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欣欣 冯志恒 +2 位作者 林熙 李赛楠 黄少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4,共7页
【目的】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选育高生物活性成分火炬松良种奠定基础。【方法】以102个火炬松单株的针叶为试验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定其儿茶素含量。使用近红外成分分析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 【目的】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选育高生物活性成分火炬松良种奠定基础。【方法】以102个火炬松单株的针叶为试验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定其儿茶素含量。使用近红外成分分析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对采集的光谱信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阶导数(FD)、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SNV)、平滑算法、乘积分散校正法(MSC)和标准化预处理以及FD+SNV、MSC+FD)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建立的回归模型参数,选择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FD+SNV为最佳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预处理方法;建立了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的主成分数为14,校正集相关系数(R_(C))为0.9696,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_(C))为1.3084,交互验证集相关系数(R_(V))为0.8171,交互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_(V))为3.1052。经过外部验证,验证集火炬松针叶样品的儿茶素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有显著相关性(R=0.8807)。【结论】建立了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准确、高效地预测火炬松针叶的儿茶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儿茶素 近红外预测模型 松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发明 郭涛 +2 位作者 李飞 郝生燕 刘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本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以数学和化学计量学方式分析光谱数据,构建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实际生产中高效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从西北5个省区共采集190份全株玉米青贮,测定干... 本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以数学和化学计量学方式分析光谱数据,构建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实际生产中高效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从西北5个省区共采集190份全株玉米青贮,测定干物质(DM)、淀粉(Starch)、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含量;根据Kennard-stone方法将所有样品按照4∶1随机分为定标集和验证集,通过主成分分析剔除异常光谱,并结合数学和化学计量学分别构建各营养成分预测模型,同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ADF含量预测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1-VR)和预测决定系数(RSQ)分别为0.946 7和0.90,可以用于饲料检测中的精确预测。CP、Ash和DM含量预测模型的1-VR分别为0.634 4、0.777 3和0.747 0,RSQ分别为0.68、0.70和0.71,可以用于实际生产中的预测。NDF含量预测模型的1-VR和RSQ分别为0.289 4和0.39,预测准确性较低,模型还需进一步优化。EE和Starch预测模型的1-VR分别为0.181 0和0.170 5,预测模型不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营养成分 近红外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籽仁总酚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研究
3
作者 赵星 范文萱 +5 位作者 陶丽 康灿灿 王晓 李玉荣 刘斯婕 王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018-1025,共8页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用于定量预测花生籽仁中总酚的含量。【方法】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花生籽仁总酚含量的化学值,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经不同分辨率和采集状态的...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用于定量预测花生籽仁中总酚的含量。【方法】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花生籽仁总酚含量的化学值,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经不同分辨率和采集状态的比较,构建基于18~23粒花生籽仁的总酚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分辨率在1~5 nm范围内变化时,对建模准确度的影响较小。分辨率设置为5 nm,以完整花生籽仁与去红衣花生籽仁粉末构建的花生籽仁总酚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8206与0.7891,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7与0.019,经外部验证,独立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352与0.9066,二者均可准确预测花生籽仁的总酚含量。【结论】以完整花生籽仁构建的总酚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操作简便,更适用于育种早期世代单株总酚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籽仁 总酚含量 近红外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沼液中化学需氧量预测研究
4
作者 邱嘉玲 徐志宇 +6 位作者 孙元丰 贺莉 茹成翔 张云红 魏欢欢 代廷广 刘庆玉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5-592,共8页
文章首先采集含Cl^(-),Br^(-)和NO_(2)^(-)标准水样的近红外光谱及其对应的COD质量浓度,然后基于间隔随机蛙跳算法确定最优近红外特征波长组合,并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高质量浓度无机阴离子沼液中COD质量浓度预测模型,最后将该模... 文章首先采集含Cl^(-),Br^(-)和NO_(2)^(-)标准水样的近红外光谱及其对应的COD质量浓度,然后基于间隔随机蛙跳算法确定最优近红外特征波长组合,并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高质量浓度无机阴离子沼液中COD质量浓度预测模型,最后将该模型用于真实沼液的COD质量浓度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水样中Cl^(-),Br^(-)和NO_(2)^(-)预测模型对应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0.99和0.99,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8.89,8.95和11.75;沼液中COD预测模型的R^(2)分别为0.77,0.95和0.76,RPD分别为2.23,5.02和2.19。该模型可以实现对高质量浓度无机阴离子沼液的COD质量浓度近红外光谱数据的有效特征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预测模型 沼液 化学需氧量 无机还原性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星 张嘉楠 +5 位作者 张一鸣 金欣欣 苏俏 宋亚辉 李玉荣 王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3,共8页
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建立检测范围宽、适用于优良单株筛选的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技术测定325份材料的蔗糖含量,并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 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建立检测范围宽、适用于优良单株筛选的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技术测定325份材料的蔗糖含量,并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基于18~23粒花生籽仁的蔗糖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范围可达2.07%~12.37%,决定系数为0.9054,均方根误差为0.6774。利用20份材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独立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478。该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准确,可实现杂交早期世代单株蔗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提升高蔗糖含量花生品种的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籽仁 蔗糖含量 HPLC-RID 近红外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青贮常规营养成分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兰尊海 曹明月 +6 位作者 李贤 郑爱荣 兰剑 薛宁 刘丽芳 苏启 牛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64-168,共5页
本实验选取苜蓿青贮样品300个,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旨在建立苜蓿青贮常规营养成分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并探究其应用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和总磷(P)的决定系... 本实验选取苜蓿青贮样品300个,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旨在建立苜蓿青贮常规营养成分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并探究其应用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和总磷(P)的决定系数(RSQv)与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v)均大于0.90、2.50,能够用于样品含量的实际测定,而粗脂肪(EE)含量的预测效果较差。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苜蓿青贮常规营养成分CP、Ash、NDF、ADF、Ca和P的近红外预测模型,为快速准确测定苜蓿青贮中CP、Ash、NDF、ADF、Ca和P的含量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青贮 近红外预测模型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加料中1,2-丙二醇的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薛训明 胡立中 +3 位作者 叶为全 刘勇 王安 计敏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为快速评价卷烟加料均匀性,依据标记物1,2-丙二醇近红外光谱信息的特征,建立了基于1,2-丙二醇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卷烟加料均匀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5,对盲样预测相对误差基本小于5%;测定了3个牌号卷烟,其加... 为快速评价卷烟加料均匀性,依据标记物1,2-丙二醇近红外光谱信息的特征,建立了基于1,2-丙二醇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卷烟加料均匀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5,对盲样预测相对误差基本小于5%;测定了3个牌号卷烟,其加料均匀性系数分别为87.9%、89.1%和90.9%,RS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丙二醇 近红外预测模型 快速测定 加料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蛋鸡玉米代谢能和氨基酸可利用率的评定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超胜 贾刚 +4 位作者 张克英 丁雪梅 吴秀群 吴彩梅 刘光芒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9-1202,共14页
本试验旨在评定产蛋鸡对30种不同来源玉米的代谢能和氨基酸可利用率,并探索适合于产蛋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选择240只体重(1.60±0.10) kg、产蛋率90%的罗曼蛋鸡,按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0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评定产蛋鸡对30种不同来源玉米的代谢能和氨基酸可利用率,并探索适合于产蛋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选择240只体重(1.60±0.10) kg、产蛋率90%的罗曼蛋鸡,按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0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训饲+全收粪法”测定30种不同来源玉米的代谢能和氨基酸可利用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建立玉米代谢能和氨基酸可利用率的NIRS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产蛋鸡采食含89%玉米的30种试验饲粮后,产蛋率由90.00%下降至76.77%,蛋重、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哈夫单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1.17 g、7.06 mm、8.08、84.62、3.80 kgf、31.14×10^-2 mm、28.15%。2)30种不同来源玉米的代谢能范围为11.37~16.91 MJ/kg,平均值为15.26 MJ/kg;总氨基酸可利用率范围为82.06%~93.23%,平均值为87.47%;总必需氨基酸可利用率范围为82.37%~92.97%,平均值为86.70%;必需氨基酸中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组氨酸(His)、精氨酸(Arg)、苏氨酸( Thr)可利用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1.59%、74.52%、88.14%、93.13%、77.93%、86.06%、86.78%、95.42%。3)玉米代谢能NIRS预测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 R2cal )、交叉验证系数( R2cv )、外部检验系数(R2val)分别为0.99、0.94、0.95,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13 MJ/kg;氨基酸可利用率NIRS预测模型的R2cal、R2cv、R2val范围分别为0.91~0.99、0.81~0.98、0.79~0.97,RMSEP范围为0.10%~1.66%。由此得出:1)使用“训饲+全收粪法”评定产蛋鸡玉米的代谢能和氨基酸可利用率时,未对产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产生较大影响;2)不同来源玉米间的代谢能、氨基酸可利用率存在差异;3)通过测定产蛋鸡玉米的代谢能和氨基酸可利用率,可建立起玉米代谢能和氨基酸可利用率的NIRS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蛋鸡 代谢能 氨基酸可利用率 近红外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