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幕府的嬗变与近代社会变迁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志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100,共8页
作为一种幕府形态,晚清幕府是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古未有变局的时候出现的。它经历过从确立到发展的变化过程,逐渐完善了其制度特征,并深刻影响着晚清政局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晚清幕府造就人才、振兴文教、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 作为一种幕府形态,晚清幕府是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古未有变局的时候出现的。它经历过从确立到发展的变化过程,逐渐完善了其制度特征,并深刻影响着晚清政局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晚清幕府造就人才、振兴文教、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客观地促成清王朝的灭亡,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晚清幕府的特定性质,也给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幕府 督抚 近代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汉学家与近代社会变迁
2
作者 王惠荣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6,共7页
晚清汉学在地域上的扩充,使汉学家成为影响近代社会变迁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其中的重要学者,他们或任职朝廷,或为大吏幕宾,或掌教各地书院,无论在朝在野都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对近代社会风气的转移、新事物的传衍起到程度不同的作用。... 晚清汉学在地域上的扩充,使汉学家成为影响近代社会变迁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其中的重要学者,他们或任职朝廷,或为大吏幕宾,或掌教各地书院,无论在朝在野都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对近代社会风气的转移、新事物的传衍起到程度不同的作用。实际上,汉学家在近代各个领域都有出色表现,不仅没有固执"华夷之辨",且领时代潮流之先风,在历次大的社会变革中均有涉足。详究其中原因,首先,这与汉学的治学内容及其治学精神和西学有相通之处不无关系;其次,晚清汉学家重新标举顾炎武的"明道救世",提倡经世致用,有利于其投身于社会变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汉学家 近代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历史研究的拓荒之作——《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建春 叶继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8-129,共2页
  农民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对农民工在近代的历史存在,却鲜有问津者,池子华教授的新著《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以下简称《农民工》)一书的出版,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一项空白,这是令人欣...   农民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对农民工在近代的历史存在,却鲜有问津者,池子华教授的新著《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以下简称《农民工》)一书的出版,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一项空白,这是令人欣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进城 近代 近代社会变迁 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与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变迁 被引量:4
4
作者 秦燕 李慧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0,共6页
中国乡村是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主要社会实践场域,中国化、大众化与近代乡村变迁处于复杂的互动关系之中,中共领导群体自上而下的理论建构和动员以及广大农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和影响,共同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乡村是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主要社会实践场域,中国化、大众化与近代乡村变迁处于复杂的互动关系之中,中共领导群体自上而下的理论建构和动员以及广大农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和影响,共同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正是这一双向的互动过程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主要特征,深刻影响近代乡村社会变迁的样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是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逐渐展开的,只有通过对实际历史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和阐释,才可能形成新的分析概念,拓展新的研究内容,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众化 近代乡村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第三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5
作者 赵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9-93,共5页
2014年12月12日至15日,由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选择以"铁路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主题,目的是阐明铁路建设、运输及管理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动,揭示铁路与社... 2014年12月12日至15日,由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选择以"铁路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主题,目的是阐明铁路建设、运输及管理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动,揭示铁路与社会变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参会论文主要内容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铁路建设及运输管理研究;二是与近代铁路有关的人物及群体研究;三是近代铁路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本次会议规模空前,参会的论文基本反映了我国近代铁路史研究现状及水平。展望未来,铁路史研究应在如下几个方面深入耕作:第一,近代铁路本身的建设及经营管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利益集团关系、中外关系、人物等,仍是现阶段铁及今后路史研究的主要任务;第二,近代铁路的社会经济影响是铁路史研究更为广阔的领域;第三,推动近代交通社会史学科体系构建的进程。为了迎接更大发展,近代中国交通社会史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问题与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蒙应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5-140,共6页
2019年10月12—13日,“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既是对1989年召开于华中师范大学的首届“中国教会大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的纪念,也是对三十年来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总结,更对中国教... 2019年10月12—13日,“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既是对1989年召开于华中师范大学的首届“中国教会大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的纪念,也是对三十年来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总结,更对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提出“再出发”的展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次会议希冀为中国教会大学史以及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拓展出更加宽阔的视野与范围,建构中国理论话语体系,并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有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会大学史 教育现代化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