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近红外反射率铬钴绿颜料的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周鹏飞 朱洪立 +5 位作者 李明俊 张成军 王兴一 王珩 潘士兵 单妍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以Cr_(2)O_(3)与CoO为原料,通过掺杂Al_(2)O_(3)粉体,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铬钴绿颜料,研究Cr与Al的不同配比、不同煅烧温度、不同保温时间对尖晶石型铬钴绿颜料的物相组成、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及CIE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 以Cr_(2)O_(3)与CoO为原料,通过掺杂Al_(2)O_(3)粉体,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铬钴绿颜料,研究Cr与Al的不同配比、不同煅烧温度、不同保温时间对尖晶石型铬钴绿颜料的物相组成、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及CIE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与Cr的摩尔比为0.1、0.9时,制备的尖晶石型铬钴绿颜料CoAl_(0.1)Cr_(0.9O4)在近红外波段处的反射率最高,其色相为略微偏蓝的绿色相,呈色能力较好。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煅烧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为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料 掺杂 XRD 近红外反射率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鲜叶组织结构、近红外反射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佛琳 赵春江 +2 位作者 王纪华 刘良云 曹卫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04-2109,共6页
对烤烟品种中烟101进行了叶片近红外反射率测定、组织结构解剖观察以及两者关系分析,并研究了成熟度、叶位、施氮量因素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叶位上升、成熟度降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组织比、比... 对烤烟品种中烟101进行了叶片近红外反射率测定、组织结构解剖观察以及两者关系分析,并研究了成熟度、叶位、施氮量因素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叶位上升、成熟度降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组织比、比叶重均呈上升趋势,鲜烟叶近红外(800 nm)反射增加;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组织比与近红外反射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厚度能较好地预测近红外反射率,预测方程决定系数为0.871**(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近红外反射率 组织解剖结构 成熟度 叶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玻璃微球/BiFe_(1-x)Al_(x)O_(3)近红外反射复合颜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安炳辉 姚旭 +2 位作者 宋健 曹小凤 姚伯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4-268,共5页
采用水热法和液相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环境友好型多彩近红外反射颜料,结构通式为HGM/BiFe_(1-x)Al_(x)O_(3)(x=0、0.1、0.2、0.3、0.4),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颜料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等... 采用水热法和液相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环境友好型多彩近红外反射颜料,结构通式为HGM/BiFe_(1-x)Al_(x)O_(3)(x=0、0.1、0.2、0.3、0.4),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颜料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BiFe_(1-x)Al_(x)O_(3)均匀的沉积在中空玻璃微球(HGM)的表面,随着Al^(3+)掺杂的增多,颜料的禁带间隙从1.81eV增加到2.02eV,粉末颜色由红棕色变为黄色,颜料的近红外反射率最高达87.16%。由其制备的涂层反射率高于类似颜色常规涂层的反射率,而且颜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因此,这些颜料有望作为“冷”颜料在建筑隔热等涂料方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掺杂 近红外反射率 “冷”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型近红外低反射与8~14μm低发射率兼容涂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伟钢 张涛 吕丹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72-11177,共6页
以纳米SiO2为微纳结构改性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树脂基体、Al粉和Sm2O3为功能颜料,采用刮涂法制备得到了具有良好疏水特性的PDMS/Al-Sm2O3复合涂层。分析探讨了PDMS和颜料配比、纳米SiO2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DM... 以纳米SiO2为微纳结构改性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树脂基体、Al粉和Sm2O3为功能颜料,采用刮涂法制备得到了具有良好疏水特性的PDMS/Al-Sm2O3复合涂层。分析探讨了PDMS和颜料配比、纳米SiO2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DMS和颜料配比对涂层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当涂层中PDMS和颜料配比为6∶4时,涂层的发射率和1.06μm近红外反射率分别为0.502和60.2%,同时涂层的水接触角可达到124°,要明显高于传统聚氨酯基近红外低反射与8~14μm低发射率兼容涂层。在涂层配方中添加纳米SiO2可通过增加涂层的粗糙度而明显增强PDMS/Al-Sm2O3复合涂层的疏水特性,当纳米SiO2添加量为8%时,涂层的水接触角可增大到138°,涂层的发射率和1.06μm近红外反射率仍可低至0.524和5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纳米SIO2 红外发射率 近红外反射率 水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掺杂Y_2Ba_2O_5高近红外反射颜料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姜峻 姚伯龙 +3 位作者 高旭瑞 王利魁 李洪萍 邓丽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1-64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环境友好型绿色近红外反射纳米颜料,结构通式为Y_2Ba_((2-x))Cu_xO_5(x=0、0.25、0.50、0.75和1.0),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UV-vis-NIR分光光度仪和高精度分光测色仪对制备颜料的结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环境友好型绿色近红外反射纳米颜料,结构通式为Y_2Ba_((2-x))Cu_xO_5(x=0、0.25、0.50、0.75和1.0),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UV-vis-NIR分光光度仪和高精度分光测色仪对制备颜料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铜离子掺杂进入Y_2Ba_2O_5晶格中,Y_2Ba_2O_5晶粒尺寸由62.1 nm降低至54.7 nm。Cu^(2+)取代Y_2Ba_2O_5中的部分Ba^(2+),粉末颜色由白色变为绿色(a*=–21.61),禁带宽度由2.30 e V减少到2.04 e V;粉末呈现不规则球形结构,粒径分布在150~300 nm范围内。掺杂Cu^(2+)使粉末的近红外反射率降低,但Cu^(2+)掺杂量为x=0.50时仍然表现出较高的近红外反射率(68.80%)和太阳光反射率(45.95%)。因此,Y2Ba(2-x)CuxO5系列高近红外反射绿色粉末作为"冷"颜料在建筑涂料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绿色颜料 近红外反射率 禁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红外-激光兼容隐身涂层的构建与性能调控
6
作者 庄月婷 徐国娟 +4 位作者 张伟钢 张佳伦 杨茂盏 唐婉琪 张千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3-325,共13页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超疏水性能,以及兼具低红外发射率和低近红外反射率的复合涂层。方法使用玻璃棒刮涂法制备复合涂层,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丙烯酸改性聚氨酯(APU)共混改性树脂为黏合剂,以铝(Al)为红外隐身材料,以...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超疏水性能,以及兼具低红外发射率和低近红外反射率的复合涂层。方法使用玻璃棒刮涂法制备复合涂层,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丙烯酸改性聚氨酯(APU)共混改性树脂为黏合剂,以铝(Al)为红外隐身材料,以多层石墨烯为近红外吸收剂,以纳米SiO_(2)、硅烷偶联剂(KH560)和氨基硅烷改性剂(APTES)为界面改性剂,研究各组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当总填料的质量分数为45%,且m纳米SiO_(2)∶mGO+Al=4∶6,mAl∶mGO=6∶4,mAPU∶mPDMS=1∶9时,涂层在1.06μm处的反射率低至42.1%,在8~14μm处的发射率低至0.711,水接触角达到150.5°。添加KH560、APTES进行优化(KH560的质量分数为2%,APTES的质量分数为4%)后,涂层的性能进一步提升,红外发射率低至0.697,在1.06μm处近红外反射率低至41.5%,水接触角达到151.5°,附着力为1级,柔韧性指标为2 mm,耐冲击强度为50 kg·cm。结论成功制备了超疏水、低红外发射率、低近红外反射率兼容的涂层,它在各类装备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为超疏水功能涂层的力学性能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红外发射率 近红外反射率 复合涂层 力学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建筑节能热反射隔热涂料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学梅 李兵 +1 位作者 曹红锦 林牧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41,共3页
以高温烧结彩色陶瓷空心微珠为热反射隔热涂料的功能填料,制备了各色热反射隔热涂料,对涂层结构和组成配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颜色条件下,添加有彩色陶瓷空心微珠的涂层热传导率低,近红外反射率明显高于普通涂层,与染色的... 以高温烧结彩色陶瓷空心微珠为热反射隔热涂料的功能填料,制备了各色热反射隔热涂料,对涂层结构和组成配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颜色条件下,添加有彩色陶瓷空心微珠的涂层热传导率低,近红外反射率明显高于普通涂层,与染色的空心微珠相比,耐酸碱性、耐候性和耐高温性能优异,在建筑节能、工业仓储保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空心微珠 反射 隔热 涂料 近红外反射率 耐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颜料在红外隐身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叶圣天 成声月 +2 位作者 刘朝辉 王飞 贾艺凡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43,180,共6页
目的通过冷颜料降低目标的表面温度,起到红外隐身的作用。方法采用XRD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分析颜料的相结构及近红外光谱特性。采用红外辐射率测量仪、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红外灯模拟太阳光照射,分析涂... 目的通过冷颜料降低目标的表面温度,起到红外隐身的作用。方法采用XRD衍射仪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分析颜料的相结构及近红外光谱特性。采用红外辐射率测量仪、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红外灯模拟太阳光照射,分析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及反射隔热性能。结果与炭黑颜料相比,铁铬黑颜料的近红外平均反射率为57%,且反射光谱与叶绿素基本一致;当填料质量分数为10%时,铁铬黑涂层的近红外反射率最大,平均反射率为39.2%,红外发射率为0.91;20%(质量分数)炭黑涂层和10%(质量分数)铁铬黑涂层相比,铁铬黑涂层的反射隔热效果明显,其平衡温度较普通炭黑涂层低8.8℃。结论红外隐身材料应考虑颜料对涂层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在满足涂层颜色的条件下尽量控制颜料的添加量,实际应用中以颜料添加10%(质量分数)为宜,在满足涂层反射隔热要求的同时,保证了涂层的红外发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隐身 冷颜料 铁铬黑 红外发射率 近红外反射率 CIE色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聚氨酯/Al-Sm_2O_3复合涂层自然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伟钢 徐国跃 +1 位作者 薛连海 陈亚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0-435,共6页
通过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聚氨酯(PU)/Al-Sm_2O_3复合涂层,从功能特性和力学性能角度系统研究了改性前后涂层自然老化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性后PU/Al-Sm_2O_3复合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对自然老化的稳定性得到... 通过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聚氨酯(PU)/Al-Sm_2O_3复合涂层,从功能特性和力学性能角度系统研究了改性前后涂层自然老化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性后PU/Al-Sm_2O_3复合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对自然老化的稳定性得到明显增强,在同等条件下改性后的涂层发射率要明显低于未改性的涂层发射率。改性后涂层表面的Sm_2O_3颗粒分散更加均匀,对近红外光的吸收强度有所增强,从而使改性后涂层对1.06μm近红外光的反射率要明显低于未改性涂层。改性前后涂层的硬度对自然老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硬度可保持在3 H;未改性涂层的附着力和耐冲击强度受自然老化影响明显,但改性后涂层的附着力和耐冲击强度得到明显加强,经自然老化4个月后仍然可保持在1级和50 kg·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红外发射率 近红外反射率 自然老化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有机硅/Al-Sm_2O_3复合涂层的耐温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伟钢 薛连海 +1 位作者 王永贵 陆会笑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54,共6页
以Al粉、Sm_2O_3为颜料,环氧改性有机硅为黏合剂,采用喷涂法制备了环氧改性有机硅/Al-Sm_2O_3复合涂层。研究了不同耐热温度及耐热时间对涂层外观、微结构、近红外反射率、红外发射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涂层在300℃下热... 以Al粉、Sm_2O_3为颜料,环氧改性有机硅为黏合剂,采用喷涂法制备了环氧改性有机硅/Al-Sm_2O_3复合涂层。研究了不同耐热温度及耐热时间对涂层外观、微结构、近红外反射率、红外发射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涂层在300℃下热处理5 h后,其外观、微结构保持不变;发射率和1.06μm近红外反射率可分别低至0.607和64.7%;涂层的硬度、附着力和耐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可分别保持在4 H、1级和50 kg·cm;所制备涂层在250℃下热处理100 h后,其外观、微结构仍然保持不变;发射率和1.06μm近红外反射率可分别低至0.624和67.1%;涂层的硬度、附着力和耐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可分别保持在4 H、1级和50 kg·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红外发射率 近红外反射率 耐温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建筑节能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光 邓安仲 +1 位作者 陈科 戎祥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
基于减少能源消耗及缓解热岛效应的要求,以铁铬黑为颜料,硅溶胶-苯丙复合乳液为基料,制备了黑色系建筑节能涂料,探讨了颜料掺量及涂层厚度对节能涂料光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衍射仪、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精密色度仪等分析颜... 基于减少能源消耗及缓解热岛效应的要求,以铁铬黑为颜料,硅溶胶-苯丙复合乳液为基料,制备了黑色系建筑节能涂料,探讨了颜料掺量及涂层厚度对节能涂料光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RD衍射仪、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精密色度仪等分析颜料的物相结构及光学性能。采用红外灯模拟太阳热源测量涂层的隔热性能。结果表明:铁铬黑颜料的近红外平均反射率为57%,且反射光谱与叶绿素基本一致;当颜料掺量为10%、涂层干膜厚度为150μm时,涂层的近红外平均反射率为39.2%,长波发射率为0.89,隔热效果明显,其平衡温度较空白样低9.8℃,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颜料 铁铬黑 长波发射率 近红外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颜料对建筑节能涂层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安仲 杨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究冷颜料在建筑节能涂层中的应用,通过降低建筑外墙温度来实现节能降耗。方法以钛铬黄及铁黄作为颜料,改性硅溶胶-苯丙复合乳液作为成膜基料,制备了两种建筑节能涂料,探讨了两种颜料及其掺量对建筑节能涂层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 目的探究冷颜料在建筑节能涂层中的应用,通过降低建筑外墙温度来实现节能降耗。方法以钛铬黄及铁黄作为颜料,改性硅溶胶-苯丙复合乳液作为成膜基料,制备了两种建筑节能涂料,探讨了两种颜料及其掺量对建筑节能涂层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精密色差仪和红外发射率测量仪,对颜料及涂层性能进行表征,采用红外灯模拟太阳热源测量涂层的隔热性能。结果相比于铁黄,钛铬黄"冷"颜料拥有更大的晶粒尺寸和更高的近红外平均反射率,其晶粒尺寸和近红外平均反射率分别比铁黄高52.3 nm和14.06%。当钛铬黄掺量为20%时,涂层近红外平均反射率最大,最大值为68.69%,试板平衡温度较空白板及相同铁黄掺量试板分别低23.1℃和10.6℃,隔热效果明显。结论冷颜料相比于传统铁系颜料更适宜做建筑节能涂层用颜料,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实际应用中冷颜料掺量以2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冷颜料 近红外反射率 红外发射率 晶体结构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建筑节能涂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杨光 邓安仲 陈静波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1,共6页
针对目前市面上应用的建筑节能涂料多以白色和浅色为主,装饰性不佳,分别以钛铬黄和铁黄、钴绿和铬绿2种黄、绿色系的彩色颜料为反射颜料,制备了2种彩色建筑节能涂料,并探究隔热性能较好的涂层对应的颜料种类及其掺量。采用X射线衍射仪... 针对目前市面上应用的建筑节能涂料多以白色和浅色为主,装饰性不佳,分别以钛铬黄和铁黄、钴绿和铬绿2种黄、绿色系的彩色颜料为反射颜料,制备了2种彩色建筑节能涂料,并探究隔热性能较好的涂层对应的颜料种类及其掺量。采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精密色差仪对颜料和涂层性能进行表征,用自制隔热性能测试装置测量涂层的隔热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铁黄和铬绿,钛铬黄和钴绿2种颜料的近红外平均反射率更高;当掺量为20%时,钛铬黄和铬绿涂层近红外平均反射率最大分别为68.69%和48.57%,红外发射率分别为0.93和0.90,此时2种涂层试板的平衡温度较空白板分别低17.8℃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颜料 红外发射率 近红外反射率 色度值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料复掺对建筑节能涂层性能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杨光 邓安仲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59,共7页
基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缓解热岛效应的要求,分别将镍钛黄和钴蓝、铁锌铬棕和二氧化钛复掺作为颜料,以自制的硅溶胶-苯丙复合乳液为基料,制备了2种系列的建筑节能涂层,并探究复掺颜料比例对涂层性能的影响。采用XRD衍射仪、紫外/可见/近红... 基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缓解热岛效应的要求,分别将镍钛黄和钴蓝、铁锌铬棕和二氧化钛复掺作为颜料,以自制的硅溶胶-苯丙复合乳液为基料,制备了2种系列的建筑节能涂层,并探究复掺颜料比例对涂层性能的影响。采用XRD衍射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长波发射率仪和精密色差仪对颜料和建筑节能涂层性能进行表征,采用红外灯模拟太阳热源测量复掺颜料涂层的隔热性能。结果表明:金红石型镍钛黄和二氧化钛的近红外反射特性类似,将其分别与钴蓝和铁锌铬棕复掺可以提高复掺涂层的近红外平均反射率,并可随复掺比例的改变调节涂层颜色;当镍钛黄与钴蓝、铁锌铬棕与二氧化钛复掺质量比分别为10∶1和1∶5时,涂层近红外平均反射率最大可达66.81%和65.98%,涂层分别呈现出苹果绿色和淡乳白色,平衡温度分别比空白石棉水泥板低10.6℃和9.8℃,隔热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镍钛黄 钴蓝 近红外反射率 长波发射率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云母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对聚氨酯/Al-Sm_2O_3复合涂层耐盐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运林 张伟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98,共5页
目的提高聚氨酯(PU)/Al-Sm_2O_3复合涂层的耐盐水性能。方法以绢云母和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PU/Al-Sm_2O_3复合涂层,系统研究改性前后涂层的微结构、红外发射率、近红外反射率及力学性能经盐水腐蚀后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 目的提高聚氨酯(PU)/Al-Sm_2O_3复合涂层的耐盐水性能。方法以绢云母和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PU/Al-Sm_2O_3复合涂层,系统研究改性前后涂层的微结构、红外发射率、近红外反射率及力学性能经盐水腐蚀后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绢云母和KH550改性后的涂层与改性前的涂层相比,其微结构在腐蚀前后几乎保持不变,经盐水腐蚀相同时间时,改性涂层具有更低的1.06μm近红外反射率,更优异的力学性能。改性涂层经盐水腐蚀10 d后,其硬度、附着力和耐冲击强度仍可保持在3H、1级和50 kg×cm。结论绢云母和KH550改性可明显提高PU/Al-Sm_2O_3复合涂层的近红外低反射性能及力学性能对盐水腐蚀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绢云母 硅烷偶联剂 红外发射率 近红外反射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对聚氨酯/Al-Sm_2O_3复合涂层耐盐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丹丹 陈永婷 +1 位作者 郑建东 张伟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47-3151,3158,共6页
以Al粉和Sm_2O_3为功能颜料、聚氨酯(PU)为黏合剂、石墨烯为改性剂,采用刮涂法制备得到了石墨烯改性PU/Al-Sm_2O_3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发射率测试仪、近红外光谱、涂层力学性能标准测试法,系统研究了石墨烯改性前后涂层经盐水... 以Al粉和Sm_2O_3为功能颜料、聚氨酯(PU)为黏合剂、石墨烯为改性剂,采用刮涂法制备得到了石墨烯改性PU/Al-Sm_2O_3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发射率测试仪、近红外光谱、涂层力学性能标准测试法,系统研究了石墨烯改性前后涂层经盐水腐蚀不同时间后的微结构、功能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石墨烯改性涂层经盐水腐蚀不同时间后的外观及表面微结构基本保持完好,体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经石墨烯改性后涂层相比改性前涂层,其发射率及1.06μm反射率对盐水腐蚀的稳定性明显改善,经盐水腐蚀21 d后发射率仅从腐蚀前的0.623上升为腐蚀后的0.638,1.06μm反射率从腐蚀前的40.8%降低为31.9%。经长时间盐水腐蚀后,改性后涂层比改性前涂层具有更低的发射率和1.06μm反射率。同时,改性后涂层相比改性前涂层可保持更加稳定和优良的力学性能,能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石墨烯 红外发射率 近红外反射率 耐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n2-xZnxTi2O6橙色色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小坚 张小珍 +4 位作者 刘华锋 冯均利 陈仁华 江瑜华 常启兵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63,共6页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n2-xZnxTi2O6(x=0、0.4、0.7、1.0、1.3)体系复合氧化物色料。通过测色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光谱、近红外光谱等研究了Zn含量及合温度对制备的Sn2-xZnxTi2O6...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n2-xZnxTi2O6(x=0、0.4、0.7、1.0、1.3)体系复合氧化物色料。通过测色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光谱、近红外光谱等研究了Zn含量及合温度对制备的Sn2-xZnxTi2O6色料的结构和呈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Zn的引入有利于促进具有立方烧绿石型结构的Sn2-xZnxTi2O6晶相的生成,从而改善色料的发色性能,在Zn含量x为0.7和1.0时,获得了偏红色调的橙色。随着合成温度提高,色料的L*值逐渐减小,而a*、b*和C*都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合成温度为850℃时,Sn1.3Zn0.7Ti2O6色料的L*、a*、b*值分别为62.41、27.61和28.30,其近红外反射率可达66%,颗粒平均粒径仅1μm左右,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调橙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绿石结构 钛酸锡锌 无机橙色色料 锌含量 近红外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型Ti_(1-2x)Cr_(x)Sb_(x)O_(2)纳米黄色色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小坚 张小珍 +4 位作者 刘华锋 陈仁华 韩博涛 王少华 李璐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2-939,共8页
以偏钛酸为钛源采用固相法制备了金红石型Ti_(1-2x)Cr_(x)Sb_(x)O_(2)(x=0.050、0.075、0.100、0.125)纳米黄色色料,主要研究了Cr/Sb共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Ti_(1-2x)Cr_(x)Sb_(x)O_(2)色料的晶型结构、呈色性能和显微形貌等的影响。结果... 以偏钛酸为钛源采用固相法制备了金红石型Ti_(1-2x)Cr_(x)Sb_(x)O_(2)(x=0.050、0.075、0.100、0.125)纳米黄色色料,主要研究了Cr/Sb共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Ti_(1-2x)Cr_(x)Sb_(x)O_(2)色料的晶型结构、呈色性能和显微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ol%-12.5mol%Cr/Sb共掺杂都可获得金红石型钛铬黄色料。Cr/Sb掺杂量增加,色料的红度值(a^(*))和黄度值(b^(*))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煅烧温度从950℃升至1200℃,色料的明度值(L^(*))逐渐减小,a^(*)值逐渐增加,而b^(*)值先增大后又明显减小。适量的Cr/Sb掺杂可有效抑制色料晶粒生长。当煅烧温度为1100℃时,合成的Ti_(0.8)Cr_(0.1)Sb_(0.1)O_(2)色料的b^(*)值达到46.64,呈现出深黄色色调,晶粒平均粒径仅211 nm左右,近红外反射率可达69%以上。合成的钛铬黄色料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溶液腐蚀性能,且在透明釉中表现优异的稳定性和呈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型结构 黄色色料 铬锑共掺杂 稳定性 近红外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颜料在涂料中的应用
19
作者 夏晶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2-77,共6页
本文对冷颜料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冷颜料的定义。并以白色和黑色2个典型的冷颜料的冷作用原理和特点,探讨了冷颜料的判定以及与冷颜料相关的标准。介绍了冷颜料在国内涂料行业的应用现状,指出近年来冷颜料在国内节能涂料和建筑反射... 本文对冷颜料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冷颜料的定义。并以白色和黑色2个典型的冷颜料的冷作用原理和特点,探讨了冷颜料的判定以及与冷颜料相关的标准。介绍了冷颜料在国内涂料行业的应用现状,指出近年来冷颜料在国内节能涂料和建筑反射隔热涂料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颜料 节能涂料 复合无机颜料 遮盖力 耐候性 近红外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