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生态位构建作用的种群进化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自珍 韩晓卓 +1 位作者 李文龙 叶开沅(推荐)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299,共7页
依据进化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探讨了生态位构建的机理与模式.通过建立生态位构建的空间模式及其适合度计算公式和具有生态位构建作用的单种群与两种群的进化动力学模型,并对其种群进化动态、种间竞争共存机制进行的理论与数值模拟分... 依据进化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探讨了生态位构建的机理与模式.通过建立生态位构建的空间模式及其适合度计算公式和具有生态位构建作用的单种群与两种群的进化动力学模型,并对其种群进化动态、种间竞争共存机制进行的理论与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生物与环境资源的协同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种群动态受其主要生态因子及资源含量的正反馈作用.生态位构建作用通过对种群适宜度的影响而产生进化响应.单种群动力系统存在种群大小的阈值效应;在两竞争种群动力系统中,生态位构建可以导致进化动力系统的多个竞争结果,从而为解释种间竞争与稳定共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构建 种群动态 进化动力 模型 竞争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化动力学的人工生命创发性模型
2
作者 刘健勤 魏敏洁 +1 位作者 常文森 蔡自兴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0-302,共3页
提出并构造了一种新的人工生命意义下的创发性 (2 +2 +n )模型 ,同前人的工作相比 ,该模型的突出特点在于 :将 2维形状纳入创发性分析过程并使模型拓展至多维结构形式 ,描述了 2维表现型平面至 2维基因型平面映射的复杂非线性过程 ,建... 提出并构造了一种新的人工生命意义下的创发性 (2 +2 +n )模型 ,同前人的工作相比 ,该模型的突出特点在于 :将 2维形状纳入创发性分析过程并使模型拓展至多维结构形式 ,描述了 2维表现型平面至 2维基因型平面映射的复杂非线性过程 ,建立了多维创发性计算机制 .该模型的非线性描述功能和动力学特征为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增强NP问题求解能力的工作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控制论 人工生命 创发性模型 进化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遍语法的形式化与进化动力学论证——纪念《句法结构》诞辰五十周年
3
作者 代天善 李丹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7,共7页
语言的层阶性(hierarchy)和递归性(recursion)是形式语言学的事实依据;进化动力学通过对语法一致性阀值的运算和求解,澄清了对普遍语法的各种误解,并论证了普遍语法的逻辑必然性。形式语言学和学习理论把语言作为一种生物现象和进化的... 语言的层阶性(hierarchy)和递归性(recursion)是形式语言学的事实依据;进化动力学通过对语法一致性阀值的运算和求解,澄清了对普遍语法的各种误解,并论证了普遍语法的逻辑必然性。形式语言学和学习理论把语言作为一种生物现象和进化的产物进行研究是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化 进化动力 一致性阀值 搜索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进化动力系统的固定点及吸引子
4
作者 潘介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对离散进化动力系统的固定点及吸引子的性质做了探讨.给出了确定离散进化动力系统全部固定点的矩阵算法以及判断正则固定点为吸引子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离散进化动力系统 固定点 吸引子 稳定进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的起源、作用以及在基因组中的分布与进化动力学(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有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03-316,共14页
微卫星 ,即简单重复序列 (SSR ,1~ 6个碱基单元 ) ,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 ,具有丰富的多态性。本文对SSR的起源与可移动因子 (如逆转录转座子 )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表明许多SSR的起源与逆转录转座子有关。同时分析了SSR在基因... 微卫星 ,即简单重复序列 (SSR ,1~ 6个碱基单元 ) ,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 ,具有丰富的多态性。本文对SSR的起源与可移动因子 (如逆转录转座子 )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表明许多SSR的起源与逆转录转座子有关。同时分析了SSR在基因表达、染色质的结构、重组、DNA的复制和细胞周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结果表明SSR是使有机组织的正常生长和保持种族特异性的重要DNA片段。就SSR的进化机制而言 ,跳跃复制和重组是产生SSR变异的内因 ;相反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然选择使得SSR广布于整个基因组 ,并且限定重复片段大小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SSR起源 基因组分布 功能 进化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进化动力之哲学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余雪冰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0-41,57,共3页
对生命进化的本质问题作了新的哲学思考,提出进化的本质是物种在生存的驱动下生存效率的优化过程,是原始细胞自主性与环境选择的双向过程。同时提出推动物种进化的动力在于生存资源稀缺性与物种自私性之间的矛盾和多细胞物种效率优化过... 对生命进化的本质问题作了新的哲学思考,提出进化的本质是物种在生存的驱动下生存效率的优化过程,是原始细胞自主性与环境选择的双向过程。同时提出推动物种进化的动力在于生存资源稀缺性与物种自私性之间的矛盾和多细胞物种效率优化过程中自身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进化 进化动力 效率最优化 动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适应进化原理论证生物进化的动力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家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1-798,共8页
文章从现有主流生物进化理论存在的问题入手,以生物适应进化原理为认识基础,讨论生物进化的动力,以求对生物进化机制有一个新的认识。在薛定谔"生命赖负熵生存"观点的指导下,提出了"负熵流"包括能量流、物质流和信... 文章从现有主流生物进化理论存在的问题入手,以生物适应进化原理为认识基础,讨论生物进化的动力,以求对生物进化机制有一个新的认识。在薛定谔"生命赖负熵生存"观点的指导下,提出了"负熵流"包括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以及负熵流是生命生存和发育的动力的观点。作者在原有生物适应进化原理基础上,修改完善并提出了"DNA、RNA和蛋白质在环境作用下的生物适应进化调控系统"理论,并根据系统发育是个体发育的"积分"的观点,推论得出生物与环境的负熵差引起的负熵流也是生命进化的动力,对生物进化机制作出了新的理解。基于这样的生物进化机制的认识,提出了"进化是一个子系统在其上一等级系统中,将自身全部或部分信息遗传给下一代子系统,并在其适应上一等级系统过程中,产生一些新质,终止一些旧质,从而在其上一等级系统中得以延续的变化过程"的概念,并探讨了一些与进化有关的其他争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 生物进化机制 生物进化动力 个体发育 系统发育 生物适应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因组大小进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8
作者 陈建军 王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470,共7页
不同的真核生物之间基因组大小差异很大,并与生物体复杂性不相关,在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非编码DNA序列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转座子序列。文章综述了植物基因组大小差异以及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进化动力的最新研究进展。植物基... 不同的真核生物之间基因组大小差异很大,并与生物体复杂性不相关,在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非编码DNA序列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转座子序列。文章综述了植物基因组大小差异以及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进化动力的最新研究进展。植物基因组多倍化和转座子积累是导致基因组增大的主要动力,而同源不平等重组和非正规重组则是驱动基因组DNA丢失的潜在动力,以制约基因组无限制地增大。文中还讨论了植物基因组大小进化方向,即总体趋势是朝着增大的方向进化,某些删除机制主要是削弱这种增大作用但不能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大小 进化动力 转座子 非编码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生态系统进化论 被引量:6
9
作者 俞涛 厉亚 张高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41-144,共4页
研究了出版生态系统进化的进程,认为出版生态系统经历了原始出版生态系统、古代出版生态系统、近代出版生态系统和现代出版生态系统四个阶段。出版生态系统进化的最根本动力是社会需要,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出版生态系统的进化提供了技术支... 研究了出版生态系统进化的进程,认为出版生态系统经历了原始出版生态系统、古代出版生态系统、近代出版生态系统和现代出版生态系统四个阶段。出版生态系统进化的最根本动力是社会需要,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出版生态系统的进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而出版机构之间的竞争则是出版生态系统进化的内在动力。出版生态系统的进化遵循协同进化的规律,出版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逐步提高的规律,新旧媒体竞争与共生的规律,遗传、变异与社会选择的规律。只有遵循进化规律,才能实现与社会的协同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生态系统 进化动力 进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类型变异的炭疽芽孢杆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
10
作者 张祖铭 周豪 +8 位作者 黄学治 张多悦 张佳怡 林昱 方立崴 张秀昌 崔玉军 武雅蓉 李艳君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1-693,共13页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是引发烈性传染病炭疽的病原体,也是一种典型生物战剂,主要感染牛、羊等牲畜以及人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威胁人类社会安全。深入了解该物种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推动力,是研究致病机制、开展炭疽...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是引发烈性传染病炭疽的病原体,也是一种典型生物战剂,主要感染牛、羊等牲畜以及人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威胁人类社会安全。深入了解该物种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推动力,是研究致病机制、开展炭疽疫情监测与防控的必要基础。但是,目前该领域研究不足,尤其缺乏基于多种类型变异的群体基因组水平研究。本文对公开发表的1,628株炭疽芽孢杆菌基因组序列进行收集和质控,在1,347株高质量序列中鉴定了SNP、Indel、大片段获得缺失、拷贝数变异以及基因组重排等多类型变异,共发现26,635个SNP位点、9,997个Indel位点、21个大片段获得缺失事件、25个拷贝数变异以及5个倒位。系统发育重建表明,该物种可分为6个主要种群及17个亚群。综合种群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特征发现,美国菌株遗传多样性最高,而非洲菌株则呈现明显的地理聚集性特征。此外,通过选择压力信号分析,发现了4个与耐药和芽孢形成相关的基因(rpoB、fusA、spo0F、GBAA_RS11385)存在强选择压力。本研究重建了全球炭疽芽孢杆菌的种群结构,并揭示了该物种进化过程中关键的变异位点,为炭疽芽孢杆菌识别、溯源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靶标,同时可为炭疽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芽孢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遗传变异 种群结构 选择压力 进化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活动对野生动物体色适应的影响
11
作者 赖馥茜 卢思辰 +5 位作者 翟彬宇 黄翠冰 廖宇浩 汪海涛 李旭 卜荣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655,共9页
在人类世,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加剧,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还对其体色适应产生了深远影响。体色作为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对野生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栖息地破坏、全球... 在人类世,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加剧,使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还对其体色适应产生了深远影响。体色作为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对野生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栖息地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等人为活动因素导致的环境快速变化,破坏了动物基于颜色的伪装、通讯和体温调节等能力。动物改变体色增强反捕食和体温调节适应能力,但环境变化的速度超过很多动物的体色适应速度,种群面临强大的生存压力。未来的研究应该综合考虑不同干扰类型的影响、人为活动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动物体色改变的适宜区间和体色改变的机理等,为理解人为活动对动物体色变化的影响提供更多的研究证据。本研究针对人为活动对动物体色适应的影响进行综述,为理解野生动物的体色适应和开展相关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活动 进化动力 野生动物 体色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社会性植食昆虫的同种相残行为及其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怀君 李文柱 杨星科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76-882,共7页
同种相残是指动物杀死并取食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一般被认为是种群密度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常常是影响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非社会性植食昆虫的同种相残行为及其... 同种相残是指动物杀死并取食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一般被认为是种群密度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常常是影响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非社会性植食昆虫的同种相残行为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影响同种相残行为发生的因素,同种相残的获利与代价,同种相残与亲子识别及护幼行为的关系,同种相残的进化驱动力等。对植食性昆虫同种相残行为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如果我们对同种相残行为发生的生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利用相关机理实现植食性昆虫田间种群数量的自我调控,这将对害虫的综合治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社会性植食昆虫 同种相残 取食行为 亲缘识别 进化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的改进二进制增益共享知识算法求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泉 周海峰 +1 位作者 黄金满 宋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75-187,共13页
针对现有智能优化算法在求解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时存在的易于陷入局部最优和种群质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二进制增益共享知识算法(improved binary gaining-sharing knowledge-based algorithm, IBGSK)。首先,根据故障诊断规则,构... 针对现有智能优化算法在求解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时存在的易于陷入局部最优和种群质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二进制增益共享知识算法(improved binary gaining-sharing knowledge-based algorithm, IBGSK)。首先,根据故障诊断规则,构建一种包含完备故障信息的完全解析模型。其次,将离散工作机制融入改进算法的种群更迭中,以避免发生空间脱节。然后,结合进化种群动力学思想(evolutionary populationdynamics, EPD),引入一种自适应交叉算子,以提高种群质量和增强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最后,通过特征选择和故障诊断仿真实验对算法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IBGSK算法相较于其他优化算法,在特征选择问题上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和泛化能力;在求解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上具有更优的诊断可靠性、时效性和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二进制 增益共享知识算法 离散工作机制 进化种群动力 自适应交叉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