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预测模型的最佳进攻球员和进攻点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文杰 史豪斌 李伟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91-193,197,共4页
以FIRA SimuroSot5v5仿真平台为背景,针对策略中如何最大化进攻威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最佳进攻球员和进攻点选择方法。对机器人和球的运动规律进行建模,根据建立的预测模型确定机器人的有效进攻时间,计算可进攻球员和可进攻... 以FIRA SimuroSot5v5仿真平台为背景,针对策略中如何最大化进攻威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最佳进攻球员和进攻点选择方法。对机器人和球的运动规律进行建模,根据建立的预测模型确定机器人的有效进攻时间,计算可进攻球员和可进攻点,并对每个可进攻球员及进攻点进行进攻威胁度评估,得到最佳进攻球员和最佳进攻点。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有效进攻时间 进攻威胁度 最佳进攻球员 最佳进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球比赛第三个回合的斗争(下)——谈对拦回球的防守与组织进攻
2
作者 袁晓辉 向天声 孙小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4期57-63,共7页
(二)集体战术进攻时拦回球的防守战术进攻时的拦回球是指采用中、边一二、后排插上、两次球及其转移等基本战术形式和组成的各种快变战术进攻时的拦回球。由于战术进攻掩护性大,突然性强,被拦的可能性相对说比强攻小,从国际邀请赛八场... (二)集体战术进攻时拦回球的防守战术进攻时的拦回球是指采用中、边一二、后排插上、两次球及其转移等基本战术形式和组成的各种快变战术进攻时的拦回球。由于战术进攻掩护性大,突然性强,被拦的可能性相对说比强攻小,从国际邀请赛八场比赛看,为59.31%比69.5%。但是,拦回球的被拦死率则战术攻比强攻高,为54.85%比52.3%。值得提出的是战术攻大多是接发球组织的一攻,一旦被拦死,则直接丢一分,故不能掉以轻心。因得分不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进攻 战术攻 排球比赛 接拦回球 组织进攻 进攻队员 快速进攻 接发球 进攻点 集体拦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进攻套路话一动全动
3
作者 卢伟森 《中国体育科技》 1986年第1期43-45,共3页
进攻套路无疑就是体现进攻战术的打法。特定条件下的进攻套路不能脱离队的实际,必须根据队员的技术、体能、意志等条件进行有效制订。因此,进攻套路的制订可以反映各个不同地区的特征和风貌,譬如南方的套路比较细小灵活,北方的套路则比... 进攻套路无疑就是体现进攻战术的打法。特定条件下的进攻套路不能脱离队的实际,必须根据队员的技术、体能、意志等条件进行有效制订。因此,进攻套路的制订可以反映各个不同地区的特征和风貌,譬如南方的套路比较细小灵活,北方的套路则比较粗犷简炼……。进攻套路旨在制约对手,打开对手处于重兵防守下的缺口,增加进攻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攻点 规律性 特定条件 不同地区 进攻战术 防守队员 程序性 比赛中 对手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踮跳二次拦网技术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 徐飞荣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30-32,50,共4页
近年来,活点进攻的形成和发展给拦网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困难,如何针对活点进攻组织有效的拦网,已引起排球界的极大关注。要组织有效的拦网。提高起跳移动速度是关键的一环。为此,我们在原“双落双起”踮跳二次拦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 近年来,活点进攻的形成和发展给拦网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困难,如何针对活点进攻组织有效的拦网,已引起排球界的极大关注。要组织有效的拦网。提高起跳移动速度是关键的一环。为此,我们在原“双落双起”踮跳二次拦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单落双起”、“单落单起”踮跳二次拦网技术,并在西安体院女排进行了实验、在相同条件下,排除了人为因素,测试了每个队员采用三种不同的拦网技术所用的起跳移动时间,统计检验分析证明:采用“单落双起”、“单落单起”较“双落双起”踮跳二次拦网技术起跳移动速度有明显的提高,对阻拦进攻点密集的活点进攻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网技术 双人拦网 移动速度 体育科技 快攻战术 进攻点 排球运动 单脚起跳 进攻队员 女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变战术技高一筹——观奥运会女排决赛录相析我国女排的扣拦优势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思莹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28期44-48,共5页
中国女排在第23届奥运会决赛中,以两个三比○的绝对优势,先后击败了日本女排和美国女排,荣获“三连冠”,向祖国和人民递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这优异的成绩,是我女排大调整后,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取得的,更加难能可贵。取胜的因素有... 中国女排在第23届奥运会决赛中,以两个三比○的绝对优势,先后击败了日本女排和美国女排,荣获“三连冠”,向祖国和人民递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这优异的成绩,是我女排大调整后,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取得的,更加难能可贵。取胜的因素有诸多方面,本文仅从本届奥运会决赛两场球网上争夺的主动权着眼,谈谈我国女排的扣拦优势,重点放在快速进攻之变化上。笔者通过录相对中日、中美两场比赛双方各位置的进攻数量及效果的统计,并引用高云、连道明两同志对双方快变战术形式的数量及效果的统计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日本女排 快攻战术 中国队 中国女排 扣死率 网上争夺 决赛 占优势 进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当前快攻特点看快攻拦网发展趋势——“人分点”拦网部署及“活点拦网”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广礼 《中国体育科技》 1985年第4期26-34,共9页
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已为国内外各强队广泛采用。快攻战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给拦网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困难。如何针对快攻拦网引起了排球界极大的关注。北京男排在多年的训练及比赛中,针对当前的快攻特点,对如何发展拦网技术进行了一些尝... 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已为国内外各强队广泛采用。快攻战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给拦网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困难。如何针对快攻拦网引起了排球界极大的关注。北京男排在多年的训练及比赛中,针对当前的快攻特点,对如何发展拦网技术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1984年全国甲级队联赛中之所以取得冠军,就技战术而言,拦网具有较大威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在本次联赛全部比赛中,13场比赛拦网共得206分,平均每局得3.89分。是相当可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人拦网 快攻技术 拦网技术 快攻战术 进攻队员 进攻点 发展趋势 进攻战术 部署 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足球比赛节奏——1980年广州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观感 被引量:1
7
作者 祝树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4期58-62,共5页
关于足球比赛中的节奏问题,行家们早已看到其在比赛中的作用。一个球队没有好的比赛节奏是打不好比赛的。但节奏概念本身很抽象,究竟什么是节奏,它是在比赛中怎样体现出来的,我们如何去认识掌握它、发展它等等,通过观摩1980年广州国际... 关于足球比赛中的节奏问题,行家们早已看到其在比赛中的作用。一个球队没有好的比赛节奏是打不好比赛的。但节奏概念本身很抽象,究竟什么是节奏,它是在比赛中怎样体现出来的,我们如何去认识掌握它、发展它等等,通过观摩1980年广州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想就上述问题谈点个人想法。 (一) 足球比赛的节奏无疑是通过具体的个人和全队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为获得比赛的主动权、最终射门得分,球队有目的的掌握进攻点和面的关系、边路和中路进攻的交替使用以及长和短的结合等等配合有机协调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赛节奏 国际足球 节奏概念 邀请赛 足球比赛 战术节奏 比赛中 技术节奏 广州 进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断——拦网成功的前提
8
作者 陈刚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2-35,57,共5页
作者从认识方面对拦网各个环节(拦网的作用、欧洲风格及中国风格对拦网的指导思想、拦网的战术)进行分析后,侧重应用方面将拦网实践中“预判——初判——终判”过程做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拦网 战术打法 运动员 技术动作 指导思想 判断程序 中国风格 攻手 意识 进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打法的探讨
9
作者 赵天任 黄辅周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28期25-30,共6页
一、前言当前,世界各队流行的进攻方式多是采用以三号位为掩护,在二、四号位实施进攻的战术形式。这是充分利用网的全长的进攻。我们把它叫做“横向”进攻。在这里要探讨的是一种新的“纵向”打法:它的第一进入在网的远端(2米或2米以外)... 一、前言当前,世界各队流行的进攻方式多是采用以三号位为掩护,在二、四号位实施进攻的战术形式。这是充分利用网的全长的进攻。我们把它叫做“横向”进攻。在这里要探讨的是一种新的“纵向”打法:它的第一进入在网的远端(2米或2米以外),第二进入在网的近处。其变化的特点和中心恰巧在与横向相反的纵深区域里。故我们把它称之为“纵向”进攻。很明显,这种方式与以前的重叠和现在的“全攻”打法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战术打法提出来进行研究。“纵向”打法的关键在于第一板的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号位 进攻点 一攻战术 队员 快球 纵向 进攻方式 二传 弧度 横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排球攻防战术的结构及其运用
10
作者 王祖洪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13期33-39,共7页
一、对当前排球战术的一些看法在一九七二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日本男排运用了一整套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取得了男排冠军后使一直坚持高举高打的欧洲队,也开始接受了日本男排的那种打法,从而以高举高打为主体战术的欧洲型和以快速多变为... 一、对当前排球战术的一些看法在一九七二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日本男排运用了一整套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取得了男排冠军后使一直坚持高举高打的欧洲队,也开始接受了日本男排的那种打法,从而以高举高打为主体战术的欧洲型和以快速多变为主体战术的亚洲型,开始有了很好的结合。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则运用了一套能扣能拦、能快能慢、攻守兼备的全攻全守型打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攻战术 攻防战术 拦网 战术运用 快速进攻 立体进攻 快速多变 拦防布局 防守布局 进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