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冲突、文化心理和西方文化心理(续)——从文化视角看西方近代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林亚光 《外国语文》 1990年第2期76-81,90,共7页
爱的自由意识 西方近代先进的人们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高举着反对禁欲主义、肯定现世幸福的旗帜,从而也就形成了爱情自由的意识,个人感情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 中世纪神学的精神统治为了树立上帝和君主,的绝对权威,便竭力宣扬人... 爱的自由意识 西方近代先进的人们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高举着反对禁欲主义、肯定现世幸福的旗帜,从而也就形成了爱情自由的意识,个人感情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 中世纪神学的精神统治为了树立上帝和君主,的绝对权威,便竭力宣扬人“生而有罪”的“原罪”说。有罪便得赎罪,赎罪就要禁欲,这就是“存神权、灭人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 文化冲突 西方近代文化 文化视角 爱情自由 自由意识 神圣不可侵犯 “原罪” 禁欲主义 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法理论及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储昭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自然法 近代西方文化 人的自然本性 自然权利 主体性思想 近代思想 人的解放 人类理性 希腊神话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化生产方式:近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生范式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素华 胡惠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6,共9页
近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生范式需在完整的文化生产方式叙事框架中加以理解。晚清的被迫对外开放使近代文化生产得以吸收西方现代性要素,从而展现出文化生产主体多元化、职业化,文化生产技术机械化,文化生产组织近代化以及文化生产机制制... 近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生范式需在完整的文化生产方式叙事框架中加以理解。晚清的被迫对外开放使近代文化生产得以吸收西方现代性要素,从而展现出文化生产主体多元化、职业化,文化生产技术机械化,文化生产组织近代化以及文化生产机制制度化的特点。但这些与传统背离的特点并不意味着对西方近代文化生产方式的简单复制,中国文人阶层的"明道救世"传统和文化生产方式转型中的政治推动决定了近代文化产业的"中国特色"。正是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新文化生产方式成为近代中国文化产业发生范式的本质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产方式 近代中国 文化产业 发生范式 西方近代文化生产 “明道救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文化矛盾透视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永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8-61,共4页
西方文化矛盾透视肖永成(复旦大学哲学系)“西方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整体性范畴。以前,我们过于笼统地讲西方文化,内涵模糊,妨碍了对西方文化的研究。本文将着重分析西方文化中存在的结构性和历时性矛盾,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西... 西方文化矛盾透视肖永成(复旦大学哲学系)“西方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整体性范畴。以前,我们过于笼统地讲西方文化,内涵模糊,妨碍了对西方文化的研究。本文将着重分析西方文化中存在的结构性和历时性矛盾,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西方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西方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矛盾 西方近代文化 资本主义精神 基督教精神 西方现代文化 现代社会 历时性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的形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德峰 《体育文化导刊》 1991年第3期16-18,5,共4页
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的过程及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化的课题。王德峰同志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发表于此供大家研究。
关键词 中国近代体育文化 西方近代体育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 中国体育 体育文化交流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致汇编》与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的早期传播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天白 《体育文化导刊》 1991年第4期17-21,共5页
西方近代体育文化在我国之传播,始于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时期。据考。
关键词 《格致汇编》 鸦片战争后 张德彝 洋务运动 西方体育文化 西方近代体育文化 女子体育 中国妇女 英国 户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士德》的裂痕与近代西方的精神危机
7
作者 李怡 莲萍 《外国语文》 1993年第2期23-28,共6页
《浮士德》在思想与艺术上都存在着一系列的自我矛盾之处。这首先是由作品创作过程的漫长性所致,它表现了歌德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的人生观;同时又反映了整个西方近代文化的内在矛盾与危机。
关键词 《浮士德》 精神危机 近代西方 西方近代文化 思想与艺术 内在矛盾 作品创作 漫长性 自我矛盾 年龄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冲击
8
作者 邹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36-42,共7页
一、传教士与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与中国傍统文化的大崩溃结伴而来的是西方文化的大冲击。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种中西文化的大撞击一方面使中国传统文化从主体文化的地位上崩溃下来,从而成为具有现代文化形态的中国新文化的一个重要... 一、传教士与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与中国傍统文化的大崩溃结伴而来的是西方文化的大冲击。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种中西文化的大撞击一方面使中国传统文化从主体文化的地位上崩溃下来,从而成为具有现代文化形态的中国新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源;另一方面,它也使西方文化在输入中国的过程中发生分离和裂变,从而成为觉醒的中国人在创造中国新文化时的又一个不可缺少的文化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前一个文化源是使中国新文化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传统的承传者,而后一个文化源则是使中国新文化具有现代性的文化创造的窃火者。然而,无论是承传者还是窃火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中国当代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化 文化接受 中西文化 中体西用 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复与辜鸿铭文化心态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黄顺力 《福建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47-53,共7页
关键词 辜鸿铭 文化心态 严复 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 中国文化 近代西方文化 西方近代 国民素质 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立人”思想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健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96-99,共4页
论鲁迅“立人”思想的文化内涵黄健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思想家的鲁迅,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有关人的自由与解放,特别是有关人的精神自由与解放的思想主张。置身于20世纪初中国社会所爆发的中西文化冲突的前沿,鲁迅敏锐地感到,近代中... 论鲁迅“立人”思想的文化内涵黄健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思想家的鲁迅,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有关人的自由与解放,特别是有关人的精神自由与解放的思想主张。置身于20世纪初中国社会所爆发的中西文化冲突的前沿,鲁迅敏锐地感到,近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迫切需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人”思想 鲁迅 文化内涵 人的解放 精神自由 个体生存意义 终极关怀 近代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传统 意义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西方化”时代的历程与终结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林 《现代哲学》 1997年第1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西方 西方 近代化历程 近代西方文化 资本主义 伦理价值 新保守主义 “全盘西化” 伊斯兰教 西方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卑与自大:两种不健全的文化心态——胡适和梁漱溟的文化心态比较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大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4-69,共6页
说胡适具有民族文化自卑的文化心理,大概是不成问题的。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在与梁漱溟等人就东西方文化问题进行争论的时候,就已流露出了民族文化自卑感,尽管这种自卑感当时还不十分明显和强烈。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由于... 说胡适具有民族文化自卑的文化心理,大概是不成问题的。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在与梁漱溟等人就东西方文化问题进行争论的时候,就已流露出了民族文化自卑感,尽管这种自卑感当时还不十分明显和强烈。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由于国内政治社会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尤其是他1926年7月到1927年5月因故到欧美各国又跑了一圈,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美国“摩托车文明”与中国“轿子文明和人力车文明”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使梁漱溟的民族文化自卑感有了迅速滋长。1928年3月,他在给吴雅晖的一封信中写道:“至于先生对东方民族的悲观,我深感同情。五六年前,我也曾发‘中国不亡,世无天理’的感慨。此次绕地球兜了一个小圈子——不曾观看印度洋、红海一带的不长进民族——更深信一个民族的兴亡、强弱,决非偶然侥幸的事;回头看看咱们这个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态 胡适 中国文化 梁漱溟 西方文化 比较论 民族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优越感 五四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儒学与孙中山对民族文化素质的认识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垒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7-95,101,共10页
孙中山结合自己的革命实践和理论,融贯中西文化,创立其革命思想体系。“自由、平等、博爱”作为整个体系的核心,则是孙中山致力造就的现代国民素质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这也是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区别于传统儒学的根本所在。然而,由于... 孙中山结合自己的革命实践和理论,融贯中西文化,创立其革命思想体系。“自由、平等、博爱”作为整个体系的核心,则是孙中山致力造就的现代国民素质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这也是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区别于传统儒学的根本所在。然而,由于历史、阶级因素的制约、传统儒学的潜移默化和民族感情的作用,孙中山对民族文化素质的具体认识仍有局限。这主要表现在他当年所号召要恢复、保存乃至发扬光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素质中固有的“好的思想”、“好的道德”等等内容,除一些确属优秀成分外,还有不少是封建的、落后的、与近代化不相适应的东西。而他希望未来中国要保存和弘扬他所概括的包括“固有的旧道德”和“固有的知识”在内的“我们民族的精神”,再加上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这种具体的民族文化素质的目标选择无疑带着明显的保守性和内容本身的不可调和性。这充分表现了传统儒学历史惰性的深沉顽强及其对孙中山思想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民族文化素质 传统儒学 中西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孙中山全集》 传统封建文化 旧道德 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灿烂的中世纪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解读 被引量:3
14
作者 钱学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3-664,共2页
关键词 阿拉伯文化 文艺复兴 中世纪 西方文化交流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社会价值标准 古希腊罗马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伦理文化中竞争与和谐的统一 被引量:1
15
作者 柴文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儒家伦理文化 文化精神 达尔文进化论 西方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文化保守主义 竞争意识 中国传统 社会历史 近现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历程
16
作者 赵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90-97,共8页
人类历史由分散的和彼此隔绝的区域史、国别史转变为统一的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历史,是3000多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到15、16世纪以后,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征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过程,这个过程同... 人类历史由分散的和彼此隔绝的区域史、国别史转变为统一的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历史,是3000多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到15、16世纪以后,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征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散的历时性的泛西方化过程。与绝大多数非西方国家一样,中国在近代化转型过程中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显著的模仿特点和时序倒置特点。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泛西方化浪潮的衰落,非西方世界与西方世界将共同面对一个共时性的现代化发展前景,中国也将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精神原点以支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厦。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论述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考察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泛西方化浪潮,并论述中国文化在泛西方化浪潮冲击下所经历的近代化转型过程和现代化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世界 世界历史 《中国文化的展望》 近代化转型 西方文化 西方 西方 游牧世界 西方近代文化 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蔡元培融合中西文化思想的形成发展
17
作者 崔运武 《中州学刊》 1988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缓缓变革,源于被迫与西方近代文化的接触。而文化变革既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又是社会全面变革的先导。因因,在民族危机步步加深的近代中国,围绕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根本问题,在文化领域里论争持续不断...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缓缓变革,源于被迫与西方近代文化的接触。而文化变革既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又是社会全面变革的先导。因因,在民族危机步步加深的近代中国,围绕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根本问题,在文化领域里论争持续不断,跨入二十世纪,如何对待中西文化,仍旧是人们孜孜以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思想 蔡元培 传统文化 社会变革 文化 二十世纪 民族危机 西方近代文化 文化领域 文化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生活中的“民族根”文化及其建构
18
作者 蒋捍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5,共3页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世界上的每一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传统文化。我们把体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切物质设施、制度规范、行为习俗与政治思想统称为“民族根”文化。我国的“民族根”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世界上的每一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传统文化。我们把体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切物质设施、制度规范、行为习俗与政治思想统称为“民族根”文化。我国的“民族根”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历史上曾经发放出灿烂的光辉,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其典型性尤为显著。只是到了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近代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国的“民族根”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渐趋淡化,中小学的校园生活中也显然缺少“民族根”文化的主题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生活 民族 西方近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世界文化 经济全球化 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发展路向的转折
19
作者 张艳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文化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发展路向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先驱者 十月革命 陈独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的文化比较模式析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齐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2期31-36,共6页
【正】 梁漱溟先生是我国文化哲学和比较文化研究园地的开拓者.人们可以对他的有关论著提出种种批评,但人们不能不肯定他的筚路蓝缕之功.八十年代重开文化大讨论以来,时贤追溯、反思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的历史,时常论及梁先生关于文化比较... 【正】 梁漱溟先生是我国文化哲学和比较文化研究园地的开拓者.人们可以对他的有关论著提出种种批评,但人们不能不肯定他的筚路蓝缕之功.八十年代重开文化大讨论以来,时贤追溯、反思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的历史,时常论及梁先生关于文化比较的若干结论,而鲜有进一步发掘、评估梁先生文化比较研究之方法论者.笔者的兴趣,在于通过研读梁先生早年成名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中年成熟作(《中国文化要义》,1949)和晚年定论(《人心与人生》,1984),摸清其文化比较模式,剖判它的得失,作为当今之文化哲学和文化比较研究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梁漱溟 西方文化 比较模式 文化哲学 西方近代文化 世界文化 中西文化比较 文化发展 东西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