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多时相Landsat近红外波段监测冬小麦和苜蓿种植面积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存军 王纪华 +2 位作者 刘良云 宋晓宇 王人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101,共6页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分布有了较大的时空变化,必然对环境、生态和政府决策产生影响。由于近几年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苜蓿种植面积大量增加,在利用遥感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更新时,原来提取冬小麦的一些方法受到苜蓿的...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分布有了较大的时空变化,必然对环境、生态和政府决策产生影响。由于近几年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苜蓿种植面积大量增加,在利用遥感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更新时,原来提取冬小麦的一些方法受到苜蓿的干扰,使精度降低。该文主要探讨针对春夏季作物进行监测和面积提取的方法。通过从4月到6月初的地面测量的小麦和苜蓿的4个时期的光谱发现,初期小麦和苜蓿的差异很小,而后期差异增大,尤其在近红外波段处差异最大,5月下旬到6月初是区分小麦和苜蓿的最佳时期。但5月到6月期间不同地块苜蓿的刈割时间不一致,使小麦和苜蓿在单个时相的影像中难以区分。利用3个时相的Landsat近红外波段合成的假彩色影像图很容易区分冬小麦和苜蓿,并能判断苜蓿的刈割时间,经地面验证,该方法分类精度高。且只使用不同时相的一个近红外波段,将大大节约成本和提高处理速度,受薄云和气溶胶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 遥感 近红外波段 分类 冬小麦 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波段二类水体悬浮物生物光学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京萍 张柏 +5 位作者 宋开山 王宗明 段洪涛 陈铭 杨飞 李凤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73-2277,共5页
通过野外高光谱仪对二类混浊水体进行光谱测量,分析了400~1200nm范围内的水体光谱特性。显示高浓度悬浮物含量对水体总的反射率贡献较大,在近红外波段处的808和1067nm存在较为明显的悬浮物反射峰。基于对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参数在近红外... 通过野外高光谱仪对二类混浊水体进行光谱测量,分析了400~1200nm范围内的水体光谱特性。显示高浓度悬浮物含量对水体总的反射率贡献较大,在近红外波段处的808和1067nm存在较为明显的悬浮物反射峰。基于对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参数在近红外波段范围内的简化条件,建立了反演悬浮物浓度的生物光学模型经验公式,并通过与线性和指数反演公式的对比,进行了模型反演精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近红外波段的生物光学模型反演精度较高,可有效地提取二类混浊水体的悬浮物浓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二类水体 悬浮物浓度 生物光学模型 近红外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土壤水分含量偏振光谱响应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韩阳 赵云升 王野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71-2074,共4页
通过在350~2 500nm波段范围内对不同水分含量的土壤进行偏振光谱测试与分析,确定土壤偏振光谱数据与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土壤水分含量对偏振光谱的响应与变化,并确定最佳土壤含水量偏振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微分偏振光谱模型的... 通过在350~2 500nm波段范围内对不同水分含量的土壤进行偏振光谱测试与分析,确定土壤偏振光谱数据与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土壤水分含量对偏振光谱的响应与变化,并确定最佳土壤含水量偏振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微分偏振光谱模型的精度要高于偏振光谱模型和吸光度模型,且模型均呈现拐点含水量,发现不同偏振状态下的拐点含水量均在30%附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谱 土壤含水量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模型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波段石英晶体旋光率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昕明 叶红安 +2 位作者 窦寅丰 柳春郁 朱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1-955,共5页
具有自然旋光性的石英晶体是最重要的光学材料之一。在利用其进行实验研究和设计制作光学元器件时,准确地知道石英晶体在所使用波长下的旋光率是必要条件。目前,还没有资料给出石英晶体在近红外波段的旋光率。设计了利用可调谐激光器和... 具有自然旋光性的石英晶体是最重要的光学材料之一。在利用其进行实验研究和设计制作光学元器件时,准确地知道石英晶体在所使用波长下的旋光率是必要条件。目前,还没有资料给出石英晶体在近红外波段的旋光率。设计了利用可调谐激光器和双光路检测方法构成的测试系统,准确地测得了石英晶体在850nm、1310nm和1550nm三个波段的旋光率。利用实验数据求得了Sellmeier方程中的常数,并构建了近红外波段的Sellmeier方程。由该方程给出的旋光色散曲线,在上述3个波段均与实验曲线很好吻合,并与光学手册中1342nm和794nm对应的旋光率完全一致,证明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为今后石英晶体在近红外波段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光学 石英晶体 旋光率 近红外波段 Sellmeier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多波长皮秒激光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康文运 宋小全 范东启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3-436,444,共5页
针对多波长皮秒激光覆盖谱段较窄、近红外波段激光较难生成等问题,基于受激拉曼散射效应,构建了一套实验系统,采用重频1 k Hz、波长532 nm皮秒激光泵浦KGd(WO4)2晶体,运用聚焦激光束泵浦、泵浦能量优化耦合等方法,实现了可见光、近红外... 针对多波长皮秒激光覆盖谱段较窄、近红外波段激光较难生成等问题,基于受激拉曼散射效应,构建了一套实验系统,采用重频1 k Hz、波长532 nm皮秒激光泵浦KGd(WO4)2晶体,运用聚焦激光束泵浦、泵浦能量优化耦合等方法,实现了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多波长皮秒激光的生成,生成七阶斯托克斯光和六阶反斯托克斯光,覆盖谱段415~800 nm,输出总功率达到1.76 W.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新型皮秒激光源的研发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拉曼散射 皮秒激光 多波长激光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邻近效应建模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栾海军 余涛 +3 位作者 田庆久 胡新礼 王舒鹏 赵利民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3期14-19,25,共7页
结合高分辨率静止轨道遥感卫星的特点,通过对已有研究方法的适当改进,给出了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机理的高分辨率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的点扩散函数(Point-spread Function,PSF)模型,并进行邻近效应分析预研究。文中对邻近像... 结合高分辨率静止轨道遥感卫星的特点,通过对已有研究方法的适当改进,给出了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机理的高分辨率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的点扩散函数(Point-spread Function,PSF)模型,并进行邻近效应分析预研究。文中对邻近像元到目标像元距离、邻近像元范围(区域)、观测天顶角、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其散射相函数的非对称因子等因素对邻近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实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一定分析。结果显示,邻近像元对目标像元入瞳处辐亮度的贡献最高可达2.3%左右。故在对该类型遥感卫星进行大气影响分析、成像模拟、大气校正时考虑邻近效应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静止轨道遥感卫星 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 邻近效应 P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波段透雾能力量化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萄 赵翠玲 赵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I0045-I0047,I0051,共4页
通过采用满足靶面最低照度要求来衡量成像作用距离;利用辐射传输软件Pcroodwin分别计算了可见光波段(0.35~0.76μm)和近红外波段(0.7—1.1μm)光学系统透过率,并在考虑球表面照度、目标反射系数、大气衰减、光学系统相对孔径... 通过采用满足靶面最低照度要求来衡量成像作用距离;利用辐射传输软件Pcroodwin分别计算了可见光波段(0.35~0.76μm)和近红外波段(0.7—1.1μm)光学系统透过率,并在考虑球表面照度、目标反射系数、大气衰减、光学系统相对孔径等多项指标和影响因素后,对2个波段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进行了对比;利用作用距离对近红外波段的相对于可见光波段的透雾能力进行了量化,并搭建实验模型进行了相关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波段 作用距离 最低照度 透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波段碲镉汞材料光学常数测定与宽谱增透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樊华 张文杰 +2 位作者 马小凤 廖清君 胡晓宁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0-295,共6页
将碲镉汞(Hg_(1-x)Cd_xTe)红外焦平面器件衬底去除后,其响应波段可拓展到可见光波段,在高光谱成像应用中可显著减小系统的尺寸和重量,对光电探测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具有重要实用价值.而明确碲镉汞材料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光学常数,对... 将碲镉汞(Hg_(1-x)Cd_xTe)红外焦平面器件衬底去除后,其响应波段可拓展到可见光波段,在高光谱成像应用中可显著减小系统的尺寸和重量,对光电探测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具有重要实用价值.而明确碲镉汞材料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光学常数,对碲镉汞器件在这一响应波段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别测量了不同组分碲镉汞材料的椭圆偏振光谱,拟合得到了其在400~1 600 nm波段范围内的光学常数值,并利用反射光谱对获得的光学常数进行了验证.采用这些碲镉汞外延材料光学常数测量值,并选用Zn S和YF3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的增透膜材料,针对不同响应波段的背入射可见近红外碲镉汞焦平面器件,设计了不同的宽谱增透膜系,响应波段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高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镉汞 可见近红外波段 光学常数 增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波段光子晶体的微细加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汪扬 宋志棠 +1 位作者 章宁琳 林成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243,246,共3页
 光子晶体及其在光电子领域的应用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一种新型的光电子功能材料。在近红外光通讯领域中,光子晶体(对应光子晶体晶格常数为亚微米)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可以制作许多以前所不能制作的高性能光学器件。如何制备...  光子晶体及其在光电子领域的应用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一种新型的光电子功能材料。在近红外光通讯领域中,光子晶体(对应光子晶体晶格常数为亚微米)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可以制作许多以前所不能制作的高性能光学器件。如何制备用于光通讯领域的光子晶体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红外波段光子晶体的微细加工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微细加工 光电子功能材料 近红外波段 光学器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Si/SiO_2光子晶体在近红外波段滤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有毅 赵晓丹 +2 位作者 杨毅彪 张明达 白雅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399,共6页
设计了一种结构为(Si/SiO_2)~ND(Si/SiO_2)~N的一维光子晶体滤波器,利用传输矩阵法,理论模拟了其在近红外波段的滤波特性。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缺陷层材料Si与SiO_2发现:低折射率缺陷SiO_2的结构透射峰的峰值更高;当缺陷的厚度增加时,透射... 设计了一种结构为(Si/SiO_2)~ND(Si/SiO_2)~N的一维光子晶体滤波器,利用传输矩阵法,理论模拟了其在近红外波段的滤波特性。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缺陷层材料Si与SiO_2发现:低折射率缺陷SiO_2的结构透射峰的峰值更高;当缺陷的厚度增加时,透射峰的半高宽和峰值能够保持稳定。对于两种缺陷材料的结构,在缺陷厚度保持不变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加,TE模式下禁带短波长处的禁带边沿蓝移量大于长波处,禁带中透射峰的峰值降低且半高宽减小;TM模式下禁带长波长处的禁带边沿蓝移量大于短波处,半高宽增加,且入射角度从0°到60°变化时可有效增加透射峰高度。本研究分析缺陷层厚度和入射角度两种调谐方式对于近红外波段滤波性能的影响,为近红外波段光子晶体滤波器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滤波器 传输矩阵法 近红外波段 角度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和近红外潮滩指数的海岸带潮滩提取方法
11
作者 周汝佳 夏清 +4 位作者 郑琼 朱丽红 李建华 李斌 宋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0,共8页
利用遥感瞬时影像提取海岸带潮滩时,受潮汐影响导致空间分布提取准确性低。以削弱潮汐影响为目的,提出一种联合时序Sentinel-2影像与潮滩指数的海岸带潮滩提取方法。首先,基于Sentinel-2时间序列影像,利用分位数合成法生成高、低潮影像... 利用遥感瞬时影像提取海岸带潮滩时,受潮汐影响导致空间分布提取准确性低。以削弱潮汐影响为目的,提出一种联合时序Sentinel-2影像与潮滩指数的海岸带潮滩提取方法。首先,基于Sentinel-2时间序列影像,利用分位数合成法生成高、低潮影像,分析不同地类在高、低潮影像上的光谱反射率特征,构建一种可排除潮汐瞬时干扰的近红外波段潮滩提取指数;将影像光谱与潮滩提取指数输入到机器学习算法中,实现潮滩的快速、高效提取。此外,研究讨论了潮滩指数的可分离性及方法的普适性。结果表明:构建的潮滩提取指数对潮滩具有较好的可分离性,潮滩提取总体精度为93.02%,Kappa系数为0.86,提出的方法对含有近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实现自动、快速的潮滩提取,为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遥感 海岸带潮滩指数 定量分析法 近红外波段 Sentinel-2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红壤有机质预测及其最优波段选择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淼 解宪丽 +6 位作者 周睿 王宝良 王昌昆 刘娅 潘剑君 沈润平 潘贤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3-1089,共7页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土壤有机质测试方法费时、繁琐,难以满足快速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需求。近年来,具有无损、快速、简便等优点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为土壤有机质的...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土壤有机质测试方法费时、繁琐,难以满足快速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需求。近年来,具有无损、快速、简便等优点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为土壤有机质的快速监测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有机质 最小二乘回归法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栅和柱透镜的高分辨率近红外微型光谱仪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婧仪 周哲海 +2 位作者 赵爽 闵昆龙 李慧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4-1150,共7页
因为便携、低成本、集成化等优势,微型光谱仪已经成为光谱仪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工作波段在近红外的微型光谱仪,在光纤传感和解调、光纤通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近红外微型光谱仪普遍存在分辨率低、成本高、体积大... 因为便携、低成本、集成化等优势,微型光谱仪已经成为光谱仪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工作波段在近红外的微型光谱仪,在光纤传感和解调、光纤通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近红外微型光谱仪普遍存在分辨率低、成本高、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基于双光栅和柱透镜的微型光谱仪结构,开展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微型光谱仪结构,新的设计主要有三个特征:使用光纤代替入射狭缝,以减少光能损失;采用双光栅将光束进行二次衍射;使用柱透镜以改变线阵CCD阵列表面的成像尺寸。首先,利用Zemax软件进行了光学设计和仿真分析,光谱范围为1525~1570 nm,光学系统结构在66 mm×40 mm×24 mm的体积范围内,光谱分辨率理论上达到0.2 nm,比未加柱透镜的结构提升了2.5倍。然后,根据理论分析,选购了合适的光电器件进行了系统封装,与匹配的电路模块结合,实现了微型光谱仪的光谱检测功能。光谱仪的光学系统安装在66 mm×40 mm×30 mm的体积范围内,实际测量的光谱分辨率为0.215 nm,与理论结果较为吻合。进一步地,搭建了一套基于该微型光谱仪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测量系统,该微型光谱仪作为信号解调仪,选择了四个中心波长分别为1534、1538、1542和1545 nm的光纤光栅作为传感器,温度在0~50℃范围内以1℃为间隔连续变化,最终实现了温度实时测量和信号解调,系统温度灵敏度分别达到9.58、9.68、9.69和9.6 pm·℃^(-1),验证了该微型光谱仪的高分辨率和高可靠性。研制的微型光谱仪的子组件可以固定在外壳上,系统内部无可移动元器件,体积小、分辨率高、稳定性好,可应用于其他诸如物质浓度分析、传感信号测量等需要高分辨光谱分析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光谱仪 双光栅 柱透镜 高分辨率 近红外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1卫星多时相组合近红外数据水稻识别能力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利民 刘佳 +3 位作者 杨福刚 姚保民 邵杰 杨玲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96-202,共7页
针对近红外波段水稻识别能力的问题,选择银川市所属的5个县区为研究区域,采用2016年5月18日、6月16日、7月30日、9月13日4个时相GF-1/WFV影像的近红外波段(0.76~2.526μm)数据,基于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取了4个单时相、3个多时相条件下的... 针对近红外波段水稻识别能力的问题,选择银川市所属的5个县区为研究区域,采用2016年5月18日、6月16日、7月30日、9月13日4个时相GF-1/WFV影像的近红外波段(0.76~2.526μm)数据,基于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取了4个单时相、3个多时相条件下的水稻识别结果,并与全波段数据分类结果进行了比较。单时相5、6、7和9月份近红外波段水稻识别精度分别为83.63%、57.40%、75.82%和62.61%,除5月份精度高于全波段5.75个百分点外,其他时相都低于全波段识别精度,6月份相差最高为30.23个百分点。多时相5/6、5/7、5/6/7/9月份组合,近红外水稻识别精度分别为83.76%、93.93%和94.03%,分别比全波段低5.47,高8.58和0.73个百分点。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早期的5月份、中期的7月份,近红外波段可以作为单时相遥感识别数据源,包括生长早期和中期2个时相在内的多时相近红外波段组合都可以作为遥感识别的数据源,研究结果可以作为GF-1数据水稻遥感识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 面积识别 多时相 近红外波段 GF-1/WFV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6S模式对EOS-MODIS可见光到中红外波段的大气订正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杰 王介民 郭铌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1-657,i004,共8页
应用 6S辐射传输模式对MODIS可见光到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进行大气订正 ,订正过程分两步进行 :首先设定地表为朗伯体 ,再应用二向反射模型BRDF进行订正 ,订正结果与美国MODIS研究组应用MAS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 ,两者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 应用 6S辐射传输模式对MODIS可见光到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进行大气订正 ,订正过程分两步进行 :首先设定地表为朗伯体 ,再应用二向反射模型BRDF进行订正 ,订正结果与美国MODIS研究组应用MAS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 ,两者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经过臭氧、水汽、气溶胶等散射吸收订正 ,对于一定范围的反射率 ,大气订正使植被区红光波段反射率ρ1 降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 ρ2 增加 ,蓝光波段反射率 ρ3降低 ;大气订正后 ,归一化植被指数INDV较大气订正前有所增加 ,增加的最大值为 0 .1 0 4 ,抗土壤 大气植被指数IEV值略有减小 ,减小的最大值为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EOS-MODIS 辐射传输模式 订正 反射率 水汽 近红外波段 红外波段 二向反射模型 M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6S模型的可见光、近红外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 被引量:74
16
作者 阿布都瓦斯提.吾拉木 秦其明 朱黎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1-618,共8页
受大气吸收与散射的影响 ,电磁波在大气—目标物—遥感器途径传输过程中发生失真 ,造成目标地物反射辐射能量到达遥感器时被衰减。给计算地表反照率 反射率和地表温度等关键参数带来较大的误差。选择陆地卫星 7号ETM +遥感影像的可见... 受大气吸收与散射的影响 ,电磁波在大气—目标物—遥感器途径传输过程中发生失真 ,造成目标地物反射辐射能量到达遥感器时被衰减。给计算地表反照率 反射率和地表温度等关键参数带来较大的误差。选择陆地卫星 7号ETM +遥感影像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数据 ,利用 6S模型 ,进行大气辐射校正和反射率反演。同步气象数据用于遥感器所接受的大气顶部辐射的模拟、验证和评价 6S对大气校正的可靠性。最后对ETM +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数据大气校正前后的反射辐射和均一化植被指数 (NDVI)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模型 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 定量遥感 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近红外光斑位置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佳彬 陈云善 +1 位作者 高世杰 吴志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5-211,共7页
为了提高1 550 nm近红外波段光斑位置的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积分无穷解算模型。以高斯光斑为入射光模型,深入分析了In Ga As四象限探测器(Quadrant Detector,QD)输出信号与光斑实际位置之间的关系,考虑探测器直径及沟道的影响,通... 为了提高1 550 nm近红外波段光斑位置的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积分无穷解算模型。以高斯光斑为入射光模型,深入分析了In Ga As四象限探测器(Quadrant Detector,QD)输出信号与光斑实际位置之间的关系,考虑探测器直径及沟道的影响,通过引入误差补偿因子,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得到有效光斑半径,从而获得新解算模型的解析表达式,最后在搭建的In Ga As QD光斑位置检测系统上对提出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可有效降低不同半径光斑下的位置检测误差;入射光总能量约为10μW,光斑半径0.75 mm时,在[-0.75~0.75 mm]检测范围内,新模型均方根误差为0.003 mm,最大误差为0.009 mm,较原有模型分别降低了78.6%和52.6%。新模型在激光通信和激光雷达等工程实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50 nm近红外波段 In GA As四象限探测器 光斑位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注入掺镱磷酸盐玻璃平面光波导的近红外特性
18
作者 吕婧妍 郭海涛 +1 位作者 徐君 刘春晓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87,共5页
在能量为(0.5+0.55)MeV和剂量为(1.0+2.0)×10^16 ions/cm^2的条件下,通过氢离子注入制备了掺Yb^3+磷酸盐玻璃波导,并研究了该波导在近红外波段的特性.棱镜耦合法测量的离子注入波导的导模的有效折射率与反射计算法计算的有效折射... 在能量为(0.5+0.55)MeV和剂量为(1.0+2.0)×10^16 ions/cm^2的条件下,通过氢离子注入制备了掺Yb^3+磷酸盐玻璃波导,并研究了该波导在近红外波段的特性.棱镜耦合法测量的离子注入波导的导模的有效折射率与反射计算法计算的有效折射率基本吻合.通过模拟辐照引起的空位分布,探讨了离子注入平面波导的形成理论.利用FD-BPM对波导中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高能量的氢离子注入掺Yb 3+磷酸盐玻璃能够制备出近红外波导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 近红外波段 离子注入 掺镱磷酸盐玻璃 折射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纤维红外吸收特性的皮棉杂质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4
19
作者 郏东耀 丁天怀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为有效检测出与棉纤维形态、颜色极其相似的异性纤维杂质,根据异性纤维与棉纤维近红外吸收特性的差别,提出近红外光谱成像方法检测皮棉异性纤维杂质.该方法分析近红外波段中异性纤维与棉纤维吸收特性差异随波长变化规律,确定了区分棉纤... 为有效检测出与棉纤维形态、颜色极其相似的异性纤维杂质,根据异性纤维与棉纤维近红外吸收特性的差别,提出近红外光谱成像方法检测皮棉异性纤维杂质.该方法分析近红外波段中异性纤维与棉纤维吸收特性差异随波长变化规律,确定了区分棉纤维与多种异性纤维的最佳波段的范围,建立红外光谱成像系统,将异性纤维近红外吸收特性转化为近红外图像中异性纤维图像特征,利用自适应图像增强和二值化图像处理,从皮棉背景中提取异性纤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异性纤维图像特征明显,检测结果与实际相符,此方法可有效识别皮棉中异性纤维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特性 皮棉 杂质检测 异性纤维 图像特征 近红外波段 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图像 近红外吸收 棉纤维 纤维形态 变化规律 成像方法 成像系统 特性转化 图像处理 图像增强 检测结果 二值化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复合纳米结构消色差超透镜设计与优化
20
作者 李昭慧 潘亚晴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7,共7页
利用粒子群算法结合遗传算法,针对宽波段下的双层超透镜进行分层设计与优化,以实现双层复合纳米结构超透镜聚焦与消色差性能提升。首先,研究凹凸超透镜所需的微纳单元结构的光学调制特性,通过数值仿真软件Lumerical来扫描固定高度下微... 利用粒子群算法结合遗传算法,针对宽波段下的双层超透镜进行分层设计与优化,以实现双层复合纳米结构超透镜聚焦与消色差性能提升。首先,研究凹凸超透镜所需的微纳单元结构的光学调制特性,通过数值仿真软件Lumerical来扫描固定高度下微纳单元结构的半径构建相位数据库。之后,根据双层超透镜所需的相位轮廓逐层优化,即在相位数据库中找到最佳半径-相位矩阵,即每层超透镜每个位置上对应最佳的单元结构。最后,根据优化结果逐层构建双层超透镜,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双层超透镜可以实现近红外波段(1000 nm,1250 nm)的聚焦,且消色差效果优于同焦距下的单层超透镜。此超透镜为近红外波段双层复合纳米结构超透镜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超透镜 消色差 单元结构 近红外波段 聚焦光斑半径 艾里光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