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的劳动分工——基于生产服务外包的视角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进 向春华 张晓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55,共0页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中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演变机理,分析中国农业的劳动分工问题。研究表明,发展农业生产外包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纵向劳动分工,形成生产服务规模经济,是打破中国当前农业生产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小、难以实现土地规模经济...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中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演变机理,分析中国农业的劳动分工问题。研究表明,发展农业生产外包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纵向劳动分工,形成生产服务规模经济,是打破中国当前农业生产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小、难以实现土地规模经济桎梏的重要途径。理论研究同时表明,市场规模是诱导当前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市场以及劳动分工形成的核心因素,而提升外包服务市场的交易半径是扩大市场规模的主要有效途径。另外,市场的进入门槛限制了外包服务主体的市场占有量和服务半径,使得单个服务主体市场规模受限,从而影响纵向劳动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不同的生产环节由于进入门槛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劳动分工程度,比如,在耕田以及插秧环节中,由于市场的进入门槛不高,进入市场的服务主体较多,使得单个服务主体能够获得的市场占有量有限,因此,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分工 服务外包 进入门槛 市场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加国际竞争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什么?
2
作者 平新乔 黄昕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在世界市场竞争的洗礼中,出口国有企业会因失去原来在内销市场上凭借垄断所获得的优势而面临新的挑战,从而会与内销国有企业产生区别:前者的市场势力瓦解得更快,其中弱者更多地被淘汰,存活者积极进步并与高效率者的水平更趋近。本文基于... 在世界市场竞争的洗礼中,出口国有企业会因失去原来在内销市场上凭借垄断所获得的优势而面临新的挑战,从而会与内销国有企业产生区别:前者的市场势力瓦解得更快,其中弱者更多地被淘汰,存活者积极进步并与高效率者的水平更趋近。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库和海关库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以上区别:出口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降速更快,面临更高的进入门槛以及更低的异质性,但出口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更强。这说明,应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继续开放,参与国际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竞争 国有企业 进入门槛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四大趋势
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村科技》 2015年第1期62-63,共2页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物联网产业呈现出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应用稳步推进,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在人口红...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物联网产业呈现出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应用稳步推进,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业内企业 集中度 创新空间 行业进入门槛 国家政策 农业生产力 研究发展中心 行业创新 部分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