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菌株毒力因子差异表达研究
1
作者 瞿玉洁 李婷婷 +4 位作者 李茂媛 胡方芳 金婷婷 杨斌 罗振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比较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毒力相关因子天冬氨酸蛋白酶和生物膜形成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基因测序及微卫星分型方法,对临床真菌感染患者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进行鉴定,检测各菌株产生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及生物膜形成的能... 目的比较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毒力相关因子天冬氨酸蛋白酶和生物膜形成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基因测序及微卫星分型方法,对临床真菌感染患者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进行鉴定,检测各菌株产生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及生物膜形成的能力,比较各菌株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BCR1、EFG1、HWP1及天冬氨酸蛋白酶毒力基因SAPP1、SAPP2、SAPP3表达的差异。结果共收集8株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经基因鉴定均为基因Ⅰ型。微卫星分型结果显示,8株临床菌株分为4个微卫星型别,G1、G2、G3菌株为不同型别,分别分离自甲患者的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血;J1、J2、J3、J4、J5菌株为同一型别,分离自乙患者不同时期血标本。8株临床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能力均高于近平滑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22019,其中G1、G3和J5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强,J1、J2、J3、J4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中等,G2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弱。8株临床分离菌株均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酶体外表达水平均高于近平滑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 22019,G3、G1、G2菌株分别为低表达、中表达、高表达,酶体外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1、J5菌株为中表达,J2、J3、J4菌株为高表达,中表达菌株与高表达菌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患者分离的各菌株生物膜形成基因BCR1、EFG1、HWP1表达水平均增加,其中甲患者G1菌株EFG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G2菌株(P<0.05),乙患者分离的菌株BCR1、EFG1、HWP1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乙患者分离的各菌株天冬氨酸蛋白基因SAPP1、SAPP2、SAPP3表达水平均增加,其中G1菌株的SAPP1和SAPP2表达水平高于G2、G3(均P<0.05),乙患者SAPP1、SAPP2、SAPP3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平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形成和天冬氨酸蛋白酶产生能力均高于标准菌株,分离自不同标本的菌株毒力因子表达具有差异性,不同时期分离的菌株毒力因子表达差异不明显。患者可能存在同一时期多部位感染不同MT型别近平滑念珠菌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 毒力因子 生物膜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平滑念珠菌血流感染4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文晖 王力红 +2 位作者 张京利 赵霞 王桂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血流感染 近平滑念珠菌 非白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对近平滑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丁秀荣 苏建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研究近平滑念珠菌不同时期生物膜对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及氟康唑对其生物膜生成的影响。方法甲基四氮盐(XTT)减低法检测不同阶段生物膜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及生物膜的生成量。结果对氟康唑敏感的近平滑念珠菌在生物膜生成12 h后即对氟... 目的研究近平滑念珠菌不同时期生物膜对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及氟康唑对其生物膜生成的影响。方法甲基四氮盐(XTT)减低法检测不同阶段生物膜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及生物膜的生成量。结果对氟康唑敏感的近平滑念珠菌在生物膜生成12 h后即对氟康唑耐药。在12、24和48 h时间点,治疗浓度为8μg/mL的氟康唑均可显著抑制氟康唑耐药株生物膜的生成;浓度0.5μg/mL的氟康唑可显著抑制氟康唑敏感株生物膜形成,但要抑制耐药株生物膜的形成则需更高浓度的氟康唑(≥1μg/mL)。结论近平滑念珠菌不同阶段生物膜对氟康唑耐药性不同,氟康唑可显著抑制近平滑念珠菌敏感株和耐药株生物膜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 生物膜 氟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比萘芬治愈近平滑念珠菌所致口腔念珠菌病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曹雪辉 廖列辉 陈茶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8-228,共1页
患者男性,65岁。患寻常天疱疮5年,曾反复用地塞米松、泼尼松治疗。舌部、口腔内颊部粘膜奶黄色厚膜半年,厚膜真菌学检查鉴定为近平滑念珠菌。给予特比萘芬250mg/d,连用80天治愈。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 口腔念珠菌 特比萘芬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犬源近平滑念珠菌的分子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佳 杨金福 +2 位作者 岳华 汤承 杨松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4,共5页
应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从47株临床分离的犬源真菌中鉴定出一株近平滑念珠菌,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菌株在沙堡氏培养基上形成白色奶油状菌落,菌体呈典型酵母菌形态。腹腔接种小鼠出现脏器病变... 应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从47株临床分离的犬源真菌中鉴定出一株近平滑念珠菌,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菌株在沙堡氏培养基上形成白色奶油状菌落,菌体呈典型酵母菌形态。腹腔接种小鼠出现脏器病变并回收到该菌,而皮肤接种小鼠未出现病变。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制霉菌素高度敏感,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酮康唑中度敏感,对氟康唑耐药。ITS区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人源近平滑念珠菌高度同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菌与日本的人源分离株遗传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 转录间隔区 人工感染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生物膜形成特点的研究
6
作者 夏翠萍 汪业梅 +1 位作者 王金宇 王中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3-1430,共8页
目的分析近平滑念珠菌、拟平滑念珠菌、似平滑念珠菌生物膜产量和代谢活性特点及氟康唑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111株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拟平滑念珠菌和似平滑念珠菌,通过结晶紫、甲基四氮盐、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分析近平... 目的分析近平滑念珠菌、拟平滑念珠菌、似平滑念珠菌生物膜产量和代谢活性特点及氟康唑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111株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拟平滑念珠菌和似平滑念珠菌,通过结晶紫、甲基四氮盐、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分析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之间生物膜产生特点,并观察氟康唑对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生物膜形成不同时间段的影响。结果在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中,除了3株尿液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外,其余108株(97.3%)均可产生生物膜,近平滑念珠菌的生物膜产量和代谢活性均最强,且生物膜代谢活性在不同培养时间段(6、12、24、48、72和96 h)逐渐升高,在72 h时达最高,96 h时反而降低。拟平滑念珠菌、似平滑念珠菌虽均可产生生物膜,但生物膜的代谢活性在各个培养时间段均较弱,且在各个时间段无明显差异。血液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生物膜产量低于其他分离部位,生物膜代谢活性也最弱。氟康唑在不同培养时间段均可抑制生物膜的形成,48 h抑制作用最强。结论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中近平滑念珠菌的生物膜产量和代谢活性均最强,血液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生物膜产量和代谢活性低于其他分离部位,氟康唑对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生物膜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 毒力 生物膜产量 代谢活性 氟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中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双重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宋阔阔 王瑾 +4 位作者 赵诚睿 李慧芳 刘彦威 刘娜 刘建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6,共5页
为建立生牛乳中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2种念珠菌的种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目标菌的基因组DNA,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用该方法对含有目标... 为建立生牛乳中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2种念珠菌的种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目标菌的基因组DNA,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用该方法对含有目标菌的生牛乳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与对照菌株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烟曲霉等病原真菌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对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最低检出量均为10 CFU/mL;重复性好,T m值和Ct值变异系数分别在0.1%和2.5%之内。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2 h^3 h即可完成整个检测过程。建立的方法能用于生牛乳中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一次性快速、准确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牛乳 白色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性研究
8
作者 马文爽 杜军 周学章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03-109,共7页
以牛源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为试验菌株,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PCR扩增测序检测ERG11基因突变,Realtime PCR检测ERG11、CDR1、MDR1、MRR1基因的mRNA表达量,探讨耐药相关基因在牛源近平滑念珠菌耐唑类药物中... 以牛源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为试验菌株,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PCR扩增测序检测ERG11基因突变,Realtime PCR检测ERG11、CDR1、MDR1、MRR1基因的mRNA表达量,探讨耐药相关基因在牛源近平滑念珠菌耐唑类药物中的作用,为牛源近平滑念珠菌的耐药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近平滑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均高于75%,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50%,其中对氟康唑的耐药率最高,达58.3%;所有菌株的ERG11基因中均检测出错义突变A395T,耐氟康唑和剂量依赖菌株的ERG11基因中检测出同义突变T591C;氟康唑耐药组ERG11、CDR1、MDR1、MRR1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牛源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牛源近平滑念珠菌ERG11基因中的T591C突变以及ERG11、CDR1、MDR1、MRR1基因的高表达都可能在其对氟康唑耐药性的产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近平滑念珠菌 耐药性 基因表达 基因突变 氟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感染所致Majocchi肉芽肿1例
9
作者 黄艳平 田华 +3 位作者 李东霞 吕新翔 韩建文 孙志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右上唇、右侧面部、左侧下颌红肿伴痒痛3个月,加重10 d,于2018年8月2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自行拔胡须后,右侧上唇开始出现2个粟粒大脓疱,伴轻度瘙痒及疼痛,未予诊治。反复搔抓后右侧面部及左下颌逐渐出现... 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右上唇、右侧面部、左侧下颌红肿伴痒痛3个月,加重10 d,于2018年8月2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自行拔胡须后,右侧上唇开始出现2个粟粒大脓疱,伴轻度瘙痒及疼痛,未予诊治。反复搔抓后右侧面部及左下颌逐渐出现水肿性红斑,以右侧面部为著,其上散在粟粒大脓疱,自行外用“皮炎平”等药物后皮损未见明显好转。患者10 d前上述部位红肿明显,夜间疼痛加剧,呈针扎样,伴烧灼感,无发热、头痛、头晕、咳嗽、咳痰、心慌及气短。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浅部真菌病史及其他系统疾病史。家中无豢养猫狗及家禽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jocchi肉芽肿 红色毛癣菌 近平滑念珠菌 表皮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玲娣 党宏 +3 位作者 丁星 刘友军 吴瑞勤 朱光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4-45,共2页
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陈玲娣①党宏①丁星②刘友军①吴瑞勤①朱光斗①甲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了指、趾甲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改变,据上海市调查材料其发病率占人群的5.69%[1],占所有甲病的18~40%,占... 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陈玲娣①党宏①丁星②刘友军①吴瑞勤①朱光斗①甲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了指、趾甲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改变,据上海市调查材料其发病率占人群的5.69%[1],占所有甲病的18~40%,占皮肤真菌感染的30%[3],其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皮肤癣菌 酵母菌感染 混合感染 近平滑念珠菌 念珠菌 真菌感染 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的真菌性乳房炎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秉鸿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0年第8期14-14,共1页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已被人们所认识。印度学者Chhabra等研究了奶牛中发生的一系列真菌性乳房炎,他们检验了450份临床或亚临床患乳房炎黄牛的奶样品,发现其中56头牛患真菌性乳房炎,经鉴定其中酵母类真菌奶样48份(占85.7%)。
关键词 真菌性 奶牛乳房炎 热带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 假丝酵母属 主要病原 近平滑念珠菌 黑曲霉 毛霉菌属 亚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牛真菌性乳腺炎研究
12
作者 邱昌庆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0年第9期14-14,共1页
印度畜牧兽医学院兽医微生物系Daljeet等从患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腺炎奶牛无菌采集450份奶样,进行真菌学检查。结果从56份奶样中检出了真菌,占12.44%,其中48株(85.7%)鉴定为酵母菌,8株鉴定为霉菌(14.3%)。在分离的酵母菌中,白色念珠菌... 印度畜牧兽医学院兽医微生物系Daljeet等从患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腺炎奶牛无菌采集450份奶样,进行真菌学检查。结果从56份奶样中检出了真菌,占12.44%,其中48株(85.7%)鉴定为酵母菌,8株鉴定为霉菌(14.3%)。在分离的酵母菌中,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优势菌占47.9%,其次为克鲁氏念珠菌C.(Kusei(20.8%)、近平滑念珠菌C.Parpsilosis(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型乳腺炎 真菌性 印度牛 酵母菌 白色念珠菌 季也蒙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真菌学检查 畜牧兽医学院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