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有舰尾流的舰载机进场动力补偿系统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钟涛 《中国舰船研究》 2013年第3期6-11,共6页
舰载机发生事故主要是在着舰过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舰载机低速着舰时航迹控制不稳定。为克服这一不稳定问题,提高航迹控制精度,减轻飞行员在着舰阶段的工作负荷,飞机系统中需要引入进场动力补偿系统。采用F/A-18A舰载机参数、应用舰载... 舰载机发生事故主要是在着舰过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舰载机低速着舰时航迹控制不稳定。为克服这一不稳定问题,提高航迹控制精度,减轻飞行员在着舰阶段的工作负荷,飞机系统中需要引入进场动力补偿系统。采用F/A-18A舰载机参数、应用舰载机纵向运动小扰动线性化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评价飞行品质,并引入飞机姿态控制系统来解决俯仰控制不稳定问题。完成进场动力补偿系统的设计,解决航迹角无法跟踪俯仰角这一航迹控制不稳定问题。引入舰尾流的垂直稳态分量验证了系统的抗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舰载机着舰 进场动力补偿系统 航迹控制 舰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尾流下自动着舰进场动力补偿的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旭东 朱万博 +1 位作者 闻子侠 刘玮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3,共5页
着舰过程中舰尾流影响舰载机高度和速度,造成着舰偏差,甚至会导致复飞。针对舰尾流造成舰载机自动着舰落点精度差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传统速度恒定动力补偿、迎角恒定动力补偿2种方案,并对迎角恒定动力补偿控制方案进行改进,减小纵向高... 着舰过程中舰尾流影响舰载机高度和速度,造成着舰偏差,甚至会导致复飞。针对舰尾流造成舰载机自动着舰落点精度差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传统速度恒定动力补偿、迎角恒定动力补偿2种方案,并对迎角恒定动力补偿控制方案进行改进,减小纵向高度通道与速度通道的耦合程度,降低舰尾流对下滑道控制精度的影响。通过数学仿真对比了3种方案抑制舰尾流稳态分量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迎角恒定动力补偿方案能够有效抑制舰尾流垂直分量的影响,并能够改善舰尾流水平分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着舰 舰尾流 进场动力补偿 速度恒定 迎角恒定 舰载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机动力补偿系统模糊逻辑设计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满翠芳 江驹 +2 位作者 王新华 郑晟 邱海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660,共5页
在舰载机迎角恒定动力补偿系统(Approach power compensator sysytem,APCS)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将模糊控制思想和PID控制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舰载飞机进场动力补偿系统智能化设计和PID参... 在舰载机迎角恒定动力补偿系统(Approach power compensator sysytem,APCS)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将模糊控制思想和PID控制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舰载飞机进场动力补偿系统智能化设计和PID参数在线自整定。该算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省略了常规控制算法中法向加速度Δaz及舵偏Δδe两路信号反馈,仅利用迎角误差Δα及其变化率Δ.α进行反馈控制,简化了工程实现。最后,以国外某舰载飞机为研究对象,对它的动力补偿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舰载机的着舰精度,改善了系统的抗阵风干扰能力,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场动力补偿 模糊逻辑 参数在线自整定 舰载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dot指令的舰载机两种动力补偿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杨 周益 +2 位作者 颜仙荣 尹大伟 钱国红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2年第4期140-146,共7页
舰载机着舰时采用动力补偿系统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飞行员的操纵负担,提高动态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针对舰载机的两种动力补偿控制系统开展研究,基于Hdot指令对迎角保持和速度保持两种进场动力补偿系统分别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两种补偿... 舰载机着舰时采用动力补偿系统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飞行员的操纵负担,提高动态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针对舰载机的两种动力补偿控制系统开展研究,基于Hdot指令对迎角保持和速度保持两种进场动力补偿系统分别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两种补偿系统在风干扰情况下的动力补偿响应情况,并对比仿真结果分析其基本原理。结果表明:迎角保持动力补偿系统稳定迎角的能力大于速度保持动力补偿系统,轨迹控制也比速度保持动力补偿系统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ot飞控指令 进场动力补偿 舰尾流干扰 迎角保持 速度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飞机着舰直接力控制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玉莲 甄子洋 +1 位作者 季雨璇 文梁栋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共5页
针对舰载机着舰阶段甲板运动和舰尾流造成的控制难度大以及着舰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舰载机“魔毯”着舰直接力控制方法,提高了飞行轨迹的响应速率和响应带宽。直接升力由襟翼与升降舵配合产生,且直接升力操纵面主控轨迹,而平尾通过保持... 针对舰载机着舰阶段甲板运动和舰尾流造成的控制难度大以及着舰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舰载机“魔毯”着舰直接力控制方法,提高了飞行轨迹的响应速率和响应带宽。直接升力由襟翼与升降舵配合产生,且直接升力操纵面主控轨迹,而平尾通过保持迎角来辅助控制轨迹。油门通道采用速度恒定的动力补偿方式进行控制。将该控制方法与传统控制方法对比仿真,加入甲板运动和舰尾流的干扰,仿真实验表明“魔毯”着舰直接力控制方法的轨迹修正速度较快,着舰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魔毯” 直接升力 进场动力补偿 甲板运动 舰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