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南汇嘴近岸海床近期演变分析——兼论长江流域来沙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虞志英 楼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53,共7页
长江口南汇嘴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是长江三角洲南翼向海延伸部分,是长江入海径流和泥沙进入杭州湾和东南沿海的主要输沙通道.在丰富的长江入海泥沙供应下,随着长江三角洲的向海伸展,南汇嘴近岸海床不断淤积.进入20世纪90年代,... 长江口南汇嘴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是长江三角洲南翼向海延伸部分,是长江入海径流和泥沙进入杭州湾和东南沿海的主要输沙通道.在丰富的长江入海泥沙供应下,随着长江三角洲的向海伸展,南汇嘴近岸海床不断淤积.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长江流域下泄泥沙的减少,引起南汇嘴近岸海床由淤积过程转向冲刷过程.此外,沿岸滩地的大规模的促淤造地工程,亦拦截了长江口入海的过境泥沙,从而加速近岸海床的冲刷.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长江流域大中型水库的不断兴建,长江入海泥沙量将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上,海床冲刷将不可逆转地持续下去,这应引起海洋工程建设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汇嘴 近岸海床 近期演变 流域来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前缘底坡不稳定地形的近期演变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4
2
作者 常瑞芳 陈樟榕 +3 位作者 陈卫民 欧素英 蒋东辉 曹振轶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159-164,共6页
根据1988~1996年埕北浅海区的海底调查资料,深入探讨了海底不稳定现象的形成及发育机制,分析了老黄河口水下三角洲不稳定地形的近期演变动态,提出海底地形及地貌演变的主要特征。并指出波浪是控制海底地形及微地貌变化的主要外动力因素。
关键词 老黄河口 不稳定地形 近期演变 水下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语音的近期演变及其途径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延瑞 梁玉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9-94,共6页
廿二年前全国方言普查时,宁德话曾以在闽东方言(指各点的城关话)中唯一能比较完整地保留中古阳声韵、入声韵三套韵尾这一特点而引人注目。可是,廿二年后的今天,我们旧地重到,却发现这一令人感到兴趣的特点渐趋消失,宁德人口语中读音因... 廿二年前全国方言普查时,宁德话曾以在闽东方言(指各点的城关话)中唯一能比较完整地保留中古阳声韵、入声韵三套韵尾这一特点而引人注目。可是,廿二年后的今天,我们旧地重到,却发现这一令人感到兴趣的特点渐趋消失,宁德人口语中读音因人有别、因时而异的混乱现象特别突出,这说明宁德语音近二、三十年正处于急遽变化之中。宁德是原福安专区所属的一个县,早些时候的宁德音系同福安话比较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演变 口语 因时而异 兴趣 尾韵 宁德 词素 近期演变 入声韵尾 元音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兴洲河段河势近期演变及分流分沙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元元 毛北平 +1 位作者 阳立群 吴琼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0-82,共3页
根据实测水文河道资料,分析了天兴洲河段河势的近期演变。结合天兴洲左右汊分流分沙比实测资料,得出结论:20世纪50~80年代,随着右汊的冲刷发展和左汊的淤积抬高,逐渐形成天兴洲左支右主的河势,目前基本趋于稳定,且尚无再次转化的趋势... 根据实测水文河道资料,分析了天兴洲河段河势的近期演变。结合天兴洲左右汊分流分沙比实测资料,得出结论:20世纪50~80年代,随着右汊的冲刷发展和左汊的淤积抬高,逐渐形成天兴洲左支右主的河势,目前基本趋于稳定,且尚无再次转化的趋势。三峡水库蓄水对天兴洲河势局影响不大,各种整治工程的实施,对河势的稳定起到了积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河道资料 近期演变 分流分沙 天兴洲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建成后上荆江河道演变趋势及治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晓红 汪红英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9-10,29,共3页
三峡工程建成后,上荆江河段首当其冲地面临清水下泄冲刷的影响,该河段沙市河弯及郝穴河弯局部河势变化相对明显。随着沿江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上荆江河段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系统分析了上荆江河段1998年以... 三峡工程建成后,上荆江河段首当其冲地面临清水下泄冲刷的影响,该河段沙市河弯及郝穴河弯局部河势变化相对明显。随着沿江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上荆江河段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系统分析了上荆江河段1998年以来及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的河道变化趋势,对上荆江河段的综合治理任务及治理思路进行了探讨;重点对沙市河弯提出了探索性的初步治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荆江河段 近期演变 治理思路 治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