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丹椿 李磊 +3 位作者 姜磊 刘鎏 顾健 陶博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2-246,共5页
采用液相自组装-高温还原法,以纳米TiO2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制备得到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TiO2(rGO@TiO2)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进行... 采用液相自组装-高温还原法,以纳米TiO2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制备得到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TiO2(rGO@TiO2)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采用接触角测试对样品的疏水性进行了评价;以染料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以紫外光为光源,对rGO@TiO2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制备出rGO@TiO2复合材料,且复合材料中rGO很好地吸附在TiO2表面;rGO@TiO2表现出一定的疏水性,水接触角可达129.4°;而且rGO@TiO2对亚甲基蓝具有很好的光降解作用,10min内的降解率达到7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纳米复合材料 催化剂 污染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还原CO_2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博 王英刚 +2 位作者 崔小维 马荣涵 李小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纳米管,采用改良Hummers氧化法-浓碱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采用阳极电化学沉积法制得RGO/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为反应阴极,以铂片(Pt)为反应阳极,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CO_2)为乙醇。...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纳米管,采用改良Hummers氧化法-浓碱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采用阳极电化学沉积法制得RGO/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为反应阴极,以铂片(Pt)为反应阳极,光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CO_2)为乙醇。并对制得的RGO/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采用阳极电化学沉积法施加20V电压反应6h可有效制得RGO/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以2%(wt.,质量分数)碳酸氢钠(NaHCO_3)水溶液为电解液,在紫外灯照射下施加1.5V电压,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h条件下,CO_2被还原为乙醇,产量为185.08nmol/(h·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 氧化还原石墨 阳极电化学沉积法 复合材料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UO_2^(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乐乐 黄国林 +3 位作者 吕婷婷 彭炜 裘阳 张葭榕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34-1741,共8页
以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原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活化剂,超声法制备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MCGO),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UO_2^(2+)的吸附性能。SEM、FT-IR和XR... 以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原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活化剂,超声法制备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MCGO),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UO_2^(2+)的吸附性能。SEM、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MCGO,且负载的Fe_3O_4尺寸为nm级。在温度为288K、pH=5.5、UO_2^(2+)初始浓度为160 mg/L、吸附时间为1.5h时,MCGO吸附容量为266.67mg/g。对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MCGO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为吸热自发过程。MCGO第1次重复利用率高达98.47%,经过6次吸附-脱附后,重复利用率仍有74.43%,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壳聚糖 纳米复合材料 超声法 UO2^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合成及其在光催化氧化降解和还原制备氢能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康乐 张耀君 +2 位作者 杨梦阳 张力 张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54-62,共9页
石墨烯因独特的二维纳米结构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已经成为近年来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作为一类新型的碳基材料,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多相光催化的诸多方面。对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光催化还原制氢原理、... 石墨烯因独特的二维纳米结构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已经成为近年来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作为一类新型的碳基材料,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多相光催化的诸多方面。对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光催化还原制氢原理、光催化氧化染料降解原理、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氧化污染物降解、光催化还原制氢以及CO2还原制甲醇中的应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对一些新的光催化反应以及反应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氧化 光催化还原 污染物降解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基纳米铜/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宏林 项伟 董淑秀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7-112,118,共7页
为制备具有电磁屏蔽性能且质轻、柔软的复合材料,以涤纶织物为基材,采用浸轧法将纳米铜乳液和氧化石墨烯负载到织物中,并通过化学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涤纶基纳米铜/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 为制备具有电磁屏蔽性能且质轻、柔软的复合材料,以涤纶织物为基材,采用浸轧法将纳米铜乳液和氧化石墨烯负载到织物中,并通过化学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涤纶基纳米铜/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了纳米铜乳液粒径、质量分数及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铜乳液平均粒径为93.7 nm、质量分数为20%,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8%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其最小反射损耗值为-38.06 dB;与普通涤纶织物相比,复合材料亲水性能提高,手感良好,断裂强力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还原氧化石墨 涤纶织物 复合材料 电磁屏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肿瘤靶向光动力-光热联合治疗剂的制备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雪丽 王振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85-2191,共7页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温和方法制备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pRGO);由pRGO与核酸适配体AS1411及吲哚菁绿(ICG)通过非共价作用构建了光热-光敏纳米复合物pRGO-AS1411-ICG(pRAI).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温和方法制备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pRGO);由pRGO与核酸适配体AS1411及吲哚菁绿(ICG)通过非共价作用构建了光热-光敏纳米复合物pRGO-AS1411-ICG(pRAI).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EDS能谱对pRGO和pRAI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细胞实验考察了其肿瘤细胞的光疗-热疗效果.结果表明,pRAI以AS1411为靶向分子,可通过光热和光毒性双重作用高效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还原氧化石墨 纳米复合材料 光热疗法 光动力学疗法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7
作者 吴方娟 方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5,共5页
以六水合氯化镁、氢氧化钠、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己内酰胺为溶剂,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Mg(OH)_(2)/RG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时间和GO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中GO被原... 以六水合氯化镁、氢氧化钠、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己内酰胺为溶剂,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Mg(OH)_(2)/RG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时间和GO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中GO被原位还原成RGO,Mg(OH)_(2)纳米片负载在RGO表面。所有Mg(OH)_(2)/RGO纳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都十分高效,在5min内均能将其完全催化降解,这是由于Mg(OH)_(2)纳米片和RGO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具有协同作用。其中Mg(OH)_(2)纳米片的大比表面积使其对MB表现出良好的吸附作用,而负载在RGO表面的Mg(OH)_(2)纳米片保证了RGO的光催化效果。此外,反应时间对光催化性能影响不大,而随着GO含量的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循环使用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还原氧化石墨 纳米复合材料 化学沉淀法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脱色性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海培 高晓红 +2 位作者 方婧 刘其霞 何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8-83,共6页
为比较二氧化钛/还原氧化石墨烯(TiO_2/rGO)复合材料和TiO_2的光催化降解脱色性能,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晶型的TiO_2和TiO_2/rGO复合材料,借助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 为比较二氧化钛/还原氧化石墨烯(TiO_2/rGO)复合材料和TiO_2的光催化降解脱色性能,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晶型的TiO_2和TiO_2/rGO复合材料,借助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TiO_2及其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混晶TiO_2和混晶TiO_2/rGO复合材料对活性红3BS染料废水的降解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150℃水热12 h,再经过650℃煅烧4 h后,可制得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同时存在的混晶TiO_2体系;在碱性条件下,于140℃水热72 h,不经过煅烧可制得较为纯净的板钛矿型TiO_2;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混晶结构TiO_2体系对染料有一定的降解脱色效果,混晶TiO_2/rGO复合材料降解染料120 min后,降解脱色率高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晶TiO2 还原氧化石墨 复合材料 光催化 染料降解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吡咯三元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海英 胡中爱 +5 位作者 张亚军 张富海 梁鹏举 杨玉英 张子瑜 吴红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8-141,共4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出均匀分散的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SnO2/RGO)二元复合物,再以二元复合物为模板,通过化学氧化法聚合吡咯(Py)单体,制备出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吡咯(SnO2/RGO/PPy)三元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场... 采用两步法制备出均匀分散的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SnO2/RGO)二元复合物,再以二元复合物为模板,通过化学氧化法聚合吡咯(Py)单体,制备出SnO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吡咯(SnO2/RGO/PPy)三元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复合材料结构和形貌进行物性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对复合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并讨论了不同含量的PPy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三元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随PPy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达到305.3F/g。三元复合物电容性能增强源于SnO2、RGO与PPy三者的相互协同作用,以及材料层状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还原氧化石墨/聚吡咯 三元复合材料 电化学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钌/石墨烯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邵强 林正峰 +3 位作者 刘庆琪 杨欧 候梅芳 徐彬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7-352,359,共7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和低温煅烧法,成功制备了二氧化钌/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PS、TEM和XRD检测了产物形貌、粒径及晶型。实验表明,在复合材料中,水合二氧化钌颗粒呈球形,粒径约为5 nm,并均匀分散在石墨烯表面。该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中,... 通过溶胶-凝胶法和低温煅烧法,成功制备了二氧化钌/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PS、TEM和XRD检测了产物形貌、粒径及晶型。实验表明,在复合材料中,水合二氧化钌颗粒呈球形,粒径约为5 nm,并均匀分散在石墨烯表面。该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容性质。当二氧化钌的质量分数为38%时,二氧化钌在复合材料中的比电容为546.6 F.g-1。较之二氧化钌,二氧化钌/石墨烯复合材料还表现出了更快的倍率性能、更出色的电化学稳定性(循环1 000圈后大约保持93%)以及更高的能量密度(26.5 W.h.kg-1)和功率密度(5 000 W.kg-1)。该复合材料不仅具备了石墨烯双电层电容的优点,而且还具备了二氧化钌赝电容的性质,是一种良好的储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钌(RuO2) 石墨(GR) 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碳纳米管嵌入式纤维传感器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原位监测的结构-性能关系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鹏 王冠韬 +1 位作者 刘奎 罗斯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37,共9页
基于碳纳米材料的纤维传感技术已成为复合材料原位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中一项十分有前景的技术。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碳纳米传感元件—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CNT)涂层纤维(carbon nanotube coated fibers,CNTF)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 基于碳纳米材料的纤维传感技术已成为复合材料原位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中一项十分有前景的技术。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碳纳米传感元件—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CNT)涂层纤维(carbon nanotube coated fibers,CNTF)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 RGO)涂层纤维(reduced graphene oxide coated fibers, RGOF),分别制造合成具有自传感特性的复合材料,并比较研究两种嵌入式纤维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和机理。从两种传感器的压阻效应可看出:RGOF的压阻灵敏度更高,并清晰地展现出从线性至非线性的两阶段压阻行为;而CNTF,则在发生断裂前始终呈现出平稳而有序的电学信号。这种强烈的结构-性能关系,可以用树脂渗透理论加以阐释。对CNTF而言,树脂分子可以渗透到其多孔的网络结构中,形成集成在纤维表面完整的CNT/树脂纳米复合结构。相比之下,具有大横向尺寸和表面一致性的RGO则可形成阻碍树脂渗透的无创网络结构。对实验结果和传感机理的进一步分析与研究表明,CNTF适用于材料的力学状态识别与长期监测,而RGOF则对结构损伤的早期预警更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还原氧化石墨 纤维传感器 复合材料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_2O-还原石墨烯复合修饰玻碳电极用于多巴胺的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全国 李广利 +3 位作者 刘军 刘晓鹏 梁静 邓培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08-314,共7页
通过电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Cu_2O/还原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Cu_2O-reducedgrapheneoxidenanocomposite modified glass carbon electrode,Cu_2O-RGO/GCE),用于多巴胺(dopamine,DA)的检测。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不同修饰电极... 通过电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Cu_2O/还原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Cu_2O-reducedgrapheneoxidenanocomposite modified glass carbon electrode,Cu_2O-RGO/GCE),用于多巴胺(dopamine,DA)的检测。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不同修饰电极进行微观形貌表征,进一步优化电化学还原条件和测定DA实验条件。此外,通过循环伏安法考察DA在裸电极及RGO或Cu_2O-RGO上的电化学响应。Cu_2O-RGO/GCE实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DA和尿酸(uric acid,UA)氧化峰的有效分离,AA-DA和DA-UA的氧化峰电位差分别为204 mV和144 mV。该修饰电极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0^(-8)~1×10^(-6) mol/L和1×10^(-6)~8×10^(-5) mol/L,检出限为6.0×10^(-9) mol/L。该修饰电极用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和血清中DA的含量测定,获得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u2O 还原石墨 修饰电极 多巴胺 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硒化锌纳米光电材料的制备及其蓝光发射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浩 赵晓晖 +1 位作者 曲良东 迟学芬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7-771,共5页
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原位水热合成方法,使用石墨烯氧化物(GO)作为反应物和晶体生长基底成功制备出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硒化锌(r-GO/ZnSe)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以及红外-可见... 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原位水热合成方法,使用石墨烯氧化物(GO)作为反应物和晶体生长基底成功制备出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硒化锌(r-GO/ZnSe)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以及红外-可见光谱(FT-IR)等方法对r-GO/ZnSe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在30 nm的立方闪锌矿晶体结构的ZnSe粒子均匀分散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上,构成纳米复合结构。UV-Vis光谱显示,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吸收的起始波长在445 nm附近。PL光谱显示,纳米复合材料在470 nm附近存在一个很强的发射峰。这种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白光二极管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硒化锌 纳米复合材料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零价铁的合成及对TNT废水处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砚田 郄晗彤 +3 位作者 张胤杰 周彩吉 谭笑 林爱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36-1842,共7页
选取比表面积大且导电性能优良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作为支撑材料,负载还原性强但极易团聚的纳米零价铁(nZVI),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零价铁(nZVI/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 选取比表面积大且导电性能优良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作为支撑材料,负载还原性强但极易团聚的纳米零价铁(nZVI),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零价铁(nZVI/rG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零价铁的负载情况、材料表面微观形貌与反应前后nZVI/rGO材料表面铁元素的含量与组成进行表征.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材料投加量和理论零价铁负载量等因素对nZVI/rGO去除2,4,6-三硝基甲苯(TNT)的影响,研究了nZVI/rGO材料去除TNT的反应机理.通过正交实验可知, nZVI/rGO对含TNT废水的处理在较宽的反应条件范围内都可达到处理要求,在理论零价铁的负载量为3.0 g/g rGO,溶液初始pH为6,材料投加量为40 g/L时效果最佳,可将废水中TNT处理到检出限0.1 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还原氧化石墨 2 4 6-三硝基甲苯 硝基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石墨烯修饰电极测定洋葱中槲皮素的含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卞惠芳 魏杰 +1 位作者 王涛 张钱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6-1250,共5页
制备了在水中有良好分散性的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用紫外-可见光谱法、透射电镜及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将此材料滴涂于GCE表面,经电化学方法还原制得MWCNT/RGO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研究了槲皮素在... 制备了在水中有良好分散性的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用紫外-可见光谱法、透射电镜及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将此材料滴涂于GCE表面,经电化学方法还原制得MWCNT/RGO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研究了槲皮素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对槲皮素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能用于槲皮素的灵敏测定。在pH 4.2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开路富集150s,50mV·s-1的扫描速率下,槲皮素浓度在0.1~75μmol·L^(-1)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4.05×10-2μmol·L^(-1)。取粉碎的洋葱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10h置于上述缓冲溶液中进行DPV扫描。所得提取液中槲皮素的测定值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值接近。加标回收率在82.1%~87.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氧化石墨复合材料 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修饰电极 槲皮素 洋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AAB@rGO@AgNPs导电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娟 卢虹宇 王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102,共6页
为改善聚苯胺(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采用原位氧化还原法合成PDAAB@rGO@AgNPs新型光响应导电复合材料。结果表明:PDAAB@rGO@AgNPs导电效果良好,当rGO的掺杂质量为1.25 mg,电导率达到最大值,为33 S/m,紫外光照射1 h,电导率高达100... 为改善聚苯胺(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采用原位氧化还原法合成PDAAB@rGO@AgNPs新型光响应导电复合材料。结果表明:PDAAB@rGO@AgNPs导电效果良好,当rGO的掺杂质量为1.25 mg,电导率达到最大值,为33 S/m,紫外光照射1 h,电导率高达100 S/m;在紫外光/可见光回复下,该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可以实现光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氧化还原 石墨 光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S_(2)/rGO/全氟磺酸纳米材料的铅离子电化学传感
17
作者 刘星男 刘士兴 刘鑫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63-770,共8页
基于电化学传感原理检测水中重金属铅离子,采用MoS_(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全氟磺酸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通过方波伏安法检测水中的微量铅离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 基于电化学传感原理检测水中重金属铅离子,采用MoS_(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全氟磺酸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通过方波伏安法检测水中的微量铅离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进行的物理表征结果显示,MoS_(2)/rGO已成功制备且MoS_(2)均匀地分布在rGO上。确定了最佳的醋酸盐(Hac-NaAc)缓冲溶液的pH值为3.6。实验结果表明,滴加MoS_(2)/rGO 8μL和全氟磺酸6μL的条件下,在0.5~1.0μmol/L铅离子浓度范围,MoS_(2)/rGO/全氟磺酸-GCE传感器的线性度良好,灵敏度和检测限分别为48.97μA/(μmol/L)和0.041μmol/L。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可操作性强,可快速检测水中重金属铅离子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材料 还原氧化石墨(rGO) 电化学传感 重金属检测 MoS_(2)/rGO/全氟磺酸 方波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泽阳 孙岚 林昌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4-849,共6页
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通过调节阴、阳两电极间距制备不同壁厚的TiO2纳米管阵列.采用脉冲电还原沉积的方法将RGO负载于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合成了RGO-TiO2纳米管阵列.相较于负载在薄壁TiO2纳米管阵列上的RGO,负载于厚壁TiO2纳米管阵列上的... 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通过调节阴、阳两电极间距制备不同壁厚的TiO2纳米管阵列.采用脉冲电还原沉积的方法将RGO负载于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合成了RGO-TiO2纳米管阵列.相较于负载在薄壁TiO2纳米管阵列上的RGO,负载于厚壁TiO2纳米管阵列上的RGO得以充分还原,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并显示出良好的光吸收性质和较低的电荷传输电阻,光电流大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阵列 还原氧化石墨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AgNPs@棉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19
作者 张雪婷 高晓红 +2 位作者 杨旭礼 王梁宇 包育闻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以棉针织物为基材,使用硅烷偶联剂(KH-580)对其改性,通过抗坏血酸诱导还原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rGO/AgNPs)在改性棉织物表面还原,构建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rGO/AgNPs@棉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形貌结构、传感性能和运动监测性能进行... 以棉针织物为基材,使用硅烷偶联剂(KH-580)对其改性,通过抗坏血酸诱导还原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rGO/AgNPs)在改性棉织物表面还原,构建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rGO/AgNPs@棉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形貌结构、传感性能和运动监测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针织传感器在沿线圈方向和垂直线圈方向对0~30%拉伸应变、10~500mm/min拉伸速度以及500次循环应变,具有较好的响应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该传感器可以监测人体运动过程中不同关节的弯曲程度,对面部肌肉运动有良好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 纳米颗粒 复合材料 可穿戴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