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神经网络在河道水量还原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建华 雷强 王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0-584,共5页
介绍了以水量平衡和降雨与径流相关关系为理论依托的河道水量还原计算的一些传统方法。在充分理解河道水量形成机理与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将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运用于河道水量还原计算。以英国英格兰西北部IRWELL流域为例作了检验... 介绍了以水量平衡和降雨与径流相关关系为理论依托的河道水量还原计算的一些传统方法。在充分理解河道水量形成机理与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将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运用于河道水量还原计算。以英国英格兰西北部IRWELL流域为例作了检验,实践证明,在没有充足资料的情况下,将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用于河道水量还原计算中,能够较准确的演算出河道径流的形成机制,为资料匮乏地区的河道水量还原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BP算法 还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水量还原计算中的遗传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魏茹生 沈冰 吴建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将遗传算法GA及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结合起来运用于河道水量的还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GA+BP的河道水量还原优化算法能够克服BP算法自身不可优化的弊病,较好地改善网络全局寻优能力,提高网络速度,防止网络陷入局部最小值.同时该算法较确... 将遗传算法GA及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结合起来运用于河道水量的还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GA+BP的河道水量还原优化算法能够克服BP算法自身不可优化的弊病,较好地改善网络全局寻优能力,提高网络速度,防止网络陷入局部最小值.同时该算法较确切地反映出河道水量还原计算中河道水量形成非线性这一本质现象,提高了河道水量还原计算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还原计算 遗传算法(GA) B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RVA法建立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的BP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强 冯忠伦 +3 位作者 刘红利 王维 林洪孝 王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4-59,共6页
鉴于烟台市水资源短缺,为了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建立RVA模型评估烟台大沽夹河流域水利工程对水文情势影响的基础上,结合BP神经网络方法对大沽夹河流域径流量进行没有水利工程影响的天然径流量的还原计算。结果表明:(1)水库等水... 鉴于烟台市水资源短缺,为了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建立RVA模型评估烟台大沽夹河流域水利工程对水文情势影响的基础上,结合BP神经网络方法对大沽夹河流域径流量进行没有水利工程影响的天然径流量的还原计算。结果表明:(1)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后,使天然径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其中月流量改变度在0.3~0.7之间较多,极限日最大最小平均流量改变度在0.3~0.6之间,属中度改变。(2)对RVA法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大沽夹河流域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模型的建立对天然径流量进行还原计算,结合烟台水资源评价提供的实测值进行误差对比,发现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行与方便,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沽夹河流域 RVA法 BP神经网络法 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径流量还原计算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强 张道长 +3 位作者 张居嘉 魏琛 林洪孝 王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共4页
针对水文系统复杂性与非线性的特点,加入动量项因子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加快收敛速度,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然与人为混合因素分别作为输入因子,构建了大沽夹河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方案,用逐项还原法的结果验证对比选出最佳方案。... 针对水文系统复杂性与非线性的特点,加入动量项因子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加快收敛速度,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然与人为混合因素分别作为输入因子,构建了大沽夹河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方案,用逐项还原法的结果验证对比选出最佳方案。结果表明:①经过改进的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明显加快,由平均的6 028次迭代优化到1 782次迭代;②以降雨量、蒸发量和实测径流量为输入因子的第三种方案模拟误差最小,适用于大沽夹河流域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项 BP神经网络 还原计算 天然径流量 大沽夹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量还原计算简化方法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吕孙云 朱志龙 徐德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2-35,共4页
在第二次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水资源调查评价中,为解决流域水资源量还原的问题,采用了降雨径流变化趋势法、降水径流模式法(径流双累积曲线法)、流域蒸发差值法、分项调查还原法等多种还原方法。以分项还原法为主,着重分析农业灌溉耗水... 在第二次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水资源调查评价中,为解决流域水资源量还原的问题,采用了降雨径流变化趋势法、降水径流模式法(径流双累积曲线法)、流域蒸发差值法、分项调查还原法等多种还原方法。以分项还原法为主,着重分析农业灌溉耗水量,建立了还原量与灌溉面积、同期降水量等因素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典型流域的水资源量简化还原处理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湖北省区域内的11个典型代表站的还原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简化 变化趋势 还原计算 分项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配平法速解氧化还原计算题 被引量:1
6
作者 贾珍贵 黄剑博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化学教学 解题技巧 局部配平法 氧化还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地区径流量还原计算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阿不力克木·阿不力孜 宋星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44,48,共4页
对天然河川径流数量的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活动对天然河川径流量的一致性影响也加大,对径流量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是进行地表水资源评价的首要任务,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水资源工程的合理规划和水资源的合理利... 对天然河川径流数量的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活动对天然河川径流量的一致性影响也加大,对径流量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是进行地表水资源评价的首要任务,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水资源工程的合理规划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但还原计算中,有些项目还原困难、精度不高及成果使用不方便、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径流系列的还原方法进行探讨,以获得科学合理的径流系列资料。对河道径流的还原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单论述,在实际工作中对还原计算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向后还原"问题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还原计算 西部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年径流量系列的还原计算问题 被引量:43
8
作者 陆中央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12,共4页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测站流域,可以通过逐项调查蓄、用、引水量,还原计算为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但存在还原精度不高,有些项不能还原及成果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在确定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将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修正为现状年径流...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测站流域,可以通过逐项调查蓄、用、引水量,还原计算为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但存在还原精度不高,有些项不能还原及成果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在确定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将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修正为现状年径流量系列,使区域地表水资源评价成果更加客观、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量 还原计算 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还原计算的综合修正法 被引量:17
9
作者 宋承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48,共3页
依据区域径流的水文特性和水量平衡原理,借助微机和计算技术,提出了推求受水利化影响地区天然径流量的简便方法。
关键词 综合修正 天然径流量 径流 还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滥洪水归槽还原计算的三次样条插值法
10
作者 元芳 吴明官 +1 位作者 王亚铭 徐光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4-27,共4页
提出了一种泛滥洪水归槽还原计算的新方法——三次样条插值法。该方法能够解决常用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洪水 洪水演算 还原计算 样条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河川径流还原计算方法及合理性论证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经之 《水文》 1982年第S1期50-55,64,共7页
目前,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主要是以河道控制站和区域代表站实测的断面径流量,做为统计分析的基础。由于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要想正确估算天然河川径流量,并使年径流统计系列具有统一基础,使年内分配符合天然过程... 目前,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主要是以河道控制站和区域代表站实测的断面径流量,做为统计分析的基础。由于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要想正确估算天然河川径流量,并使年径流统计系列具有统一基础,使年内分配符合天然过程,就必须进行还原计算。由于影响河川径流的因素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很完善的还原计算方法。我省此次河川径流还原计算,是在历年水文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分项计算和水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历年水文调查资料,分别计算各项径流还原要素,求得天然年径流量及其分配过程,然后再用降水径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计算 径流量 径流还原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市地表水资源量还原计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振江 刘尚美 张兆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4-75,80,共3页
为了消除水利工程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保持径流资料系列的一致性,采用分项调查分析法还原计算了德州市地表水资源量。结果表明:1998年德州市地表水资源量为70 645万m3,径流深为68.5 mm;年降水量与年径流深正相关关系较好,复相关系数为0.934。
关键词 地表水 水资源 径流深 还原计算 德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一题多解归纳氧化还原计算题的解析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广勇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8,共3页
按照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认知顺序,重点解析一道经典氧化还原计算题,归纳氧化还原计算的常用方法,按照数学思维上从易到难,计算形式上从繁到简,依次介绍了化学方程式法、离子方程式法、待定系数法、电子守恒法、电极反应式法... 按照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认知顺序,重点解析一道经典氧化还原计算题,归纳氧化还原计算的常用方法,按照数学思维上从易到难,计算形式上从繁到简,依次介绍了化学方程式法、离子方程式法、待定系数法、电子守恒法、电极反应式法和电荷守恒法。并基于对守恒关系的理解,提出了一种新的守恒变形关系一一电子电荷守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计算 一题多解 电子电荷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灌溉用水量还原计算
14
作者 李淑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9期232-233,共2页
开展水田灌溉用水量试验,通过对水田灌溉用水量的现场观测,计算得到了水田灌溉年用水量,为水资源评价和地表水还原计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农业用水量 水田灌溉 地表水 还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的河道水量还原的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京铄 李光中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28,33,共4页
在充分理解河道水量还原、GA及BP算法的基础上,根据水量还原计算中水文现象的本质规律,将三者相结合,并运用于实际。检验证明:基于GA+BP的河道水量还原的优化算法能够克服BP算法自身不可优化的弊病,大大改善网络全局寻优能力,提高网络速... 在充分理解河道水量还原、GA及BP算法的基础上,根据水量还原计算中水文现象的本质规律,将三者相结合,并运用于实际。检验证明:基于GA+BP的河道水量还原的优化算法能够克服BP算法自身不可优化的弊病,大大改善网络全局寻优能力,提高网络速度,防止网络陷入局部最小值。同时该算法更加真实的映射出河道水量还原计算中水文现象的本质规律,提高了河道水量还原计算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还原计算 遗传算法(GA) B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川径流分项调查还原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佑民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4-28,共5页
河川径流系列还原计算是水资源评价中一项面广量大的基本技术工作。在我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中规定,以分项调查法作为河川径流还原计算的基本方法。分项调查法即调查水工程(引排、拦蓄)
关键词 河川径流 分项调查 还原计算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尔羌河出山口以下水文站洪峰流量还原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阿不力克木.阿不力孜 宋星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7,共3页
20世纪80年代末,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上的卡群引水枢纽、勿甫龙口、民生渠首等水利工程的先后建成并运用,极大改善了叶尔羌河水利管理条件,但也引起河道流量发生了一些变化,影响到卡群站以下各水文站洪水资料系列的一致性。为推求下游各防... 20世纪80年代末,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上的卡群引水枢纽、勿甫龙口、民生渠首等水利工程的先后建成并运用,极大改善了叶尔羌河水利管理条件,但也引起河道流量发生了一些变化,影响到卡群站以下各水文站洪水资料系列的一致性。为推求下游各防洪工程控制节点的设计洪峰流量,根据各水文站之间的引、退水渠引、退水资料计算相对衰减率,对叶尔羌河流域出山口以下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进行了还原计算,推求设计洪峰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 洪水 还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量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方法的初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周亭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75,共5页
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成果是区域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其计算精度直接关系区域水资源量评价成果的质量。本文就径流还原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审查分析问题,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如何采用不同方法,通过多途径,从不同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浅谈个人认识... 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成果是区域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其计算精度直接关系区域水资源量评价成果的质量。本文就径流还原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审查分析问题,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如何采用不同方法,通过多途径,从不同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浅谈个人认识,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还原计算 耗损水量 审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不均匀沉降时超静定框架应力场的还原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淑雯 刘洋 +2 位作者 常乐 封云 高海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针对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超静定框架结构应力场的还原问题,给出了基于结构力学矩阵位移法还原超静定框架结构体系应力场的计算原理。基于包含上部钢框架、独立基础和多维弹性地基支承的整体超静定结构体系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 针对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超静定框架结构应力场的还原问题,给出了基于结构力学矩阵位移法还原超静定框架结构体系应力场的计算原理。基于包含上部钢框架、独立基础和多维弹性地基支承的整体超静定结构体系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超静定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模型。以实际监测工程为算例,采用MIDAS/Gen有限元软件计算还原了包含上部钢框架、基础和基底弹簧支座的整体超静定结构第二平衡状态下的应力场;由实测的钢框柱柱脚位移值反算出基底弹簧支座各方向的弹性刚度,得出整体超静定结构第二平衡状态下的刚度矩阵及位移矩阵,从而求得监测初期和终期上部超静定钢框架结构各构件的内力计算值。最后,对比钢框架各构件内力的理论计算增量值与监测增量值。结果表明:构件各项内力理论计算增量值与监测增量值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40%,且构件各项内力理论值与监测值的增量变化方向一致,验证了基于矩阵位移法的超静定框架结构应力场还原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静定钢框架 地基不均匀沉降 矩阵位移法 应变监测 应力场还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总入流概念的鄱阳湖设计洪水计算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燕 丁志立 +1 位作者 郭海晋 吕孙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0,共3页
由于受到江河湖槽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出湖控制站实测资料无法满足一致性和可靠性要求,再加上湖区水情复杂、观测资料匮乏,导致设计洪水计算面临较大困难。基于入库洪水理论,引入了总入流的计算方法,对于湖区各支流控制站... 由于受到江河湖槽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出湖控制站实测资料无法满足一致性和可靠性要求,再加上湖区水情复杂、观测资料匮乏,导致设计洪水计算面临较大困难。基于入库洪水理论,引入了总入流的计算方法,对于湖区各支流控制站和无控区间来水的流量过程,只考虑传播时间的叠加,避免了对各种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的定量计算,计算结果真实反映了洪水量级与时程分配过程,满足设计洪水计算规范要求。计算成果可为鄱阳湖区综合规划、水利枢纽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入流 设计洪水 洪水还原计算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