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采动含水层生态功能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鞠金峰
李全生
许家林
曹志国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互联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108,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1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4259)。
-
文摘
地下采煤活动显著影响,甚至改变地下水系环境,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矿井安全生产极为不利;研究实施促进采损含水层恢复其生态赋存状态的修复技术和方法对实现煤矿绿色开采意义重大。受采煤扰动程度差异的影响,不同采损条件对应其含水层的生态功能修复策略也不同。含水层未受采动裂隙或破坏带沟通时,其赋水仅发生区域富集和流场变迁,不出现水体流失,但易出现地下潜水出露地表形成积水的不利局面,多以景观改造对其开展生态治理。含水层受采动破坏时,则形成了注浆封堵采动含水层导水通道以阻隔水源补给或流失路径的修复技术与方法,成功实现了底板采动含水层的加固与改造,但应用顶板采动含水层注浆修复时,常面临注不进、堵不住、成本高等问题;据此利用采动岩体导水裂隙易呈现水渗流能力自然降低的"自修复"特性和规律,探索提出了人工引导裂隙自修复的含水层生态恢复方法。针对已有修复手段侧重以"改造"或"防治"思路,从近自然生态修复角度对采动含水层生态功能修复尚需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利用裂隙自修复特性开展含水层引导恢复研究的必要性。
-
关键词
绿色开采
含水层修复
导水通道
近自然生态修复
自修复
-
Keywords
green mining
aquifer remediation
water-conducting passageway
near-natur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elf-healing
-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
-
题名河道整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
被引量:27
- 2
-
-
作者
孙羽
张兵
孙东坡
付鹏
-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10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9013)
-
文摘
以维护河流生态环境、使河道整治与河流生态需求相协调为目标,以分析河流形态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为重点,研究滩、槽边界改变对河流生境产生的影响、传统河道整治对河床演变的干扰及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胁迫。探讨了基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原则、整治理念、综合整治模式,提出现代河道整治规划应考虑河流系统的生态平衡需求,掌控对河道边界干扰的"适宜度",同时采用生态工程措施。两个典型治理案例表明,基于生态协调的河道整治理念与方法,采用透水生态型护坡、在河漫滩建设湿地保护区、在河道水陆交错带设置过渡缓冲区、沿河道两岸建立绿色廊道景观等措施,使治理河段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河流结构和功能评价值均有明显改善。新型生态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能力、结构柔性及整体稳定性,是实现生态协调河道整治的重要技术基础。
-
关键词
环境
河道整治
生态协调性
适宜度
联锁块
河道生态治理
近自然生态修复
-
Keywords
environment
river harness
ecological harmony
suitability
interlocking blocks
ecological control of stream channel
approx-natur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
分类号
TV86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