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电并网系统近工频振荡的自适应阻尼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晰 翟文辉 +3 位作者 田晓煜 亢朋朋 宋朋飞 谢小荣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3-53,共11页
风电并网系统在部分线路由于故障、检修等因素退出时,存在有功出力骤变诱发近工频耦合振荡的风险,且不同线路退出后,拓扑结构的差异会导致振荡频率变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阻尼控制的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分析中国某... 风电并网系统在部分线路由于故障、检修等因素退出时,存在有功出力骤变诱发近工频耦合振荡的风险,且不同线路退出后,拓扑结构的差异会导致振荡频率变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阻尼控制的振荡抑制方法。首先,分析中国某实际风电场的近工频振荡现象,归纳发生振荡的风险场景;然后,阐述自适应阻尼控制的“即测-即辨-即控”结构,包含基于二阶RLC电路等效的振荡特征辨识方法、全工况阻尼控制参数优化设计策略;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自适应控制对目标系统振荡模式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所提自适应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多样化场景中近工频振荡的快速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阻尼控制 近工频振荡 宽频振荡 振荡抑制 风电并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北柔直工程近工频次同步振荡机理及振荡抑制策略
2
作者 马秀达 卢宇 +2 位作者 汪楠楠 吕润东 王仙荣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由风电场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组成的高比例电力电子系统具有振荡风险,张北柔直工程在初期投运阶段发生了数次40~50 Hz近工频次同步振荡现象。基于阻抗分析法,分析风电场和柔直在近工频次同步频段的阻抗特性,确定了振荡来源于风电的“感... 由风电场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组成的高比例电力电子系统具有振荡风险,张北柔直工程在初期投运阶段发生了数次40~50 Hz近工频次同步振荡现象。基于阻抗分析法,分析风电场和柔直在近工频次同步频段的阻抗特性,确定了振荡来源于风电的“感性负阻”特性与柔直的“容性正阻”特性的相互作用。将电压单环控制策略应用于柔直系统,削弱次同步频段的容性特性,增大相位裕度以抑制近工频次同步振荡。最后,基于张北柔直工程现场试验,验证了所提振荡机理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振荡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工频次同步振荡 电压单环控制 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近工频耦合振荡机理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彭茂兰 许诘翊 +2 位作者 严喜林 张楠 谢小荣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6,共7页
针对近工频耦合振荡这类新型振荡稳定性问题,研究了其发生机理和稳定特性。建立大规模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全电磁暂态模型,仿真展示了近工频耦合振荡的发生条件。通过分析设备在振荡频率下的复功率分布,阐明系统振荡源头与传播特性。... 针对近工频耦合振荡这类新型振荡稳定性问题,研究了其发生机理和稳定特性。建立大规模光伏经柔直送出系统的全电磁暂态模型,仿真展示了近工频耦合振荡的发生条件。通过分析设备在振荡频率下的复功率分布,阐明系统振荡源头与传播特性。基于在线阻抗分析研究振荡发生的电路机理,分析影响振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在次/超同步近工频段,光伏电站表现为电阻为负的容性元件,与柔直送端换流站、输电线路共同构成负阻尼的串联谐振电路,从而引发不稳定的近工频耦合振荡;光伏网侧换流器、柔直换流器控制参数和输电线路电抗等因素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构网型控制 柔性直流输电 工频耦合振荡 阻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