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近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是”的产生、来源及发展 |
张丽梅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近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方式 |
杨爱姣
张蕾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
3
|
近代汉语的几种被动式 |
蒋绍愚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2
|
|
|
4
|
近代汉语“去+VP+去”句结构类型及其发展 |
黑维强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
5
|
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探析 |
曹廷玉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0 |
14
|
|
|
6
|
近代汉语的话题标记及其演变 |
李宗江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
7
|
近代汉语副词词尾“则”探源 |
张振羽
申风英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
8
|
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张卫东
|
《语言科学》
|
2003 |
5
|
|
|
9
|
六角恒广的日本近代汉语教育史研究 |
王顺洪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9 |
6
|
|
|
10
|
台州方言副词“白”和近代汉语副词“白” |
张永奋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
11
|
近代汉语“把”字被动句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地域分布 |
郑宏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
12
|
近代汉语三音词概述 |
杨爱姣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2 |
4
|
|
|
13
|
论近代汉语“去+NP+去”句 |
黑维强
|
《语言科学》
|
2003 |
3
|
|
|
14
|
近代汉语的判断动词“系”及其流变 |
唐钰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5
|
从几个标记助词看赣方言与近代汉语的关系 |
邵宜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
16
|
近代汉语中词缀“子、儿”等的独特用法 |
力量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17
|
二程语录与近代汉语研究 |
黄锦君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
18
|
开展近代汉语方言文献的集成 |
乔全生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19
|
用材料理论双石攻近代汉语语法和历史词汇学之玉——蒋绍愚教授汉语史研究访谈录 |
蒋绍愚
黄丽丽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20
|
近代汉语几种句式结构成分的变化及其句法后果 |
张美兰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