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进口技术溢出对中国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姚战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64,共13页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模型、门槛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进口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创新产出增长,并且存在门槛效应;从空间效应来看,各地区的创新产出都依赖于邻近地区的数字...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模型、门槛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进口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创新产出增长,并且存在门槛效应;从空间效应来看,各地区的创新产出都依赖于邻近地区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能促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产出增长,但东北地区数字经济未能促进该地区创新产出增长;基本建设投资占比在数字经济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因此,应制定政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速数字创新,推动服务业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进口技术溢出 创新产出 创新产出增长 服务业 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焦建玲 卫欢 白羽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7,共6页
在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技术进步对碳减排的作用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该文基于2000—2013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视角,结合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构建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空间面板模型,并将进... 在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技术进步对碳减排的作用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该文基于2000—2013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视角,结合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构建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空间面板模型,并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空间分布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省市;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能够显著降低我国碳排放强度,且空间相关性使得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周边省份碳排放强度的间接效应显著大于对本省碳排放强度的直接效应;国内研发强度和人力资本作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扩散途径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碳排放强度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 空间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技术的空间扩散与地区技术差距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建清 孙元元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10期146-161,共16页
本文分析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各个地区间技术差距,以及沿海和内地两大区域内部各地区间技术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制住地区间的技术空间扩散,会发现中国沿海、内地以及中国全国范围内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都可以显著缩小地区间的... 本文分析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各个地区间技术差距,以及沿海和内地两大区域内部各地区间技术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制住地区间的技术空间扩散,会发现中国沿海、内地以及中国全国范围内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都可以显著缩小地区间的技术差距,本文随之在考虑人力资本水平、国内研发能力以及初始技术差距对地区间技术差距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空间扩散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地区技术差距的作用和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 技术空间扩散 技术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焦建玲 卫欢 +1 位作者 李兰兰 李方一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56-63,共8页
应用LP方法测算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4年间从G7国家进口贸易中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运用熵值分析方法对全国、东中西部之间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差异进行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从吸收和引进两方面计量分析影响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因... 应用LP方法测算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4年间从G7国家进口贸易中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运用熵值分析方法对全国、东中西部之间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差异进行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从吸收和引进两方面计量分析影响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因素。结果显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在中国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空间分布集中度高的特点;从全国来看,研发强度、人力资本和贸易结构对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起正向促进作用,技术差距起负向抑制作用;从区域来看,人力资本和技术差距在不同区域作用差异明显。其中,人力资本在东中部地区起正向作用,在西部地区起负向作用,技术差距在东部地区起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在中西部地区起显著的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 LP方法 地区差异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周荣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90-94,共5页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这种影响的制约。研究发现:现阶段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创新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这种影响。进一...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这种影响的制约。研究发现:现阶段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创新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这种影响。进一步将进口商品划分为资本品、中间品与消费品,发现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的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为正,但消费品进口的技术溢出却抑制了我国创新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强资本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创新的正向影响,但是不利于中间品进口溢出对创新的正向影响。而消费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进口技术溢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环境效应与工业大气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中介路径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丁日佳 张诗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37,共16页
中国正处于工业绿色转型的战略时期,工业大气污染作为重点治理对象,清洁环保型技术是降污排污的重要突破点,而进口贸易作为吸收国外先进治污技术的核心渠道,带来的技术溢出是否降低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值得探索。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 中国正处于工业绿色转型的战略时期,工业大气污染作为重点治理对象,清洁环保型技术是降污排污的重要突破点,而进口贸易作为吸收国外先进治污技术的核心渠道,带来的技术溢出是否降低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值得探索。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以“规模—结构—技术”环境效应为传导路径,运用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和逐步回归法考察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强度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全国层面上,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能够带来工业经济规模扩张效应、要素禀赋结构优化效应和工业技术进步效应三类环境效应,通过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和提升技术进步显著影响工业大气污染排放;(2)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与工业大气污染排放强度呈“正N形”特征,即随着资本品技术溢出水平不断增强,影响的主导力量遵循“规模扩张效应‒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应‒环境回弹效应+阻滞自主创新”的路径,然而随着中间品技术溢出的增强,影响主导力量变化趋势为“规模扩张效应‒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应‒环境回弹效应”;(3)区域层面,以技术溢出均值为标准,11个省市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因经济规模效应加重了污染排放强度;其余省市的要素禀赋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起到了节能减排作用。针对研究结论,认为应推动工业经济规模扩张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加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与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扩大进口贸易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 工业大气污染排放 经济规模扩张效应 要素禀赋结构优化效应 工业技术进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中间品进口与技术创新——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群 周庆茹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3-13,共11页
采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将金融发展纳入CH模型并建立门槛模型,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江苏省中间品进口显著地存在基于金融发展规模的"双门槛效应"和基于金融... 采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将金融发展纳入CH模型并建立门槛模型,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江苏省中间品进口显著地存在基于金融发展规模的"双门槛效应"和基于金融发展效率的"单门槛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和中间品进口的协同对技术创新的边际促进作用先上升后下降,而金融发展效率和中间品进口的协同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递增趋势。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中间品进口的协同对江苏省的技术创新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要依靠R&D投入、人力资本和FDI的国际技术溢出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水平 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 技术创新 门槛模型 金融改革 金融发展规模 金融发展效率 国际技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汽车零部件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魏巍 郑凌雨 罗尹哲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147,共6页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急剧扩张,与日本汽车零部件产业贸易往来也日益密切。通过整理相关数据发现中国与日本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长期从日本进口大量高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而出口日本的汽...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急剧扩张,与日本汽车零部件产业贸易往来也日益密切。通过整理相关数据发现中国与日本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长期从日本进口大量高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而出口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却以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为主。本文通过2002~2017年中国与日本汽车零部件贸易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进口日本汽车零部件所产生的技术溢出对中国出口日本汽车零部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对日本汽车零部件的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零部件 进口技术溢出 出口竞争力 自主创新 进品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技术、贸易溢出和模仿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宋艳丽 王九云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0-145,共6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南北贸易模型,将北方创新、南方模仿和进口产品隐性技术作为内生变量,分析进口国如何选择模仿策略以最大程度地获得进口产品的内生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进口产品中隐性技术含量会影响南方厂商的模仿策略:进口产...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南北贸易模型,将北方创新、南方模仿和进口产品隐性技术作为内生变量,分析进口国如何选择模仿策略以最大程度地获得进口产品的内生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进口产品中隐性技术含量会影响南方厂商的模仿策略:进口产品隐性技术含量低时,原始模仿是南方厂商的理性选择;进口产品隐性技术产量较高时,南方厂商的模仿策略取决于模仿的预期边际收益与单位模仿成本的对比关系:模仿的预期边际收益大于单位模仿成本时,内生模仿是南方厂商的最优选择,反之原始模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技术 原始模仿 内生模仿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服务业进口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战琪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11,共14页
文章利用2013-2021年我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服务业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正向影响,服务业进口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可通过提升创新效率... 文章利用2013-2021年我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服务业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正向影响,服务业进口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可通过提升创新效率来实现。针对服务业进口对我国创新效率影响的估计结果,存在专利申请授权数的门槛效应;针对创新效率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的估计结果,存在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门槛效应;针对服务业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的估计结果,存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门槛效应。因此,要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提高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消费支出 进口技术溢出 门槛效应 创新效率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是否促进绿色创新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战琪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117,共12页
绿色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利用2005—2020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具有... 绿色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利用2005—2020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具有正向影响,能促进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的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科教水平高的地区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科教水平低的地区的促进作用,并对创新型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与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占比低的城市相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占比高的地区相对更大。基于此,应进一步扩大我国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范围,加快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增加国家创新型城市名单,大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绿色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 绿色创新 双重差分 平行趋势 进口技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