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别克新世纪轿车电喷发动机进气测量装置结构原理及故障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曹景升 《汽车维修》 2002年第3期18-19,共2页
上海别克新世纪轿车采用3.0L(L46)SFI电控顺序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该发动机对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量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精确测量:一种是速度密度法,即压力感应式;另一种是流量法即流量感应式.
关键词 电喷发动机 进气测量装置结构原理 故障检测 上海别克轿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志汽车电喷装置进气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作者 岳长志 杨庆荣 《中南汽车运输》 1998年第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汽车 凌志牌 电喷装置 系统 结构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和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3
作者 蒋浩丰 《汽车维修》 2011年第10期19-20,共2页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简称为MAP传感器,MAP是英文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的简写,他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态测出进气歧管内绝对压力(真空度)的变化,并转换成电信号,与转速信号一起输送到发动机电控单元(ECU),作为确定喷油...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简称为MAP传感器,MAP是英文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的简写,他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状态测出进气歧管内绝对压力(真空度)的变化,并转换成电信号,与转速信号一起输送到发动机电控单元(ECU),作为确定喷油器基本喷油量的依据。进气温度传感器是检测进气温度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给发动机电控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歧管 结构原理 MAP传感器 检修 电控单元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马柴油发动机燃油混合气制备装置结构原理(五)
4
作者 杨明 《汽车维修技师》 2014年第6期30-35,共6页
进行冷启动时,共轨压力仅由共轨压力调节阀进行调节,因此会使所输送燃油变热.过量输送的燃油通过共轨压力调节阀排出.功能弹簧压在电枢板上,电枢板通过高压活塞压在阀球上.因此,弹簧决定了将阀球压入阀座的压力.在未通电情况下,阀球受... 进行冷启动时,共轨压力仅由共轨压力调节阀进行调节,因此会使所输送燃油变热.过量输送的燃油通过共轨压力调节阀排出.功能弹簧压在电枢板上,电枢板通过高压活塞压在阀球上.因此,弹簧决定了将阀球压入阀座的压力.在未通电情况下,阀球受力压入阀座内,从而保持10000kPa的燃油高压.共轨内的燃油压力提高时,阀球就会克服弹簧作用力从阀座抬起,使燃油可从共轨流入燃油回流管路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压力 柴油发动机 结构原理 制备装置 混合 压力调节阀 宝马 共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马柴油发动机燃油混合气制备装置结构原理(一)
5
作者 杨明 《汽车维修技师》 2014年第2期31-33,共3页
燃油混合气制备装置是准确提供和计量燃烧所需燃油量的系统.具体任务包括:◆提供所需压力◆喷射所需燃油量(调节燃油量)◆调节所需喷射开始时间(调节喷射开始时间)为了满足更严格的柴油发动机排放限值,现代化喷射系统要确保更高的... 燃油混合气制备装置是准确提供和计量燃烧所需燃油量的系统.具体任务包括:◆提供所需压力◆喷射所需燃油量(调节燃油量)◆调节所需喷射开始时间(调节喷射开始时间)为了满足更严格的柴油发动机排放限值,现代化喷射系统要确保更高的压力和更准确的喷射.共轨系统可充分满足这些要求.在共轨系统中,燃油以高压形式存储在共轨内并通过喷射器以根据特性曲线控制方式喷入燃烧室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制备装置 燃油量 混合 结构原理 喷射系统 共轨系统 宝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马柴油发动机燃油混合气制备装置结构原理(三)
6
作者 杨明 《汽车维修技师》 2014年第4期36-39,共4页
7.6缸柴油发动机M57D3002高额定功率发动机使用压电喷射器、共轨系统3和CP3,如图10所不。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结构原理 制备装置 混合 燃油 宝马 发动机使用 额定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马柴油发动机燃油混合气制备装置结构原理(二)
7
作者 杨明 《汽车维修技师》 2014年第3期24-28,共5页
2.4缸柴油发动机N47D20U0 低额定功率发动机使用电磁阀喷射器、共轨系统2和CP4,如图5所示。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结构原理 制备装置 混合 燃油 发动机使用 额定功率 共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马柴油发动机燃油混合气制备装置结构原理(四)
8
作者 杨明 《汽车维修技师》 2014年第5期32-36,共5页
三、系统组件 1.燃油温度传感器 燃油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高压泵前燃油供给管路内,如图15所示。该传感器由一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组成。
关键词 燃油供给 柴油发动机 结构原理 制备装置 混合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温度传感器 宝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式供粉装置中进气流量对粉末流化输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任冠龙 孙海俊 徐义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06-2919,共14页
针对粉末发动机中活塞式燃料供给系统,设计一种内置进气通道式供粉装置。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在气体-粉末-运动壁面多个物理耦合作用下,开展进气流量对粉末流化和输送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固分界面主要在进气口上... 针对粉末发动机中活塞式燃料供给系统,设计一种内置进气通道式供粉装置。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在气体-粉末-运动壁面多个物理耦合作用下,开展进气流量对粉末流化和输送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固分界面主要在进气口上部波动;随进气流量的增加,气相作用范围和粉末层(粉末体积分数ε_(p)=0.1)面积增大,不同进气流量下的拟颗粒温度峰值主要存在两相喉道附近,锥形收敛段头部位置和两相喉道处的气固两相速度随进气流量增大而增大,粉末面平均体积分数随进气流量增大而降低;当流量比为0.10%时,出口处的粉末在输送后期会发生突喷现象,且粉末储箱内压力出现明显的跃升和骤降,当流量比为0.33%时,出口粉末流量波动和粉末储箱内压力波动相对稳定,当流量比为0.56%~1.25%时,出口粉末流量和粉末储箱内压力分别表现出相似的波动规律,但波动幅度较大。研究结果为发展高效的粉末输送装置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发动机 流化输送 数值仿真 固两相流 内置结构 活塞式供粉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压力传感器和空气流量计的原理及检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振龙 《汽车维修》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电控多点燃油喷射系统中,精确测量进入发动机空气量大小非常重要,该信号是电控单元精确计算喷油量的主要依据。测量进气量的传感器,其作用是检测发动机进气量大小,并将进气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入电控单元(ECU)以供计算确定喷... 在电控多点燃油喷射系统中,精确测量进入发动机空气量大小非常重要,该信号是电控单元精确计算喷油量的主要依据。测量进气量的传感器,其作用是检测发动机进气量大小,并将进气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入电控单元(ECU)以供计算确定喷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流量计 检测 多点燃油喷射系统 原理 电控单元 精确测量 信号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汽花冠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
11
作者 曹红兵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05年第11期26-28,共3页
一汽花冠装备的3ZZ-FE和1NZ-FE发动机采用了VVT-i(Variable ValveTiming-intelligent)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一种控制进气凸轮轴气门正时的机构,在进气凸轮轴与传动链轮之间装有油压离合装置,让进气门凸轮... 一汽花冠装备的3ZZ-FE和1NZ-FE发动机采用了VVT-i(Variable ValveTiming-intelligent)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一种控制进气凸轮轴气门正时的机构,在进气凸轮轴与传动链轮之间装有油压离合装置,让进气门凸轮轴与链轮之间转动的相位差可以改变,通过调整凸轮轴转角对气门正时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发动机在所有转速范围内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降低尾气的排放.这里以3ZZ-FE发动机为例,介绍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故障排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门正时系统 故障排除方法 结构原理 智能 花冠 一汽 凸轮轴 传动链轮 VVT-I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透射成像法激光强度时空分布测量装置 被引量:6
12
作者 庞淼 袁学文 高学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9-2842,共4页
提出用CCD漫透射成像法测量激光强度时空分布和激光功率,给出了测量原理,简要叙述了装置总体结构,介绍了测量装置各部分,给出了散射屏的散射特性,重点分析了光路布局、镜头焦距、光圈、景深、滤光片的参数选择,介绍了数据处理软件,给出... 提出用CCD漫透射成像法测量激光强度时空分布和激光功率,给出了测量原理,简要叙述了装置总体结构,介绍了测量装置各部分,给出了散射屏的散射特性,重点分析了光路布局、镜头焦距、光圈、景深、滤光片的参数选择,介绍了数据处理软件,给出了激光强度分布测量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漫透射成像法测量激光强度时空分布是可行的,该装置测量强度分布分辨力高达5 mm;测量功率准确、可靠,测量不确定度小于6%,使用方便,实现了在小空间内对大光斑进行功率和强度分布的同时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透射 成像法 激光强度 时空分布 测量装置 based 强度分布 数据处理软件 激光功率 测量不确定度 总体结构 准确测量 实验结果 散射特性 镜头焦距 分布测量 测量原理 参数选择 散射屏 滤光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滚轮法测量头的结构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彦鑫 余晓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005-1007,共3页
文章在分析滚轮法大直径测量中滚轮打滑和滚轮变形对测量结果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滚轮法测量头结构。该测量头通过独特的防滑结构设计减小了测量时打滑现象的发生,并通过测力装置实时获得滚轮受压变形大小,以方便修正滚轮变形... 文章在分析滚轮法大直径测量中滚轮打滑和滚轮变形对测量结果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滚轮法测量头结构。该测量头通过独特的防滑结构设计减小了测量时打滑现象的发生,并通过测力装置实时获得滚轮受压变形大小,以方便修正滚轮变形带来的测量误差,大大提高了滚轮法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轮法 测量 大直径测量 测量原理 防滑结构 测力装置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瓦斯气内燃机空燃自动混合控制装置 被引量:4
14
作者 乔安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9-102,共4页
我国是煤资源大国 ,长期来在采煤的同时 ,抽放排空大量煤层瓦斯 ,不仅浪费大量资源 ,还严重污染大气。利用煤层瓦斯发电是解决煤层瓦斯放空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一种全新的有别于传统发动机的瓦斯内燃机空燃自动混合控制装置 ,其中包括 ... 我国是煤资源大国 ,长期来在采煤的同时 ,抽放排空大量煤层瓦斯 ,不仅浪费大量资源 ,还严重污染大气。利用煤层瓦斯发电是解决煤层瓦斯放空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一种全新的有别于传统发动机的瓦斯内燃机空燃自动混合控制装置 ,其中包括 :煤层瓦斯的理化特性、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阐述了结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经过在中心瓦斯工区内燃发电机组群上安装试运行 ,结果表明 :该装置可以适用于高、中、低不同浓度的煤层瓦斯 ,性能稳定、可靠 ,达到了设计性能指标 ,完全满足燃气内燃机组的使用要求 ,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内燃机 空燃自动混合控制装置 燃成 结构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管路进排气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仁超 马传波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根据国内外对有压输水管道气水两相流的最新理论研究和实验成果,对进排气阀的结构原理进行分析,论述长距离有压输水管路进排气阀的选型设计问题。
关键词 长距离输水工程 有压输水管道 水两相流 理论研究 结构原理 设计问题 输水管路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的研究
16
作者 彭胜民 张惠友 杨晓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70,共2页
针对非气吸式割前摘脱装置在收获作物时存在的一些问题,研制了一种用横流风机替代原装置中网格式出风口的新型割前摘脱装置,改善了装置内流场,减少了摘脱装置的落粒损失。给出了总体配置方案,并进行了试验研究。
关键词 吸式割前摘脱装置 横流风机 落粒损失 试验研究 总体配置 结构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滑块运行速度装置的设计
17
作者 夏思淝 郝滨海 党福祥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5,共3页
介绍了采用光栅和光电转换电路测量转速 。
关键词 光栅 转速 瞬时速度 测量装置 结构 原理 光电转换电路 滑块 运行速度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网受流性能地面测量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通新 《电气化铁道》 2003年第2期13-17,共5页
介绍了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受流性能测试中关于接触网性能的地面测试的项目,各测量系统的原理、功能、数据采集软件以及结果输出等方面的特点,为研究高速接触网提供了先进的测量装置。
关键词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 受流性能 地面测量装置 测量项目 系统结构 工作原理 测量传感器 信号传输系统 电磁兼容设计 数据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轴进动演示与定量测量实验仪
19
作者 张锐波 《大学物理实验》 2015年第6期81-82,共2页
论述了地轴进动演示与定量测量实验仪的结构、各部位名称及物理含义;介绍了演示的自然现象,以及定量测量原理与测量公式推导;讨论了采用该实验仪进行定量测量思路、实验内容和创新知识点。
关键词 地轴 制作 结构 原理 定量测量 实验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套连通式可洗井防盗气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雪梅 赵玉华 +2 位作者 黄学宾 魏磊 姜海翔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56,共2页
按照能从套管防盗气、能保证油套连通以确保油套压平衡和可洗井等3项功能要求,研制了油套连通式可洗井防盗气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本体、单向阀和单向密封胶筒等组成,可以实现井口套压为零,达到了防盗气目的,并有效地消除了气体对泵效的影... 按照能从套管防盗气、能保证油套连通以确保油套压平衡和可洗井等3项功能要求,研制了油套连通式可洗井防盗气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本体、单向阀和单向密封胶筒等组成,可以实现井口套压为零,达到了防盗气目的,并有效地消除了气体对泵效的影响,使地层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套压的合理自动控制,使系统始终处于动平衡过程,有利于提高机抽效率;还可以直接进行反洗井作业。该防盗气装置已在28口井上应用,有效率100%,平均单井日产液由18.3t上升至32.1t,日产油由2.5t上升至3.2t,泵效由30.2%上升至41.7%,平均开井时率由92.1%提高到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套连通式可洗井防盗装置 套压 自动控制 机抽效率 反洗井作业 结构设计 技术分析 工作原理 抽油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