示... 为研究前扰流板高度变化对发动机舱进气量和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首先采用CFD软件对整车的基础模型进行气动性能仿真,并与实车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确定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然后在该基础模型上添加不同高度的前扰流板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在前保险杠下方添加高度合适的前扰流板可有效降低整车风阻系数和提高冷却系统进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扰流板 风阻系数 气量 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进口位置和进气量对油气润滑滚动轴承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巩彬彬 张俊国 +3 位作者 王建文 安琦 刘厚飞 张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5-167,共3页
在自行研制的油气润滑滚动轴承的试验装置上,在保持进油量不变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油气进口位置变化和进气量大小对油气润滑滚动轴承外圈温度的影响过程,发现改变进气位置,会对各温度测量点的温度升高过程有所影响;滚动轴承的润滑效果随... 在自行研制的油气润滑滚动轴承的试验装置上,在保持进油量不变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油气进口位置变化和进气量大小对油气润滑滚动轴承外圈温度的影响过程,发现改变进气位置,会对各温度测量点的温度升高过程有所影响;滚动轴承的润滑效果随进气量的升高而提高,但当进气量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进气量所产生的温度降低效果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润滑 滚动轴承 气位置 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发动机瞬态进气量在线检测新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敬平 王勇 +1 位作者 夏孝朗 罗秋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7-693,共7页
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检测与小扰动压力波波动方程数值式求解的耦合方式,开发出既能精确检测发动机循环进气量与残余废气系数,又可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实现在线检测的新技术。其技术方案是:在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中,靠近气阀处借助高精度... 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检测与小扰动压力波波动方程数值式求解的耦合方式,开发出既能精确检测发动机循环进气量与残余废气系数,又可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实现在线检测的新技术。其技术方案是:在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中,靠近气阀处借助高精度、高频响动态压力传感器测取压力波信号;对于压力传感器未能覆盖的区域,用小扰动压力波波动理论得出流入、流出气缸的空气、燃烧废气流量;通过实现压力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与压力波动信号,求解器数字信号的实时耦合,以实现新鲜空气量与残余废气系数的快速、精确测量。该测试方法已应用于发动机台架试验的在线检测,解决了发动机无法实现在线检测的空气流量与残余废气系数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气量 残余废气量 在线检测技术 压力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进气量预测智能集成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蔡鑫 南新元 +1 位作者 高丙朋 陈星志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8-292,共5页
针对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进气量调节的时滞性以及传统离线预测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加权的进气量智能集成预测模型。首先根据生物氧化预处理机制,建立氧化槽耗氧机制模型;然后根据预处理过程各变量建立基于在线支持向量机的智... 针对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进气量调节的时滞性以及传统离线预测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加权的进气量智能集成预测模型。首先根据生物氧化预处理机制,建立氧化槽耗氧机制模型;然后根据预处理过程各变量建立基于在线支持向量机的智能预测模型;最后根据集成思想,采用最优加权法将上述2个单一模型加权集成,建立进气量智能集成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在线预测氧化槽进气量,相比单一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满足工业生产在线优化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氧化 气量 预测 在线支持向量机 智能集成模型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量对两级生物滴滤塔降解甲硫醚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益清 薛晓斌 +1 位作者 洪俊明 伍健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96-101,共6页
采用两级生物滴滤塔处理甲硫醚废气,研究进气量对甲硫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考察塔内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甲硫醚的进气量由15 L/min增加到35 L/min,一级生物滴滤塔对甲硫醚的去除率先由27%升高至50%后下降到35%,而二级生物滴滤塔... 采用两级生物滴滤塔处理甲硫醚废气,研究进气量对甲硫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考察塔内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甲硫醚的进气量由15 L/min增加到35 L/min,一级生物滴滤塔对甲硫醚的去除率先由27%升高至50%后下降到35%,而二级生物滴滤塔对甲硫醚的去除率则由99%下降至76%。一级和二级生物滴滤塔的压降均随着进气量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其中一级从80 Pa提高到160 Pa、二级从100 Pa提高到180 P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塔内的群落结构,发现当进气量为15 L/min时,一级生物滴滤塔的优势菌种门类是Proteobacteria(63%)、Planctomycetes(12%)、Bacteroidetes(11%)。进气量加大到35 L/min,一级生物滴滤塔的优势菌种门类变成2种Proteobacteria(77%)、Planctomycetes(8%)。但是二级生物滴滤塔的优势菌种门类在进气量为15 L/min和35 L/min时变化较小,分别对应为Proteobacteria(69%、74%)、Planctomycetes(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量 生物滴滤塔 群落结构 甲硫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阀脉冲充气进气量的准确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闻一之 万树德 +3 位作者 刘万东 吕惠娟 周立永 李毅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5期340-343,共4页
一、引言采用脉冲方式注入工作气体是现代托卡马克实验中一种先进充气方式。与持续冲气相比,脉冲送气有利于提高并保持较好的本底真空度、降低壁面吸附、减轻杂质污染等,从而有利于等离子体的约束与加热,使放电调试的时间缩短。
关键词 托卡马克 气量 脉冲方式 真空度 工作气体 自动控制器 驱动控制系统 闭环反馈 控制精度 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测量内燃机瞬态进气量的新型流量计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子延 刘晓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56-362,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有微压传感器的双纽线流量计的设计方案,定量地探讨了一元非定常流流量计算公式中的惯性力项特征量C_n 的影响问题,通过实验和分析,确定了C_n 的函数表达式,给出了实用的流量计算公式。在195型柴油机上进行的实...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有微压传感器的双纽线流量计的设计方案,定量地探讨了一元非定常流流量计算公式中的惯性力项特征量C_n 的影响问题,通过实验和分析,确定了C_n 的函数表达式,给出了实用的流量计算公式。在195型柴油机上进行的实测表明:该流量计运用电测技术,在内燃机进气量测取方面,不仅能测量平均流量,而且还能完成瞬态流量的测定。文中还针对单缸机低转速下稳压箱系统测量流量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瞬态气量 流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状态对汽缸进气量与充气效率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任宪忠 李爱平 +1 位作者 关正军 孟庆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1-33,共3页
在大气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两种状态下,对内燃机的进气量与充气效率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气量 充气效率 气状态 气缸 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汽油机进气量的最优估计算法研究
10
作者 谭德荣 严新平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6,共3页
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电控汽油机瞬态进气量的计量方法,总结了汽油机进气量的精确计量对空燃比的影响。针对汽油机进气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基于汽油机进气通路动态模型,给出了进气压力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卡尔曼(kalman)滤波的应用... 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电控汽油机瞬态进气量的计量方法,总结了汽油机进气量的精确计量对空燃比的影响。针对汽油机进气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基于汽油机进气通路动态模型,给出了进气压力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卡尔曼(kalman)滤波的应用特性,提出了基于扩展的卡尔曼(EKF)滤波的汽油机进气量估计算法,通过非线性系统的简单线性化,得到了进气量估计的实时递推方程,对于给定的不同的负荷变化率,计算了汽油机瞬态工况下的进气压力,得到了不同的进气量计算值,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测量值具有实时跟踪性能好、偏差小等特点,取得比较满意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气量 最优估计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非线性卡尔曼滤波暂态进气量估计及空燃比控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煜 焦晓红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6-553,共8页
暂态工况下缸进气量的准确估计是提高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精度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暂态缸进气量估计算法,并利用估计的缸进气量设计了一种前馈-反馈空燃比控制器.MATLAB环境下的仿真实验给出了所提出的算... 暂态工况下缸进气量的准确估计是提高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精度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暂态缸进气量估计算法,并利用估计的缸进气量设计了一种前馈-反馈空燃比控制器.MATLAB环境下的仿真实验给出了所提出的算法与现有进气量估计算法的比较,同时基于暂态气量估计的空燃比控制仿真实验验证了估计的有效性.论文与现有成果的区别在于:一是暂态进气量估计模型不仅包含了歧管压力动态还考虑了曲轴角速度动态,并采用了基于非线性辨识的均值模型;二是考虑了泵气波动的影响,采用了移动平均值法的数字滤波器对泵气波动进行滤波;三是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歧管压力和曲轴角速度进行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气量 空燃比控制 卡尔曼滤波 气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怠速进气量计算控制策略的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敏 郑建波 +4 位作者 徐凤 王恺 张春娇 张凡武 田丰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62-965,999,共5页
为改善发动机怠速控制效果,本文中为发动机的电控系统设计了一套基于Simulink的计算怠速需求进气量的控制策略。它以发动机转速为控制对象,应用PID控制技术使发动机在怠速时的实际转速能够跟随目标值,达到稳定怠速的目的。
关键词 发动机 怠速 需求气量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没出流泄洪洞通风井进气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盼 张建民 李君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38,142,共5页
泄洪洞通风井进气量涉及水头、体型和流态变化,较难准确计算。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手段,对高速淹没出流的短泄洪洞中闸室通风井的进气量Q_a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上游库区水位H和通风井面积A_a一定时,随着泄洪洞闸门相对开度... 泄洪洞通风井进气量涉及水头、体型和流态变化,较难准确计算。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的手段,对高速淹没出流的短泄洪洞中闸室通风井的进气量Q_a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上游库区水位H和通风井面积A_a一定时,随着泄洪洞闸门相对开度e的增加,通风井的进气量Q_a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闸门相对开度e=0.5时,Q_a出现最大值;通风井面积Aa增加,进气量Q_a略有减小,当通风井面积A_a增大至400%时,进气量Q_a仅减小不足20%。基于水跃理论推导出适用于计算高速淹没出流短泄洪洞通风井进气量的估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观测结果基本吻合。成果对类似工程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淹没出流 泄洪洞 气量 Fr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生物氧化槽进气量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振华 南新元 蔡鑫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9-282,287,共5页
针对生物氧化槽进气量预测系统的开环调节、强时滞性、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生物氧化槽进气量预测方法。通过多级氧化槽进气量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氧化槽进气量状态空间模型,采用Kalman滤波算法进行预测数据和实测... 针对生物氧化槽进气量预测系统的开环调节、强时滞性、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生物氧化槽进气量预测方法。通过多级氧化槽进气量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氧化槽进气量状态空间模型,采用Kalman滤波算法进行预测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动态融合,并对预测值及模型参数进行实时在线更新,由此构建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生物氧化槽进气量预测模型框架。实验结果表明,与未考虑多级槽间相关性的传统方法相比,该预测框架能够对生物氧化槽进气量进行较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据驱动 生物氧化预处理 状态空间模型 参数估计 数据同化 KALMAN滤波 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量对强流正离子源反向电子流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吴铭钐 胡纯栋 +3 位作者 谢亚红 邑伟 许永建 梁立振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分析了EAST-NBI离子源束引出过程中反向电子的产生及物理特性,对典型情况下的进气量对离子源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发现,质子比受进气量影响较小,进气量与反向电子流呈明显正相关。
关键词 强流离子源 反向电子流 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瞬时进气量测量系统的研究
16
作者 阳红 张慎良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29-33,共5页
介绍了具有动态特性好、测量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发动机瞬时进气量的测量系统。
关键词 发动机 气量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氧化预处理中进气量实时预测数学模型
17
作者 丁钰 南新元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64,共7页
精准预测生物氧化预处理中的进气量对提高黄金提取率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以气体管流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为控制方程,采用Preissmann隐格式法作为差分方法,同时根据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算法原理,构造进气... 精准预测生物氧化预处理中的进气量对提高黄金提取率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以气体管流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为控制方程,采用Preissmann隐格式法作为差分方法,同时根据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算法原理,构造进气量、压强的状态空间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气体管流控制方程建立的进气量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进气量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传统静态预测方法相比,EnKF同化方法引入实时观测值和模型参数的更新,有效提高了进气量的预测精度,其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有明显降低。可见,基于气体管流控制方程建立的预测模型,结合EnKF同化方法是提高生物氧化槽进气量预测精度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氧化 气量 Preissmann隐格式 状态空间模型 数据同化 集合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流流量计及其在发动机进气量测量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子延 许新 庞宣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24-126,共3页
缓流流量计及其在发动机进气量测量中的应用王子延,许新,庞宣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0前言在流量测试技术领域里,低速流动的流体流量的测量是一技术较为困难的分支,这是由于测量低速流动的流体面临着灵敏度过低的矛盾[1],而... 缓流流量计及其在发动机进气量测量中的应用王子延,许新,庞宣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0前言在流量测试技术领域里,低速流动的流体流量的测量是一技术较为困难的分支,这是由于测量低速流动的流体面临着灵敏度过低的矛盾[1],而任何想通过二次仪表的放大功能将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 发动机 气量 流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M增强PBT制汽车进气量计传感器
19
作者 唐伟家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103,共1页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Hitachi汽车系统(欧洲)公司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制备汽车总进气(空气)量计传感量机体PBT是荷兰DSM(帝斯曼)工程塑料公司的PBT牌号Arnote TC 261,用于Audi(奥迪)牌汽车最新型号。
关键词 汽车系统 PBT 传感器 气量 DSM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HITAC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扰流板对机舱进气量和车辆气动阻力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韦荣 卢永雄 杨炳观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期62-62,共1页
近年来,汽车产业越加发达,车辆的内部结构的优化越加重要。作为优化车辆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扰流板不仅关系着发动机机舱进气量而且对整体车辆气动阻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以前扰流板对机舱进气量和车辆气动阻力的影... 近年来,汽车产业越加发达,车辆的内部结构的优化越加重要。作为优化车辆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扰流板不仅关系着发动机机舱进气量而且对整体车辆气动阻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此,文章以前扰流板对机舱进气量和车辆气动阻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扰流板对机舱进气量和车辆气动阻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前扰流板高度对机舱进气量和车辆气动阻力的影响。文章旨在对车辆前扰流板进行研究,并对车辆前扰流板高度的改进提供借鉴,进而促进汽车内部结构的优化,提升汽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扰流板 机舱气量 车辆气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