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1期68-70,35,共4页
本文整理2001-2003年间《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等杂志及各大音乐学院学报中有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理论研究文章,介绍了目前中国音乐史理论研究的概况。从这几年来看、音乐界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整理2001-2003年间《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等杂志及各大音乐学院学报中有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理论研究文章,介绍了目前中国音乐史理论研究的概况。从这几年来看、音乐界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更趋公正、客观,对近现代音乐作品的研究更趋深入,对"重写音乐史"的思考更趋透彻。但也显现出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方法论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其新时期的学科框架等问题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音乐 近现代音乐 反思 重写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历史缩影——重读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修订版)有感
2
作者 崔慧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成长与发展。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修订版)是目前有关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发展史的一部权威性的带有工具书性质的学术著作,具有重要的...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成长与发展。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修订版)是目前有关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发展史的一部权威性的带有工具书性质的学术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 中国近现代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某些专题史研究之审视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可文 留生 戴嘉枋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8-194,共7页
1980年代以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均有突飞猛进的进展。研究者们在音乐史料的发掘与整理、音乐史实的考证与梳理上,都取得许多的成果。文章通过对音乐教育史研究、中外音乐交流史研究、声乐创作史研究、器乐历史... 1980年代以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均有突飞猛进的进展。研究者们在音乐史料的发掘与整理、音乐史实的考证与梳理上,都取得许多的成果。文章通过对音乐教育史研究、中外音乐交流史研究、声乐创作史研究、器乐历史研究等板块的研究现状的回顾与检视,以期更好地认识本学科的研究格局。本文认为近年来研究视域的融合和多元对学科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创作史研究上有所停滞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近现代音乐 专题史研究 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的“抽屉”里有些什么?——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史料工作 被引量:33
4
作者 陈聆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12,共5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史料工作应该是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当前的研究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提出应该以文、谱、音、像、图、物齐全 ,来构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完备史料。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音乐 研究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静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4期4-16,共13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是中国音乐史学的重要分支。本文从近代音乐史学史的角度,简要地介绍了学科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指出在建国后学科起步阶段的“左”的影响;全面梳理了本学科在改革开放以来重要观点和重要文献,以及论文、专著等研究成果...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是中国音乐史学的重要分支。本文从近代音乐史学史的角度,简要地介绍了学科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指出在建国后学科起步阶段的“左”的影响;全面梳理了本学科在改革开放以来重要观点和重要文献,以及论文、专著等研究成果;并提供了当前“重写音乐史”的背景及其资料。文章指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已经落后了,应注重在学科建设方面花力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音乐 史学研究 学科建设 重写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宽宏的目光看待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戴嘉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3年第1期46-47,共2页
本文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和教学入手,谈到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问题,以及对于二十世纪中国音 乐发展的想法。
关键词 宽容 专题史 断代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音乐的和声复合运动
7
作者 曾理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19-30,共12页
多功能倾向、多调平面、多独立层次的立体化和声运动是近现代和声思维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将和声的这种整体横向运动称为和声的复合运动。和声复合运动的基本特征为: 1.不同层次的同时叠加; 2.各层次的独立横向展开及诸层次结合而成的... 多功能倾向、多调平面、多独立层次的立体化和声运动是近现代和声思维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将和声的这种整体横向运动称为和声的复合运动。和声复合运动的基本特征为: 1.不同层次的同时叠加; 2.各层次的独立横向展开及诸层次结合而成的合力运动。和声复合运动的基本类别为: 1.不同调性的复合(包括多功能的复合、多调式的复合等); 2.不同线性进行的复合; 3.不同音响结构的复合。总之,近现代音乐在不协和音响的开拓、和弦结构原则的多样化、单一调性的扩张、新的调性观念和无调性观念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运动 功能复合 近现代音乐 音响结构 和声功能 单一调性 立体化 线性思维 和声思维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音乐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的地位——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快安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129,共1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贾湖骨笛的出土,使我国音乐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至九千年前。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我国的音乐文明凸显丰富多样的变化,其中--些优秀的音乐因子通过各种记录方式得以保存完整,并在当下历久弥新。“鸦片...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贾湖骨笛的出土,使我国音乐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至九千年前。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我国的音乐文明凸显丰富多样的变化,其中--些优秀的音乐因子通过各种记录方式得以保存完整,并在当下历久弥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而音乐史也在这个时代的冲击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音乐是文化的知情者,抗战音乐是华夏儿女拼死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生动体现。这一时期的抗战音乐,不管主题是双方交战、描景抒怀,还是名篇写事记史怀人等,都深刻地反映了尖锐对立的民族矛盾,体现了我们华夏民族的自强信念、自尊品格和英雄情怀。抗战音乐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帮助人们体会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历史图景,从而深刻地思索今天、展望美好未来具有深远的影响。继承并弘扬抗战音乐中以爱国爱民为内核的中华音乐意志,对于我们实现新时代华夏儿女顶天立地的梦想与心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音乐 抗战 华夏民族 文明古国 文化发展 日本侵略者 中国音乐 贾湖骨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5月,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专题讲座暨音乐会剪影
9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4期I0002-I000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音乐 音乐 文娱活动 李岚清 专题讲座 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统
10
作者 夏滟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100年,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主流思想的萌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酝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时期,1949—2012)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以来)时期。中国文艺思想存在的叙事起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100年,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主流思想的萌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酝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时期,1949—2012)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以来)时期。中国文艺思想存在的叙事起点,肇端于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之中,其后的历史发展,则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及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的结合,并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精神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音乐 思想传统 毛泽东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汇与交流: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高层论坛”综述
11
作者 汪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1期154-159,共6页
"交汇与交流: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高层论坛"于2017年9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包括中国大陆、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33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3篇,围绕中国近现代音乐的海外传播与影响... "交汇与交流: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高层论坛"于2017年9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包括中国大陆、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33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3篇,围绕中国近现代音乐的海外传播与影响、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史料钩沉与蒐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术前沿问题研究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问题研究四个议题进行了成果发表和意见交流。此次论坛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交流机会,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与交汇 中国近现代音乐 音乐史学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带动灵魂的震颤——《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赏析
12
作者 刘美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X期89-90,共2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汪毓和先生编著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音乐教科书,可以从书中看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发展。本文将其定位为"灵魂的震颤",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将深入分析本书在特殊时期的历史价值、...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汪毓和先生编著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音乐教科书,可以从书中看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发展。本文将其定位为"灵魂的震颤",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将深入分析本书在特殊时期的历史价值、意义以及其历史局限性,就现今热议的"重写音乐史"进行评价并作出判断,表达作者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以及汪毓和先生的崇高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灵魂震颤 崇高敬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推进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近现代、当代音乐分会的研讨侧记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6年第4期67-69,共3页
本文以“中国音乐史学会第九届年会”缘起为背景,梳理了中国音乐史学会近现代与当代音乐分会的研讨,并对此次会议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学会 年会 近现代音乐 当代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曲同工 不谋而合——我国民间音乐多声手法与西方近现代和声技法之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阮弘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生成和发展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西方近现代音乐的兴起和形成,尽管时间相对短暂,它也有受独特的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的历史进程。这两者在音乐艺术领域的某些方面却有着相同之处。诸如我国民间器乐曲...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生成和发展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西方近现代音乐的兴起和形成,尽管时间相对短暂,它也有受独特的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的历史进程。这两者在音乐艺术领域的某些方面却有着相同之处。诸如我国民间器乐曲中由于受乐器构造、音域的影响而产生的翻高翻低的旋律进行;民间锣鼓中不同节奏的声部组合;渐进式、不对称的曲式结构;自由多变的节拍,如散板;在合奏中发挥各器乐的性能和音色;演唱演奏中的即兴性以及民间器乐中小型多样的组合形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音乐 西方近现代音乐 和声技法 三度结构 多声部民歌 多声音乐 民间合唱 手法 音乐文化 五声音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凡广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9-180,共2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已走过了百年的历史,产生并留下了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它们伴随并记载了祖国发展的历史,记录着各时代人们的生活与情感。对于学生来说不论是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历史,还是理解祖国发展的足迹都有着非常重...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已走过了百年的历史,产生并留下了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它们伴随并记载了祖国发展的历史,记录着各时代人们的生活与情感。对于学生来说不论是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历史,还是理解祖国发展的足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梳理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为起点,继而考察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音乐 艺术歌曲 高校音乐教育 声乐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八八年音乐学术文献要目(一) 部分现代作曲技术理论论文索引
16
作者 晨曲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中国音乐 近现代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 作曲技术理论 黄钟 技法研究 学术文献 论文索引 刘永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奏鸣——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2
17
作者 明言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共7页
本文就 2 0世纪中国音乐的文化属性、历史分期、形态特征、研究对象等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认为 :近现代音乐历史的研究 ,应当从 2 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的“断代史”研究入手 ;在研究方法上应当“由大而小”、“由泛而专”。文章... 本文就 2 0世纪中国音乐的文化属性、历史分期、形态特征、研究对象等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认为 :近现代音乐历史的研究 ,应当从 2 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的“断代史”研究入手 ;在研究方法上应当“由大而小”、“由泛而专”。文章指出 :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 ,如果一味地与宏观的“大历史学”、“大史学界”的研究保持一致的话 ,研究活动本身就会脱离于音乐艺术的本体属性和社会音乐生活的实际。在具体操作方法上 ,作者提出 :1、应当改变过去“大而全”的传统学科思维 ,“收窄”战线 ,把着力点放在做“主流”的音乐创作、主流音乐家的研究上面。 2、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 ,应当把宏观的近现代中国音乐的诸多问题做体系化、门类化、具体化的处理。 3、把一些交叉性的“问题史”、“门类史”拿出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音乐 历史研究 近现代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的突围——“重写音乐史”史学思潮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冯长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11,121-122+221,共11页
"重写音乐史"是20—21世纪之交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领域的一股重要的音乐史学思潮。这一思潮的根本出发点是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左"的思想的反思与反拨,同时就音乐史观、音乐史料建设、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 "重写音乐史"是20—21世纪之交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领域的一股重要的音乐史学思潮。这一思潮的根本出发点是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左"的思想的反思与反拨,同时就音乐史观、音乐史料建设、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对象的拓展等问题作出了广泛的讨论。"重写音乐史"思潮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观念的一次艰难的突围,它有力地推进了这一学科的发展。以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为主体的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任重而道远,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应在"重写"观念的引领下走向学术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音乐 中国近现代音乐 音乐史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无调性音乐视唱训练的设想——试用序列原则训练无调性视唱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0-64,共5页
二十世纪的音乐以其众多的流派,形形色色的风格及前所未有的创作技法形成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在此现代音乐思潮冲击下的每一个音乐人材,都将不可避免地要了解、接受、学习及运用近现代音乐的风格及其创作技法。因为,无论... 二十世纪的音乐以其众多的流派,形形色色的风格及前所未有的创作技法形成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在此现代音乐思潮冲击下的每一个音乐人材,都将不可避免地要了解、接受、学习及运用近现代音乐的风格及其创作技法。因为,无论是作曲专业,还是声乐、器乐专业,他们将来所接触的不仅有传统音乐,而且会有现代音乐。如果一个作曲者在谱面变为音响之前,大脑里面完全想象不出自己所写的音乐的效果,或想象的效果与实际音响相差千里,其后果可想而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无调性音乐 序列原则 创作技法 视唱 近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思潮 音程 训练 传统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音乐史加强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学术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滟洲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历史是人类发明的一种理解世界的智性形式,日常生活史是这种智性形式的一种表现,是研究具体的人与社会生活、实践行为及其观念的历史。在中国近代音乐史学界,聚焦于中国社会音乐文化思潮的变动、音乐本体等方面,甚或在概念框架中获得解... 历史是人类发明的一种理解世界的智性形式,日常生活史是这种智性形式的一种表现,是研究具体的人与社会生活、实践行为及其观念的历史。在中国近代音乐史学界,聚焦于中国社会音乐文化思潮的变动、音乐本体等方面,甚或在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的理论方法总结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富、富有创建的成果。对日常生活史虽然偶有微观化关注,但最终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日常生活由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绘就,可以成为我们了解近代中国音乐文化发生、发展的接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音乐 音乐 日常生活史 近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