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现代西方民生思想及其制度安排
1
作者 臧乃康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12,共4页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的民生理论偏重于民权,而同一时期以及其后的经济学家们的民生理论则偏重于社会保障。以民生为重点的福利国家的制度安排主要特色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通过国家制度安排和政府公共政策群来实现和保证;强调福...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的民生理论偏重于民权,而同一时期以及其后的经济学家们的民生理论则偏重于社会保障。以民生为重点的福利国家的制度安排主要特色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通过国家制度安排和政府公共政策群来实现和保证;强调福利的普遍性和普适性;福利开支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保障项目齐全;保障目的是维持社会成员一定标准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西方 民生思想 政策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近现代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佩龙 《北方音乐》 2017年第7期19-19,21,共2页
近现代是更加开放多元化相互交融的时代,尤其是在声乐作品中,这种时代感更加明显,本文就以西方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声乐作品来对其进行赏析,以此来分析其演唱风格。
关键词 西方近现代 声乐作品 演唱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特洛伊战争与当今美国看宗教如何作为研究西方的新突破口
3
作者 郭雨萌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0期314-315,共2页
电影特洛伊战争是一部描写希腊城邦之间因错综复杂的历史领土及其王后之争所引起的十年战争。整部电影,无论是人物的语言描写,角色描写,还是情节描写,都充斥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特洛伊战争所描写的希腊城邦,是早期西方文明的典型代表,而... 电影特洛伊战争是一部描写希腊城邦之间因错综复杂的历史领土及其王后之争所引起的十年战争。整部电影,无论是人物的语言描写,角色描写,还是情节描写,都充斥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特洛伊战争所描写的希腊城邦,是早期西方文明的典型代表,而近现代西方的一系列典型价值观都有其宗教根源,综合分析特洛伊战争与近现代美国的重要层面,得出结论,即宗教从宏观到微观均影响、融入了西方的个人乃至国家生活,宗教研究是研究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洛伊战争 早期西方 美国 近现代西方 宗教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绘画中的人体美
4
作者 张颖 《中国艺术》 2013年第2期131-131,共1页
本文通过对西方近现代人体绘画艺术的解剖学研究,把握不同时期作品审美特征的差异,阐释其创作的规律。
关键词 西方近现代 人体绘画艺术 解剖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正声明
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24-24,共1页
本刊2022年第19卷第18期总第431期发表的文章《探讨近现代西方美学思潮对西方建筑的影响》(第122-124页),原作者单位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更正为第一作者闫友鹏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第二作者方巍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特此申明!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美学思潮 第二作者 近现代西方 更正 原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历史嬗变与历史命运——从笛卡尔到胡塞尔和萨特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德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2期33-39,共7页
【正】 早在三个半世纪以前,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面对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淫威,喊出了“我思故我在”这条惊天地动鬼神的哲学原理,同培根一起开创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两个半世纪以后,面对着西方工业社会更趋严重的异化现象,“现象学之父... 【正】 早在三个半世纪以前,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面对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淫威,喊出了“我思故我在”这条惊天地动鬼神的哲学原理,同培根一起开创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两个半世纪以后,面对着西方工业社会更趋严重的异化现象,“现象学之父”胡塞尔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响应笛卡尔的精神召唤,先后提出了“回到事物本身”和“反思前的我思”的口号,开创和推动了当代现象学——存在主义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卡尔 胡塞尔 现象学 历史命运 主体性原则 历史嬗变 存在主义哲学 自我意识 近现代西方哲学 明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当代 面向世界──评《莱布尼茨》
7
作者 黄春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6期125-126,共2页
立足当代面向世界──评《莱布尼茨》黄春姣由陈修斋及其学生段德智合著的《莱布尼茨》一书,1994年11月由台湾东大图书公司作为“世界哲学家丛书”中的一种出版。这是华人写出的第一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莱布尼茨的专著。莱布... 立足当代面向世界──评《莱布尼茨》黄春姣由陈修斋及其学生段德智合著的《莱布尼茨》一书,1994年11月由台湾东大图书公司作为“世界哲学家丛书”中的一种出版。这是华人写出的第一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莱布尼茨的专著。莱布尼茨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最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哲学 充足理由原则 面向世界 矛盾原则 形上学 历史地位 近现代西方哲学 辩证唯物史观 思维原则 理论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拙”的审美意蕴的解读
8
作者 黄滟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期84-85,88,共3页
"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的审美特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释精神,表现于中国的书画艺术和园林艺术中。"拙"的美学观不仅影响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而且与西方近现代艺术的审美观念相吻合,成为世界... "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的审美特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释精神,表现于中国的书画艺术和园林艺术中。"拙"的美学观不仅影响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而且与西方近现代艺术的审美观念相吻合,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审美风格。究其原因,在于"拙"的内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释精神 书画 园林艺术 西方近现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研究方法:困境与超越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文梓 《教育家》 2021年第9期19-21,共3页
教育研究要重视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是人类社会一项系统的探究活动,包含着研究者、问题、方法、经费,研究成果的评价、应用,以及教育研究政策与制度等。其中,研究方法体现了研究者的素养,直接影响研究问题的解决,对研究经费的使用效能也有... 教育研究要重视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是人类社会一项系统的探究活动,包含着研究者、问题、方法、经费,研究成果的评价、应用,以及教育研究政策与制度等。其中,研究方法体现了研究者的素养,直接影响研究问题的解决,对研究经费的使用效能也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因而,研究方法是教育研究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对教育研究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影响。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从西方近现代科学发展中可清楚地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方法 探究活动 研究成果 使用效能 研究方法教育 西方近现代 政策与制度 关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