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种间专性协同进化关系对榕属分类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于慧
赵南先
+1 位作者
尧金燕
陈贻竹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9-443,共5页
榕与榕小蜂的专性共生系统为人们提供了研究生物协同进化规律和进化历史的完美范例,已成为国际上研究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一个热点。这也给仅根据外部形态等传统方法进行的榕属经典分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为了进一步研究榕属的...
榕与榕小蜂的专性共生系统为人们提供了研究生物协同进化规律和进化历史的完美范例,已成为国际上研究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一个热点。这也给仅根据外部形态等传统方法进行的榕属经典分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为了进一步研究榕属的系统与进化,介绍了该属分类学研究的历史、主要分类系统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榕属分类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种
间专性协同
进化
榕属
分类系统
共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nDel在种间进化关系研究中的解析力初探
2
作者
刘宇
李春娟
+5 位作者
闫彩霞
赵小波
苑翠玲
孙全喜
王娟
单世华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13,共7页
系统发育分析是揭示物种间进化关系的重要方法。由于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s)变异情况的复杂性,大多数研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时往往只考虑单核苷酸碱基替换(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忽略了InDels的遗传变异...
系统发育分析是揭示物种间进化关系的重要方法。由于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s)变异情况的复杂性,大多数研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时往往只考虑单核苷酸碱基替换(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忽略了InDels的遗传变异信息。为揭示InDels在系统发育分析中的解析力,本研究对花生属13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的遗传变异信息(SNPs和InDels)进行统计和处理,首先依据全部SNPs变异所构建系统树的拓扑结构,确定的NJ树分支系统关系揭示所需SNPs饱和变异数目。结果显示,当SNP数目达到3000个之后,拓扑结构持续保持稳定。研究发现InDels能够增加系统发育树中某些节点的分辨率,但其解析力低于同等数目的SNP的解析力。综上,InDels作为主要遗传变异形式之一,能够为准确解析系统进化关系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分析
遗传变异
InDels信息
种
间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囊藻毒素和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项贤领
朱凌云
+3 位作者
陈莹莹
宛凤英
康琳
席贻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7-1040,共14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现象频发;由此引发的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备受关注.本实验探究了4个温度(16、20、24和28℃)和3个微囊藻毒素MC-LR浓度(2.0、4.0和6.0μg/ml)对4个品...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现象频发;由此引发的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备受关注.本实验探究了4个温度(16、20、24和28℃)和3个微囊藻毒素MC-LR浓度(2.0、4.0和6.0μg/ml)对4个品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形态特征的影响.通过2种DNA分类方法——自动条形码查询系统和Yule溯祖模型将萼花臂尾轮虫划分为3个进化种;4个品系轮虫的形态学参数总体随温度升高呈减小趋势.在16℃下,轮虫的形态特征在各品系间未见显著差异;20℃下的昆明品系KMC23形态参数最小,而西宁XN2品系最大;在24℃下,西宁XN2品系的形态参数显著增大;兰州LZB1和西宁XN2品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相似且在28℃下最小,这可能与两者属于同一进化种有关.4个品系轮虫的卵特征参数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各有不同.可见,品系和隐种的不同是造成4个轮虫克隆形态学参数对温度差异响应的重要内源性因素.各品系轮虫中,兰州LZB1品系受温度、MC-LR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最为显著,形态可塑性最强.在高温胁迫下,兰州LZB1品系的所有形态学参数均显著减小,但MC-LR浓度对该品系轮虫的形态学参数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经低温胁迫后,低浓度的MC-LR没有显著改变兰州LZB1品系轮虫的形态学参数,而高浓度的MC-LR显著降低了轮虫的大部分形态学参数.微囊藻毒素对轮虫形态可塑性的影响受到了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的综合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萼花臂尾轮虫
微囊藻毒素
温度
进化种
品系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间专性协同进化关系对榕属分类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于慧
赵南先
尧金燕
陈贻竹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9-443,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KSCX2-SW-105)
国际基金项目(D/3830-1)资助
文摘
榕与榕小蜂的专性共生系统为人们提供了研究生物协同进化规律和进化历史的完美范例,已成为国际上研究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一个热点。这也给仅根据外部形态等传统方法进行的榕属经典分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为了进一步研究榕属的系统与进化,介绍了该属分类学研究的历史、主要分类系统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榕属分类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综述
种
间专性协同
进化
榕属
分类系统
共适应
Keywords
Review
Species-specific coevolution
Ficus
Classification system
Co-adaptation
分类号
Q941 [生物学—植物学]
Q94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nDel在种间进化关系研究中的解析力初探
2
作者
刘宇
李春娟
闫彩霞
赵小波
苑翠玲
孙全喜
王娟
单世华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13,共7页
基金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项目(ts201712080)
青岛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17-3-3-49-nsh)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18E21)。
文摘
系统发育分析是揭示物种间进化关系的重要方法。由于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s)变异情况的复杂性,大多数研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时往往只考虑单核苷酸碱基替换(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忽略了InDels的遗传变异信息。为揭示InDels在系统发育分析中的解析力,本研究对花生属13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的遗传变异信息(SNPs和InDels)进行统计和处理,首先依据全部SNPs变异所构建系统树的拓扑结构,确定的NJ树分支系统关系揭示所需SNPs饱和变异数目。结果显示,当SNP数目达到3000个之后,拓扑结构持续保持稳定。研究发现InDels能够增加系统发育树中某些节点的分辨率,但其解析力低于同等数目的SNP的解析力。综上,InDels作为主要遗传变异形式之一,能够为准确解析系统进化关系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系统发育分析
遗传变异
InDels信息
种
间
进化
Keywords
phylogenetic analysis
genetic variation
InDels
evolution of species
分类号
Q754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Q349.5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囊藻毒素和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项贤领
朱凌云
陈莹莹
宛凤英
康琳
席贻龙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7-104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015
31200324)
+2 种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8085QC47
1708085MC79)
重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联合资助
文摘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现象频发;由此引发的微囊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备受关注.本实验探究了4个温度(16、20、24和28℃)和3个微囊藻毒素MC-LR浓度(2.0、4.0和6.0μg/ml)对4个品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形态特征的影响.通过2种DNA分类方法——自动条形码查询系统和Yule溯祖模型将萼花臂尾轮虫划分为3个进化种;4个品系轮虫的形态学参数总体随温度升高呈减小趋势.在16℃下,轮虫的形态特征在各品系间未见显著差异;20℃下的昆明品系KMC23形态参数最小,而西宁XN2品系最大;在24℃下,西宁XN2品系的形态参数显著增大;兰州LZB1和西宁XN2品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相似且在28℃下最小,这可能与两者属于同一进化种有关.4个品系轮虫的卵特征参数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各有不同.可见,品系和隐种的不同是造成4个轮虫克隆形态学参数对温度差异响应的重要内源性因素.各品系轮虫中,兰州LZB1品系受温度、MC-LR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最为显著,形态可塑性最强.在高温胁迫下,兰州LZB1品系的所有形态学参数均显著减小,但MC-LR浓度对该品系轮虫的形态学参数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经低温胁迫后,低浓度的MC-LR没有显著改变兰州LZB1品系轮虫的形态学参数,而高浓度的MC-LR显著降低了轮虫的大部分形态学参数.微囊藻毒素对轮虫形态可塑性的影响受到了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的综合制约.
关键词
萼花臂尾轮虫
微囊藻毒素
温度
进化种
品系
形态特征
Keywords
Brachionus calyc^orus
microcystin-LR
temperature
evolutionary species
str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Q954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种间专性协同进化关系对榕属分类的影响
于慧
赵南先
尧金燕
陈贻竹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InDel在种间进化关系研究中的解析力初探
刘宇
李春娟
闫彩霞
赵小波
苑翠玲
孙全喜
王娟
单世华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囊藻毒素和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项贤领
朱凌云
陈莹莹
宛凤英
康琳
席贻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