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识论的生存论思考——主体间性的生存论反思
1
作者 王雅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28,共4页
认识论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的可能性问题。而认识要想成为可能,其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个自我与对象相互通达的生存境遇。因而,认识论必须建立在生存论基础之上,只有从人的生存状况出发才能真正解决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自我与对象、... 认识论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的可能性问题。而认识要想成为可能,其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个自我与对象相互通达的生存境遇。因而,认识论必须建立在生存论基础之上,只有从人的生存状况出发才能真正解决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自我与对象、理论与实践内在同一的可能性问题。主体间性所凸显的正是人的原本的主客未分、自我与对象相互通达的生存境域,是一切自我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真理与价值等的生发之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主体间性 近代认识论 现代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之思:沟通在与言的知识论之桥——评高秉江的《西方知识论的超越之路》
2
作者 梁上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综观整部西方哲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它的主流形态是围绕在、思、言及其关系问题逐步形成并拓展开来的,对它们的研究分别产生了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逻辑学(语言哲学)三种最基本的哲学形态。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虽然人们习惯性... 综观整部西方哲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它的主流形态是围绕在、思、言及其关系问题逐步形成并拓展开来的,对它们的研究分别产生了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逻辑学(语言哲学)三种最基本的哲学形态。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虽然人们习惯性地以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和当代语言哲学来简单地概括整个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段的主流哲学形态的嬗变,但是这仅仅就不同历史时段哲学所关注的基本主题和核心问题而言才有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知识论 哲学发展史 近代认识论 关系问题 哲学形态 语言哲学 长时段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