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激光共聚焦近红外荧光扫描系统光学设计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罗刚银
王弼陡
缪鹏
王磊
王钟周
钱庆
钱俊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出处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
基金
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一三五"规划重大突破资助项目(Y052031205)
苏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SYG201128)
-
文摘
为了实现对近红外荧光的高分辨率扫描,设计了工作在近红外光谱区的激光共聚焦光学系统。采用结构简单的凹凸双透镜物镜实现了照明光路和发射光路的设计,并采用Zemax软件进行了光学设计和仿真。实验表明:照明光路的聚焦弥散斑小于1μm,照明针孔处的聚焦光斑小于40μm,满足照明针孔的尺寸要求;发射针孔处的聚焦光斑小于10μm,满足探测针孔尺寸要求;同时照明光路和发射光路的MTF曲线的截止频率都分别满足其衍射极限分辨率的要求,照明光路在全视场空间分辨率420lp/mm处MTF>0.08,发射光路在全视场空间频率400lp/mm处MTF>0.07。
-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近红外荧光扫描
激光共聚焦
ZEMAX
-
Keywords
optical design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 scanning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Zemax
-
分类号
TH74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
题名近红外荧光扫描用共聚焦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罗刚银
王弼陡
缪鹏
王磊
田浩然
钱庆
王钟周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出处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8-544,共7页
-
基金
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一三五”规划重大突破资助项目(No.Y052031205)
苏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No.SYG201128)资助
-
文摘
为了实现近红外荧光的高分辨率扫描,设计了用于近红外荧光扫描的激光共聚焦光学系统。采用复消色差显微物镜结构设计了物镜,采用凹凸双透镜结构设计了点光源光路和照明光路,采用柯克物镜结构设计了发射光路,并采用ZEMAX软件进行了光学设计和仿真。实验表明: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42;点光源光路的焦点弥散斑小于0.2μm,将圆形光斑激光很好地转换成了点光源,其离焦弥散斑的直径小于40μm,满足照明针孔的尺寸要求;照明光路的焦点弥散斑小于1μm,且焦点弥散斑的能量在2μm范围内超过了83%,因此焦点光斑的能量集中度很高;发射光路的离焦弥散斑的直径小于100μm,满足照明针孔的尺寸要求;同时照明光路和发射光路都具有较高的光学传输效率。该激光共聚焦光学系统具有数值孔径较大、工作于近红外光谱区、分辨率高的优点。
-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近红外荧光扫描
激光共聚焦
ZEMAX
-
Keywords
optical design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 scanning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ZEMAX
-
分类号
TN2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H744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
题名基于ARM的双色近红外荧光扫描系统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祝楠楠
王弼陡
罗刚银
-
机构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所
-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39-142,共4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4AA020905)
-
文摘
由于扫描样品的多样化,样品的发光点并不一定在焦平面上;双色近红外荧光扫描分析可以实现数据对比以及准确的量化分析。因此,设计基于激光共聚焦原理的ARM控制、三维移动、双色近红外荧光扫描的系统。采用STM32F407作为主控板,THB7128芯片作为x,y,z三轴步进电机的驱动,可以实现快速定位和精准扫描。信号采集电路由H11461-03型号的侧边PMT,以OPA686芯片作为运放的电流-电压转换和放大电路,LM747H芯片构造的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电路以及ADS8320采样电路组成。系统的背景噪声实验结果显示信号范围在0.075~0.2 V之间,且数值较低、变化平稳。
-
关键词
双色近红外荧光扫描
激光共聚焦
ARM处理器
三维移动
信号采集
-
Keywords
two-color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scanning
confocal laser
ARM processor
three-dimensional movement
signal acquisition
-
分类号
TN219-3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2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