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R152a/R1234ze(E)在小管径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戴源德
张诺晨
+2 位作者
王乐乐
吴家欢
李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27,共7页
为制冷工质应用于家用空调的蒸发器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在质流密度100-300 kg/(m^(2)·s)、热流密度10—20 kW/m^(2)、饱和温度287.15-291.15 K、平均干度0.1-0.9的实验条件下,研究近共沸混合工质R152a/R1234ze(E)(质量比为3∶2)在水...
为制冷工质应用于家用空调的蒸发器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在质流密度100-300 kg/(m^(2)·s)、热流密度10—20 kW/m^(2)、饱和温度287.15-291.15 K、平均干度0.1-0.9的实验条件下,研究近共沸混合工质R152a/R1234ze(E)(质量比为3∶2)在水平光滑管(内径4 mm)内的沸腾传热特性。分析上述实验条件对该混合工质的沸腾传热系数和临界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沸腾传热系数随质流密度、热流密度、饱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平均干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此外,临界干度随质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并用4种经典沸腾传热关联式预测了该混合工质的沸腾传热系数,对比实验结果发现Fang等和Choi等的预测精度较高,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63%和24.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近共沸混合工质
气液两相流
光滑管
沸
腾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152a/R1234ze(E)在小管径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戴源德
张诺晨
王乐乐
吴家欢
李彪
机构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2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068024)。
文摘
为制冷工质应用于家用空调的蒸发器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在质流密度100-300 kg/(m^(2)·s)、热流密度10—20 kW/m^(2)、饱和温度287.15-291.15 K、平均干度0.1-0.9的实验条件下,研究近共沸混合工质R152a/R1234ze(E)(质量比为3∶2)在水平光滑管(内径4 mm)内的沸腾传热特性。分析上述实验条件对该混合工质的沸腾传热系数和临界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沸腾传热系数随质流密度、热流密度、饱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平均干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此外,临界干度随质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并用4种经典沸腾传热关联式预测了该混合工质的沸腾传热系数,对比实验结果发现Fang等和Choi等的预测精度较高,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63%和24.39%。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近共沸混合工质
气液两相流
光滑管
沸
腾传热系数
Keyword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near azeotropic mixture
vapor-liquid two phase flow
smooth tube
boil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分类号
TB61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R152a/R1234ze(E)在小管径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戴源德
张诺晨
王乐乐
吴家欢
李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