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瑞 翁希里 唐荣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3-706,共4页
近距离放射疗法(brachytherapy,BT)是指当癌变组织包绕正常组织的时候,在目的区域局部施放大剂量放射线的治疗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通过计算机计算放射剂量治疗后,可以明显减少下颌部硬组织和软组织损伤。为了有效治疗头颈部... 近距离放射疗法(brachytherapy,BT)是指当癌变组织包绕正常组织的时候,在目的区域局部施放大剂量放射线的治疗方法。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通过计算机计算放射剂量治疗后,可以明显减少下颌部硬组织和软组织损伤。为了有效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不仅要根据肿瘤的部位也同样要根据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情况进行近距离放射疗法的选择。血运丰富和解剖位置原因促使口腔恶性肿瘤常常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及部分远处转移,因此使用BT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后,医生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头颈部肿瘤的转移和上呼吸道或者消化道的继发肿瘤,以及放射诱发的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直肠癌: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的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柳晨 袁慧书 +3 位作者 王俊杰 孟娜 韩嵩博 马永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行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对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3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粒子植入间距0.5~1.0cm;术后即刻复查CT观察粒...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粒子行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对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30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粒子植入间距0.5~1.0cm;术后即刻复查CT观察粒子分布情况,并再次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剂量验证。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植入粒子9~136颗,粒子活度0.50~1.60mCi,肿瘤周边匹配剂量110~160Gy。随访3~75个月,局部有效率70.00%(21/30),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7.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0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为62.7%,2年为47.1%,3年为47.1%。1年生存率30.9%,2年为13.3%,3年为6.6%。术前疼痛评分(6.32±2.15)分,术后评分(2.77±1.77)分,术后疼痛评分低于术前(P<0.001),疼痛改善有效率100%(22/22)。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放疗复发性直肠癌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是治疗直肠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复发 近距离放射疗法 125I粒子 粒子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局限性低/中危前列腺癌133例报告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峰波 杜源 +1 位作者 邵强 田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在局限性低/中危前列腺癌患者中采用低剂量率近距离前列腺内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低危组和中危组,采用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目的:探讨并总结在局限性低/中危前列腺癌患者中采用低剂量率近距离前列腺内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低危组和中危组,采用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及影像学监测,观察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术前PSA(13.45±7.1)μg/L,前列腺体积(44.37±21.43)m L,处方放射剂量(152.0±17.3)Gy。24例初始前列腺体积〉60 m L者术前接受3~6个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低危组与中危组平均年龄、前列腺体积、90%的靶区体积接受的最低剂量(D90)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atic score,IPSS)术后第2个月达峰值,术后第4个月后恢复至术前水平;PSA术后第3个月开始回落。研究期间未出现影像学肿瘤进展者,低危组1例、中危组3例随访期间出现生化复发。结论:单纯以近距离内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下尿路症状,在低危及中危前列腺癌组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肿瘤无进展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疗法 前列腺肿瘤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
4
作者 王美清 彭大为 +2 位作者 周宇 羊永梅 吴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20-421,共2页
目的:提高晚期恶性肿瘤及难治性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有效率,减轻因治疗而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法:通过专用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TPS)及影像学精确定位,经组织间按计划适形,均匀分布地将125Ⅰ放射性... 目的:提高晚期恶性肿瘤及难治性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有效率,减轻因治疗而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法:通过专用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TPS)及影像学精确定位,经组织间按计划适形,均匀分布地将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组织内。结果:32例患者,完全缓解(CR)21.8%、部分缓解(PR)70.2%、没变化(NC)4.8%、进展(PD)3.2%。结论:三维立体定向种植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实体瘤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家开 侯小明 张金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96-699,共4页
^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发展迅速,已逐渐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颅内恶性肿瘤、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尚存在学科定位不明、从业者资质混杂、临床应用随意性大、操作技术不统一... ^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发展迅速,已逐渐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头颈部恶性肿瘤、颅内恶性肿瘤、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尚存在学科定位不明、从业者资质混杂、临床应用随意性大、操作技术不统一等诸多问题。本文对^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恶性实体瘤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影像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腺源性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杰 郑磊 +5 位作者 黄明伟 刘树铭 贾凌飞 石妍 俞光岩 张建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275,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单独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2001年至2008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头颈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43人,因全身或局部因素不能进行手术切除,肿瘤部位... 目的:回顾分析单独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2001年至2008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头颈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43人,因全身或局部因素不能进行手术切除,肿瘤部位包括腮腺、舌、上颌、颌下、咽旁、颅底颞下凹和口底。肿瘤直径为28 cm。本组患者均采用了单独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粒子活度2.59×1072.96×107Bq(0.70.8 mCi),周缘匹配剂量为120160 Gy。术后复查随访,统计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以及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使29人获得了肿瘤完全消退(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7人消退大于50%(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4人消退小于50%,2人无效,有效率CR+PR为83.7%。术后随访时间为848个月,平均21个月,失访1人,局部控制率为79%,总生存率为76.7%,最长无瘤生存已达48个月,未发现严重放疗副反应。结论:对于手术禁忌的患者或无法切除的腺源性肿瘤,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部恶性肿瘤近距离放疗中义齿基托布源器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7
7
作者 谭京 王兵 +2 位作者 黄明伟 张建国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5-147,共3页
目的:设计与制作含有125I放射性粒子的义齿基托布源器,应用其对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进行术后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方法:42例硬腭或软硬腭交界处的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经局部手术切除术后佩戴含有125I放射性粒子的义齿基托布源器... 目的:设计与制作含有125I放射性粒子的义齿基托布源器,应用其对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进行术后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方法:42例硬腭或软硬腭交界处的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经局部手术切除术后佩戴含有125I放射性粒子的义齿基托布源器进行近距离放疗。义齿基托布源器由3部分组成:组织面为树脂层,用于容纳放射性粒子;磨光面为钴铬合金层,用于对正常组织提供放射性防护;还有起固位作用的卡环。义齿基托布源器的固位与稳定参考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设计,如患者伴有上颌牙齿缺失,则可在布源器上排列人工牙,以同期恢复患者咀嚼功能。结果:42例患者佩戴使用义齿基托布源器良好,放射性粒子没有移位、丢失。随访12~72个月,照射区组织愈合良好,恶性肿瘤未见复发。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结论:放射性粒子治疗腭部恶性肿瘤时,义齿基托布源器有利于实现靶区治疗,该方法具有方便、有效,并对周围正常组织具有放射性防护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基托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近距离辐射效应实验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仁杰 钱晓军 汪幼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40-543,共4页
目的 : 进行60 钴外照射和192 铱低剂量率超近距离照射辐射效应的比较 ,以评估放射性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EC10 9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60 钴外照射和192 铱超近距离照射 ,通过观测集落形成率描绘出辐射效应曲线 ,比较在同等... 目的 : 进行60 钴外照射和192 铱低剂量率超近距离照射辐射效应的比较 ,以评估放射性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EC10 9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60 钴外照射和192 铱超近距离照射 ,通过观测集落形成率描绘出辐射效应曲线 ,比较在同等剂量下二者辐射效应的差别。并观察同等累积剂量下 ,不同强度192 铱源照射的辐射效应。用 10 0cGy、40 0cGy照射后的细胞接种于裸鼠股部 ,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 结果 :二者辐射效应曲线基本符合二次线性数学模型。在相同累积剂量下 ,60 钴外照射比192 铱超近距离照射杀伤力强。在192 铱源照射相同累积剂量时 ,辐射效应相差不大 ,无显著性差异。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 ,处死时体积和重量存在差异 ,60 钴比192 铱作用大 ,但不显著。结论 :低剂量率近距离照射与外照射相比 ,具有相似的辐射效应。从疗效角度考虑 ,放射性支架具有将放疗和支架置入姑息疗法结合的可能性 ,为食管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疗法 辐射效应 放射性支架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体生殖细胞肿瘤多次分割近距离内放疗后瘤内出血吸收加快
9
作者 郑慈娜 王金林 +3 位作者 肖湘生 刘士远 施增儒 孟小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0-1441,共2页
关键词 脑肿瘤 生殖细胞瘤 放射疗法 近距离放射疗法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后装治疗剂量测定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虹 裴家珍 于海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研究CobraⅠ型近距离192Ir源HDR治疗装置剂量分析、测量方法以及简化剂量计算过程,利用后装治疗计算机计划系统(TPS)模拟值与实际测量值对比。结果:192Ir点状源强度的计算值与测量值误差低于3%;TP... 目的:研究CobraⅠ型近距离192Ir源HDR治疗装置剂量分析、测量方法以及简化剂量计算过程,利用后装治疗计算机计划系统(TPS)模拟值与实际测量值对比。结果:192Ir点状源强度的计算值与测量值误差低于3%;TPS值与测量值误差为-7.7%~+4.4%;测量值与TPS结果相当一致。结论:提供192Ir线状源各活性长度剂量分布及临床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近距离放射疗法 剂量 测定
全文增补中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长宝 田建明 +3 位作者 吕桃珍 左长京 邵成伟 生晶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3例胰腺癌患者资料。肿瘤最大径1.5~6.6cm,平均3.7cm。结果粒子植入术后,止痛有效率为60.6%,术后3个月内4例死亡。术后3...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3例胰腺癌患者资料。肿瘤最大径1.5~6.6cm,平均3.7cm。结果粒子植入术后,止痛有效率为60.6%,术后3个月内4例死亡。术后3个月CT复查,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SD)13例,疾病进展(PD)8例,总有效率27.6%。全组生存时间2~1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1个月,6例仍在随访中。随访中无胰瘘和胃肠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51粒粒子(18例患者)丢失,11粒粒子(5例患者)出现迁移,移至肠道9粒,肝、脾各1粒,未见放射性肠炎和肝功能改变。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胰腺癌在疼痛缓解方面疗效明确,但本组病例Ⅳ期患者较多,未取得较好的疗效,具体疗效还有待于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近距离放射疗法 125I粒子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宋永彬 柳立军 +1 位作者 王志康 段国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40例食管癌患者分2组,20例放置了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A组),20例放置了传统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B组),全部操作在电子胃镜监视下进行,支... 目的:探讨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40例食管癌患者分2组,20例放置了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A组),20例放置了传统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B组),全部操作在电子胃镜监视下进行,支架置入前后行食管造影,对2组置入后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组支架置入后体质恢复、术后3个月再狭窄率和术后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自膨式携带放射性粒子带膜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及其并发症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支架 放射性粒子 ^125I 食管狭窄 近距离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素欣 陈彦平 +5 位作者 刘哲敏 段玉芹 陈中 郭兰涛 郑晶 李天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43-1945,共3页
目的:研究I^(125)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探讨其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制定的相应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对3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手术配合I^(125)粒子植... 目的:研究I^(125)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副反应,探讨其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制定的相应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对3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手术配合I^(125)粒子植入治疗或单纯粒子植入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2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23例手术配合粒子植入者局部未见明显新生肿物,15例单纯粒子植入病例均见病灶不同程度缩小,不适症状有所减轻。除2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1例患者咽部不适1周后缓解,余病例均未出现明显粒子植入后副反应。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显著,为综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肿瘤 被引量:6
14
作者 江萍 马月 +3 位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姜玉良 曲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复发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9例既往接受过颈部外照射或颈清扫术联合外照射后再次局部或区域复发患者,局部麻醉,利用超声引导插植18 G粒子针,针间距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复发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9例既往接受过颈部外照射或颈清扫术联合外照射后再次局部或区域复发患者,局部麻醉,利用超声引导插植18 G粒子针,针间距1 cm,范围包括肿瘤靶区+外周0.5 cm;后退式植入125I粒子,粒子间距1 cm;中位植入粒子数27颗(范围3~61颗),粒子活度0.35~0.80 mCi(1.30×107~2.96×107Bq)。术后即刻或24 h内行CT扫描,层厚5 mm,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质量验证。结果:随访3~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术后剂量验证D90(90%靶区内体积接受的照射剂量)为90~160 Gy,中位剂量为130 Gy。1年局部控制率为53.1%,2年为34.8%,3年为17.4%,全组病例中位控制时间8个月(95%CI 2.8~21.1)。1年生存率54.1%,2年生存率27.5%,3年生存率27.5%,全组病例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95%CI 7.6~18.3)。结论: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头颈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操作的微创治疗方法,是较好的挽救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邵成伟 田建明 +1 位作者 左长京 吕桃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15例胰腺癌患者均有典型的CT特征并经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放射性粒子均匀置入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结果粒子植入后1个月CT复查:完全...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15例胰腺癌患者均有典型的CT特征并经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放射性粒子均匀置入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结果粒子植入后1个月CT复查: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 2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86.7%;3个月:CR 5例,PR 5例,SD 2例,PD 3例。总有效率80%。除1例出现胰瘘,无急性胰腺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具有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制作上颌放射性粒子布源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佟岱 黄明伟 +2 位作者 张建国 冯海兰 李彦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制作上颌放射性粒子布源器进行恶性肿瘤腔内照射治疗的新方法,以弥补原方法的不足。方法:6例上颌区恶性肿瘤已侵及眶底和颅底的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将患者的头部螺旋CT扫描数据输入电脑,经M... 目的:探讨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制作上颌放射性粒子布源器进行恶性肿瘤腔内照射治疗的新方法,以弥补原方法的不足。方法:6例上颌区恶性肿瘤已侵及眶底和颅底的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将患者的头部螺旋CT扫描数据输入电脑,经Mimics 8.11软件和Geomagic 7.0软件处理后,获得患者肿瘤术后缺损部位的三维影像,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患者缺损部位的树脂模型,在此模型上制作患者缺损部位的高位弹性阻塞器,阻塞器戴入完成后,制定放疗计划,在组织内插植125I放射性粒子的同时,在阻塞器式布源器上对应靶区的部位埋入125I放射性粒子并计数,CT摄片检验放射性粒子稳定情况,并对患者随诊12个月。结果:全部患者的阻塞器固位、稳定良好,与设计的靶区组织贴合。阻塞器式布源器内的125I放射性粒子稳定性良好,6例患者阻塞器式布源器上植入的粒子数共计105粒,占总植入粒子数(189粒)的55.6%,阻塞器式布源器戴入后,照射患者靶区的放射性粒子数量比戴入前明显提高。随访12个月后,6例患者局部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制作上颌放射性粒子布源器,在其上植入放射性粒子对上颌恶性肿瘤术后的放疗靶区部位进行放射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近距离放射疗法 颌面假体植入 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恶性实体肿瘤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龙 吴华 +4 位作者 官泳松 潘为民 刘源 胡颖 拉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3期231-234,共4页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优点是治疗区定位精确,靶区剂量高,正常组织的损伤小;与手术、化疗配合有互补作用可以保护机体功能及形态的效应。PET/CT同机完成了功能图象和解剖图像的融合。功能图象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疗效评估以及预后的...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优点是治疗区定位精确,靶区剂量高,正常组织的损伤小;与手术、化疗配合有互补作用可以保护机体功能及形态的效应。PET/CT同机完成了功能图象和解剖图像的融合。功能图象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疗效评估以及预后的判断中突破了WHO传统的实体肿瘤影像学评价标准。其次,解剖图像和融合图像可以指导肿瘤活检、外科手术、放疗靶区确定等。PET/CT对肿瘤特异的分子靶点成像,定义肿瘤细胞的这一分子标记并给出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在功能和解剖图像上被发现、标记、评估。PET/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晚期恶性实体肿瘤的应用将克服常规粒子植入肿瘤治疗模式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的经验主义,为实现肿瘤放射治疗的客观性和个体化提供可能,实现真正的生物适形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X线 放射性同位素粒子 近距离放射疗法 实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波热凝固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 被引量:7
18
作者 柯明耀 陈玲玲 +3 位作者 吴雪梅 林玉妹 雍雅智 罗炳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2例晚期肺癌(鳞癌15例,腺癌7例),瘤体最大径5~12 cm,在CT引导下行PMCT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2例晚期肺癌(鳞癌15例,腺癌7例),瘤体最大径5~12 cm,在CT引导下行PMCT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病灶位于胸壁上或大血管、大气道周围的部分划为粒子治疗区域,其他病灶的大部分区域为PMCT区域。结果22例PMCT均为1次手术、多点治疗,共植入125I粒子712颗,平均每例植入32.4颗粒子。术后2个月并发症包括少量咯血(7例)、气胸(4例)、PMCT术后发热(17例)、肺部炎症(11例)、少量胸腔积液(6例)及粒子移位(2例)。PR 15例,SD 5例,PD 2例,有效率68.2%(15/22)。15例术前疼痛者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11例)或明显减轻(4例)。22例随访4~18个月,平均7个月,PR、SD的病灶均未见增大。结论PMCT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病灶≥5 cm的晚期肺癌疗效肯定、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经皮微波热凝固 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同步放射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仕茂 马玉芳 +3 位作者 李志玖 况建荣 王道梅 熊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935-936,共2页
目的:探讨内外同步放射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放射副反应。方法:选择1991年6月至2000年5月我院收治的Ⅱ~Ⅲ期宫颈鳞癌患者166例进行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60Co体外同步放射治疗,全盆腔外照射4次/周,2Gy/次,总剂量46~50Gy;腔内... 目的:探讨内外同步放射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放射副反应。方法:选择1991年6月至2000年5月我院收治的Ⅱ~Ⅲ期宫颈鳞癌患者166例进行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60Co体外同步放射治疗,全盆腔外照射4次/周,2Gy/次,总剂量46~50Gy;腔内放疗5~8Gy/次,1次/周,A点的总剂量35~42Gy。治疗总疗程6~7周。结果:全组总5年生存率为63.9%,其中Ⅱ期72.3%,Ⅲ期58.4%(P>0.05)。晚期放射性直肠反应发生率1+2级9.6%(16/166),3+4级4.2%(7/166);晚期放射性膀胱反应发生率1+2级3.6%(6/166),3+4级1.2%(2/166)。结论:内外同步放射治疗Ⅱ~Ⅲ期宫颈鳞癌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如何降低晚期放射反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近距离放射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癌痛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鹏 肖越勇 卢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癌痛的有效性。方法收集33例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对引起患者疼痛的责任病灶进行治疗。术前利用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术中实时调整手术方案,术...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癌痛的有效性。方法收集33例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对引起患者疼痛的责任病灶进行治疗。术前利用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术中实时调整手术方案,术后即刻利用TPS进行植入后验证。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采用CT扫描评价肿瘤局部控制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术前及术后3天、1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比较VAS评分的变化。分析术中及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对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患者第2、4、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27.27%(9/33)、72.72%(24/33)、84.85%(28/33)。33例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天VAS评分3.80±1.25,术后1个月为2.25±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为疼痛、发热、软组织肿胀、气胸、局部出血。结论对肿瘤患者癌痛责任病灶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可有效缓解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组织间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