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韩厢君 宋浩楠 +2 位作者 曹冲 谢文宝 袁国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4期138-144,共7页
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是优化乡村人力资本结构、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W高校523名农村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使用Logit模型和Shapley值分解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影响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因素。结果表明,行为... 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是优化乡村人力资本结构、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W高校523名农村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使用Logit模型和Shapley值分解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影响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因素。结果表明,行为态度对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而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提高了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行为意愿,二者对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意愿变动的总贡献率达56.96%。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不同大学生群体存在差异化影响,其中行为态度显著提高了非理工类专业大学生的返乡创新创业意愿,主观规范显著提高了女性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父母在城镇工作的大学生的返乡创新创业意愿,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提高了男性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非理工类专业大学生的返乡创新创业意愿。本文为完善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引导政策,加快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返乡创新创业意愿 影响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文化教育助力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 被引量:1
2
作者 伍婷婷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乡土文化发源于中国农耕社会,以延续千年的历史积淀、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智慧,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让乡土文化进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乡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从建设乡土文化师资队伍、打造乡... 乡土文化发源于中国农耕社会,以延续千年的历史积淀、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智慧,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让乡土文化进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乡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从建设乡土文化师资队伍、打造乡土文化第一课堂、开设乡土文化选修课程、将乡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个体的自我修养等五个方面探索乡土文化教育助力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教育 大学生 返乡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大学生返乡创业创新问题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琼 《广东蚕业》 2024年第7期133-135,共3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是返乡创业创新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湖北省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展开分析,探讨了现阶段湖北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创新过程中存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是返乡创业创新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湖北省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展开分析,探讨了现阶段湖北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注重实践教育、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社交网络等一系列优化对策,以期助力湖北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返乡创业创新 问题与对策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培育壮大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支持 被引量:15
4
作者 孔祥利 贺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9,共1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生活,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是带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在农村产业、农业科技、环境整治、乡村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生活,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是带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在农村产业、农业科技、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嵌入”,彰显了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的自我价值,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价值,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市场价值,优化了乡村治理的政治价值。培育壮大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的路径包括:利用乡村土地资源,造就更多现代农业种养殖经营主体;立足乡村山水风光,造就更多的文旅融合建设主体;发挥技术技能优势,造就更多的数字农业服务业主体;借助制造业回流,造就更多的乡村企业家或小业主主体;依托乡村创业产业园,培育造就更多的农业园区创业主体。培育壮大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的政策支持,一是加大涉农要素供给支持,形成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二是提升创新创业双向认同,营造组织归属氛围;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乡村创新创业环境;四是创新人才培训模式,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五是积极推介乡村项目与亮点,提升创新创业的预期与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返乡入乡创新创业 实施路径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