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视性光学离焦对幼恒河猴正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君舒 葛坚 +2 位作者 钟兴武 高前应 黄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目的】研究近视性光学离焦对幼恒河猴正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4只20~40天龄的健康幼恒河猴随机分为A(n=6)、B(n=8)两组,A组猴双眼均配戴+3.00D镜片,造成近视性光学离焦;B组猴双眼均配戴0.00D镜片,作为对照。戴镜前及戴镜后2、4... 【目的】研究近视性光学离焦对幼恒河猴正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4只20~40天龄的健康幼恒河猴随机分为A(n=6)、B(n=8)两组,A组猴双眼均配戴+3.00D镜片,造成近视性光学离焦;B组猴双眼均配戴0.00D镜片,作为对照。戴镜前及戴镜后2、4、6、8和12周给所有动物进行屈光度测量、角膜地形图检查、A超测量玻璃体腔长度,以动态观察在两种不同干预条件下,幼猴眼球生长和屈光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戴镜前后A、B两组猴右左眼玻璃体腔长度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观察期内,所有猴眼玻璃体腔长度均逐渐增加。戴镜12周后,近视性离焦猴双眼玻璃体腔长度的增加比对照组猴双眼玻璃体腔长度的增加要少(近视性离焦组0.41mm(S=0.17);对照组0.70mm(S=0.18),P=0.01。戴镜前后所有猴右左眼屈光度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观察期内,所有猴双眼均朝向远视度数减少的方向发展,戴镜12周后,近视性离焦猴双眼屈光度减少1.3D(S=1.5),与对照组的2.3D(S=1.3)似较慢,但P=0.205。【结论】近视性离焦可干预幼恒河猴的正视化过程,表现为玻璃体腔生长延缓,形成相对的远视状态,提示临床上婴幼儿屈光不正的矫治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光学离焦 恒河猴 正视化 屈光不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焦环大小及其与瞳孔直径的关系对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轴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嘉 张晶 +3 位作者 周跃华 袁晓辉 周其亮 李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76-781,共6页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离焦环大小及其与瞳孔直径(PD)的关系是否会影响眼轴长度(AL)增长速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6月在北京茗视光眼科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100例100眼,分别于戴镜前及戴镜后3、6、9...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离焦环大小及其与瞳孔直径(PD)的关系是否会影响眼轴长度(AL)增长速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6月在北京茗视光眼科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100例100眼,分别于戴镜前及戴镜后3、6、9和12个月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AL)和中央角膜厚度(CCT),采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陡峭曲率(Ks)和角膜平坦曲率(Kf)。根据配戴角膜塑形镜后1年角膜地形图差异图模式上离焦环直径(PPRD)与PD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较大PPRD(LPPRD)组(PD0.05)。2个组患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PD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1.133,P=0.293;F时间=231.427,P=0.112)。结论离焦环大小及其与PD的关系是影响角膜塑形镜配戴后近视患者AL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PPRD更小者AL增长更缓慢,近视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治疗 角膜塑形术 离焦 眼轴长度 近视性离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