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Mo四近邻作用能对Ni_(75)Al_(14)Mo_(11)合金沉淀行为影响的微观相场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宇宏 侯华 任娟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964-2972,共9页
基于微观扩散方程,采用微观离散格点相场法研究Ni-Mo原子间四近邻相互作用能对Ni75Al14Mo11合金沉淀过程微观机制的影响。通过原子尺度的结构演化图、表征浓度和有序度的成分序参数和长程序参数分析沉淀相的有序化、簇聚、镍原子反向析... 基于微观扩散方程,采用微观离散格点相场法研究Ni-Mo原子间四近邻相互作用能对Ni75Al14Mo11合金沉淀过程微观机制的影响。通过原子尺度的结构演化图、表征浓度和有序度的成分序参数和长程序参数分析沉淀相的有序化、簇聚、镍原子反向析出及粗化行为等。研究结果表明:最近邻、第三近邻原子间作用能增大,可促进沉淀相的簇聚及有序化,但抑制后期镍基原子团簇的反向析出及粗化;次近邻、第四近邻原子间作用能增大的影响则与之相反;在相同条件下,外层作用能对沉淀相的有序化和簇聚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相场法 近邻作用 Ni75Al14Mo11合金 沉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近邻作用双原子链和一维铁电体晶格振动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文兰 陆卫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3-696,共4页
用实空间方法研究了多近邻作用双原子链的晶格振动行为 ,该模型是铁电体的最简单近似 .研究表明长程库仑力确实是铁电相变软模的重要起因 。
关键词 晶格振动 近邻作用 双原子链 一维铁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Cr原子间近邻作用势及沉淀过程的相场法模拟
3
作者 董卫平 胡海磊 +2 位作者 汪彬 王琳琳 陈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60-2368,共9页
基于微观相场理论研究了不同原子间近邻作用势(W)对Ni-Al-Cr合金析出过程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根据原子间近邻作用势与长程序参数方程的L10、L12和D022相的原子间近邻作用势公式,计算出Ni-Al-Cr合金的L10、L12和D022相的不同原子间近邻作... 基于微观相场理论研究了不同原子间近邻作用势(W)对Ni-Al-Cr合金析出过程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根据原子间近邻作用势与长程序参数方程的L10、L12和D022相的原子间近邻作用势公式,计算出Ni-Al-Cr合金的L10、L12和D022相的不同原子间近邻作用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长/减小,原子间近邻作用势近似呈线性增长/减小;随着溶质原子浓度的增长以及长程序参数的增大,原子间近邻作用势均呈上升趋势;Ni-Al、Ni-Cr、Cr-Al原子间近邻作用势的变化对L10、L12和D022析出相的沉淀形貌和体积分数的影响也各不相同:Ni-Al的第二近邻作用势的变化对于沉淀形貌和体积分数几乎无影响,而Ni-Cr第四近邻作用势的变化对沉淀形貌和体积分数的影响非常大。同时发现与其他方法相比,所得不同原子间近邻作用势结果近似,且沉淀形貌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Cr合金 微观相场理论 原子间近邻作用 析出相 沉淀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近邻作用下的一维铁磁链中的孤子 被引量:1
4
作者 熊化高 陈浩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66-70,共5页
利用行波解法,研究了在次近邻作用影响下的一维铁磁链,得出其孤子解以及孤子的相应的特征量—峰宽、峰值、能量等.然后再考虑个近邻作用影响下的一维铁磁链,得到一维铁磁链的孤子通解以及相应的特征量,并分析了近邻作用对孤子的相应的... 利用行波解法,研究了在次近邻作用影响下的一维铁磁链,得出其孤子解以及孤子的相应的特征量—峰宽、峰值、能量等.然后再考虑个近邻作用影响下的一维铁磁链,得到一维铁磁链的孤子通解以及相应的特征量,并分析了近邻作用对孤子的相应的特征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邻作用 孤子解 铁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旋密度波对有次近邻互作用超导体的影响
5
作者 周义昌 宫蒂 刘金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23-127,共5页
本文研究具有次近邻互作用的2+1维BCS型超导体与自旋密度波共存的系统。在平均场近似下,应用含温度格林函数方法讨论自旋密度波序参量M对超导相变温度Tc的影响。计算表明不可能出现自旅密度波提高Tc的情况,而当M较大时,往往破坏超导电性。
关键词 超导电性 自旋密度波 近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次近邻相互作用的正方形点阵完全阻挫XY模型的Ising型相变
6
作者 任清褒 罗孟波 陈庆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1-404,共4页
利用有限尺寸标度分析方法,研究了考虑次近邻相互作用的正方点阵完全阻挫XY模型的Ising型相变现象.结果表明对于次近邻耦合系数x=0.5的情况,系统存在Ising型相变,临界温度Tc=0.4043±0.0005,临界指数ν=0.80±0.05.
关键词 正方形点阵完全阻挫XY模型 Ising型相变 近邻相互作用 有限尺寸标度分析方法 临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格振动的次近邻相互作用
7
作者 龚伦训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48-49,87,共3页
在体心立方晶体的[100]方向上,计算了最近邻和次近邻相互作用的晶格振动比仅计算最近邻相互作用的更好。晶格波的简并度降低,更加符合群论和实验结果。
关键词 晶格振动 近邻相互作用 体心立方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程关联的仿射Toda理论
8
作者 赵少游 赵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给出了一种长程关联的Toda场模型,并讨论这种模型与标准近邻作用仿射Toda场模型的联系。
关键词 可积体系 仿射Toda场 近邻作用 长程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液中悬浮粒子形状对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沛 吴峰 +3 位作者 陈祖耀 江万权 卢越峰 张文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3-217,共5页
采用近邻相互作用近似方法 ,计算了悬浮于液相中旋转椭球颗粒在外场下形成的不同结构的电偶极矩相互作用能 .发现相互作用能随c/a(c、a分别为椭球长、短半轴 )变化而变化 .这一现象显示悬浮颗粒的形状对电流变液的相互作用能有很大影响 .
关键词 电流变液 固态结构 近邻相互作用 悬浮粒子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铁磁海森堡模型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渊 尹送求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4,共7页
利用修正的自旋波理论研究有次近邻相互作用的一维自旋为1/2的铁磁海森堡模型.通过自洽方法,得到次近邻相互作用对系统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次近邻相互作用时,体系比热的最大值及其对应位置分别是温度的指数和线性函数关... 利用修正的自旋波理论研究有次近邻相互作用的一维自旋为1/2的铁磁海森堡模型.通过自洽方法,得到次近邻相互作用对系统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存在次近邻相互作用时,体系比热的最大值及其对应位置分别是温度的指数和线性函数关系.当比热取最大值时,磁化率、内能及自由能均为次近邻相互作用的递减线性函数.而熵是次近邻相互作用的递减指数函数.在不存在次近邻相互作用时,其结果与Bethe Ansatz精确解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森堡模型 自旋波理论 近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纳米材料的声子特性研究
11
作者 李新梅 徐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10期90-92,共3页
建立了一维纳米随机链模型,利用点阵动力学的方法、负本征值理论以及五对角厄米矩阵本征矢量算法,在考虑原子间次近邻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计算了一维纳米材料的声子态密度特性。作为比较,还计算了一维单晶体对应的性质。计算结果表明... 建立了一维纳米随机链模型,利用点阵动力学的方法、负本征值理论以及五对角厄米矩阵本征矢量算法,在考虑原子间次近邻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计算了一维纳米材料的声子态密度特性。作为比较,还计算了一维单晶体对应的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声子态密度形状与单晶有很大的不同;纳米材料的声子态密度在低频段比单晶体的高,随着晶粒大小的减小,其低频段声子态密度增大;不仅晶界,晶粒本身的畸变对纳米材料的声子特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纳米材料 特性研究 近邻相互作用 点阵动力学 态密度 矢量算法 厄米矩阵 密度特性 计算结果 晶粒大小 单晶体 低频段 本征值 原子间 声子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