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篮球比赛进攻方法发展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京生 徐佩清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4-55,共2页
本文通过近两届奥运会篮球比赛资料分析指出,要根据比赛进攻发展趋势及我方弱点,调整我国男女国家队的作战方针,大幅度降低个人进攻比率,提高配合进攻比率,适宜地调整过、中、远距离的投篮比率。建立伸缩性强的整体防守体系。
关键词 第24、25届奥运会、篮球 进攻方法 发展趋势 相应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直对双,以斜对单——简易进攻联防的原理和方法
2
作者 赵经宏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25期29-31,共3页
目前,我国各级篮球队,在比赛中采用联防的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联防本身从战术组织上属于一种稳固的集体性防守,比较难于用简单的进攻击破。特别是缺乏准确的外围投篮时,更是一愁莫展。二是由于现代的联防在发展。它的性质不单纯... 目前,我国各级篮球队,在比赛中采用联防的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联防本身从战术组织上属于一种稳固的集体性防守,比较难于用简单的进攻击破。特别是缺乏准确的外围投篮时,更是一愁莫展。二是由于现代的联防在发展。它的性质不单纯是守区,而且还对位盯人。再加上形式日益增多,缺乏一种能攻破各种联防的原理和方法。所以在比赛时,很难在临场进行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攻方法 防守队员 队形 区域联防 原理 投篮 核心队员 比赛中 进攻队员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的连续掩护进攻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梅清 肖信武 刘凤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2-36,共5页
连续掩护的进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场上的局面产生变化,这种掩护中,可要求队员按一定路线和方法进行频繁移动作掩护,寻找进攻机会,破坏对手的防守队型,在战术上达到制约对手,获得有效的进攻机会。
关键词 连续掩护 频繁移动 进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3——1984年美国篮球进攻趋向
4
作者 N.尼奇曼 石建农 《中国体育科技》 1985年第9期17-22,共6页
如果1983—1984篮球赛季中有些方面还值得提及的话,那就是,为了完善一种进攻,教练员必须用极大的精力去注意和应付多变的区域联防。区域联防做为无数防守变化中的一种,许多机敏的教练员一般都采用以下原则:(1)
关键词 进攻方法 传球 区域联防 投篮 教练员 全场紧逼 防守队员 位置 切入 防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开进攻
5
作者 侯晓非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26期21-22,共2页
拉开进攻是排球比赛中经常使用的进攻方法。它的战术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网长,分散对方拦网,打乱对方防守部署。为要达到这种战术目的,拉开进攻在相应压低传球弧度同时要加快传球速度,使之能在快速和变化中造成空网进攻,或一对一进攻。比赛... 拉开进攻是排球比赛中经常使用的进攻方法。它的战术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网长,分散对方拦网,打乱对方防守部署。为要达到这种战术目的,拉开进攻在相应压低传球弧度同时要加快传球速度,使之能在快速和变化中造成空网进攻,或一对一进攻。比赛中,灵活运用拉开与集中相结合的战术原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战术效果。近几年,“八一”男排在“高快”战术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既有高度,又有速度的“高平拉开”打法。过去的平拉开注重速度,而缺少应有高度,因而不能充分发挥进攻手弹跳高度的优势,只能靠打线路过关。“高平拉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攻方法 相结合 灵活运用 排球比赛 战术效果 速度 弹跳高度 战术原则 拦网 传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繁策应移动进攻法
6
作者 常河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78年第1期41-48,共8页
众所周知,当代兰球运动比赛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对有球队员防守的加强,因而不持球队员的移动和配合就显得空前重要。频繁策应移动进攻法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充分发挥不持球队员的移动和配合,进攻威胁大,并且配合的连续性强,能在“运动战”... 众所周知,当代兰球运动比赛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对有球队员防守的加强,因而不持球队员的移动和配合就显得空前重要。频繁策应移动进攻法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充分发挥不持球队员的移动和配合,进攻威胁大,并且配合的连续性强,能在“运动战”中集中优势兵力造成以多打少。场上队员能按既定路线移动,把防守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使对手陷入“圈套”,打出变化莫测的配合,提供许多可供选择的投兰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进攻 策应 不持球队员 进攻方法 配合 有球队员 传球 接球 位置 外围队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术和枪术的基本技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温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66-70,共5页
一、刀术刀是武术中常用的器械。其种类繁多,在此所述的是以一手使用为主的单刀。单刀是武术中主要的短器械之一。刀的构造包括刀尖、刀身、刀背、刀刃、护手(刀盘)和刀把。刀较剑宽,刀背较厚,由背至刃渐薄。刀背是为了增加刀的重量以... 一、刀术刀是武术中常用的器械。其种类繁多,在此所述的是以一手使用为主的单刀。单刀是武术中主要的短器械之一。刀的构造包括刀尖、刀身、刀背、刀刃、护手(刀盘)和刀把。刀较剑宽,刀背较厚,由背至刃渐薄。刀背是为了增加刀的重量以加强劈砍的威力。和便于防御其它器械。刀刃和刀尖最锐利,其作用主攻,刀背最牢固,其作用主防。刀术的技击方法是由刀的构造所决定的,旧称“至于刀之利,利在砍,枪戟之利,利在扎”,故说“枪法直而刀法圆”,可见刀虽有尖,可刺、扎、点、崩,但其主要进攻方法仍是用刀刃劈砍。武术的各拳种流派都习单刀,其演练风格和动作特点因拳种和流派不同而各异,但使用刀的基本方法却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刀术 进攻方法 技击方法 枪术 动作特点 拳种 身法 力法 左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运球、运球突破和持球过人技术的运用
8
作者 张维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4期63-65,共3页
一、运球、运球突破技术运球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手连续拍按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做运球。运球是一种个人持球推进的进攻方法,它是解决战术问题不可缺少的武器,也是实现进攻目的的关键环节,又是一种赢得时间的手段。所以运球... 一、运球、运球突破技术运球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手连续拍按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做运球。运球是一种个人持球推进的进攻方法,它是解决战术问题不可缺少的武器,也是实现进攻目的的关键环节,又是一种赢得时间的手段。所以运球在篮球进攻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一) 运球动作技术分析: 运球是一种不规则的周期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球突破 过人技术 突破技术 技术分析 行进间 进攻方法 周期性运动 持球队员 进攻过程 关键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扣球手挥臂动作的力学分析
9
作者 川合武司 小林一敏 +1 位作者 项建初 江兴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3期93-98,26,共7页
前言扣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是一项最有效的进攻方法,是得分和得发球权的重要手段。评定扣球技术的优劣,一般是判断助跑、起跳时机、击球点和空中击球等几个相互衔接的部分。当然,在实际比赛时,
关键词 挥臂动作 力学分析 扣球技术 肘关节 重要手段 空中击球 排球比赛 熟练者 进攻方法 击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感—击剑运动员的专门性知觉
10
作者 陈静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17-20,共4页
击剑运动员的距离感,和游泳运动员的“水感”、球类运动员的“球感”一样,都是专门性的知觉。它是一种复合知觉,综合了视觉、肌肉运动觉和触觉。观察力和思维也对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视觉感受,由大脑进行分析综合活动,作出正确... 击剑运动员的距离感,和游泳运动员的“水感”、球类运动员的“球感”一样,都是专门性的知觉。它是一种复合知觉,综合了视觉、肌肉运动觉和触觉。观察力和思维也对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视觉感受,由大脑进行分析综合活动,作出正确判断。本文用实验方法,结合分析来探索“距离感”的表现。实验对象基本组:上海市击剑运动员6名。对照组A:区级水平击剑运动员6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剑运动员 距离感 球类运动员 肌肉运动 专门性 游泳运动员 复合知觉 基本组 运动水平 进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快攻打法的运用
11
作者 曲声新 关宏凯 《中国体育科技》 1980年第2期6-12,共7页
在现代足球运动中,快是最有威胁的进攻手段之一。随着足球运动向着以攻为主、以快制胜、全攻全守的方向发展,比赛节奏的变化越来越快,对抗越来越强。在激烈的争夺中,每一方都力争抢在对手之前来完成自己的进攻或防守意图。守方总想在对... 在现代足球运动中,快是最有威胁的进攻手段之一。随着足球运动向着以攻为主、以快制胜、全攻全守的方向发展,比赛节奏的变化越来越快,对抗越来越强。在激烈的争夺中,每一方都力争抢在对手之前来完成自己的进攻或防守意图。守方总想在对手进攻发动之前布好阵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攻打法 进攻方法 守门员 快速反击 发动 全攻全守 比赛中 快速进攻 任意球 运用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套路《对扎枪》 被引量:1
12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77年第1期75-96,共22页
传统套路《对扎枪》具有结构严密、技击性强等特点。整个套路中包括了扎、劈、点、扫、戳、舞花枪、挑等十多种进攻方法和拉、拿、拨、崩、滑压、格、架等十多种防守方法。套路在演练中虽不象刀棍那样迅猛快速,但其方法多变,严密不漏,... 传统套路《对扎枪》具有结构严密、技击性强等特点。整个套路中包括了扎、劈、点、扫、戳、舞花枪、挑等十多种进攻方法和拉、拿、拨、崩、滑压、格、架等十多种防守方法。套路在演练中虽不象刀棍那样迅猛快速,但其方法多变,严密不漏,也別具风格。熟练此套路,既可掌握枪的基本枪法、特点,也能适应舞台表演,为工农兵服务。我们在整理改编此套路中,与当地领导、贫下中农、武术老前辈对套路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进行了充分商讨,针对套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适当地增加了拦、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体 左手 研究分析 前端 扎头 不足之处 技击性 进攻方法 身体 防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