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锁骨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近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7-899,共3页
目的:应用改良锁骨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近期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4年11月收住的98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手法复位改良锁骨带外固定,对照组应用手法复位"8&... 目的:应用改良锁骨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近期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4年11月收住的98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手法复位改良锁骨带外固定,对照组应用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表评估疼痛程度;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表中的肩关节活动度子量表,评估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锁骨带外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近期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锁骨带 外固定法 锁骨骨折 近期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与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配对对比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剑平 宋保华 +2 位作者 张爱娟 郑艳华 周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84-1285,共2页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急症开颅手术(Ⅰ组)与锥颅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Ⅱ组)对极重型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筛选Glasgow记分<8分、急症开颅手术和锥颅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的极重型HICH患者,两组间各个体以出血量、出...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急症开颅手术(Ⅰ组)与锥颅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Ⅱ组)对极重型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筛选Glasgow记分<8分、急症开颅手术和锥颅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的极重型HICH患者,两组间各个体以出血量、出血部位、治疗时间窗和Glasgow评分及年龄作为关键词进行顺序配对。治疗后14d为研究终点;以7d死亡率,研究终点死亡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和Glasgow记分为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Ⅰ组术后7d死亡17例(23.6%),研究终点应激性溃疡33例(45.8%),死亡42例(58.3%);Ⅱ组术后7d死亡8例(11.1%),至研究终点应激性溃疡29例(40.3%),死亡36例(50.0%)。三项指标两组病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研究终点存活病例Glasgow记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锥颅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较开颅手术对极重型HICH的近期临床效果更能显示出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重型高血压脑出血 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 疗效分析 配对 开颅术 GLASGOW评分 碎吸引流术 应激性溃疡 研究终点 近期临床疗效 开颅手术 P〉0.05 近期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HICH 治疗时间窗 出血部位 治疗效果 存活病例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旁肌入路复位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占勇 王少锋 +5 位作者 魏运栋 吴华荣 孔建军 宋占峰 郝占元 苑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4-956,共3页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有后方小关节突绞锁时,治疗相对困难。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共收治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均一期行后路经椎旁肌入路复位绞锁关节突联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近期临床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脱位 前路减压植骨 手术治疗 椎旁肌 复位 关节突绞锁 近期临床效果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