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在耳鸣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1
作者 丁大雄 米雪芹 +5 位作者 李蓓 张静 王媛玲 唐晓茗 宋小影 潘庆春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04,共4页
耳鸣常被看作是其他多种疾病的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可能是由血管性疾病、听力损伤、中耳堵塞、头颈部外伤等引发,目前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近红外光学脑功能成像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非侵入式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它在一定程度上... 耳鸣常被看作是其他多种疾病的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可能是由血管性疾病、听力损伤、中耳堵塞、头颈部外伤等引发,目前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近红外光学脑功能成像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非侵入式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传统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局限性,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听觉相关疾病的脑功能研究。因此本文对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耳鸣脑功能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耳鸣的机制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功能 近红外线光谱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脑光谱成像技术在脑卒中领域中的应用
2
作者 聂萍 王兆露 唐金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5-611,共7页
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特点包括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了极为严峻的威胁。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作为一种无创、... 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特点包括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了极为严峻的威胁。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作为一种无创、便携且抗电磁干扰的脑光学成像方法,近年来在神经科学和临床康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中,fNIRS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康复评估、治疗优化及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文章综述fNIRS在该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及研究进展、存在的争议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为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卒中 康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苏瑞 马思恒 +1 位作者 王婷睿 蔡敏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8-372,共5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影响全球数亿人。其病因复杂、机制不明确且缺少客观生物学诊断指标,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功能影像学工具,它能通过光密度数据获得脑部血红蛋白浓度数据,进...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影响全球数亿人。其病因复杂、机制不明确且缺少客观生物学诊断指标,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功能影像学工具,它能通过光密度数据获得脑部血红蛋白浓度数据,进而监测脑功能变化。近几年研究表明,fNIRS测得的脑部血氧浓度、激活程度和脑功能连接指标能够辅助诊断抑郁症和评估抑郁症治疗效果,给抑郁症相关研究带来了新方法,也为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评估提供了潜在的客观指标。但是,目前相关研究数量仍较少,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概述了fNIRS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并介绍了fNIRS在抑郁症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未来相关研究的任务设计、指标选择和关注脑区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功能成像 抑郁症 血流动力学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任务在情感障碍中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郭灿 杨春霞 孙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情绪任务(emotional task)是研究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注意偏向和情感功能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基于情绪任务下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的相关研究表明,面部情绪识别任务、情绪stroop... 情绪任务(emotional task)是研究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注意偏向和情感功能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基于情绪任务下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的相关研究表明,面部情绪识别任务、情绪stroop任务以及情绪诱导任务结合fNIRS技术在情感障碍诊断、治疗中具有临床价值,情感障碍患者注意功能和情绪处理存在的缺陷与左侧前额叶皮质异常激活有关,特别是脑激活模式的差异与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有关。使用fNIRS研究情绪任务的未来方向重点在联合多种神经影像学手段进行大样本纵向队列研究以获得更加客观的诊疗依据,以及对比不同情绪刺激材料所激活区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双相障碍 情感症状 近红外功能成像 额颞叶 氧合血红蛋白 情绪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的大脑冲突监测功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晔 王莉 +4 位作者 张静娜 李鹏岳 王倩楠 桑林琼 邱明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2-628,共7页
目的运用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反应时不同的两组被试在冲突监测任务下大脑血氧反应的差异,探讨大脑冲突监测功能的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8名本校在校学生作为健康被试,其中男性16名,女性12名,年龄17~20(18.79±0.55)岁。运用近红外... 目的运用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反应时不同的两组被试在冲突监测任务下大脑血氧反应的差异,探讨大脑冲突监测功能的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8名本校在校学生作为健康被试,其中男性16名,女性12名,年龄17~20(18.79±0.55)岁。运用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采集被试Stroop任务下大脑的血氧浓度变化量。根据他们在Stroop任务中的反应时分为快组和慢组,每组14名。通过nirsLA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比两组被试大脑血氧反应的差异,并计算被试行为学指标与其大脑血氧浓度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 Stroop任务主要激活的脑区位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和额极区。相比慢组,Stroop任务下快组的脱氧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显著降低(P<0.05),主要位于左侧DLPFC和额极区。同时,Ch4通道Hb的浓度变化值与被试反应时呈现正相关关系(r=0.422 3,P=0.025 2)。结论实验结果验证了DLPFC在冲突监测功能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发现左侧额极区的Hb浓度变化可以作为反映大脑冲突监测功能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功能成像 冲突监测 STROOP任务 血氧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基于近红外脑成像技术的阈下抑郁情志刺激反应机制研究可行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有明妍 谭曦 +6 位作者 张金鹏 赵明阳 张怡淳子 高越 王君妍 潘畅 孔军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501-1504,共4页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用于动态检测脑功能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抑郁人群认知活动期间大脑有氧代谢的变化,为阈下抑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结合中医情志理论,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近红外脑功能...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用于动态检测脑功能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抑郁人群认知活动期间大脑有氧代谢的变化,为阈下抑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结合中医情志理论,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中医情志刺激对阈下抑郁的反应机制,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可行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下抑郁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 情志刺激 可行性分析 氧合血红蛋白 前额叶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卒中后上肢单侧任务与双侧任务的脑功能成像对比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田婧 何志杰 +2 位作者 杨青 刘珏 贾杰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 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对比卒中患者执行单侧上肢训练任务与双侧上肢训练任务时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以及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 连续入组2021年1-4月在上海... 目的 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对比卒中患者执行单侧上肢训练任务与双侧上肢训练任务时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以及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 连续入组2021年1-4月在上海市3家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单侧卒中患者,采用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对患者分别进行单侧(患侧)上肢训练和双侧上肢训练两种不同任务态的近红外观察,比较两种不同任务态下不同脑区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和各脑区的激活程度(β值)。结果 纳入统计分析的卒中患者共31例。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对比发现,双侧任务时患侧和健侧大脑初级运动皮质区、辅助运动皮质区、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区及部分前额叶皮质区的β值均高于单侧任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任务时患侧和健侧大脑初级运动皮质区、辅助运动皮质区、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区及部分前额叶皮质区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单侧任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比单侧上肢训练,双侧上肢训练对卒中后双侧大脑初级运动皮质区、辅助运动皮质区、初级躯体感觉皮质区的激活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双侧上肢训练 单侧上肢训练 近红外功能成像 氧合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成人运动想象与运动执行期间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被引量:10
8
作者 邹颖 李婧 +2 位作者 樊永梅 张长杰 孔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0-927,共8页
目的: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对脑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仅限于传统影像学技术,MI疗法的机制至今不明确。本研究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比健康成人MI与运动执行(motor execution,ME)时的脑区激活模式,旨在为MI疗法提供神经影像... 目的: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对脑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仅限于传统影像学技术,MI疗法的机制至今不明确。本研究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比健康成人MI与运动执行(motor execution,ME)时的脑区激活模式,旨在为MI疗法提供神经影像学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8月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的30例健康成年人,以“屈伸右膝”动作的MI和ME作为任务模式,采用20 s任务期,30 s休息期,交替重复5次的设计模式,利用Nirspark和SPSS 23.0软件分析2种任务下脑区激活模式的异同,并计算回归系数以反映各脑区的激活强度。结果:健康成人在ME任务期2、3、4、5、7、9、19、20、21、24、25、26、27、32、33、34通道被显著激活(经FDR校正,P<0.05);MI任务期2、5、9、16、27、29、33、34、35通道被显著激活(经FDR校正,P<0.05)。根据通道脑区配准信息,健康成人在MI与ME任务期激活的脑区相似,分别有左初级运动皮层(left primary motor cortex,LM1)、左初级感觉皮层(left primary sensory cortex,LS1)、前额极、布洛卡氏区和右侧缘上回;健康成人在MI任务期LM1与左前运动皮层均有激活;而在ME任务期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激活,运动区仅有LM1激活。相较于MI,健康成人在ME任务期左感觉与左运动皮层激活强度均明显增强(均P<0.05),左、右前额叶特别是左、右布洛卡氏区的激活强度显著增强(经FDR校正,P<0.001)。结论: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证实了MI疗法的合理性;在ME任务期DLPFC参与运动决策,并可能参与前运动皮层-M1的双向反馈调节;布洛卡氏区参与ME与MI,与运动行为的理解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成人 运动想象 运动执行 近红外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评估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任务态范式 被引量:1
9
作者 毛梦钗 许东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5-290,共6页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是新兴的脑功能影像技术,通过检测大脑皮质血氧活动水平变化间接反映神经活动强度,适用于脑卒中康复评定与康复干预治疗领域的临床实践,但相关临床应用尚无标准化试验范式与技术指标。本文从方法学角度...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是新兴的脑功能影像技术,通过检测大脑皮质血氧活动水平变化间接反映神经活动强度,适用于脑卒中康复评定与康复干预治疗领域的临床实践,但相关临床应用尚无标准化试验范式与技术指标。本文从方法学角度梳理fNIRS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常用任务态范式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康复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光学自导引漫射光断层成像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会娟 戚彩霞 +6 位作者 刘明 秦转萍 张耀 张丽敏 李娇 周仲兴 高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共9页
为降低近红外脑功能漫射光断层成像(DOT)固有的逆问题病态性,并避免多模态方法的图像配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光学自导引提供先验功能信息的脑功能DOT方法(OT-DOT),并发展了图像重构方法.模拟验证表明:上皮厚度(TLT)已知时,OT-DOT获得的... 为降低近红外脑功能漫射光断层成像(DOT)固有的逆问题病态性,并避免多模态方法的图像配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光学自导引提供先验功能信息的脑功能DOT方法(OT-DOT),并发展了图像重构方法.模拟验证表明:上皮厚度(TLT)已知时,OT-DOT获得的重构量化度(QR)约为传统DOT的4.2倍;当TLT的估计误差小于±10%时,OT-DOT重构的QR值可达92%以上,远远优于传统DOT;噪声鲁棒性测试表明,OT-DOT与传统DOT的噪声鲁棒性相近.利用连续光DOT测量系统的仿体实验重构结果表明,所发展的OT-DOT算法获得的重构结果优于传统DOT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生物医学光子学 光学自导引漫射光断层成像 功能 近红外 先验信息 图像重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对卒中后抑郁神经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泓钰 王强 +4 位作者 杜晓霞 王静 徐舒 王曼 宋鲁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在认知加工期间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Oxy-Hb)相对浓度变化值,初步探讨PSD的神经机制和工作记忆功能变化。方法 2017年2月至8月,20例PSD患者(PSD组)及20例卒中非抑郁患者(对照组),应用NIRSport便携式近红外脑...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在认知加工期间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Oxy-Hb)相对浓度变化值,初步探讨PSD的神经机制和工作记忆功能变化。方法 2017年2月至8月,20例PSD患者(PSD组)及20例卒中非抑郁患者(对照组),应用NIRSport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分别采用情绪面孔性别判断任务和"1-back"工作记忆任务,观察前额叶Oxy-Hb相对浓度变化值。结果在负性情绪面孔图片呈现后,PSD组前额叶Oxy-Hb相对浓度变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872,P<0.001)。在"1-back"工作记忆任务时,PSD组左侧前额叶Oxy-Hb相对浓度变化值低于对照组(t=2.475,P=0.018),两组右侧前额叶Oxy-Hb相对浓度变化值无显著性差异(t=1.773,P=0.084)。结论 PSD患者在负性情绪面孔图片呈现后,前额叶激活程度降低,并且左侧前额叶工作记忆功能受损,PSD患者前额叶有氧代谢功能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近红外功能成像 前额叶 神经机制 工作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研究双侧中度以上听力损失对婴儿大脑皮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龙越 贾高鼎 +4 位作者 刘一迪 刘广芳 牛海晶 耿江桥 刘海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2-497,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听觉通路异常是否在生命早期已对皮层功能正常发育产生影响,为儿童早期听力损失干预及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50例婴儿(3~6月龄)纳入研究,其中听力正常35例(听力正常组),双侧对称性中度及以上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 目的探讨外周听觉通路异常是否在生命早期已对皮层功能正常发育产生影响,为儿童早期听力损失干预及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50例婴儿(3~6月龄)纳入研究,其中听力正常35例(听力正常组),双侧对称性中度及以上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听力损失组),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测试,采用半球自主性系数(hemispheric autonomy index,AI)评估大脑皮层的功能特性。结果两组婴儿AI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听力正常组婴儿左侧颞叶AI显著高于右侧(L-R=0.0751±0.0148,P<0.0001),听力损失组婴儿左侧额叶AI显著高于右侧(L-R=0.0643±0.0187,P<0.0001)。结论中度及以上程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婴儿在3~6月龄时大脑皮层功能已与听力正常婴儿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听力损失 皮层 功能近红外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颖彬 莫林宏 +1 位作者 聂忆秋 刘爱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5-969,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xy-Hb)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分为rTMS组(n=30)...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xy-Hb)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分为rTMS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为期8周的常规康复训练,rTMS组同时接受15 Hz rTMS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T0)、治疗4周(T1)和治疗8周后(T2)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进行评估并接受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测试。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MoCA评分及任务期Oxy-Hb浓度均有所升高,Oxy-Hb浓度达峰时间有所降低,治疗8周后(T2),rTMS组MMSE、MoCA评分以及任务期Oxy-Hb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TMS组Oxy-Hb浓度达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rTMS组患者任务期Oxy-Hb浓度与MMSE、MoCA评分存在正相关(P<0.001)。结论高频rTMS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增加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 近红外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在耳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碧雪 王仙仁 +1 位作者 孙启阳 熊观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4-828,共5页
耳鸣作为耳科临床常见的难题之一,其产生机制及治疗方法都是研究的热点。主观性耳鸣产生的机制目前以耳鸣中枢化这一学说被广泛认可,而皮层可塑性是其研究的基础。因而,对于主观耳鸣患者大脑皮层功能的研究是疾病诊治的基础。功能性近... 耳鸣作为耳科临床常见的难题之一,其产生机制及治疗方法都是研究的热点。主观性耳鸣产生的机制目前以耳鸣中枢化这一学说被广泛认可,而皮层可塑性是其研究的基础。因而,对于主观耳鸣患者大脑皮层功能的研究是疾病诊治的基础。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低噪声的脑功能研究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听力学相关领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在耳鸣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概况及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近红外光脑成像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智权 米立新 +1 位作者 汪杰 张黎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39-1141,共3页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约15%为重度抑郁[1]。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 NIRS)是脑功能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领域[2],具有时间灵敏度高、成...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约15%为重度抑郁[1]。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 NIRS)是脑功能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领域[2],具有时间灵敏度高、成本低、便于携带安置、执行任务难度低及操作简单等多项优势[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状态 近红外光谱 功能成像技术 成像 患者 重度抑郁 科学研究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有氧锻炼对认知控制功能影响的近红外脑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长好 王志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6-359,共4页
采用近红外脑成像技术并结合行为任务,考察中等强度有氧锻炼对认知控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大脑的血氧变化特征。方法:22名大学生被试通过功率自行车完成2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锻炼,在锻炼前及锻炼后被试心率恢复到锻炼前水平时,分别完成认知... 采用近红外脑成像技术并结合行为任务,考察中等强度有氧锻炼对认知控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大脑的血氧变化特征。方法:22名大学生被试通过功率自行车完成2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锻炼,在锻炼前及锻炼后被试心率恢复到锻炼前水平时,分别完成认知控制任务。采用多通道近红外脑光谱成像系统记录被试大脑额区的血氧变化。结果:本研究行为结果发现,与基线状态相比,锻炼后,被试对认知任务中涉及认知控制的子成分的反应准确性提高,而对于不涉及认知控制的子成分则没有出现这一效应。这一结果提示短时有氧锻炼对于认知影响具有选择性,即有氧锻炼对于涉及认知控制的任务表现促进更大;近红外脑成像结果发现,与基线状态相比,2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锻炼后,被试前额叶的含氧血红蛋白提高,而且被试在完成认知控制任务时前额叶的含氧血红蛋白提高更大,表明大脑额叶脑区激活更大。这一结果提示有氧锻炼后被试在对不断增长的任务需求反应中,大脑额区调制行动控制加工能力更强。结论:2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锻炼对认知控制和脑功能有着积极影响,这一影响通过提高抑制任务表现和增强大脑额叶脑区激活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锻炼 近红外成像 认知控制功能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心理安慰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贵锋 黄泳 +3 位作者 唐纯志 赖新生 徐卫平 单保慈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1,I0003,共5页
目的:分析针刺过程中心理安慰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探索心理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招募4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非穴针刺和空白对照处理,运用PET-CT收集... 目的:分析针刺过程中心理安慰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探索心理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招募4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非穴针刺和空白对照处理,运用PET-CT收集脑中枢激活信号,所得图像数据采用SP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P<0.001,uncorrected,K>10统计检验显著性标准;与空白对照比较,外关穴针刺激活左侧颞中回(BA22)、颞叶Sub-Gyral(BA21)、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楔前叶(BA7),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激活左侧颞上回(BA22)和右侧颞下回(BA20)、角回(BA39),非穴针刺激活左侧枕叶舌回(BA18)、小脑和右侧颞上回(BA22)、枕叶梭状回(BA18);外关穴针刺与不透皮假针刺比较激活左侧颞上回(BA42)、小脑前页和右侧楔前叶(BA19),外关穴针刺与非穴针刺比较激活左侧额下回(BA45)、颞上回(BA22)、顶上小叶(BA7)、楔前叶(BA7)、中央后回(BA40)、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额下回(BA47)、楔前叶(BA7、19)、楔叶(BA18)、中脑。结论:心理安慰因素在针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是针刺效应的非特异性效应部分,不同的心理安慰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不同,但都不是针刺效应的全部,针刺穴位特异性的激活与穴位主治作用密切相关的脑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安慰 针刺效应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功能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与定量技术: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脑出血后运动功能预后评估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静 李澄 王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与定量技术分析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对脑出血后运动功能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2例累及基底节区、内囊或者放射冠区等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应用日本东京大学Volume One 1.64... 目的:探讨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与定量技术分析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对脑出血后运动功能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2例累及基底节区、内囊或者放射冠区等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应用日本东京大学Volume One 1.64和diffusion Tensor VisualizerⅡ(dTVⅡ)软件进行白质纤维束的三维重建,通过感兴趣区(ROI)的设置得到患侧CST三维示踪图像,评价患侧CST的受累程度(IS值),并由软件计算获得患侧相对剩余CST条目数。对脑出血患者6个月后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评分。结果:22例患者患侧CST的IS值与6个月后Fugl-Meyer评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35,P<0.01);患侧相对剩余CST条目数与6个月后Fugl-Meyer评分之间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47,P<0.01)结论:利用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及定量技术对皮质脊髓束的分析都可以早期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结果进行预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束示踪成像技术 定量评价 运动功能 皮质脊髓束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反馈促进说服的作用机制:双人近红外研究
19
作者 李杨卓 张如倩 +2 位作者 宋森森 李先春 罗俊龙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5-819,I0003,I0004,共17页
现有说服领域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对信息内容的机械理解,忽视了说服的互动性。本研究通过创设高生态效度的双人说服范式,结合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探究互动反馈对说服行为的影响及其认知和神经基础。结果表明,相较于无互动反馈条件,互动反... 现有说服领域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对信息内容的机械理解,忽视了说服的互动性。本研究通过创设高生态效度的双人说服范式,结合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探究互动反馈对说服行为的影响及其认知和神经基础。结果表明,相较于无互动反馈条件,互动反馈提高了说服结果和感知说服力,并增强了说服者和被说服者在右侧额中、左侧颞顶的脑−脑同步,且该脑−脑同步正向预测了说服结果。在说服策略使用上,相较于支持性说服策略,互动反馈中说服者更频繁地使用反驳性策略,且脑−脑同步有效识别和追踪了两种不同策略。综上,本研究为理解互动反馈如何促进人际说服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深入解析人际神经科学背后复杂且真实的说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服 互动反馈 说服策略 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冲 高晓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9-1151,共3页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存活者中大多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障碍。早期康复介入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后,其各种功能如运动、言语、认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可以有明显的改善,但对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存活者中大多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障碍。早期康复介入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后,其各种功能如运动、言语、认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可以有明显的改善,但对脑卒中患者各种功能的改善与其对应损伤脑功能区的恢复和变化是否一致则还有很多不甚清楚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患者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功能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早期康复介入 中老年人 功能障碍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