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是”的产生、来源及发展
1
作者 张丽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36,共17页
判断系词位于句末并演变为语气词的现象出现于汉语及一些藏缅语系语言中,代表了判断系词语法化的一种新路向,体现了一种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不断增强的主观化过程,蕴含类型学价值。文章首先梳理现代汉语方言“是”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并... 判断系词位于句末并演变为语气词的现象出现于汉语及一些藏缅语系语言中,代表了判断系词语法化的一种新路向,体现了一种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不断增强的主观化过程,蕴含类型学价值。文章首先梳理现代汉语方言“是”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并在历时考察的基础上,探讨近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是”的用法及其语法化路径。研究表明,句末语气词“是”大致产生于唐宋时期,主要经历了“回指代词→后置判断句中‘是也’共用→‘也’字脱落→句末语气词”的演变过程。判断系词“是”成为判断句的唯一语法标记后,全面取代了“也”的功能,除了发展出焦点标记、强调标记、对比标记的用法外,在“NP+VP+(其他)+是”结构中也发展出语气词的用法。最后将研究视野扩展到藏缅语系语言中,结合藏缅语句末系词语法化为语气词的众多实例,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类型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句末语气词 “是” 语法化 类型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方式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爱姣 张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70,共6页
从结构方式上看,近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可分成附加式、偏正式、主谓式、联合式、述宾式、重叠式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具有相对不同的特点,它们的此消彼长,显示了三音词在近代汉语中的基本风貌,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三音词在现代汉语中的... 从结构方式上看,近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可分成附加式、偏正式、主谓式、联合式、述宾式、重叠式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具有相对不同的特点,它们的此消彼长,显示了三音词在近代汉语中的基本风貌,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三音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三音词 结构 类型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的几种被动式 被引量:22
3
作者 蒋绍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92,共6页
近代汉语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被动句,"被"字句一直是主流。但还存在着一种不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其中的"被"有的可以表示"不幸"、"意外",有的还可以表示原因。"教"、"叫"和&q... 近代汉语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被动句,"被"字句一直是主流。但还存在着一种不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其中的"被"有的可以表示"不幸"、"意外",有的还可以表示原因。"教"、"叫"和"被"都是表被动的虚词,但它们的来源各不相同。"被"是由表"遭受"的动词逐步虚化而成的。"教"和"叫"是由使役义演变为表被动的,而"教"和"叫"又是分别由各自的本义演变成使役义的。从时间上说,"教"演变为使役义和表被动较早,唐代就有"教"表被动的。"叫"用作使役是从明代开始,用作被动就更晚一些。"教"和"叫"的演变途径即使在共时平面的语料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用"拨"表被动,直到今天的吴语中还是如此。"拨"表被动的演变过程是:"给予———使役———被动"。"着"字句表示被动是从使役式演变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被动句 使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去+VP+去”句结构类型及其发展 被引量:9
4
作者 黑维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6,共7页
“去 +VP+去”句是近、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现代汉语对它的讨论仅限于“去”在句子中表义的虚实上 ,而对这一句式产生时代及其发展还没有涉及到。因此 ,本文就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近代汉语“去 +VP+去”句结构类型 ;... “去 +VP+去”句是近、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现代汉语对它的讨论仅限于“去”在句子中表义的虚实上 ,而对这一句式产生时代及其发展还没有涉及到。因此 ,本文就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近代汉语“去 +VP+去”句结构类型 ;2 .近代汉语“去 +VP+去”句产生时代及其发展 ;3 .“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动词 结构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探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曹廷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57-64,共8页
近代汉语中存在着为数可观的同素逆序同义词 ,它们指的是构成词素相同 ,词素次序互为倒置的一组同义词。本文从它们的年代分布、词义及其演变、结构以及词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是由“倒序造... 近代汉语中存在着为数可观的同素逆序同义词 ,它们指的是构成词素相同 ,词素次序互为倒置的一组同义词。本文从它们的年代分布、词义及其演变、结构以及词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是由“倒序造词法”创造出来的 ,它们的词形和用法非常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同素逆序同义词 词义演变 结构 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的话题标记及其演变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宗江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4,共9页
"话题"本是个语用概念,但自结构主义语言学以来,人们较多地将其作为结构成分来讨论。我们侧重于在篇章意义上来理解话题,将标记话题的语言成分称为"话题标记"。本文所指的话题标记包括两类:一类是用来引入话题的语... "话题"本是个语用概念,但自结构主义语言学以来,人们较多地将其作为结构成分来讨论。我们侧重于在篇章意义上来理解话题,将标记话题的语言成分称为"话题标记"。本文所指的话题标记包括两类:一类是用来引入话题的语言成分,如现代汉语中的"要说",称为"话题引入标记";另一类是用来转换话题的语言成分,如现代汉语中的"再说",称为"话题转换标记"。文章将按以上两类来描写近代汉语的话题标记,希望能较全面地展现近代汉语话题标记的大致面貌,并讨论其向现代的演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话题标记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副词词尾“则”探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振羽 申风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在近代汉语中产生了一批"~则"类副词,如"都则"、"多则"、"敢则"、"总则"等。其中的"则"是副词词尾,约产生于元代,是中古副词词尾"自"的同音替代字。词尾"... 在近代汉语中产生了一批"~则"类副词,如"都则"、"多则"、"敢则"、"总则"等。其中的"则"是副词词尾,约产生于元代,是中古副词词尾"自"的同音替代字。词尾"则"在明清时期并没有得到发展,在元代昙花一现后便渐趋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尾 副词 来源 近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卫东 《语言科学》 2003年第2期91-99,共9页
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二十多年来,渐获学界关注,一些关键问题已被提出,近代官话“正音”或“基础方言”“一直在北京”的“主流观点”已遭质疑。其实,195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主流观点”,既“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后学对此应有认识... 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二十多年来,渐获学界关注,一些关键问题已被提出,近代官话“正音”或“基础方言”“一直在北京”的“主流观点”已遭质疑。其实,1950年代初提出的这种“主流观点”,既“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后学对此应有认识。先期的讨论逐渐形成了官话南北两系的局面何时形成、该局面形成后南方官话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如何、官话“正音”是否无地点方言为其标准等焦点问题,其中南方官话即江淮官话尤其值得注意,其历史地位与作用如何将是以后争论的重点。近代汉语语音史的研究应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展开,同时更须注重新资料的挖掘与探讨,近年的实践表明,海外汉学文献将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语音史 官话正音 北京音 南京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角恒广的日本近代汉语教育史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顺洪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4期62-64,共3页
日本的汉语教育源远流长,如果从公元285年百济王仁带去并为日本天皇太子菟道稚郎子讲授《论语》、《千字文》,成为日本第一个汉学教师算起,已有1700多年历史。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有关日本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却十... 日本的汉语教育源远流长,如果从公元285年百济王仁带去并为日本天皇太子菟道稚郎子讲授《论语》、《千字文》,成为日本第一个汉学教师算起,已有1700多年历史。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有关日本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几乎无人问津。直到本世纪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汉语教育史 教育史研究 日本 对华政策 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 中日关系 汉语热 国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方言副词“白”和近代汉语副词“白”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永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5-127,共3页
近代汉语副词“白”,多释为“竟”,并以为在现代汉语中早已无踪可寻,其实,在浙江台州方言中却依然存在,而且,由此反观近代汉语,“白”亦当释为“就”而非“竟”。
关键词 近代汉语 方言 副词 “白” “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把”字被动句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地域分布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把"字被动句是近代汉语时期新兴的被动句式,在语义和句式结构的共同影响下于元代产生,明代有所发展,但见次率低、结构简单,清代逐渐衰亡,在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已经消失,但在汉语方言中还有所保留。
关键词 近代汉语 “把”字被动句 使用情况 方言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三音词概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爱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496-502,共7页
近代汉语三音词的发展原因可以归结为 :社会的发展 ;语音系统的简化 ;语体的转化 ;造词法的完善。三音词的结构分为 :附加式、偏正式、主谓式、联合式、述宾式、重叠式。其结构层次、结构关系与词的语法属性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三音词... 近代汉语三音词的发展原因可以归结为 :社会的发展 ;语音系统的简化 ;语体的转化 ;造词法的完善。三音词的结构分为 :附加式、偏正式、主谓式、联合式、述宾式、重叠式。其结构层次、结构关系与词的语法属性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三音词的意义构成分为 :组合构成、化合构成、融合构成、附合构成、重合构成、并合构成。三音词的语法功能是从语法性质与句法功能两方面探讨了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象声词、副词、连词的语法功能。三音词的修辞特点表现为 :鲜明的形象性 ;丰富的表情性 ;通俗的口语性 ;浓郁的民俗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三音词 结构 语法 修辞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汉语“去+NP+去”句 被引量:3
13
作者 黑维强 《语言科学》 2003年第3期92-101,共10页
本文从结构类型、使用时代及消失的原因、产生的地域、在现代方言的保留及“去”的意义等四个方面对近代汉语“去+NP+去”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名词 名词性短语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的判断动词“系”及其流变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钰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9,共5页
"系"由动词"系连"、"系属"义演变为判断动词,不晚于北宋初年;"系"与"是"虽长期并存,但缺乏否定式,明清后逐步退出口语;"系"在粤、客方言中,发展出否定式,成为活跃在口语... "系"由动词"系连"、"系属"义演变为判断动词,不晚于北宋初年;"系"与"是"虽长期并存,但缺乏否定式,明清后逐步退出口语;"系"在粤、客方言中,发展出否定式,成为活跃在口语中的判断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判断动词“系” 否定式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几个标记助词看赣方言与近代汉语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3-158,共6页
赣方言地区史上属于江南一带。宋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江南是中国的重要地区,都市繁荣,经济发达,是中国都市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白话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市井人物和市井心态,创作语言也和当时当地的口语较为接近。小说中反映的一... 赣方言地区史上属于江南一带。宋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江南是中国的重要地区,都市繁荣,经济发达,是中国都市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白话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市井人物和市井心态,创作语言也和当时当地的口语较为接近。小说中反映的一些语言现象在当今的汉语方言(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方言)里仍能找到蛛丝马迹。本文将通过对赣方言几个标记助词的描写,联系近代白话小说语料,证实赣方言与当时的江南方言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继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助词 赣方言 近代汉语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中词缀“子、儿”等的独特用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力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8-170,共3页
近代汉语中,“子”和“儿”作为构词的后缀,开始并广泛运用起来。这种后缀既是古代汉语书面语更接近当时口语的表现,也是现代汉语后缀“子”和“儿”的发展基础,但与古今汉语相比,这些后缀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独特用法。本文以大量语料为... 近代汉语中,“子”和“儿”作为构词的后缀,开始并广泛运用起来。这种后缀既是古代汉语书面语更接近当时口语的表现,也是现代汉语后缀“子”和“儿”的发展基础,但与古今汉语相比,这些后缀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独特用法。本文以大量语料为依据,用静态描写和动态对比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近代汉语中词缀“子、儿”等的独特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词缀“子 儿” 独特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程语录与近代汉语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锦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2-106,共5页
二程语录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二程语录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 ,都反映了北宋时期汉语口语的特点 ,二程语录语言研究工作的开展 。
关键词 二程语录 近代汉语 专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近代汉语方言文献的集成 被引量:4
18
作者 乔全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0-105,163,共6页
以汉语方言为主线,全面收集晚唐五代以来反映汉语方言及其历史的数千种文献并汇编成册,制成电子图书数据库。这将极大地推动汉语语言学科、汉语文化历史的研究,同时对于保护汉语语言史文献资源,开展社会服务和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 方言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材料理论双石攻近代汉语语法和历史词汇学之玉——蒋绍愚教授汉语史研究访谈录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绍愚 黄丽丽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8-131,共4页
蒋绍愚教授是当今近代汉语语法和历史词汇学研究领域公认的领军人物,在访谈中他指出,做语言学研究第一必须全面掌握有关材料,第二必须重视理论的探讨,努力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第三要充分展开学术讨论,不同观点的碰撞、切磋可以推进... 蒋绍愚教授是当今近代汉语语法和历史词汇学研究领域公认的领军人物,在访谈中他指出,做语言学研究第一必须全面掌握有关材料,第二必须重视理论的探讨,努力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第三要充分展开学术讨论,不同观点的碰撞、切磋可以推进学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语法 历史词汇学 材料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几种句式结构成分的变化及其句法后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美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8-45,共8页
对近代汉语三种句式结构内部成分变化现象的分析 ,可以看出这几种句式结构内部旧成分的隐含、缺失、虚化最终也会引起句式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句式结构 变化 语法化 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