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是怎样对待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锡勤 《求是学刊》 1986年第2期78-84,共7页
关键词 西方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 方寻 资产阶级思想 学习西方 近代中国人 资本主义文明 真理 孙中山 章太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资本主义、生态经济学、全球环境治理与生态民主协商制度——西方生态文明最新思想理论述评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学义 郑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7-142,共6页
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内容极其丰富。近年来,西方学者对工业资本主义思维范式、工业资本主义转型、生态经济学、全球环境治理以及生态民主协商制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力求转变工业文明思维范式,走上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民主... 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内容极其丰富。近年来,西方学者对工业资本主义思维范式、工业资本主义转型、生态经济学、全球环境治理以及生态民主协商制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力求转变工业文明思维范式,走上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民主协商发展途径。本文首先对西方生态文明最新思想理论进行了概括和梳理,继而评价了各种思想理论的得失,希望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及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生态文明思想理论 工业资本主义 生态经济学 全球环境治理 生态民主协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文明对近代中国社会冲击的积极作用之定位
3
作者 刘文宏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103-105,共3页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中国社会冲击造成的负面影响已为历史证明,且有客观的评价,但对其积极作用的定位却不甚明确。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主要是由中华民族自己完成的,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冲击的积极作用应定位在对中国社会...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中国社会冲击造成的负面影响已为历史证明,且有客观的评价,但对其积极作用的定位却不甚明确。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主要是由中华民族自己完成的,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冲击的积极作用应定位在对中国社会起到了进行间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上。这样有利于我们认识历史,也有利于我们客观合理地面对当前的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间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冲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形成
4
作者 王辉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4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社会契约理论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机制 西方近代 启蒙思想家 契约行为 自然法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17世纪 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吸收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5
作者 李明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38,共4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我们必须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现实基础。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 ,要注意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坚决摈弃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的价值观 ,从而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 。
关键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利用资本主义 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外开放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变迁与资本主义发展动力 被引量:1
6
作者 程雷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2,共4页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新教精神对于资本主义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文明高于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然而150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激速膨胀,借着美洲大陆的发现向外殖民扩张导致了一种完全不同...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新教精神对于资本主义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文明高于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然而150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激速膨胀,借着美洲大陆的发现向外殖民扩张导致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经济形态出现。韦伯的观点受到质疑。该文深入挖掘历史现象揭示了被韦伯忽略的一些史实,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不是"不可替代"的:人口变迁是资本主义发展、扩张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人口压力 新教 财富 西方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那善果 避那恶果——浅谈孙中山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
7
作者 苏文才 《学术界》 1987年第2期63-67,共5页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正处在帝国主义瓜分和经济侵略的旋涡中,中国国内的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也在缓慢地、但是不可遏止地进行中,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是摆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面前的重大经济思想课题之一。
关键词 孙中山 西方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本主义经济 资本 帝国主义 二十世纪初 近代中国 经济侵略 封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前期资本主义信念的动摇
8
作者 杨慧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3期54-60,共7页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转折时期,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对中国未来的设计上由原来的资本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从思想上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弃一扬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对社会主义的大力宣传和最后抉择是在五四后期,而对资本主义...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转折时期,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对中国未来的设计上由原来的资本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从思想上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弃一扬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对社会主义的大力宣传和最后抉择是在五四后期,而对资本主义信念的动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也就开始了。本文主要从五四前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至五四运动期间的一些思想变动,谈一下中国思想界资本主义信念的动摇。近代中国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主要受三种思想观念的支配和影响:一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二是民主制度观;三是西方整体观——文明世界。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到了西方帝国主义时期,被引用于人类社会,形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资本主义 思想观念 第一次世界大战 社会主义 近代中国 帝国主义 中国思想界 信念 民主制度 五四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驻外使节对西方近代文明的传播及其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祖金玉 颜杰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101,共5页
早期驻外使节出洋期间 ,对西方近代文明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并向国内进行了颇有成效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 ,体现出三大主要特点 ,即传播态度积极主动 ,传播内容既实用又超前 ,对晚清官僚士大夫阶层的影响直接而强烈。对近代以来的... 早期驻外使节出洋期间 ,对西方近代文明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并向国内进行了颇有成效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 ,体现出三大主要特点 ,即传播态度积极主动 ,传播内容既实用又超前 ,对晚清官僚士大夫阶层的影响直接而强烈。对近代以来的开放型社会而言 ,走向世界有利于吸取人类创造的先进成果 ,于国家进步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驻外使节 西方近代文明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与中国近代化进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笛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4期82-85,28,共5页
中国的近代化——即资本主义化(准确地说是半资本主义化),是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之后,伴随着殖民者的剑与火的历史。探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应该怎样看待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怎样对这一重大的问题作出历史的说明?经典作... 中国的近代化——即资本主义化(准确地说是半资本主义化),是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之后,伴随着殖民者的剑与火的历史。探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应该怎样看待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怎样对这一重大的问题作出历史的说明?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一十九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殖民主义 中国近代 近代化进程 资本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 西方资产阶级 半殖民地 鸦片战争 外国资本主义 中国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方文明交往转折中的中东史——读《中东史》近代部分
11
作者 王妍慧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3-174,共2页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东地区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诸多中东地区研究的通史性和专题性著作问世,国内中东史研究趋于成熟。2010年3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彭树智教授主编,王铁铮教授、黄民兴教授等撰写的《中东史...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东地区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诸多中东地区研究的通史性和专题性著作问世,国内中东史研究趋于成熟。2010年3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彭树智教授主编,王铁铮教授、黄民兴教授等撰写的《中东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一部地区通史性著作,《中东史》一书是对世界史学界的又一重要贡献,同时也是更好地界定中东地区在人类文明史中地位的一把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地区 文明交往 西方 人民出版社 近代 折中 2010年 中东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西方文明特质的再认识
12
作者 彭召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104,共10页
流传甚广的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五阶段论”,即便在理解西方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方面,也有过于简单化和线性化的缺陷。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西方文明跨入阶级社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重新分析和梳理,提出了... 流传甚广的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五阶段论”,即便在理解西方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方面,也有过于简单化和线性化的缺陷。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西方文明跨入阶级社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重新分析和梳理,提出了西方文明早期曾经历过亚细亚社会发展阶段,之后才与东方文明发生分流,并先后掀起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两波文明发展高峰的新思路。这一新思路,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于西方文明发展轨迹复杂性的认识,还能够揭示出西方文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特质。该特质依托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条件,呈现出或显或隐的周期性轨迹。这对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被社会主义必然取代的历史规律进行把握,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广义政治经济学 人类文明形态 西方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困境——孙中山向西方学习的矛盾剖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卫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64-69,共6页
从某种角度上说,孙中山代表了中国一个时代。在近代中国仿效西方模式,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途程中,孙中山的追求和困惑,很有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整个一代资产阶级的矛盾心态。探讨孙中山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显示的矛盾,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中... 从某种角度上说,孙中山代表了中国一个时代。在近代中国仿效西方模式,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途程中,孙中山的追求和困惑,很有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整个一代资产阶级的矛盾心态。探讨孙中山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显示的矛盾,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充分理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性,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西方学习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本主义发展 近代中国 西方社会 中国近代社会发展 矛盾心态 西方近代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辜鸿铭:近代抨击西方第一人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克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61,共2页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作为近代第一个系统批评西方的中国学人,为向世界说明中国、讲述中国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综观辜鸿铭的一生。
关键词 辜鸿铭 西方 近代 第一人 中国学 中国文明 民族气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西方人学逻辑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仰海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38,共6页
近代西方人学,指的是从文艺复兴之后,到黑格尔哲学这一时期 关于人的理论建构,又可称之为古典人本主义。从人学发展的逻辑来看,大致可 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人的地位确立时期;人的理性确证时期;理性与情感的双重 变奏时期;类人学... 近代西方人学,指的是从文艺复兴之后,到黑格尔哲学这一时期 关于人的理论建构,又可称之为古典人本主义。从人学发展的逻辑来看,大致可 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人的地位确立时期;人的理性确证时期;理性与情感的双重 变奏时期;类人学的形成时期。本文揭示了近代西方人学的逻辑建构过程,并指 出了从古典人本主义向现代人学逻辑转变的理论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逻辑 人类理性 历史嬗变 黑格尔哲学 资本主义 近代西方 文艺复兴 古典人本主 自我意识 德国古典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个人主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夏伟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6-34,共9页
作者通过西方个人主义起源的论述,认为,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眼中,个人主义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而且从总的方面表明,个人主义不仅仅是我们在伦理道德意义上所理解的资产阶级道德原则,而是一种关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思想文化制度的... 作者通过西方个人主义起源的论述,认为,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眼中,个人主义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而且从总的方面表明,个人主义不仅仅是我们在伦理道德意义上所理解的资产阶级道德原则,而是一种关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思想文化制度的全面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因此它也造就了资本主义文明,从人性理论和人的价值理论上看,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在实践中相互认同;从政治制度上看,主张强胜弱败原则;从经济制度上看,就是保护和鼓励人们在经济领域的扩张和竞争,强调的是生存竞争原则;从思想文化制度来看,个人主义速成的是一种光怪陆离和扭曲痛楚的所谓“现代主义”和虚无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义思想 西方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文明 政治制度 利己主义 经济制度 托克维尔 现代主义 文化制度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 被引量:7
17
作者 蒋英州 何红谚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2,共13页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相应地“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其核心以及主要表现形式。而新发展理念则从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维度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指引着其发展。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不仅构成其根脉和魂脉,而且为其发展成熟提供精神指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高阶段,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其先进特质并推动其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也就借助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文明”、新发展理念、“两个结合”与共同富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出来,显示出其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相比较的创新性、发展性、世界性及其使命追求。由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发展与成熟既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熟同步,也是一个与之相比更长的发展过程,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也给人类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方案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文明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英国文明转型与公司制度创新
18
作者 张乃和 任东波 +1 位作者 史海波 卢兆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共4页
近代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文明,因而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从文明范式的角度来认识近代英国文明转型与公司制度创新,还是一个新课题。 “文明范式”最初是冷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学者理解和把握世界政治现实的分析框架。正... 近代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文明,因而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从文明范式的角度来认识近代英国文明转型与公司制度创新,还是一个新课题。 “文明范式”最初是冷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学者理解和把握世界政治现实的分析框架。正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说:“人们所认同并为之奋斗甚至献出生命的,正是信念与家庭、血缘与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文明转型 英国 近代 公司 文明范式 西方学者 工业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
19
作者 牛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122,共2页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牛济《人文杂志》编辑部中西文化在近代才开始大规模地接触.那么,中国人所认识的西方文化究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认识?这种认识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胡滨先生...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牛济《人文杂志》编辑部中西文化在近代才开始大规模地接触.那么,中国人所认识的西方文化究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认识?这种认识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胡滨先生在其主编的《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中西文化 西方文化 碰撞与融合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学习西方 西方学习 中国近代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融新与魏源精神——读《魏源与西学东渐——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20
作者 吴克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西方文明 旧中国 魏源 西学东渐 近代 “师夷长技以制夷” 精神 社会转型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