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海潟湖碳酸盐体系的季节变化与调控机制
1
作者 庄雅 王洋 +2 位作者 全鑫 赵化德 苏剑钟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66,共17页
本研究于2023年4月和10月对海南岛最大的潟湖—小海进行了碳酸盐体系的调查,旨在评估该区域的河流无机碳输出通量、海-气界面二氧化碳(CO_(2))通量、水体酸化程度的季节差异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周边主要河流每年向小海潟湖输送0.682&... 本研究于2023年4月和10月对海南岛最大的潟湖—小海进行了碳酸盐体系的调查,旨在评估该区域的河流无机碳输出通量、海-气界面二氧化碳(CO_(2))通量、水体酸化程度的季节差异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周边主要河流每年向小海潟湖输送0.682×10^(9) mol总溶解无机碳,0.571×10^(9) mol总碱度和0.195×10^(9)mol钙离子,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小海流域单位面积无机碳通量在全球河口处于较高水平(47/134)。潟湖在4月为CO_(2)源,而在10月则转变成汇,年均CO_(2)通量[(0.9 mol/m^(2)·a)]显著低于全球大多数热带潟湖。在4月,受低pH河水输入影响,湖区南部与北部存在一定程度的酸化现象。而10月,湖区中部底栖海藻、海草和浮游植物的强光合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体酸化,使溶解氧过饱和(107%~136%),CO_(2)分压低至116μatm,pH(8.41±0.14)显著高于外海。本研究将为热带潟湖碳循环和万宁小海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潟湖 盐体系 河流输出通量 CO_(2)通量 近海酸化 蓝碳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北黄海北部海水文石饱和度分布特征及其调控因素
2
作者 王心怡 徐雪梅 +3 位作者 冯晓静 胡莹莹 胡姣婵 何宗财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本研究聚焦渔业资源丰富的北黄海北部海域,基于2022年10月的现场调查,分析了该海域海水文石饱和度(Ω_(arag))分布格局,采用双端元混合模型重点研究鸭绿江等河流输入及群落呼吸作用对海水Ω_(arag)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秋季北黄海北部... 本研究聚焦渔业资源丰富的北黄海北部海域,基于2022年10月的现场调查,分析了该海域海水文石饱和度(Ω_(arag))分布格局,采用双端元混合模型重点研究鸭绿江等河流输入及群落呼吸作用对海水Ω_(arag)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秋季北黄海北部海水Ω_(arag)较低,为1.02~2.34,Ω_(arag)<1.5的海域主要集中在鸭绿江口附近的东北部近岸海域及西南部离岸底层海域。鸭绿江等河流冲淡水的输入是北黄海北部近岸海水Ω_(arag)降低的重要控制因素;而北黄海冷水团的低温耦合群落呼吸作用是北黄海北部底层海水Ω_(arag)降低的重要控制因素;秋季随着北黄海冷水团减弱底层低Ω_(arag)的海水与表层海水混合加强会致使表层海水Ω_(arag)进一步降低,濒临生物钙质骨骼和外壳溶解的临界值。因此近海特别是河口附近海域是海洋酸化的敏感区。研究结果对于准确评估近海酸化的调控因子、发展趋势及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海水养殖业等规避低Ω_(arag)的酸化海水的危害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石饱和度 盐体系 近海酸化 河流输入 群落呼吸 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