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检讨与反思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昭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2,共1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文化史在学科建设、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暴露出理论讨论不足等问题。分阶段看,1980年代比较重视学科建设,通过创建专门性研究机构、编纂丛书、召开会议等形式,奠定了学科基础;199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文化史在学科建设、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暴露出理论讨论不足等问题。分阶段看,1980年代比较重视学科建设,通过创建专门性研究机构、编纂丛书、召开会议等形式,奠定了学科基础;1990年代,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学科建设的速度明显放缓;21世纪前20年,文化史研究蓬勃发展,但整体性研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40多年来,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所涉问题相当广泛,其中关于改良与革命、激进与保守的关系问题以及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探讨较具代表性。从学科理论看,如何深化文化史与唯物史观关系的研究,如何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提出本土问题,以及重新理解文化、文化史及其与其他专史关系的研究,均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学科建设
学科理论
检讨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对象与任务的建议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文海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史学领域中一门久遭冷漠的学科——中国近代文化史,正日益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一批研究成果的出现,《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的着手编辑,建国以来首次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是这门学科即将日趋繁荣的点滴讯号。 在这种十分喜...
史学领域中一门久遭冷漠的学科——中国近代文化史,正日益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一批研究成果的出现,《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的着手编辑,建国以来首次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是这门学科即将日趋繁荣的点滴讯号。 在这种十分喜人的形势下,进一步明确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更具有了紧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研究对象
中国
近代
思想史
文化史
研究
史学
近代
政治
文化
与政治
文化
现象
社会史
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代文化史与中外文化交流
3
作者
王晓秋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106-106,共1页
文化史的研究非常重要,记得我们的老师翦伯赞先生曾经说过:“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化艺术是历史的灵魂。”他还告诫我们:“不要把历史写成一个无灵魂、无生命的东西。”可是,现在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和教学,大多主要讲政...
文化史的研究非常重要,记得我们的老师翦伯赞先生曾经说过:“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化艺术是历史的灵魂。”他还告诫我们:“不要把历史写成一个无灵魂、无生命的东西。”可是,现在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和教学,大多主要讲政治史、阶级斗争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中外
文化
交流
中国
近代
史
日本
文化
近代
中国
文化
外来
文化
西方
文化
经说
要讲政治
外国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代文化史琐语
4
作者
王汝丰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105-105,共1页
三十多年来,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极其薄弱,几乎是一张白纸,即使是属于文化史领域的一些专史,也是风毛麟角。这种状况,确实不能继续下去了。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光辉的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文化历史传统的民族,对...
三十多年来,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极其薄弱,几乎是一张白纸,即使是属于文化史领域的一些专史,也是风毛麟角。这种状况,确实不能继续下去了。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光辉的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文化历史传统的民族,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史学工作者
文化史
研究
专史
文化
历史
历史传统
优秀
文化
研究工作
组织力量
丛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宗虞
《中州学刊》
1985年第1期127-128,共2页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3日至9日在郑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河南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这是建国以来举行的第一次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3日至9日在郑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河南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这是建国以来举行的第一次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七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省委理论领导小组组长刘正威同志会见了部分专家,省委理论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社联主席张树德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向来自各地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著名历史学家刘大年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学术讨论会
文化史
研究
中国
近代
文化
运动
刘大年
河南省
爱国主义精神
组长
领导小组
研究的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龚书铎
《文史哲》
1987年第4期39-42,共4页
中国近代文化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交叉综合的独立学科。学术界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很薄弱。这种状况直到1983年才有所改变。这年5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历史学科“六五”规划会议上,一些同志对推动和加强中国近代文化...
中国近代文化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交叉综合的独立学科。学术界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很薄弱。这种状况直到1983年才有所改变。这年5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历史学科“六五”规划会议上,一些同志对推动和加强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成为开展这一研究的新起点。之后,有关方面陆续编撰出版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举办了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并招收了一批研究生,等等。这些表明,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学习中国近代文化史,或者说学习文化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文化史研究的对象、范围是什么? 较早提出文化的定义并产生颇大影响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学者泰勒(E·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古代
文化
学术讨论会
中西
文化
会通
新
文化
独立学科
资产阶级
学术界
伦理学
发展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中的爱国主义问题
7
作者
俞旦初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近几年来,随着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引起重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研究也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注意。据不完全的了解,这种研究主要是在四个方面:通论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问题,分别论述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内容
中国
近代
爱国主义
研究中
史学思潮
文化
领域
史学界
二十世纪初年
中心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前期的几个特点
8
作者
唐大斌
《社会科学(甘肃)》
1988年第5期82-91,共10页
中国传统的社会体系在近代欧洲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发生振荡和反馈,改变了一些旧的结构和因子,出现了新的因子,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整体。
关键词
近代文化史
中国传统
前期
欧洲文明
社会体系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唯物史观与龚书铎先生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9
作者
曹志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69-79,共11页
中国近代文化史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的学科领域,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直接关系到相关研究的健康发展。龚书铎先生是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学科有开创之功,亦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近代文化史的代表人物。龚先生坚...
中国近代文化史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的学科领域,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直接关系到相关研究的健康发展。龚书铎先生是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学科有开创之功,亦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近代文化史的代表人物。龚先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切忌趋时相结合的治学原则,旗帜鲜明地以唯物史观为指针,对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重大问题形成独特的认识:深入探索文化史研究的基础理论,认为“政治是历史的脊梁”,文化不是历史的中心,从而摆正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并以唯物史观批评文化中心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全盘西化”“儒化中国”等错误思潮,立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中西文化关系,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是文化建设的源头。这些论断深化了学术界对唯物史观与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关系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书铎
中国
近代文化史
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左玉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24,59,共14页
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依据研究重心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8年到80年代末,研究重点集中于思想家个案及政治思想史方面;二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研究重心逐渐转变为以社会思潮史及思想家个案为主;三是90年代末以来,研究...
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依据研究重心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8年到80年代末,研究重点集中于思想家个案及政治思想史方面;二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研究重心逐渐转变为以社会思潮史及思想家个案为主;三是90年代末以来,研究重心集中于社会思潮史和学术思想史领域。正是在研究重心的逐渐转移过程之中,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广度不断拓宽,研究深度亦渐次深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复兴;9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史发展的新趋势,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勃然兴起。长期无人问津或受人冷落的研究领域,如近代科技文化、民间宗教、民间意识与观念、文化心态、公共空间领域、新词语与观念变迁等,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近代社会文化史正在成为史学新观念和新方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思想史
近代文化史
社会
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思想文化的深层探索──章开沅先生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郭国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72-78,共7页
近代思想文化的深层探索──章开沅先生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郭国灿关键词章开沅,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章开沅教授是以辛亥革命史的卓越建树而称誉海内外学术界的。然而,章教授更以辛亥革命为基点,以近代化为参照,将其研究引...
近代思想文化的深层探索──章开沅先生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郭国灿关键词章开沅,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章开沅教授是以辛亥革命史的卓越建树而称誉海内外学术界的。然而,章教授更以辛亥革命为基点,以近代化为参照,将其研究引向近代思想文化的深层结构,从而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开沅
中国
近代
思想
文化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中国近代文化与近代革命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侃
《中州学刊》
1985年第1期98-107,113,共11页
沉寂多年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来又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中国近代历史的许多重大课题,都是应时代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沉寂多年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来又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中国近代历史的许多重大课题,都是应时代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被提出来的。而这种课题一经提出,又往往是甚至必然是众说纷纭,各陈所见。一些一时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所解决了;有的则要留待后人继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中国传统
文化
洋务派
新旧
文化
太平天国
新
文化
封建
文化
思想
文化
封建统治
统治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西方史学中的文化史传统
被引量:
1
13
作者
郭长刚
张有智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略论西方史学中的文化史传统郭长刚张有智文化史是相对于政治军事史而言的,它们不仅在内容上相差悬殊,而且在治史目的上也大相径庭,政治军事史强调史学要为现实政治服务,被称为“鉴戒史学”①;文化史则注重历史的认识、审美功能,...
略论西方史学中的文化史传统郭长刚张有智文化史是相对于政治军事史而言的,它们不仅在内容上相差悬殊,而且在治史目的上也大相径庭,政治军事史强调史学要为现实政治服务,被称为“鉴戒史学”①;文化史则注重历史的认识、审美功能,故可称为是“审美史学”。在古代希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史学
近代文化史
学术传统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政治史
自然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大学重点学科简介——中国文化史
14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2-2,共1页
湖北大学业中国文化史学科,于1991年3月由湖北省教委公布为省属高等院校第一批重点学科之一。其学术带头人是国家级专家冯天瑜教授,现有8人专门从事该学科的研究,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2人,另有资料员1名。该学科...
湖北大学业中国文化史学科,于1991年3月由湖北省教委公布为省属高等院校第一批重点学科之一。其学术带头人是国家级专家冯天瑜教授,现有8人专门从事该学科的研究,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2人,另有资料员1名。该学科点的主攻方向为文化学、中国明清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化史
重点学科
湖北大学
明清
文化
冯天瑜
中国
近代文化史
文化
学
教授
资料员
中华
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四时期复古与西化的文化偏向——对文化回归现象的再认识
被引量:
1
15
作者
俞祖华
《中州学刊》
198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对封建旧文化的批判和对外国各种思潮的介绍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尤其是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在当时颇为热烈的东西文化讨论中,出现了对后...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对封建旧文化的批判和对外国各种思潮的介绍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尤其是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在当时颇为热烈的东西文化讨论中,出现了对后来同样有影响的偏颇的文化主张,本文对当时国粹主义的思潮与西化的倾向作些分析,希望得到前辈们的指正。 一 信古与主张复古,不论在古代还是近代都不乏其人。五四时期力主复古的人物却很有特点,他们不同于对西方文化愚昧无知的封建顽固派,而是些有较多西学知识,有的并且是在学习西方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如维新时期的中坚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杨度;辛亥革命志士章太炎、章士钊;唤清两大翻译家严复、林纾;通晓多种欧洲文字,了解外国为当时少见的辜鸿铭,还有如杜亚泉(笔名伧父)、梁漱溟等人。他们由疑古而信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回归现象
中国
近代文化史
文化
主张
梁启超
辛亥革命
康有为
东西
文化
国粹主义
章太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现状的宏观思考
被引量:
1
16
作者
刘伟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2期20-25,共6页
一、文化新潮的兴起在由近代步入现代的历史转折之际,中国学术界曾兴起过一股汹涌的文化浪潮——五四新文化运动,这股浪潮经久不衰,在三十年代达到高峰。当时,文化学术界许多名人。都卷入了这股汹涌的文化浪潮之中,如鲁迅、李大钊、陈...
一、文化新潮的兴起在由近代步入现代的历史转折之际,中国学术界曾兴起过一股汹涌的文化浪潮——五四新文化运动,这股浪潮经久不衰,在三十年代达到高峰。当时,文化学术界许多名人。都卷入了这股汹涌的文化浪潮之中,如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梁启超、梁漱溟、丁文江、王星拱等人。据不完全统计,从1919年到1949年,国内出版的文化著作中,仅文化史著作就达一百余种。时隔半个世纪,一股新的文化浪潮在中国学术界又席卷开来。据笔者所知,1984年11月3日至9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文化
学研究
文化
学术
研究现状
当代中国
文化
文化
研究
文化
浪潮
中国学术界
中国传统
文化
五四新
文化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7
作者
李侃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98-99,共2页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从一九八三年五月在长沙的规划会议上开始酝酿筹备,到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郑州召开,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从讨论会上提供的论文和与会者的发言看来,可以说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起步虽晚,但进展颇快,基础虽然薄弱...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从一九八三年五月在长沙的规划会议上开始酝酿筹备,到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郑州召开,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从讨论会上提供的论文和与会者的发言看来,可以说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起步虽晚,但进展颇快,基础虽然薄弱,但研究者的积极性很高。这门学科之所以引起许多同志的兴趣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文化
中国
近代文化史
中国
近代
革命
中国古代
文化
意识形态
古今文
光化电
中外
文化
学术讨论会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综述
被引量:
1
18
作者
文韦
《宁夏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34-38,共5页
近几年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学术界一个很热的课题。许多报刊开辟专栏报导有关情况、登载一系列论文,还有《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等系列专著正在陆续出版中。文化史讲习班、文化史讨论会也极为活跃,在全...
近几年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学术界一个很热的课题。许多报刊开辟专栏报导有关情况、登载一系列论文,还有《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等系列专著正在陆续出版中。文化史讲习班、文化史讨论会也极为活跃,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就有十余次,如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等单位发起的于1984年11月在郑州召开的“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由中国文化书院和九州知识信息中心联合分别于1985年3月、1986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两期文化学讲习班。由武汉大学哲学系邀请数十位海内外研究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于1985年12月在湖北古城黄冈举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文化
传统
文化
与现代化
学术讨论会
中国
近代文化史
武汉大学哲学系
儒学
中国古代
文化
社会科学院
人文主义
冯友兰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辜鸿铭与张之洞
被引量:
2
19
作者
高令印
《东南学术》
CSSCI
1991年第4期70-72,共3页
辜鸿铭(1856—1928,名汤生,福建同安人)早年游学欧洲十多年,精通九种西语和日语,熟谙西学西政和其社会民情,得十三个博士学衔。回国后,在湖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湖北南皮人)幕府中任职,得到张的教导。辜鸿铭在文化史上的最...
辜鸿铭(1856—1928,名汤生,福建同安人)早年游学欧洲十多年,精通九种西语和日语,熟谙西学西政和其社会民情,得十三个博士学衔。回国后,在湖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湖北南皮人)幕府中任职,得到张的教导。辜鸿铭在文化史上的最大功绩是向西方“输出”东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中国
近代文化史
二十年
中法战争
中体西用
西学
日语
西政
西语
总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元济日记》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20
作者
陈江
《编辑之友》
1987年第4期81-82,共2页
《张元济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从1981年出版以来,受到各界多层次人士的欢迎,这是并不偶然的。 1.《日记》虽然只有从1912年到1922年各年,但因张元济交游广泛,如与康有为,梁启超、蒋百里、黄克强、朱启钤、胡适、丁文江等当时一批社...
《张元济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从1981年出版以来,受到各界多层次人士的欢迎,这是并不偶然的。 1.《日记》虽然只有从1912年到1922年各年,但因张元济交游广泛,如与康有为,梁启超、蒋百里、黄克强、朱启钤、胡适、丁文江等当时一批社会名流、学者都有接触,有的甚至是挚友,因而记录虽然简略,有时三言两语,却是秉笔而来的信史。茅盾在他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上)中记载了他进商务印书馆的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济
商务印书馆
日记
梁启超
蒋百里
康有为
茅盾
中国
近代文化史
保存
丁文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检讨与反思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昭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2,共14页
基金
2018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社会文化变迁研究(1900-1949)”(18JDLSB003)。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文化史在学科建设、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暴露出理论讨论不足等问题。分阶段看,1980年代比较重视学科建设,通过创建专门性研究机构、编纂丛书、召开会议等形式,奠定了学科基础;1990年代,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学科建设的速度明显放缓;21世纪前20年,文化史研究蓬勃发展,但整体性研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40多年来,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所涉问题相当广泛,其中关于改良与革命、激进与保守的关系问题以及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探讨较具代表性。从学科理论看,如何深化文化史与唯物史观关系的研究,如何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提出本土问题,以及重新理解文化、文化史及其与其他专史关系的研究,均有待加强。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学科建设
学科理论
检讨
反思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discipline theory
review
reflection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对象与任务的建议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文海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104-104,共1页
文摘
史学领域中一门久遭冷漠的学科——中国近代文化史,正日益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一批研究成果的出现,《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的着手编辑,建国以来首次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是这门学科即将日趋繁荣的点滴讯号。 在这种十分喜人的形势下,进一步明确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更具有了紧迫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研究对象
中国
近代
思想史
文化史
研究
史学
近代
政治
文化
与政治
文化
现象
社会史
说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代文化史与中外文化交流
3
作者
王晓秋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106-106,共1页
文摘
文化史的研究非常重要,记得我们的老师翦伯赞先生曾经说过:“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化艺术是历史的灵魂。”他还告诫我们:“不要把历史写成一个无灵魂、无生命的东西。”可是,现在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和教学,大多主要讲政治史、阶级斗争史。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中外
文化
交流
中国
近代
史
日本
文化
近代
中国
文化
外来
文化
西方
文化
经说
要讲政治
外国
文化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代文化史琐语
4
作者
王汝丰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105-105,共1页
文摘
三十多年来,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极其薄弱,几乎是一张白纸,即使是属于文化史领域的一些专史,也是风毛麟角。这种状况,确实不能继续下去了。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光辉的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文化历史传统的民族,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史学工作者
文化史
研究
专史
文化
历史
历史传统
优秀
文化
研究工作
组织力量
丛刊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宗虞
出处
《中州学刊》
1985年第1期127-128,共2页
文摘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3日至9日在郑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河南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这是建国以来举行的第一次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七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省委理论领导小组组长刘正威同志会见了部分专家,省委理论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社联主席张树德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向来自各地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著名历史学家刘大年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学术讨论会
文化史
研究
中国
近代
文化
运动
刘大年
河南省
爱国主义精神
组长
领导小组
研究的对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龚书铎
出处
《文史哲》
1987年第4期39-42,共4页
文摘
中国近代文化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交叉综合的独立学科。学术界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很薄弱。这种状况直到1983年才有所改变。这年5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历史学科“六五”规划会议上,一些同志对推动和加强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成为开展这一研究的新起点。之后,有关方面陆续编撰出版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举办了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并招收了一批研究生,等等。这些表明,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学习中国近代文化史,或者说学习文化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文化史研究的对象、范围是什么? 较早提出文化的定义并产生颇大影响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学者泰勒(E·B·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古代
文化
学术讨论会
中西
文化
会通
新
文化
独立学科
资产阶级
学术界
伦理学
发展变化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中的爱国主义问题
7
作者
俞旦初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文摘
近几年来,随着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引起重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研究也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注意。据不完全的了解,这种研究主要是在四个方面:通论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问题,分别论述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内容
中国
近代
爱国主义
研究中
史学思潮
文化
领域
史学界
二十世纪初年
中心任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前期的几个特点
8
作者
唐大斌
出处
《社会科学(甘肃)》
1988年第5期82-91,共10页
文摘
中国传统的社会体系在近代欧洲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发生振荡和反馈,改变了一些旧的结构和因子,出现了新的因子,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整体。
关键词
近代文化史
中国传统
前期
欧洲文明
社会体系
因子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唯物史观与龚书铎先生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9
作者
曹志敏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69-79,共11页
文摘
中国近代文化史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的学科领域,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直接关系到相关研究的健康发展。龚书铎先生是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学科有开创之功,亦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近代文化史的代表人物。龚先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切忌趋时相结合的治学原则,旗帜鲜明地以唯物史观为指针,对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重大问题形成独特的认识:深入探索文化史研究的基础理论,认为“政治是历史的脊梁”,文化不是历史的中心,从而摆正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并以唯物史观批评文化中心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全盘西化”“儒化中国”等错误思潮,立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中西文化关系,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是文化建设的源头。这些论断深化了学术界对唯物史观与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关系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龚书铎
中国
近代文化史
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Keywords
Gong Shuduo
moder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左玉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24,59,共14页
文摘
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依据研究重心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8年到80年代末,研究重点集中于思想家个案及政治思想史方面;二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研究重心逐渐转变为以社会思潮史及思想家个案为主;三是90年代末以来,研究重心集中于社会思潮史和学术思想史领域。正是在研究重心的逐渐转移过程之中,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广度不断拓宽,研究深度亦渐次深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复兴;9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史发展的新趋势,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勃然兴起。长期无人问津或受人冷落的研究领域,如近代科技文化、民间宗教、民间意识与观念、文化心态、公共空间领域、新词语与观念变迁等,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近代社会文化史正在成为史学新观念和新方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思想史
近代文化史
社会
文化史
Keywords
China
modern intellectual history
modern cultural history
history of societal culture.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思想文化的深层探索──章开沅先生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郭国灿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72-78,共7页
文摘
近代思想文化的深层探索──章开沅先生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郭国灿关键词章开沅,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章开沅教授是以辛亥革命史的卓越建树而称誉海内外学术界的。然而,章教授更以辛亥革命为基点,以近代化为参照,将其研究引向近代思想文化的深层结构,从而为之...
关键词
章开沅
中国
近代
思想
文化史
研究
分类号
K09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中国近代文化与近代革命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侃
机构
中华书局
出处
《中州学刊》
1985年第1期98-107,113,共11页
文摘
沉寂多年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近年来又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中国近代历史的许多重大课题,都是应时代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被提出来的。而这种课题一经提出,又往往是甚至必然是众说纷纭,各陈所见。一些一时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所解决了;有的则要留待后人继续探索;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中国传统
文化
洋务派
新旧
文化
太平天国
新
文化
封建
文化
思想
文化
封建统治
统治阶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西方史学中的文化史传统
被引量:
1
13
作者
郭长刚
张有智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系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102-107,共6页
文摘
略论西方史学中的文化史传统郭长刚张有智文化史是相对于政治军事史而言的,它们不仅在内容上相差悬殊,而且在治史目的上也大相径庭,政治军事史强调史学要为现实政治服务,被称为“鉴戒史学”①;文化史则注重历史的认识、审美功能,故可称为是“审美史学”。在古代希腊...
关键词
西方史学
近代文化史
学术传统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政治史
自然科学
分类号
K103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大学重点学科简介——中国文化史
14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2-2,共1页
文摘
湖北大学业中国文化史学科,于1991年3月由湖北省教委公布为省属高等院校第一批重点学科之一。其学术带头人是国家级专家冯天瑜教授,现有8人专门从事该学科的研究,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2人,另有资料员1名。该学科点的主攻方向为文化学、中国明清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
关键词
中国
文化史
重点学科
湖北大学
明清
文化
冯天瑜
中国
近代文化史
文化
学
教授
资料员
中华
文化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四时期复古与西化的文化偏向——对文化回归现象的再认识
被引量:
1
15
作者
俞祖华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中州学刊》
1988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文摘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对封建旧文化的批判和对外国各种思潮的介绍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尤其是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在当时颇为热烈的东西文化讨论中,出现了对后来同样有影响的偏颇的文化主张,本文对当时国粹主义的思潮与西化的倾向作些分析,希望得到前辈们的指正。 一 信古与主张复古,不论在古代还是近代都不乏其人。五四时期力主复古的人物却很有特点,他们不同于对西方文化愚昧无知的封建顽固派,而是些有较多西学知识,有的并且是在学习西方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如维新时期的中坚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杨度;辛亥革命志士章太炎、章士钊;唤清两大翻译家严复、林纾;通晓多种欧洲文字,了解外国为当时少见的辜鸿铭,还有如杜亚泉(笔名伧父)、梁漱溟等人。他们由疑古而信古。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回归现象
中国
近代文化史
文化
主张
梁启超
辛亥革命
康有为
东西
文化
国粹主义
章太炎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现状的宏观思考
被引量:
1
16
作者
刘伟
机构
人民出版社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2期20-25,共6页
文摘
一、文化新潮的兴起在由近代步入现代的历史转折之际,中国学术界曾兴起过一股汹涌的文化浪潮——五四新文化运动,这股浪潮经久不衰,在三十年代达到高峰。当时,文化学术界许多名人。都卷入了这股汹涌的文化浪潮之中,如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梁启超、梁漱溟、丁文江、王星拱等人。据不完全统计,从1919年到1949年,国内出版的文化著作中,仅文化史著作就达一百余种。时隔半个世纪,一股新的文化浪潮在中国学术界又席卷开来。据笔者所知,1984年11月3日至9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文化史
文化
学研究
文化
学术
研究现状
当代中国
文化
文化
研究
文化
浪潮
中国学术界
中国传统
文化
五四新
文化
运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7
作者
李侃
机构
中华书局
出处
《中州学刊》
1985年第2期98-99,共2页
文摘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从一九八三年五月在长沙的规划会议上开始酝酿筹备,到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郑州召开,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从讨论会上提供的论文和与会者的发言看来,可以说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起步虽晚,但进展颇快,基础虽然薄弱,但研究者的积极性很高。这门学科之所以引起许多同志的兴趣和重视。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文化
中国
近代文化史
中国
近代
革命
中国古代
文化
意识形态
古今文
光化电
中外
文化
学术讨论会
中国人民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综述
被引量:
1
18
作者
文韦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34-38,共5页
文摘
近几年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学术界一个很热的课题。许多报刊开辟专栏报导有关情况、登载一系列论文,还有《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等系列专著正在陆续出版中。文化史讲习班、文化史讨论会也极为活跃,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就有十余次,如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等单位发起的于1984年11月在郑州召开的“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由中国文化书院和九州知识信息中心联合分别于1985年3月、1986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两期文化学讲习班。由武汉大学哲学系邀请数十位海内外研究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于1985年12月在湖北古城黄冈举办的“
关键词
中国传统
文化
传统
文化
与现代化
学术讨论会
中国
近代文化史
武汉大学哲学系
儒学
中国古代
文化
社会科学院
人文主义
冯友兰先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辜鸿铭与张之洞
被引量:
2
19
作者
高令印
机构
厦门大学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1年第4期70-72,共3页
文摘
辜鸿铭(1856—1928,名汤生,福建同安人)早年游学欧洲十多年,精通九种西语和日语,熟谙西学西政和其社会民情,得十三个博士学衔。回国后,在湖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湖北南皮人)幕府中任职,得到张的教导。辜鸿铭在文化史上的最大功绩是向西方“输出”东方文化。
关键词
辜鸿铭
中国
近代文化史
二十年
中法战争
中体西用
西学
日语
西政
西语
总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元济日记》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20
作者
陈江
机构
商务印书馆
出处
《编辑之友》
1987年第4期81-82,共2页
文摘
《张元济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从1981年出版以来,受到各界多层次人士的欢迎,这是并不偶然的。 1.《日记》虽然只有从1912年到1922年各年,但因张元济交游广泛,如与康有为,梁启超、蒋百里、黄克强、朱启钤、胡适、丁文江等当时一批社会名流、学者都有接触,有的甚至是挚友,因而记录虽然简略,有时三言两语,却是秉笔而来的信史。茅盾在他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上)中记载了他进商务印书馆的经过。
关键词
张元济
商务印书馆
日记
梁启超
蒋百里
康有为
茅盾
中国
近代文化史
保存
丁文江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检讨与反思
张昭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对象与任务的建议
李文海
《中州学刊》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近代文化史与中外文化交流
王晓秋
《中州学刊》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近代文化史琐语
王汝丰
《中州学刊》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王宗虞
《中州学刊》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谈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
龚书铎
《文史哲》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中的爱国主义问题
俞旦初
《中州学刊》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近代文化史的前期的几个特点
唐大斌
《社会科学(甘肃)》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唯物史观与龚书铎先生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曹志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左玉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近代思想文化的深层探索──章开沅先生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郭国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简论中国近代文化与近代革命
李侃
《中州学刊》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略论西方史学中的文化史传统
郭长刚
张有智
《河北学刊》
CSSCI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湖北大学重点学科简介——中国文化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五四时期复古与西化的文化偏向——对文化回归现象的再认识
俞祖华
《中州学刊》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现状的宏观思考
刘伟
《学习与探索》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李侃
《中州学刊》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综述
文韦
《宁夏社会科学》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辜鸿铭与张之洞
高令印
《东南学术》
CSSCI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张元济日记》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陈江
《编辑之友》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