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盐还原氨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蒋永荣 刘成良 +7 位作者 刘可慧 秦永丽 黎海清 陆冬云 郭丹妮 孙振举 卢青青 李良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共5页
硫酸盐还原氨氧化(SRAO)反应可以在1个厌氧反应器中实现氨和硫酸盐的同步去除,为废水同步生物脱氮除硫提供了新思路。综述了SRAO反应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包括SRAO反应的氨和硫酸盐同步转化特性、反应方程式、污泥中微生物菌群... 硫酸盐还原氨氧化(SRAO)反应可以在1个厌氧反应器中实现氨和硫酸盐的同步去除,为废水同步生物脱氮除硫提供了新思路。综述了SRAO反应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包括SRAO反应的氨和硫酸盐同步转化特性、反应方程式、污泥中微生物菌群以及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指出了SRAO反应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及该反应走上实际应用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氨氧化 转化特性 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氨氧化衍生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葡萄酒中三种芳香醛 被引量:1
2
作者 茅龙 汪耀 +1 位作者 何振宇 林亚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7-222,共6页
本研究以氨氧类荧光试剂4-氨氧基甲基-7-羟基-香豆素(AOHC)为标记物,发展了一种还原氨氧化衍生化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成功从葡萄酒样品中检测出苯甲醛与苯乙醛,其含量分别为0.12、0.18 mg/L。本方法... 本研究以氨氧类荧光试剂4-氨氧基甲基-7-羟基-香豆素(AOHC)为标记物,发展了一种还原氨氧化衍生化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成功从葡萄酒样品中检测出苯甲醛与苯乙醛,其含量分别为0.12、0.18 mg/L。本方法检测限低至5 nmol/L,且无需固相萃取等复杂的前处理方法,在复杂基质的醛类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醛 还原氨氧化 荧光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4-氧基甲基-7-羟基-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C-PseAAC:基于有效降维算法LDA预测蛋白质中的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位点
3
作者 魏欣 刘春生 +3 位作者 吕哲 林刚 胡思亲 贾建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9-1016,共8页
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RSC)硫醇参与了许多生物过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进行准确鉴定。然而,传统的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鉴定非常昂贵且耗时。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数学计算方法来识别序列信息,快速准确... 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RSC)硫醇参与了许多生物过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进行准确鉴定。然而,传统的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鉴定非常昂贵且耗时。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数学计算方法来识别序列信息,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名为iRSC-PseAAC的有效预测器,它采用降维算法LDA结合支持向量机来预测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位点。在交叉验证中,特异性(Sp)、灵敏性(Sn)、准确性(Acc)和马修斯相关系数(MCC)的结果分别为0.841、0.868、0.859和0.692。在独立数据集的结果中,特异性(Sp)、灵敏性(Sn)、准确性(Acc)和马修斯相关系数(MCC)分别为0.906、0.882、0.890和0.767。与现有的预测方法相比,iRSC-PseAAC具有明显的改进效果。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还可用于计算蛋白质组学中的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敏感半胱 特征提取 词嵌入 线性判别分析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硫浓度及氮硫比对硫酸盐还原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世东 祝彦均 +1 位作者 刘涵 刘泓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99-204,共6页
该研究在硫酸盐还原厌氧氨氧化(Sulfate-Reducing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SRAO)脱氮工艺的基础上,探究了SO42-浓度在100 mg/L的条件下,控制NH4+的投加量在不同N/S(NH_(4)^(+)-N/SO_(4)^(2-))浓度比下ASBR(Anaerobic Sequencing B... 该研究在硫酸盐还原厌氧氨氧化(Sulfate-Reducing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SRAO)脱氮工艺的基础上,探究了SO42-浓度在100 mg/L的条件下,控制NH4+的投加量在不同N/S(NH_(4)^(+)-N/SO_(4)^(2-))浓度比下ASBR(An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及其脱氮性能。N/S从1.0增大到3.0时,ASBR中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从78.5%增加到94.4%,但体系内SAD(Sulfur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菌的丰度及活性未受到明显抑制,SRAO作用和ANAMMOX(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作用始终是ASBR脱氮的主要途径。当N/S的浓度比由3.0增至4.0时,ASBR中氨氮的平均去除率由94.4%下降为69.2%。这表明随着N/S的增大,体系内ANAMMOX菌和SRAO菌活性的降低,抑制了体系脱氮性能。这时SAD菌的丰度及活性略有增加。硫的去除率随N/S比的变化趋势和总氮的去除规律类似,在N/S=3.0时达到最大74.2%。结合高通量测序结果,说明不同N/S下的脱氮微生物优势菌群会不断变化,改变体系脱氮除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硫酸盐还原厌氧氧化 硫自养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F1中的半胱氨酸残基氧化还原状态对其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正 黄帆 +4 位作者 罗兰 张式鸿 马中富 吴兴刚 徐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1-346,共6页
人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shocktranscriptionfactorl ,HSF1)的结构和功能与其半胱氨酸残基的氧化还原化学性能相关.为了鉴别在氧化还原状态改变时参与分子内双硫键交联的HSF1半胱氨酸残基,了解其氧化还原化学性改变在生物学调节中的重要... 人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shocktranscriptionfactorl ,HSF1)的结构和功能与其半胱氨酸残基的氧化还原化学性能相关.为了鉴别在氧化还原状态改变时参与分子内双硫键交联的HSF1半胱氨酸残基,了解其氧化还原化学性改变在生物学调节中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和应用重组人HSF1中的5个半胱氨酸突变体和1个双重突变体,并用已知的巯基氧化介导剂联氨(diamide ,H2 N·NH2 )和还原介导剂二硫苏糖醇(DTT)与在体外转录和翻译的HSF1突变体蛋白质预孵育,观察其构象和与DNA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一样,所有的HSF1半胱氨酸突变体都能被热激活并与DNA结合;联氨预处理能阻断这种作用,但对突变体C153 S和双重突变体C3 73、3 78S无效.氧化还原状态对HSF1构象改变显示联氨能使HSF1野生型和突变体C3 6T和C10 3 Y形成氧化型HSF1(ox HSF1)构象,但对C153 S和C3 73、3 78S双重突变体不起作用,而单一突变体C3 73 S或C3 78S在联氨作用下分别形成二种分子量稍不同的ox HSF1构象.结果提示,在氧化条件下HSF1中的半胱氨酸残基C153 可能与C3 73 或与C3 78形成分子内二硫键交联;在对抗氧化作用上,C153 和C3 73 、C3 78起着“关闭性”作用,预防了HSF1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转录因子1 半胱 突变体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半胱氨酸/胱氨酸氧化还原电位对NAFLD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官清华 丁启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66-1271,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外半胱氨酸/胱氨酸氧化还原电位(EhCys/Cy SS)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用EhCys/Cy SS分别为0 m V(氧化)、-80 m V(正常)和-150 m V(还原)的氧化还原培养基培养肝细胞株LO2并采用油酸诱导细... 目的:研究细胞外半胱氨酸/胱氨酸氧化还原电位(EhCys/Cy SS)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用EhCys/Cy SS分别为0 m V(氧化)、-80 m V(正常)和-150 m V(还原)的氧化还原培养基培养肝细胞株LO2并采用油酸诱导细胞建立NAFLD模型。荧光探针DCFH-DA和Mito SOX分别检测细胞整体水平和线粒体活性氧簇(ROS)生成,使用apocynin(NADPH氧化酶抑制剂)和Mito Q10(靶向线粒体抗氧化剂)、rotenone(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抑制剂)和antimycin A(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Ⅲ抑制剂)作用细胞检测线粒体复合体活性从而探究ROS的来源,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油酸诱导的NAFLD细胞模型使肝细胞内ROS增多,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氧化的EhCys/Cy SS加剧了NAFLD肝细胞ROS的生成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而还原的EhCys/Cy SS能清除ROS并逆转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线粒体ROS清除剂Mito Q10能显著地减少氧化的EhCys/Cy SS所增加的ROS,而apocynin效果不明显。Rotenone作用于细胞后,ROS的增长率与细胞外EhCys/Cy SS有关,氧化状态下ROS增长率最小且复合体I活性减弱,即氧化的EhCys/Cy SS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复合体I增加ROS的生成。结论:氧化的EhCys/Cy SS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复合体I,从而加剧NAFLD肝细胞ROS的生成,并使线粒体膜电位进一步下降,而还原的EhCys/Cy SS能减少高脂所致ROS生成并减轻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酸/胱氧化还原电位 活性氧 非酒精性脂肪肝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厌氧氨氧化机理及其微生物研究进展
7
作者 罗安腾 吴莉娜 +1 位作者 和书航 余珂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7-743,共7页
硫酸盐还原厌氧氨氧化(SRAO)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将氨氮氧化与硫酸盐还原耦合在一起的微生物过程,能够同时实现脱氮除硫且无需额外的电子受体,在废水处理领域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SRAO的反应机理、SRAO功能微生物及其与其他微生物之间的... 硫酸盐还原厌氧氨氧化(SRAO)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将氨氮氧化与硫酸盐还原耦合在一起的微生物过程,能够同时实现脱氮除硫且无需额外的电子受体,在废水处理领域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SRAO的反应机理、SRAO功能微生物及其与其他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目前SRAO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今后可以从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角度,深入探讨SRAO体系中功能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SRAO体系内N和S的循环途径、解析SRAO体系的内部机理,为SRAO工艺改进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厌氧氧化 反应机理 功能微生物 N、S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反应建立的因素及关键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林江 有小龙 +2 位作者 牛晚霞 袁林杰 王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37,共9页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RAO)可在厌氧条件下,将废水中氨和硫酸盐转化为氮气和低价态硫而同时去除,为污水脱氮除硫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对该反应的建立与反应器的启动还认识不清。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的国内外SRAO脱氮研究进展,分析了SRAO反应的...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RAO)可在厌氧条件下,将废水中氨和硫酸盐转化为氮气和低价态硫而同时去除,为污水脱氮除硫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对该反应的建立与反应器的启动还认识不清。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的国内外SRAO脱氮研究进展,分析了SRAO反应的可能机理、微生物菌群以及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SRAO建立的一些关键问题,讨论了氨氮与硫酸盐可能的转化方式,可为今后研究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氨氧化 厌氧 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菌群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catalytic Nitric Oxide Reduction to Yield Ammonia over Fe_(3)C Nanocrystals
9
作者 Sen Lin Lang Zhang +4 位作者 Tong Hou Jun-Yang Ding Zi-Mo Peng Yi-Fan Liu Xi-Jun Liu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Nitric oxide(NO),which generally originates from vehicle exhaust and industrial flue gases,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ir pollutants.In this case,the electrochemical NO reduction reaction(NORR)not only removes the atm... Nitric oxide(NO),which generally originates from vehicle exhaust and industrial flue gases,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air pollutants.In this case,the electrochemical NO reduction reaction(NORR)not only removes the atmospheric pollutant NO but also produces valuable ammonia(NH_(3)).Hence,through the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of Fe_(3)C nanocrystal cata-lysts,the as-obtained optimal sample of Fe_(3)C/C-900 was adopted as the NORR catalyst at ambient conditions.As a result,the Fe_(3)C/C-900 catalyst showed an NH_(3)Faraday efficiency of 76.5%and an NH_(3)yield rate of 177.5μmol·h^(-1)·cm^(-2)at the working potentials of-0.8 and-1.2 V versus 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vs.RHE),respectively.And it delivered a stable NORR activity during the electrolysis.Moreover,we attribute the high NORR properties of Fe_(3)C/C-900 to two aspects:one is the enhanced intrinsic activity of Fe_(3)C nanocrystals,including the lowering of the energy barrier of rate-limiting step(*NOH→*N)and the inhibition of hydrogen evolution;on the other hand,the favorable dispersion of active components,the effective adsorption of gaseous NO,and the release of liquid NH_(3)products facilitated by the porous carbon subst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ic oxide reduction NH3 synthesis Fe_(3)C nanocrystal ELECTROLYSIS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铁矿促进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中的脱氮除碳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灿灿 杨亚飞 张耀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689-6697,共9页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因其较低的能源转化率使其发展有所受限,且污泥中高浓度有机质也会影响脱氮效果。理论上,在含铁(Ⅲ)(氢)氧化物的厌氧消化系统中,微生物能通过异化铁还原去除有机物和氨氮(Feammox),但两者同步去除还有待验证。因此本...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因其较低的能源转化率使其发展有所受限,且污泥中高浓度有机质也会影响脱氮效果。理论上,在含铁(Ⅲ)(氢)氧化物的厌氧消化系统中,微生物能通过异化铁还原去除有机物和氨氮(Feammox),但两者同步去除还有待验证。因此本研究通过向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中添加针铁矿,探究铁(Ⅲ)(氢)氧化物对同步脱氮除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针铁矿添加量的增加,反应器中有机物浓度逐渐减少。当添加50mmol/L针铁矿时,甲烷累积产量达到695.1mL,相较于没有添加针铁矿的厌氧系统提升了30.3%;TS/VS去除率也提升了21.1%/33.8%,说明针铁矿可有效促进污泥减量化。添加针铁矿的反应器中总氮去除率也有一定提升,当针铁矿添加50mmol/L时,去除率达到21.0%。以上结果表明,添加针铁矿可以在污泥厌氧消化中起到同时脱氮除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针铁矿 异化铁还原 异化铁还原耦合厌氧氧化 脱氮除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