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评价二尖瓣偏心返流严重程度的修正PISA算法
1
作者 林江莉 常向荣 +3 位作者 汪天富 李德玉 饶莉 唐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5,共4页
基于彩色多普勒成像的近测等速面(PISA)算法是临床评价二尖瓣中心返流严重程度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对于偏心返流却存在极大低估。针对这一现状,从返流角度和湍流强度两个方面,对传统PISA算法的有效返流瓣口面积(EROA)进行修正。为比较首... 基于彩色多普勒成像的近测等速面(PISA)算法是临床评价二尖瓣中心返流严重程度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对于偏心返流却存在极大低估。针对这一现状,从返流角度和湍流强度两个方面,对传统PISA算法的有效返流瓣口面积(EROA)进行修正。为比较首先用传统PISA算法的EROA对具有不同程度偏心返流的20例患者进行分级,结果误差较大;用改进PISA算法的EROA分级效果良好。对比实时三维超声测得的数据表明修改后的PISA算法相关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偏心返流 PISA算法 有效返流瓣口面积 强度 返流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残余返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成祥军 苏如金 +4 位作者 王广阔 张志刚 邓毅权 李伦明 梁湘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 探讨带4个垫片的改良Devega术和佰仁思软成形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出现三尖瓣残余返流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脏... 目的 探讨带4个垫片的改良Devega术和佰仁思软成形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出现三尖瓣残余返流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因功能性三尖瓣返流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共112例,带4个垫片的改良Devega环缩术58例和使用佰仁思软成形环的5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5年(中期疗效)三尖瓣返流程度变化,并分析影响术后三尖瓣残余返流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4-5年随访时两组患者三尖瓣返流面积均明显减少(Devega组随访时三尖瓣中重度返流例数较术前减少了33例,占总例数的56.9%;佰仁思软成形环组较术前减少了39例,占总例数的72.2%),心功能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Devega组随访时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例数较术前增加了18例,占总例数的31.0%;佰仁思软成形环组较术前增加了20例,占总例数的37.0%),两组患者共存在术后残余返流12例,其中改良Devega组7例、瓣环成形组5例.对随访出现残余返流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风湿性病变、术后左心射血分数低、术后右心房大、术后三尖瓣环径大、术后肺动脉高压为三尖瓣成形术后出现残余返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带4个垫片的改良Devega术及人工瓣环成形术都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返流的有效方法.风湿性病因、术后左心射血分数低、术后肺动脉高压、术后三尖瓣环及术后右房大是术后三尖瓣出现残余返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三尖瓣返流 “四垫片”法改良 Devega成形术 残余返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胃食管返流的X线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焕泽 郑肖玲 《现代医院》 2005年第4期39-40,共2页
目的 评价小儿胃食管返流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30例小儿胃食管返流的X线表现,并与其它诊断小儿胃食管返流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造影剂返流入食管下段4例,中段19例,上段7例,合并返流性食管炎8例,合并肺部吸入性肺炎3例,食管气管... 目的 评价小儿胃食管返流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30例小儿胃食管返流的X线表现,并与其它诊断小儿胃食管返流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造影剂返流入食管下段4例,中段19例,上段7例,合并返流性食管炎8例,合并肺部吸入性肺炎3例,食管气管瘘1例,早期食管裂孔疝1例,幽门痉挛2例。结论 应用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小儿胃食管返流的最主要手段,并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返流 诊断价值 小儿 返流性食管炎 X线造影检查 吸入性肺炎 食管气管瘘 食管裂孔疝 X线表现 食管下段 幽门痉挛 应用价值 造影剂 治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胃切除后胆汁返流性胃炎321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治民 李根祥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5期216-217,共2页
本院自1981年~1993年共做纤维胃镜检查13940例,发现胆汁返流性胃炎958例(6.9%),其中非胃切除后胆汁返流性胃炎321例(2.3%)。现对321例非胃切除后胆汁返流性胃炎作一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返流性胃炎 胃炎 胆汁返流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道返流病相关性哮喘13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娟 张开俊 高璐璐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410-411,共2页
目的总结胃食道返流病(GERD)相关性哮喘的诊疗体会,探讨GERD相关性哮喘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7年12月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的62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选择性地做食道钡餐造影等一些相关检查,对拟诊为GERD相关性哮喘的13例... 目的总结胃食道返流病(GERD)相关性哮喘的诊疗体会,探讨GERD相关性哮喘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7年12月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的62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选择性地做食道钡餐造影等一些相关检查,对拟诊为GERD相关性哮喘的13例患儿进行抗返流治疗,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6-12个月,11例病情稳定,未见复发;2例因停药过早导致病情反复,再次用药后症状缓解。治疗期间未发现有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GERD是引起哮喘的病因之一,因此,对哮喘儿童常规治疗无效时,应做GERD的相关检查,对临床疑诊者可给与诊断性治疗,确诊为GERD相关性哮喘的患儿要坚持规范用药,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道返流 哮喘 返流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外空气对地铁隧道烟气返流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涛 李彬 +1 位作者 曹荟娟 冯道广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8-771,共4页
在真实地铁隧道内开展热烟试验,验证FDS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建立地铁隧道三维物理模型,采用FDS研究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对隧道火灾烟气返流长度和临界风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对烟气返流长度和临界风速有较大的影响。室... 在真实地铁隧道内开展热烟试验,验证FDS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建立地铁隧道三维物理模型,采用FDS研究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对隧道火灾烟气返流长度和临界风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对烟气返流长度和临界风速有较大的影响。室外空气温度越低,地铁隧道火灾烟气返流长度越长。室外空气湿度越大,地铁隧道火灾烟气返流长度越短。室外大气压力越大,地铁隧道火灾烟气返流长度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空气 空气温度 气压 空气湿度 烟气返流 返流长度 临界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直接法膀胱输尿管返流显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核素直接法膀胱输尿管返流显像在儿童中的应用。方法对14例X线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以下简称X线造影)诊断为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儿童进行了核素直接法膀胱输尿管返流显像(以下简称核素膀胱显像)。结果X线造影低估了患儿肾内尿返流... 目的探讨核素直接法膀胱输尿管返流显像在儿童中的应用。方法对14例X线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以下简称X线造影)诊断为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儿童进行了核素直接法膀胱输尿管返流显像(以下简称核素膀胱显像)。结果X线造影低估了患儿肾内尿返流的发生,核素直接法膀胱输尿管返流显像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结论怀疑有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儿童应首选核素膀胱显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返流 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 核素直接法膀胱输尿管返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道返流病相关性咳嗽17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总结胃食道返流病(GERD)相关性咳嗽的临床特征和诊疗体会,探讨GERD相关性咳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2年1月 ̄2005年12月间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46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选择性地做食道钡餐造影等一些相关检查,对拟诊为GERD相关... 目的总结胃食道返流病(GERD)相关性咳嗽的临床特征和诊疗体会,探讨GERD相关性咳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2年1月 ̄2005年12月间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46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选择性地做食道钡餐造影等一些相关检查,对拟诊为GERD相关性咳嗽的17例患儿进行抗返流治疗,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6 ̄12个月,15例病情稳定,未见复发;2例因停药过早导致病情反复,再次用药后症状缓解。治疗期间未发现有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GERD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因此,对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患儿,应常规做GER的相关检查,对临床疑诊者可给予诊断性治疗,确诊为GERD相关性咳嗽的患儿要坚持规范用药,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道返流 慢性咳嗽 返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中三种鼻饲方法所致食物返流率的比较 被引量:42
9
作者 黄忠琴 叶蝶莲 +3 位作者 潘丽玲 梁立雪 李丽群 卫女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3-414,共2页
目的比较灌注、泵注和滴注三种不同鼻饲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所致的食物返流发生率 ,以寻求机械通气患者中比较安全的鼻饲方法。方法 6 0例需要行胃肠内营养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行灌注、泵注和滴注法鼻饲 ,三种方法分别为 1 32次、1 3... 目的比较灌注、泵注和滴注三种不同鼻饲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所致的食物返流发生率 ,以寻求机械通气患者中比较安全的鼻饲方法。方法 6 0例需要行胃肠内营养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行灌注、泵注和滴注法鼻饲 ,三种方法分别为 1 32次、1 35次、4 5次 ,共完成 31 2次。结果灌注、泵注和滴注法鼻饲所致的食物返流发生率分别为 1 5 %、2 .9%、6 % ,其中泵注组食物返流发生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 (χ2 =1 5 0 ,P <0 .0 1 )。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实行胃肠内营养时 ,泵注法比灌注法和滴注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鼻饲 食物返流 胃肠内营养 灌注法 泵注法 滴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病人鼻胃管对胃液返流和误吸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张庆玲 刘明华 +1 位作者 刘玉馥 王仙园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鼻胃管是否增加机械通气病人胃内容物的返流和误吸。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前后对照试验 ,对机械通气可望 >96h的 2 6例患者在带或不带胃管时胃食管返流和误吸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鼻胃管存在时返流次数 (88.3%VS77.3% ,P =0 .0 34... 目的探讨鼻胃管是否增加机械通气病人胃内容物的返流和误吸。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前后对照试验 ,对机械通气可望 >96h的 2 6例患者在带或不带胃管时胃食管返流和误吸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鼻胃管存在时返流次数 (88.3%VS77.3% ,P =0 .0 34)和吸入次数 (2 7.5 %VS2 1 .8% ,P =0 .31 9)比没有鼻胃管时高 ;口咽部分泌物 (5 2 86± 2 5 35VS 35 75± 2 1 91 ,P =0 .0 2 2 )和支气管吸出物 (5 36± 2 73VS 4 32± 2 5 8,P =0 .1 6 9)的放射水平也较没有鼻胃管时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液返流 机械通气 鼻胃管 误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进高原个体胆汁返流与急性胃肠粘膜损伤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友伟 郑必海 +3 位作者 郑建保 李素芝 周晓波 周先利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77,79,共2页
目的:对急进高原个体胆汁返流与急性胃肠粘膜损伤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对20例由平原急进高原个体进入高原前、进入高原第3天和第7天进行胃镜检查,对其胆汁返流、胃黏膜损伤及其消化系统的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例急进高原个体... 目的:对急进高原个体胆汁返流与急性胃肠粘膜损伤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对20例由平原急进高原个体进入高原前、进入高原第3天和第7天进行胃镜检查,对其胆汁返流、胃黏膜损伤及其消化系统的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例急进高原个体进入高原后胆汁返流及胃粘膜损伤与进入高原前比较,除进入高原第7天胆汁返流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其中胆汁返流进入高原前、进入高原第3天及第7天分别为0例(0%)1、0例(50%)、5例(25%);粘膜损伤分别为2例(10%)1、7例(85%)、10例(50%);其中13例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占65%)。结论:高原急性缺氧可引发急进高原个体胆汁返流的高发生率,并因此而导致急性胃肠粘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急性缺氧 胆汁返流 胃肠粘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胃食管返流后误吸的影响 被引量:69
12
作者 柳韡 吕梅 +1 位作者 王凤 姚梅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7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RICU机械通气患者半坐卧位护理(45°)是否减少误吸。方法 对20例R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取水平仰卧位或半坐卧位,间隔2d交换2种体位做自我对照实验,用Tc-99m硫胶体标记患者胃内容物,5h内每隔30min测定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 目的 探讨RICU机械通气患者半坐卧位护理(45°)是否减少误吸。方法 对20例R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取水平仰卧位或半坐卧位,间隔2d交换2种体位做自我对照实验,用Tc-99m硫胶体标记患者胃内容物,5h内每隔30min测定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的放射计数,并对患者胃液、咽拭子和支气管内分泌标本微生物学检查。结果 患者在仰卧位和半坐卧位护理时,支气管内分泌物5h的总放射计数均数分别是4169±1957cpm和972±211cpm(P<0.05);仰卧位30min和300min的放射计数分别是301±153cpm和2601±1904cpm(P<0.05);半坐卧位30min和300min的放射计数分别是110±44cpm和217±61cpm(P<0.05)。患者胃液、咽拭子和支气管内分泌同种细菌检出率,半坐卧位为35%,仰卧位达70%。结论 RICU患者持续水平仰卧位护理是胃内容物返流后误吸入气道的潜在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护理 机械通气 胃食管返流 误吸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引起返流误吸风险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马俊萍 吕欢 +1 位作者 李娜 程青虹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6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之间返流误吸风险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前后对照实验。选择气管插管(双腔可冲洗)并机械通气患者30例,采用两种输注方式,持续泵入输注(14h、20h)和间歇泵入输注(输注90min暂停150min,5次/d),采集...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之间返流误吸风险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前后对照实验。选择气管插管(双腔可冲洗)并机械通气患者30例,采用两种输注方式,持续泵入输注(14h、20h)和间歇泵入输注(输注90min暂停150min,5次/d),采集咽喉部及气管插管气囊上分泌物,检测胃蛋白酶含量来判断返流误吸风险,同时抽取胃残余量。结果持续输注14h比持续输注20h、间歇泵入输注其咽喉部、气囊上胃蛋白酶浓度高。持续输注20h与间歇输注胃蛋白酶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胃残余量与返流误吸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间歇泵入输注方式较持续输注(20h)没有增加返流误吸风险,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可尽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输注方式 胃残余量 返流误吸 胃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返流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因果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永胜 蔡玉琴 +2 位作者 高云风 卢荣台 张曼利 《临床荟萃》 CAS 1994年第12期543-544,共2页
近年来,国外对胃食管返流(GER)与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支)两者关系的研究日渐增多,国内对此尚未引起重视。我院对57例(哮喘39例,慢支18例)进行了X线检查,食管镜活检及临床综合治疗以探讨两者的关系。 1
关键词 胃食管返流 支气管炎 哮喘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干预联合抚触对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燕萍 王素萍 朱燕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583-1585,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和抚触对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影响及其护理。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12月胃食管返流的新生儿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2005年1月~2006年12月)、干预组30例(2007年1月~2008年12月)。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和抚触对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影响及其护理。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12月胃食管返流的新生儿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2005年1月~2006年12月)、干预组30例(2007年1月~2008年12月)。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体位干预和抚触,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呕吐次数、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体重增长情况。结果治疗7d后两组新生儿在呕吐次数、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及体重增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护理和抚触干预新生儿胃食管返流效果显著,是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干预 抚触 新生儿 胃食管返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发动机交换电荷离子返流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军学 李娟 +2 位作者 仇钎 汤海滨 温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29-1934,共6页
建立了离子发动机羽流的物理模型,采用粒子网格对羽流中的交换电荷离子的分布进行了模拟,电场方程使用完全近似格式的代数多重网格方法求解。利用计算设备统一架构技术开发出一套基于图形处理器的3维并行粒子模拟程序。计算结果表明,交... 建立了离子发动机羽流的物理模型,采用粒子网格对羽流中的交换电荷离子的分布进行了模拟,电场方程使用完全近似格式的代数多重网格方法求解。利用计算设备统一架构技术开发出一套基于图形处理器的3维并行粒子模拟程序。计算结果表明,交换电荷离子在径向扩张型电势结构下会向束流区外运动,一部分交换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会向发动机上游运动,从而形成返流。发动机上游区域的交换电荷数密度与束流等离子体数密度相比降低了3~4个数量级。通过降低电子温度可有效降低返流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发动机 交换电荷离子 返流 粒子网格 图形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管和螺旋型鼻肠管在重症颅脑疾病患者中引起返流误吸风险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吴樱 杜长虹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4期2213-2215,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肠内营养方法对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发生返流误吸风险的差异。方法将84例需行肠内营养的ICU重症颅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以鼻饲泵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进行营养,两组喂养72h内采集气管...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肠内营养方法对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发生返流误吸风险的差异。方法将84例需行肠内营养的ICU重症颅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以鼻饲泵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进行营养,两组喂养72h内采集气管插管气囊上分泌物,检测胃蛋白酶含量,判断返流误吸风险。结果鼻胃管组返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鼻肠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肠管鼻饲能有效减少因胃内容物返流误吸风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使用螺旋型鼻肠管,对重症颅脑疾病患者的预后及康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型鼻肠管 肠内营养 返流 重度颅脑损伤 鼻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返流病的治疗 被引量:20
18
作者 冯瑭 李娜 杨姝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2期261-263,共3页
胃食管返流病(GERD)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本文对近年来若干GERD的治疗新进展,包括GERD患者生活指导、药物治疗、联合用药、手术与内镜治疗等进行系统的复习与总结。
关键词 胃食管返流 质子泵抑制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脾论治胃食管返流病探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新英 杨明会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351-353,共3页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注重整体观念,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从脏腑特点、经络循行、生理功能以及病因病机等方面,阐述了中医之"肝脾"与现代胃食管返流病在抗反流结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似之处。...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注重整体观念,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从脏腑特点、经络循行、生理功能以及病因病机等方面,阐述了中医之"肝脾"与现代胃食管返流病在抗反流结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似之处。认为肝脾功能正常与否是本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键。并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了以肝脾为中心的分型辨治方法,疗效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返流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丁美酮对十二指肠胃返流所致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冉庚 龚均 +1 位作者 董蕾 常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萘丁美酮对十二指肠返流导致返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SD大鼠建立十二指肠胃返流模型,40只模型大鼠等分为萘丁美酮组和西沙比利组、铝碳酸镁组、空白手术组;另取10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干预时间12周。对模...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萘丁美酮对十二指肠返流导致返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SD大鼠建立十二指肠胃返流模型,40只模型大鼠等分为萘丁美酮组和西沙比利组、铝碳酸镁组、空白手术组;另取10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干预时间12周。对模型大鼠的胃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胃黏膜的COX2和TNFα进行染色。结果萘丁美酮组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空白手术组(P<0.01)而又重于假手术组(P<0.05),与铝碳酸镁组和西沙比利组相比则差异不显著(P>0.05)。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萘丁美酮组与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X2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萘丁美酮组与空白手术组相比COX2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铝碳酸镁组、西沙比利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返流导致的返流性胃炎中,萘丁美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萘丁美酮可明显降低胃黏膜组织中COX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胃返流 萘丁美酮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