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002-2008年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封福育 梅国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9年第10期51-55,共5页
基于中国2002年1月至2008年11月的贸易数据,通过建立非线性模型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对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不对称的。当人民币加权名义汇率波动幅度小于2... 基于中国2002年1月至2008年11月的贸易数据,通过建立非线性模型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对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不对称的。当人民币加权名义汇率波动幅度小于2.16%时,汇率价格传递系数为0.21;当汇率波动幅度超过2.16%时,汇率价格传递系数为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变动 价格传递效应 进口商品价格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价格传导机制的再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崇宇 孙飞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1,共6页
以CPI为参照,通过完善生产环节价格指数消除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的内容对应性问题,对我国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再考察。利用Toda-Yamamoto-Dolado-Lutkepohl检验方法,通过MWALD检验对我国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价格传导效... 以CPI为参照,通过完善生产环节价格指数消除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的内容对应性问题,对我国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再考察。利用Toda-Yamamoto-Dolado-Lutkepohl检验方法,通过MWALD检验对我国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价格传导效应进行了因果关系检验,并得出结论:我国从生产到消费的价格传导机制并不畅通;从CPI到PPI的价格倒逼机制实际存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变动没有对国内价格指数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 消费 价格传导 消费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2年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毛泽盛 罗良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7,共8页
文中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化对进口商品价格总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并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汇率传递效应有无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商品价格总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的传递效应较低... 文中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化对进口商品价格总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并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汇率传递效应有无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商品价格总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的传递效应较低且不完全,用汇率来调整外部失衡的作用有限;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传递的趋势基本没变,但传递效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传递效应 进口商品价格总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看待人均三百美元
4
作者 陶文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1年第6期10-11,共2页
中国人均国民收入300美元,某些人便据此大作文章,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一些年轻人,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也因此而感到有些灰心丧气。那么如何看待我国人均收入只有300美元呢?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人均收入还比较低,这是事实。但... 中国人均国民收入300美元,某些人便据此大作文章,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一些年轻人,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也因此而感到有些灰心丧气。那么如何看待我国人均收入只有300美元呢?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人均收入还比较低,这是事实。但除此以外,还有种种因素。一是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上,一般是按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所有在业人员的工资报酬。在西方,国家行政人员、军队、警察的工作都划归服务业,其工资报酬也引入国民生产总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国民收入 工资报酬 最终产品 行政人员 社会主义信念 生活水平 进口商品价格 工业技术水平 实际数值 贸易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价上涨看稳定货币的重要性
5
作者 谌国华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5-57,共3页
现在人们比较关心的是物价问题,物价上涨过快既不利于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又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货币投放是否适量,金融秩序能否稳定,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保证物价改革的顺利进行关系极大,本... 现在人们比较关心的是物价问题,物价上涨过快既不利于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又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货币投放是否适量,金融秩序能否稳定,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保证物价改革的顺利进行关系极大,本文拟就物价上涨与稳定货币这两个问题谈点个人浅见。一、形成物价上涨过快的因素。在长期的经济运行中,能够引起物价波动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货币性的原因,又有非货币性的因素,但总的归纳起来有这几类:一是成本推进式因素,表现为原材料价格和劳动成本上涨而推动制成品价格上涨;二是汇率变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商品价格 变动因素 物价波动 汇率调整 劳动成本 经济体制改革 物价改革 经济改革 现金支出 资源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