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张贤亮——兼谈俄罗斯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忏悔”主题 被引量:16
1
作者 许子东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1期44-55,共12页
他们的笔下都充满苦难,他们的艺术世界常常由苦役和土牢、由饥饿和体罚、由伤痛和血污所构成;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的作品之中,除了对处在不幸中的人们的真挚而又无可奈何的同情以外,除了对黑暗势力的激愤到痉挛程度的抗议以外,... 他们的笔下都充满苦难,他们的艺术世界常常由苦役和土牢、由饥饿和体罚、由伤痛和血污所构成;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的作品之中,除了对处在不幸中的人们的真挚而又无可奈何的同情以外,除了对黑暗势力的激愤到痉挛程度的抗议以外,更多的,却是在人的感官记忆中对伤痛对磨难进行精细的雕刻与玩味,却是在人的道德记忆中对羞耻对屈辱给予超然的抚摸与观照。其间,有一种混合在痛苦里的快感,一种绞伴着耻辱的自尊,一种由清水、血水、碱水合着的美酒,一种烙着皮肉的享受;其间,诚如有的评论家已经指出的那样,有一种对苦难的神圣化和理想化,甚至也可以说是一种对苦难的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贤亮 中国知识分子 中国近现代文学 灵与肉 中国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 艺术世界 中国现代文学 个性主义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历史底蕴及现实意义(下)
2
作者 郭桂香 王展国 《郭沫若学刊》 1999年第3期76-82,共7页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历史底蕴 郭沫若 现实意义 创造精神 开放精神 中国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 《狂人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文学精神的历史底蕴及现实意义(上)
3
作者 郭桂香 王卫国 《郭沫若学刊》 1999年第1期64-72,共9页
关键词 文学精神 批判精神 民主精神 中国近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科学精神 历史底蕴 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近现代女性文学中逃离意识
4
作者 王晓芳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4期230-231,共2页
从1840年到1949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段较为动荡的年代。在此期间,我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同时,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我国的思想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独立自主的思想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受社会时... 从1840年到1949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段较为动荡的年代。在此期间,我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同时,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我国的思想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独立自主的思想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受社会时代的影响以及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国的女性文学在此阶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在这些女性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逐步树立起来,特别是女性的独立意识和逃离意识成了这一时期女性文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逃离意识 文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写作的新范式研究——评《日本现代主义的比较文学研究》
5
作者 安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研究日本现代文学的时候,"现代主义"一词是无法回避的。从文学意义上来看,现代主义一般指的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新兴艺术学派和新感觉派两个文学派别所开展的文学活动。在《日本现代主义的比较文学研究》一书中,作者千叶宣... 在研究日本现代文学的时候,"现代主义"一词是无法回避的。从文学意义上来看,现代主义一般指的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新兴艺术学派和新感觉派两个文学派别所开展的文学活动。在《日本现代主义的比较文学研究》一书中,作者千叶宣一将日本的近现代文学同西欧的现代主义文学进行了比较,并且明确指出日本近现代文学深受西欧文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近现代文学 新感觉派 现代主义文学 日本现代文学 文学意义 文学史写作 文学派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中的章太炎形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小惠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8-77,91,共11页
章太炎是著名的小学家、经学家、思想家,在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史、学术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不可忽略的是,章太炎虽创作的文学作品较少,但从1911年至今的文学史对此多有书写,表明章太炎是近现代文学研究不可回避的话题。并且他在中国文学... 章太炎是著名的小学家、经学家、思想家,在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史、学术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不可忽略的是,章太炎虽创作的文学作品较少,但从1911年至今的文学史对此多有书写,表明章太炎是近现代文学研究不可回避的话题。并且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形象则多有变迁,展示出历史变革之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 文学作品 章太炎 经学家 中国近现代 学术史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滥毋缺”与“摸清家底”——《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简评
7
作者 子张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2,共4页
《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刘增人刘泉王今晖编著青岛出版社2015年12月版“宁滥毋缺”与“摸清家底”,这是我从新出版的《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前言后记的相关文字中看到的两个“关键词”,我以为这两句话既可能是该书编... 《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刘增人刘泉王今晖编著青岛出版社2015年12月版“宁滥毋缺”与“摸清家底”,这是我从新出版的《1872——1949文学期刊信息总汇》前言后记的相关文字中看到的两个“关键词”,我以为这两句话既可能是该书编纂的重要原则和初始动力,也是我意识到的这皇皇四大卷巨型编著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真实的意义所在。通常只说宁缺毋滥,何以在这里变成了宁滥毋缺?这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准确理解其正面意义。编著者在书前的《说明》第六条中表示:“本《信息总汇》在收罗、叙述文学期刊时,一向认同‘宁滥毋缺'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期刊 近现代文学 刘增 编著者 初始动力 青岛出版社 瀛寰琐记 申报馆 中国近代文学 四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发展--评《女性的书写:英美女性文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I0007-I0007,共1页
对于女性文学通常有着两种理解:以女性为表现题材的文学和由女性作家所创作的文学。前者反映着社会与女性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代表着女性对世界的看法。上述两种“女性文学”作品中,又以由女性作家所创作的真实反映女性对世界认识的变... 对于女性文学通常有着两种理解:以女性为表现题材的文学和由女性作家所创作的文学。前者反映着社会与女性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代表着女性对世界的看法。上述两种“女性文学”作品中,又以由女性作家所创作的真实反映女性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和自我觉醒的轨迹的文学作品更能增进社会对女性的理解,更能提升女性的话语权。在引领近现代文学发展主流的英美文学作品中,这样的特点尤为突出,因此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成为国内英美文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文学 英美文学 女性文学 文学作品 女性主义研究 自我觉醒 表现题材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东方文学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侯传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59-65,共7页
近百年东方文学反思侯传文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一百多年间,是东方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东方文学随之发生深刻变革。本文从社会文比基础,发展轨迹和独特个性三个方面,回顾和反思近百年东方文学现代化历程。1亚非社会文化的近代化... 近百年东方文学反思侯传文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一百多年间,是东方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东方文学随之发生深刻变革。本文从社会文比基础,发展轨迹和独特个性三个方面,回顾和反思近百年东方文学现代化历程。1亚非社会文化的近代化转型萌发于15世纪。欧洲列强入侵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文学 文学思潮 现实主义文学 文化转型 启蒙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 文化复兴 近现代文学 文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商品化给近代上海文学发展带来的限制
10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6-36,共1页
《上海文论》1992年第2期袁进《商品化与近代上海文学》一文中指出:近代上海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最早全面商品化的,商品化的趋势最终席卷了中国近现代文学。毫无疑问,商品化为近代上海文学的发展带来了解放,削弱了传统的束缚,但同时也给文... 《上海文论》1992年第2期袁进《商品化与近代上海文学》一文中指出:近代上海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最早全面商品化的,商品化的趋势最终席卷了中国近现代文学。毫无疑问,商品化为近代上海文学的发展带来了解放,削弱了传统的束缚,但同时也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限制。考察这段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化 上海文学 中国近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 发展带 近代上海 文论 限制 文学作品 文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大辞典》摭谈
11
作者 祝振玉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9-36,共8页
《中国文学大辞典》摭谈祝振玉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群星璀灿,从古而令若江河不绝、银汉无际。在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进行整理总结,使之传之久远,亦是弘扬民族文化、光大民族精神的千秋... 《中国文学大辞典》摭谈祝振玉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群星璀灿,从古而令若江河不绝、银汉无际。在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进行整理总结,使之传之久远,亦是弘扬民族文化、光大民族精神的千秋大业。在这方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文学发展 近现代文学 辞书编纂 传统文学 收词原则 摭谈 魏晋南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报·自由谈》与鲁迅杂文意识的成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春雨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6,共6页
关键词 《自由谈》 鲁迅杂文 《申报》 成熟 意识 中国近现代文学 《新青年》 现代文学 文学史叙述 中国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内好的鲁迅·中国的竹内好 被引量:2
13
作者 寇志明 严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38,49,共15页
在这篇文章里,我冒昧地跨出了我的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专业领域,来探讨中国和日本知识界之间的一个共同话题。尽管中日两国关系起起伏伏,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这种交流在现代的一个成果,就是围绕着中国现代文学创始... 在这篇文章里,我冒昧地跨出了我的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专业领域,来探讨中国和日本知识界之间的一个共同话题。尽管中日两国关系起起伏伏,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这种交流在现代的一个成果,就是围绕着中国现代文学创始人鲁迅与日本最重要的鲁迅研究者,著名作家、思想家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1910-1977)之间的对话,以及自此以后在中日两国知识分子中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内好 近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文化交流 共同话题 中日两国 知识界 中国和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隔与对话:网络作家的文学批评观念及价值
14
作者 江秀廷 马季 《当代作家评论》 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
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开篇指出,文学批评的形成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文学的关系,即是对于文学之自觉,二是思想的关系,即是所以佐其批评的根据。”(1)显然,文学批评除了在宏观上与时代、民族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观念有关系,还受... 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开篇指出,文学批评的形成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文学的关系,即是对于文学之自觉,二是思想的关系,即是所以佐其批评的根据。”(1)显然,文学批评除了在宏观上与时代、民族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观念有关系,还受到批评主体的能力、审美旨趣,乃至年龄、性别、职业等多个方面的制约。郭绍虞并未刻意强调批评主体的身份,因为他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拥有“知识分子”“士大夫”等统一称谓,一个作家同时又是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的现象非常常见。即使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主体 郭绍虞 网络作家 中国近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学理论家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林纾的翻译事业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晓莉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林译小说 翻译事业 文化运动 周作人 《巴黎茶花女遗事》 郭沫若 中国近现代文学 黑奴吁天录 青年鲁迅 五四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鲁迅研究月刊》征订单
16
作者 《鲁迅研究月刊》编辑部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鲁迅研究月刊》是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刊物。自1980年创刊,四十多年来发表了大量极有价值的近现代文学研究资料以及高水平学术研究论文。本刊长期以来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关键词 近现代文学 学术研究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学术刊物 《鲁迅研究月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讯
17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共1页
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与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社、《当代文坛》杂志社和《现代中文学刊》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1月21... 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与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文学分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社、《当代文坛》杂志社和《现代中文学刊》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1月21日至22日在四川省绵阳市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当代文坛》 四川省绵阳市 文学与艺术 理论与实践 西南科技大学 中华文学史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真”的情理世界——谈动物题材电影的艺术手法与人文向度
18
作者 纪懿炜 刘二永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46,共4页
文本是电影的基础,电影是文本的再加工。动物文学很难界定一个出现时间,因为人类最早期的文学作品中有着很浓厚的原始气息,尤其是原始神话。人类早期的文学创作的一大动因,便是对周边事物的模仿,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一批古希腊哲学家... 文本是电影的基础,电影是文本的再加工。动物文学很难界定一个出现时间,因为人类最早期的文学作品中有着很浓厚的原始气息,尤其是原始神话。人类早期的文学创作的一大动因,便是对周边事物的模仿,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一批古希腊哲学家对此便有很深刻的认识。[1]在神话之中,常能见到人化为兽,或半人半兽的形象,早期诗歌也多有奇珍异兽的形象,最典型的例证无疑就是中国上古神话专集《山海经》。但是,讨论动物文学主要还应该从近现代文学着眼。诸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等,可以说是动物叙事的先驱。因而,当电影艺术传播开之后,中国与西方的电影创作都有很多动物题材电影出现,在这一点上,文学与电影形成了很好的接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文学 《变形记》 《我是猫》 夏目漱石 卡夫卡 动物叙事 德谟克利特 艺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博物馆购进鲁迅、胡适签名本图书
19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11期61-61,共1页
鲁迅博物馆购进鲁迅、胡适签名本图书1995年9月19日中国书店举办了第一届"本世纪稀见书刊资料拍卖会",拍卖品均系近现代文学艺术方面的珍贵书刊资料。我馆参加了这次拍卖会,购进两本珍贵书籍。一本为鲁迅译,日本厨川白村著... 鲁迅博物馆购进鲁迅、胡适签名本图书1995年9月19日中国书店举办了第一届"本世纪稀见书刊资料拍卖会",拍卖品均系近现代文学艺术方面的珍贵书刊资料。我馆参加了这次拍卖会,购进两本珍贵书籍。一本为鲁迅译,日本厨川白村著《苦闷的象征》,未名社1924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博物馆 鲁迅日记 胡适 《苦闷的象征》 书刊资料 近现代文学 《尝试集》 厨川白村 拍卖会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象点击
20
作者 童路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1-203,共3页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 印象 现代化历程 范伯群 中国现代 文学学科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