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粒活体稻谷种子直链淀粉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肖昕 陈奕 +3 位作者 罗文永 刘彦卓 毛兴学 李晓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7-290,共4页
利用FOSSTecator公司的Infratec 12 5 5型带单粒定标器的近红外谷物分析仪 ,对 2 2 2粒单粒稻谷进行扫描并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的参比数据。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近红外定标器软件 (WinISI) ,采用多种计量数学处理方法和不同的回归统计方法... 利用FOSSTecator公司的Infratec 12 5 5型带单粒定标器的近红外谷物分析仪 ,对 2 2 2粒单粒稻谷进行扫描并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的参比数据。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近红外定标器软件 (WinISI) ,采用多种计量数学处理方法和不同的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定标曲线的开发和比较 ,优化得到了单粒水稻种子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定标方程。其定标标准偏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 (SECV)、检验工作标准误差 (SEP)和定标相关系数 (RSQ)分别为 2 .82 8、3.0 88、2 .792、0 .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含量 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 水稻 单粒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测定牧草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洁 王建福 +2 位作者 吴建平 张昌吉 王欣荣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
选用新疆伊犁昭苏草原5~10月份的5种单一品种牧草及混合牧草样品共252份,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全谱扫描技术结合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粗蛋白(CP)、干物质(DM)、粗脂肪(EE)和磷(P)的定标和检校.结果表明:CP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 选用新疆伊犁昭苏草原5~10月份的5种单一品种牧草及混合牧草样品共252份,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全谱扫描技术结合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粗蛋白(CP)、干物质(DM)、粗脂肪(EE)和磷(P)的定标和检校.结果表明:CP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PLS)和(SNV+ Detrend;2,4,4,1)的数学转换方法定标结果最好,其定标决定系数(RSQ=0.960)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0.9836)最高,定标标准分析误差(SEC=0.5155)和交叉校验定标标准分析误差(SECV=0.5859)最小,其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8.5782)和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5.0575)均大于3;DM采用ModifiedPLS和(SNV+Detrend;1,4,4,1)的数学转换方法定标结果最好,其RSQ和1-VR分别为0.904和0.8878,SEC和SECV分别为0.1789和0.1990,其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RPD分别为2.9385和3.0359;EE采用最小二乘法(PLS)和(SNV+Detrend;1,4,4,1)的数学转换方法定标结果最好,但是RSQ和1-VR值较低,分别为0.192和0.3715,SEC和SECV分别为1.4526和1.5122,其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RPD分别为1.4363和0.5911;P采用Modified PLS和(SNV+Detrend;2,4,4,1)的数学转换方法定标结果最好,其RSQ和1-VR分别为0.748和0.8213,SEC和SECV分别为0.0168和0.0188,其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RPD分别为2.0179和1.7647.以上结果说明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对混合或单一牧草的CP进行快速检测是可行的,DM的预测模型需要进一步校正,而EE和P的分析误差较大,需要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测定的精确度和增加样品含量来进一步校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 近红外光谱分析 漫反射 牧草 营养成分 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米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谢新华 肖昕 李晓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3,共2页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糙米蛋白质含量(PC)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糙米蛋白质含量预测数学模型校正标准误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2114、0.2365,校正相关系数(RSQ)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糙米蛋白质含量(PC)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糙米蛋白质含量预测数学模型校正标准误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2114、0.2365,校正相关系数(RSQ)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9807、0.9768,预测误差与常规分析方法的误差接近。内部交叉检验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定量分析有很高的准确度,近红外光谱法完全可以替代常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蛋白质 数学模型 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 误差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小波变换与微分法改善近红外光谱分析精度 被引量:25
4
作者 田高友 袁洪福 +2 位作者 褚小立 刘慧颖 陆婉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6-520,共5页
微分法可以有效消除光谱背景和基线漂移,同时会增加光谱噪音;小波变换具有很好的去噪功能,文章将微分法和小波变换结合用于重整汽油辛烷值近红外光谱分析。考察了微分噪音对辛烷值分析精度的影响以及小波去噪对微分光谱的噪音扣除以及... 微分法可以有效消除光谱背景和基线漂移,同时会增加光谱噪音;小波变换具有很好的去噪功能,文章将微分法和小波变换结合用于重整汽油辛烷值近红外光谱分析。考察了微分噪音对辛烷值分析精度的影响以及小波去噪对微分光谱的噪音扣除以及对辛烷值分析精度改善情况。结果表明,微分光谱可以扣除原始光谱的基线漂移,提高分析精度,同时增加光谱的噪音;噪音对分析精度影响很大。微分光谱经过小波去噪处理后信噪比增加,辛烷值分析精度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精度 小波变换 微分 近红外光谱分析 微分光谱 基线漂移 汽油辛烷值 小波去噪 去噪处理 噪音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RS)测定棉籽粉中油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汪旭升 陆燕 吴建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218-222,共5页
选用棉花的不同品种 (包括各种特色棉 )材料 2 4 8份 ,进行常规成分的定标和校验。定标结果表明 ,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 (ModifiedPLS)和 ( 3,5,5,1)的数学转换的方法得到的定标效果最好 ,其定标决定系数 (RSQ =0 .9335)和可解释的变... 选用棉花的不同品种 (包括各种特色棉 )材料 2 4 8份 ,进行常规成分的定标和校验。定标结果表明 ,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 (ModifiedPLS)和 ( 3,5,5,1)的数学转换的方法得到的定标效果最好 ,其定标决定系数 (RSQ =0 .9335)和可解释的变异 ( 1-VR =0 .9131)最高 ,定标标准误差 (SEC =0 .790 5)和交互校验标准误差 (SECV =0 .90 2 4 )最小。预测结果表明 ,其决定系数 (RSQ =0 .9780 )也明显高于其它方法 ,同时具有最低的预测误差 (SEP =0 .50 8)和校准偏差的预测误差 (SEP(C) =0 4 910 )。由此可见 ,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棉籽粉的油分具有与化学法相近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可以在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 棉籽粉 油分 含量测定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菟丝子中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及近红外透射光谱含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天鸣 李纯 +3 位作者 付海燕 付友珍 常梦颖 杨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9期87-90,共4页
利用闪式提取器对菟丝子中的总黄酮进行组织破碎提取,确定菟丝子中总黄酮闪式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mg∶mL),以50%的乙醇为溶剂提取8min。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菟丝子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 利用闪式提取器对菟丝子中的总黄酮进行组织破碎提取,确定菟丝子中总黄酮闪式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mg∶mL),以50%的乙醇为溶剂提取8min。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菟丝子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近红外透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校正集的相关系数为0.99985,校正集标准偏差(RMSEC)为0.0685,预测集标准偏差(RMSEP)为0.160,交叉验证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66,交叉验证标准差(RMSECV)为0.102。利用该模型预测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的总黄酮含量相差很小,且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总黄酮 组织破碎提取 闪式提取 近红外透射光谱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正交校正用于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丽杰 蔡丽娟 +4 位作者 周真 秦勇 苏子美 徐可欣 郭建英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46-550,共5页
介绍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快速检测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量原理,探讨研究直接正交(DO)校正的基本方法。利用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分别采集牛奶样品和葡萄糖白蛋白两成分溶液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DO法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并采... 介绍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快速检测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量原理,探讨研究直接正交(DO)校正的基本方法。利用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分别采集牛奶样品和葡萄糖白蛋白两成分溶液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DO法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并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分别建立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实验及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经DO法预处理后,滤除了原始光谱中的部分噪声信息,但保留了原始光谱中的主要信息。PLS校正模型采纳的最佳因子数随着DO因子的依次滤除相应减少。牛奶中脂肪和蛋白质校正模型在原始光谱分别被滤除3和4个主成分时达到性能最佳,校正标准偏差SEC分别为0.3204和0.2727,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7316和0.4460,两成分溶液样品中白蛋白和葡萄糖校正模型在原始光谱被滤除1个因子时达到性能最佳。校正标准偏差SEC分别为0.2513和0.2780,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5169和0.7870,单位(g/dL),与DO法预处理之前的PLS模型相比,预测标准偏差相应降低,采纳的主成分数减少,模型得到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正交(DO) 偏最小二乘(PLS) 近红外光谱分析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籽仁黄酮含量近红外分析检测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振 侯名语 +5 位作者 崔顺立 陈淼 刘盈茹 李秀坤 陈焕英 刘立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2-1116,共5页
黄酮是影响花生籽仁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常用的分光光度法及色谱法测定黄酮含量费时费力,不适于育种过程中大批量的检测。构建其近红外测定模型可为快速检测籽仁黄酮含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该研究以290份不同黄酮含量的花生种质为材料... 黄酮是影响花生籽仁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常用的分光光度法及色谱法测定黄酮含量费时费力,不适于育种过程中大批量的检测。构建其近红外测定模型可为快速检测籽仁黄酮含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该研究以290份不同黄酮含量的花生种质为材料,Al^(3+)显色法测定的黄酮含量在46.96~140.18 mgRT(RT:rutin)·(100 g)^(-1)之间。使用瑞典波通DA7250型号的近红外分析仪(950~1650 nm)扫描和采集花生籽仁的近红外光谱值,选用全波长光谱范围内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对比单一和复合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比较不同模型的相关系数和误差来预测最佳模型,确定黄酮含量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avitzky-Golay Derivative+Baseline+De-trending”,校正集相关系数(R_(c))为0.884,标准误差(RMSEC)为4.998。模型构建过程中,采用含有Savitzky-Golay Derivative的组合光谱预处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模型预测的相关系数。利用50份花生样品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预测的相关系数R_(p)为0.904,而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P为1.122。本研究所构建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能够无损、高效的测定花生籽仁中的黄酮含量,为选育高黄酮含量的花生品种奠定基础,并为μg·g^(-1)级物质含量的近红外模型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近红外光谱分析 黄酮含量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S-DA优化模型的马铃薯黑心病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检测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亚芬 吕程序 +4 位作者 苑严伟 杨炳南 赵庆亮 曹有福 尹学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3-1219,共7页
马铃薯黑心病是一种马铃薯主要内部缺陷,严重损害薯条、薯片、全粉等加工制品的质量和产率。目前对马铃薯的分级主要侧重于外部品质检测,针对内部缺陷检测的研究很少。旨在开发一种马铃薯黑心病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为此搭建了马铃薯可... 马铃薯黑心病是一种马铃薯主要内部缺陷,严重损害薯条、薯片、全粉等加工制品的质量和产率。目前对马铃薯的分级主要侧重于外部品质检测,针对内部缺陷检测的研究很少。旨在开发一种马铃薯黑心病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为此搭建了马铃薯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平台,分析健康与黑心病马铃薯的透射光谱特性并优化光谱判别模型参数。基于现有马铃薯分级线和复享PG2000高速光谱仪,采用左右透射方式(光源与光纤探头位于分级线果盘左右两侧),采集470个马铃薯(其中健康薯234个、黑心薯236个)的透射光谱图,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PLS-DA),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与光谱形态特征相结合的方法选择特征波长,优化模型。分析发现,健康薯与黑心薯的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在吸光度值和光谱形态特征方面均存在明显区别。黑心薯的平均光谱吸光度值高于健康薯(650~900 nm范围内),但黑心薯的平均光谱曲线较为平缓,无明显吸收峰,而健康薯平均光谱曲线在665,732和839 nm附近有明显吸收峰,并且健康薯与黑心薯的平均光谱差值在705 nm处达到最大值。基于PLS-DA法建立了马铃薯黑心病判别模型,对黑心病的判别效果显著,分类器特性曲线(ROC)下面积(AUC)值为0.9942,黑心薯识别总正确率能够达到97.16%,RMSE CV和RMSE P分别为0.28和0.26。此外,成功利用PCA与光谱形态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简化,最终得到由6个波长(658,705,716,800,816和839 nm)组成的特征波长组合,简化后的模型总正确率能够达到96.73%,接近全波段模型判别水平。研究表明,左右透射的方式能够准确识别黑心马铃薯,实现对马铃薯内部缺陷的快速无损检测。对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马铃薯内部缺陷在线检测技术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 黑心病 马铃薯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甘薯抗性淀粉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唐忠厚 李洪民 陆国权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6-1429,共4页
长期以来,淀粉一直被认为可以为人体完全消化吸收。1983年英国生理学家Englyst首次发现一种在健康人体小肠及胃中不能消化的淀粉,并将其定义为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简称RS)[1]。抗性淀粉作为备受关注的植物功能性多糖类物质,具... 长期以来,淀粉一直被认为可以为人体完全消化吸收。1983年英国生理学家Englyst首次发现一种在健康人体小肠及胃中不能消化的淀粉,并将其定义为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简称RS)[1]。抗性淀粉作为备受关注的植物功能性多糖类物质,具有防止便秘,减少结肠癌和心脏病的患病率,改善心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抗性淀粉 快速测定 近红外光谱分析(N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透射法同时快速检测肉骨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彩珠 梁震 +3 位作者 黄宇鹏 尹平河 肖昕 陈奕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 肉骨粉 蛋白质 脂肪 含量测定 饲料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预处理方法建立苜蓿营养成分近红外快速分析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纳嵘 任晋东 +2 位作者 胡波 赵强 雷茜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43,共7页
为了探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在苜蓿常规营养成分预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建立苜蓿干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实现苜蓿草营养成分快速测定,该试验采集苜蓿样本94份,结合改进最小二乘回归法(MPL... 为了探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在苜蓿常规营养成分预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建立苜蓿干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实现苜蓿草营养成分快速测定,该试验采集苜蓿样本94份,结合改进最小二乘回归法(MPLS),使用4种数学处理方法与5种散射校正方法相结合共20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苜蓿样本建模的影响,得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建立苜蓿含水量(Moisture)、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灰分(Ash)6种常规营养成分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并通过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苜蓿Moisture、CP、EE、ADF、NDF和Ash 6种常规营养成分预测模型的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2419、0.4615、0.1812、0.8848、1.4332,0.4227;定标决定系数(RSQ)分别为0.9632、0.9257、0.9879、0.9745、0.9511、0.9726;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9614、0.8715、0.8554、0.9513、0.9218、0.8246;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317、0.551、0.253、3.732、2.332、0.709;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V)分别为3.372、3.403、1.925、1.418、3.668、1.660。说明所建成的模型对苜蓿中Moisture、CP、NDF的含量能精准预测,对EE、ADF、Ash的含量不能精准预测,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苜蓿 营养成分 改进最小二乘回归(MPLS)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在茶叶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新 牛智有 宗力 《中国茶叶》 2007年第5期18-19,33,共3页
一、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简介   近红外光谱分析(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NIRS)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的内部品质检测。其原理是利用样品所含成分在近红外光谱区域的最强吸收波长不同,以及吸收的强度与有机成分呈线性关系... 一、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简介   近红外光谱分析(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NIRS)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的内部品质检测。其原理是利用样品所含成分在近红外光谱区域的最强吸收波长不同,以及吸收的强度与有机成分呈线性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已知成分含量的样品与其近红外光谱特征的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品质检测 应用 近红外光谱分析 INFRARED 茶叶 有机成分 红外光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检测的红枣定性分析模型中的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翠侠 马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95-1797,1802,共4页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红枣进行定性分析,针对病虫害果实问题,以马氏判据法建立定性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光谱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原始光谱进行分类建模的正确性是87.08%,经过各种预处理后的校正和预测集...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红枣进行定性分析,针对病虫害果实问题,以马氏判据法建立定性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光谱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原始光谱进行分类建模的正确性是87.08%,经过各种预处理后的校正和预测集均有提高,小波结合微分建模结果最优,准确率为96.67%。利用近红外技术进行红枣分类建模是可行的,且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 光谱预处理 小波变换 微分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不同类型小麦品质 被引量:9
15
作者 段国辉 张园 +4 位作者 高海涛 温红霞 田文仲 马飞 张少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2-424,共3页
选取2005年度河南省征集的地方小麦新品种为材料,划分不同粒质、不同习性,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国标法进行品质测定,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近红外小麦品质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 选取2005年度河南省征集的地方小麦新品种为材料,划分不同粒质、不同习性,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国标法进行品质测定,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近红外小麦品质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差、标准误和变异系数最小,湿面筋和沉降值的标准差和标准误均较大;两样本配对t检验表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测定结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湿面筋含量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不同粒质小麦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比较分析,基本趋势是随着角质程度的增大,近红外品质测定准确性下降,差异增大;不同生长习性小麦品种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比较表明:偏冬性和偏春性品种标准差、标准误和变异系数较大,而半冬性品种测定结果标准差、标准误和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综上所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小麦蛋白质含量上的测定结果准确性较高,能够直接作为该性状的准确结果参考利用;不同粒质、不同习性小麦的湿面筋含量近红外测定结果须根据不同分类进行相应评判、校正,结果仅能作参考;沉降值测定结果经比较准确性最差,因此仅能在有对照参与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被测定材料品质性状的大致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 国标 不同类型小麦 品质测定 结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均值改进留一校验法在煤炭近红外光谱异常样本剔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64,共5页
针对现有留一校验法存在剔除异常样本耗时长、误判的缺陷,提出一种K均值改进留一校验法,并将其用于煤质分析中异常样本的检测与剔除。该方法首先利用K均值聚类法对样本进行聚类,得到可疑样本;然后将可疑样本作为验证集,通过留一校验法... 针对现有留一校验法存在剔除异常样本耗时长、误判的缺陷,提出一种K均值改进留一校验法,并将其用于煤质分析中异常样本的检测与剔除。该方法首先利用K均值聚类法对样本进行聚类,得到可疑样本;然后将可疑样本作为验证集,通过留一校验法进行二次判别,剔除异常样本。实验结果表明,K均值改进留一校验法能快速、准确剔除异常样本,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 近红外光谱分析 异常样品 K均值聚类 留一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洋槐蜂蜜中掺假麦芽糖浆 被引量:3
17
作者 靳皓 杨仁杰 +2 位作者 董驰静 刘嘉豪 段朝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7期17-19,共3页
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洋槐蜂蜜中掺假麦芽糖浆进行检测。以5%为增量,共配制了21个样品。使用漫透射法采集光谱数据。用Unscrambler和Matlab软件做数据处理。使用多元散射校正和自标度化的方法预处理光谱数据,用协同间... 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洋槐蜂蜜中掺假麦芽糖浆进行检测。以5%为增量,共配制了21个样品。使用漫透射法采集光谱数据。用Unscrambler和Matlab软件做数据处理。使用多元散射校正和自标度化的方法预处理光谱数据,用协同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筛选波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并验证。校正相关系数达到0.995,校正标准偏差达到3.083,预测相关系数达到0.980,预测标准偏差达到5.6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透射 蜂蜜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学 光谱分析、光谱测量
18
《中国光学》 EI CAS 2006年第6期8-12,共5页
O433.4 2006064868基于超短脉冲的癌细胞荧光光谱=Fluorescence spectra study of cancer cells based oll ultrashort pulses laser tech- nique[刊,中]/刘天夫(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18)),陈碧芳…//发光学报.—200... O433.4 2006064868基于超短脉冲的癌细胞荧光光谱=Fluorescence spectra study of cancer cells based oll ultrashort pulses laser tech- nique[刊,中]/刘天夫(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18)),陈碧芳…//发光学报.—2006.27(1).—113-117研究用于癌症诊断与治疗的光敏剂血卟啉(HPD))的超快光动力学过程。采用超短脉冲激光光谱技术和皮秒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系统,测量了经血卟啉培养的活体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荧光光谱、荧光寿命特性及荧光峰值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对测量所得的荧光光谱曲线及时间分辨荧光衰减曲线分析,计算出在癌细胞内部血卟啉浓度增大了约2个数量级,结果确认了荧光光谱技术诊断与治疗癌症的可行性。图6表1参4(于晓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测试技术 荧光光谱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分析仪器 光谱研究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相对标准偏差 遗传算 光谱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射光谱的玉米叶片水分含量快速检测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香 李民赞 +3 位作者 孙红 杨玮 张俊逸 毛博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37-142,共6页
为实现玉米叶片水分含量快速检测,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在300~1 700 nm采用透射法对玉米叶片水分含量进行快速检测。试验利用烘干法对叶片水分梯度进行控制,并测量玉米叶片的透射光谱曲线和含水率。对透射光谱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方法进... 为实现玉米叶片水分含量快速检测,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在300~1 700 nm采用透射法对玉米叶片水分含量进行快速检测。试验利用烘干法对叶片水分梯度进行控制,并测量玉米叶片的透射光谱曲线和含水率。对透射光谱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方法进行平滑预处理,滤除光谱波动噪声干扰。分析了叶片透射光谱与含水率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提取敏感波长800、932、1 423 nm;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敏感波长478、748、1058和1 323 nm。综合二者敏感波长最终筛选出水分敏感波长800、1 323、1 058和1 423 nm。利用这4个波长的组合得到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等12种植被指数,选取了最优差值植被指数DVI(1423、800)与透射率T1 323和T1 058建立了玉米叶片含水率多元线性回归诊断模型,建模集决定系数Rc2=0.968 8,验证集决定系数Rv2=0.951 9,预测结果方根误差为0.061。结果表明,利用透射光谱技术检测的玉米叶片水分含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植物叶片水分快速检测仪器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含水率 农作物 叶片 透射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检测仪检测在猪肉水分含量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东晓 孟春萍 刘钊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7期36-37,共2页
近几年关于猪肉食品安全的传闻屡见不鲜,很多问题猪肉引起了不小的社会风波,点燃了负能量的社会舆论。水分对肉品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猪肉中水分太多可能引起猪肉变质,水分太少则影响肉的组织状态,引起脂肪反应。近红外检测仪的设计原... 近几年关于猪肉食品安全的传闻屡见不鲜,很多问题猪肉引起了不小的社会风波,点燃了负能量的社会舆论。水分对肉品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猪肉中水分太多可能引起猪肉变质,水分太少则影响肉的组织状态,引起脂肪反应。近红外检测仪的设计原理旨在快速、高效检测猪肉水分能出猪肉的品质。不过近红外检测仪的造价昂贵,投入市场需要不少资金,且近红外检测仪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因此该方式目前多存在于实验室快速检测。为了充分探究近红外检测仪在检测猪肉水分含量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实验法,选择同一天30份不同厂家运输至郑州市市场的普通猪肉为样本,利用近红外检测仪对其水分进行测定,获取真实数据,希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检测仪 近红外光谱分析 猪肉 水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