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代黄河三角洲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
22
1
作者
路广
韩美
+2 位作者
王敏
朱琳
李慧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2-428,共7页
为了深化研究近代黄河三角洲植被演化规律与机理,指导该地区合理开发和保护植被资源,选用Landsat等卫星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并分析了该地区1986—2015年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水分条...
为了深化研究近代黄河三角洲植被演化规律与机理,指导该地区合理开发和保护植被资源,选用Landsat等卫星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并分析了该地区1986—2015年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水分条件、盐分条件、人类活动)。结果表明,该地区近30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明显,(1)空间变化上,植被覆盖度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由河流两岸向沿海递减的趋势,并且随着时间变化,这两种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人类活动加强,植被覆盖破碎化显著。(2)时间变化上,1986—2015年该地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86年的36.77%上升为2015年的37.83%。中高、高植被覆盖面积增幅最大,达到314.96 km^2。低植被覆盖度区逐渐转为高植被覆盖度区,特别是2001—2015年,随着研究区生态环境逐渐变化,转化速度逐渐加快。(3)环境因子与植被覆盖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基于像元的空间分析法分析不同时滞月降水量与近代黄河三角洲植被覆盖度相关性,发现月降水量与植被覆盖度有较大关系。通过遥感指数构建土壤反演模型,得到盐分空间分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盐分与植被覆盖度相关性系数为-0.331(P<0.02),近代黄河三角洲盐碱化对植被生长有一定阻碍作用。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主要以农业为主,通过对植被覆盖度与耕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相关性系数为0.452(P<0.02),近代黄河三角洲耕地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水分条件
盐分条件
人类活动
遥感
近代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RS与GIS的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祥
郭笃发
+1 位作者
张宝雷
蒋红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3,共5页
以近代黄河三角洲3期TM遥感影像(1986年,1996年,2001年)及研究区1980年的地形图为基础数据,应用RS与GI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采用空间多样性指数(Sd)对1986-2001年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适宜性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Sd值的高低与...
以近代黄河三角洲3期TM遥感影像(1986年,1996年,2001年)及研究区1980年的地形图为基础数据,应用RS与GI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采用空间多样性指数(Sd)对1986-2001年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适宜性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Sd值的高低与丹顶鹤生境的相关性我们将Sd分为4类:低值区(0,0.25]、中低值区(0.25,0.50]、中高值区(0.50,0.65]、高值区(0.65,1.00],值越高,生境质量愈高,适宜程度亦愈高。结果表明:从1986-2001年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的破碎化程度加深,生境连通性降低,适宜性下降。不适宜生境(Sd≤0.5)的区域面积比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从1986年的65.11%增加到1996年的70.79%,又增加到2001年的77.06%;Sd>0.5的区域面积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1986年,1996年和2001年的面积比重分别为34.9%,28.2%,2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生境
空间多样性指数
RS和GIS
近代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变迁
被引量:
8
3
作者
郭永盛
《海洋科学》
CAS
1980年第1期30-34,共5页
近百年来,我国海岸线的变化,不论就范围或规模而言均较突出。其中尤以黄河入海处的泥质海岸的变化更为惊人。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上海师范大学的调查资料,百余年来苏北老黄河口附近沿岸发生强烈的侵蚀后退。而鲁北新黄河口附近的...
近百年来,我国海岸线的变化,不论就范围或规模而言均较突出。其中尤以黄河入海处的泥质海岸的变化更为惊人。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上海师范大学的调查资料,百余年来苏北老黄河口附近沿岸发生强烈的侵蚀后退。而鲁北新黄河口附近的岸线则发生显著的淤积增长。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爷庙
大嘴
河口附近
甜水沟
近代黄河三角洲
小清河口
神仙沟
三角洲
海岸
羊角沟
黄河
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马尔科夫过程预测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变化
被引量:
51
4
作者
郭笃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7,共6页
在ARC/INFO的支持下,由黄河三角洲3个时期的遥感图像和地形图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数据,确定土地利用/覆被的初始状态矩阵和转移概率矩阵,据此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χ...
在ARC/INFO的支持下,由黄河三角洲3个时期的遥感图像和地形图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数据,确定土地利用/覆被的初始状态矩阵和转移概率矩阵,据此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χ2检验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因此用该模型预测未来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变化是可靠的。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被格局正处在一种变化状态,耕地、柽柳芦苇地、翅碱蓬獐茅地、滩涂面积逐年减少:而水域、芦苇地、林地、柽柳地、建设用地则逐年增加。到2020年水域将达到6.54%,芦苇地8.02%,林地1.41%,耕地35.20%,柽柳地0.21%,柽柳芦苇地8.10%,翅碱蓬獐茅地5.46%,滩涂4.23%,建设用地30.82%,这预示着近代黄河三角洲人为干扰仍然是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的主要方面。根据模拟结果可调整各类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柯夫过程
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
近代黄河三角洲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三角洲居民点建成区对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影响
5
作者
舒莹
胡远满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0-1035,共6页
取1986、1996和2001年3个时期覆盖近代黄河三角洲的TM影像为数据源,结合1980年地形图,经监督、非监督分类及人工目视解译,获得研究区各时相土地覆被类型图。运用地形图和TM影像人工目视解译勾画3个时期居民点图,通过3个时期的居民点分...
取1986、1996和2001年3个时期覆盖近代黄河三角洲的TM影像为数据源,结合1980年地形图,经监督、非监督分类及人工目视解译,获得研究区各时相土地覆被类型图。运用地形图和TM影像人工目视解译勾画3个时期居民点图,通过3个时期的居民点分布图向外等距离扩展形成辐射状梯度圈,并以此剪裁相应时相的土地覆被类型图,形成不同距离辐射梯度土地覆被类型图,计算各土地覆被类型图的景观指数,分析研究区15年间土地覆被动态过程、居民点动态过程以及居民点变化对景观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居民点建成区面积的增大,其对周围地区影响的范围亦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黄河三角洲
居民点
土地覆被
缓冲区
梯度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三角洲的泥沙资源利用与环境改良——谈引黄放淤问题
被引量:
1
6
作者
牟玉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89年第1期83-85,共3页
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水、泥沙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土地盐碱化,生态环境不好,农业生产长期上不去,经济发展缓慢。针对三角洲地面高程低、土地盐碱、海潮威胁大及黄河河口淤塞、尾闾河道摆动改道不稳等特点.本文作者提出了引黄放淤,抬...
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水、泥沙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土地盐碱化,生态环境不好,农业生产长期上不去,经济发展缓慢。针对三角洲地面高程低、土地盐碱、海潮威胁大及黄河河口淤塞、尾闾河道摆动改道不稳等特点.本文作者提出了引黄放淤,抬高地面,将国土整治、黄河河口治理、生态环境改良有机结合的建议.并论述了引黄放淤的有利条件、原则、方法、近远期措施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黄河三角洲
引黄放淤
黄河
泥沙
生态环境
黄河
水
河口地区
淤地
排水沟
河口治理
发展缓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东营市林业建设
7
作者
王玉祥
张思树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东营市
综合防护林体系
近代黄河三角洲
林业产业
林业建设
林业生态体系
林业发展
农田林网
防护林建设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黄河三角洲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
22
1
作者
路广
韩美
王敏
朱琳
李慧婷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2-42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17)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3GSF11706)
文摘
为了深化研究近代黄河三角洲植被演化规律与机理,指导该地区合理开发和保护植被资源,选用Landsat等卫星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并分析了该地区1986—2015年长时间序列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水分条件、盐分条件、人类活动)。结果表明,该地区近30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明显,(1)空间变化上,植被覆盖度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由河流两岸向沿海递减的趋势,并且随着时间变化,这两种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人类活动加强,植被覆盖破碎化显著。(2)时间变化上,1986—2015年该地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86年的36.77%上升为2015年的37.83%。中高、高植被覆盖面积增幅最大,达到314.96 km^2。低植被覆盖度区逐渐转为高植被覆盖度区,特别是2001—2015年,随着研究区生态环境逐渐变化,转化速度逐渐加快。(3)环境因子与植被覆盖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基于像元的空间分析法分析不同时滞月降水量与近代黄河三角洲植被覆盖度相关性,发现月降水量与植被覆盖度有较大关系。通过遥感指数构建土壤反演模型,得到盐分空间分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盐分与植被覆盖度相关性系数为-0.331(P<0.02),近代黄河三角洲盐碱化对植被生长有一定阻碍作用。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主要以农业为主,通过对植被覆盖度与耕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相关性系数为0.452(P<0.02),近代黄河三角洲耕地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恢复。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水分条件
盐分条件
人类活动
遥感
近代黄河三角洲
Keywords
vegetation fraction
moisture condition
Salinity condition
human activity
remote sense
The Modern Yellow River Delta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X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RS与GIS的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祥
郭笃发
张宝雷
蒋红花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科研处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3,共5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6D34)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2006119)
文摘
以近代黄河三角洲3期TM遥感影像(1986年,1996年,2001年)及研究区1980年的地形图为基础数据,应用RS与GI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采用空间多样性指数(Sd)对1986-2001年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适宜性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Sd值的高低与丹顶鹤生境的相关性我们将Sd分为4类:低值区(0,0.25]、中低值区(0.25,0.50]、中高值区(0.50,0.65]、高值区(0.65,1.00],值越高,生境质量愈高,适宜程度亦愈高。结果表明:从1986-2001年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的破碎化程度加深,生境连通性降低,适宜性下降。不适宜生境(Sd≤0.5)的区域面积比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从1986年的65.11%增加到1996年的70.79%,又增加到2001年的77.06%;Sd>0.5的区域面积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1986年,1996年和2001年的面积比重分别为34.9%,28.2%,22.93%。
关键词
丹顶鹤生境
空间多样性指数
RS和GIS
近代黄河三角洲
Keywords
red-crowned crane habitat
spatial diversity index
RS and GIS
modern Yellow river delta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变迁
被引量:
8
3
作者
郭永盛
机构
山东师范学院地理系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1980年第1期30-34,共5页
文摘
近百年来,我国海岸线的变化,不论就范围或规模而言均较突出。其中尤以黄河入海处的泥质海岸的变化更为惊人。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上海师范大学的调查资料,百余年来苏北老黄河口附近沿岸发生强烈的侵蚀后退。而鲁北新黄河口附近的岸线则发生显著的淤积增长。因此。
关键词
老爷庙
大嘴
河口附近
甜水沟
近代黄河三角洲
小清河口
神仙沟
三角洲
海岸
羊角沟
黄河
口
分类号
P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马尔科夫过程预测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变化
被引量:
51
4
作者
郭笃发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1037)资助。
文摘
在ARC/INFO的支持下,由黄河三角洲3个时期的遥感图像和地形图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数据,确定土地利用/覆被的初始状态矩阵和转移概率矩阵,据此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χ2检验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因此用该模型预测未来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变化是可靠的。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被格局正处在一种变化状态,耕地、柽柳芦苇地、翅碱蓬獐茅地、滩涂面积逐年减少:而水域、芦苇地、林地、柽柳地、建设用地则逐年增加。到2020年水域将达到6.54%,芦苇地8.02%,林地1.41%,耕地35.20%,柽柳地0.21%,柽柳芦苇地8.10%,翅碱蓬獐茅地5.46%,滩涂4.23%,建设用地30.82%,这预示着近代黄河三角洲人为干扰仍然是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的主要方面。根据模拟结果可调整各类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马尔柯夫过程
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
近代黄河三角洲
预测
Keywords
Markov Chain Model,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pattern, The recent Yellow River Delta, Prediction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居民点建成区对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影响
5
作者
舒莹
胡远满
机构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0-103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1037
4001002)
+1 种基金
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07021012)
安徽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KJ005)
文摘
取1986、1996和2001年3个时期覆盖近代黄河三角洲的TM影像为数据源,结合1980年地形图,经监督、非监督分类及人工目视解译,获得研究区各时相土地覆被类型图。运用地形图和TM影像人工目视解译勾画3个时期居民点图,通过3个时期的居民点分布图向外等距离扩展形成辐射状梯度圈,并以此剪裁相应时相的土地覆被类型图,形成不同距离辐射梯度土地覆被类型图,计算各土地覆被类型图的景观指数,分析研究区15年间土地覆被动态过程、居民点动态过程以及居民点变化对景观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居民点建成区面积的增大,其对周围地区影响的范围亦不断增大。
关键词
近代黄河三角洲
居民点
土地覆被
缓冲区
梯度圈
Keywords
recent yellow river delta
residential area
land cover
buffer zone
grading diversification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的泥沙资源利用与环境改良——谈引黄放淤问题
被引量:
1
6
作者
牟玉玮
机构
山东黄河河务局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89年第1期83-85,共3页
文摘
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水、泥沙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土地盐碱化,生态环境不好,农业生产长期上不去,经济发展缓慢。针对三角洲地面高程低、土地盐碱、海潮威胁大及黄河河口淤塞、尾闾河道摆动改道不稳等特点.本文作者提出了引黄放淤,抬高地面,将国土整治、黄河河口治理、生态环境改良有机结合的建议.并论述了引黄放淤的有利条件、原则、方法、近远期措施和效益.
关键词
近代黄河三角洲
引黄放淤
黄河
泥沙
生态环境
黄河
水
河口地区
淤地
排水沟
河口治理
发展缓慢
分类号
X2,C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东营市林业建设
7
作者
王玉祥
张思树
机构
东营市林业局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东营市
综合防护林体系
近代黄河三角洲
林业产业
林业建设
林业生态体系
林业发展
农田林网
防护林建设
基地建设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代黄河三角洲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路广
韩美
王敏
朱琳
李慧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RS与GIS的近代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生境分析
李祥
郭笃发
张宝雷
蒋红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变迁
郭永盛
《海洋科学》
CAS
198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马尔科夫过程预测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变化
郭笃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河三角洲居民点建成区对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影响
舒莹
胡远满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黄河三角洲的泥沙资源利用与环境改良——谈引黄放淤问题
牟玉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谈东营市林业建设
王玉祥
张思树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