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张謇与近代师范教育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孝义 殷敦新 《高校教育管理》 1997年第3期23-30,共8页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师范学校 教育 师范 大生纱厂 张謇 师范学堂 通州 近代教育 近代师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战前与战后师范教育的比较——兼谈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宇光 《外国教育研究》 1987年第2期32-39,共8页
日本近代师范教育产生于“明治维新”初期的年代,1872年创办的东京师范学校是日本近代师范学校的嚆矢。迄今,日本师范教育的发展已有100年以上历史。但在这100多年的历史时期内,日本师范教育的发展却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即战前的... 日本近代师范教育产生于“明治维新”初期的年代,1872年创办的东京师范学校是日本近代师范学校的嚆矢。迄今,日本师范教育的发展已有100年以上历史。但在这100多年的历史时期内,日本师范教育的发展却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即战前的创建发展与战后的刷新重建。比较这两个时期日本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对了解日本师范教育发展的全部历史,进而了解日本师范教育对整个日本教育及社会所起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意义。通过比较,弄清日本战前与战后师范教育的得失,对当前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也不无借鉴之处。为此,本文旨在比较研究日本战前与战后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析两个时期的异同点与得失之处,同时谈谈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师范教育 师范学校 师范教育改革 教师养成所 师范教育体制 战后日本 教育发展 明治维新 师资培养 师范教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和实践
3
作者 丁明宽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3-9,共7页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其一生的教育活动中,有较长一段时间从事师范教育工作。从南京高等师范到晓庄师范,他不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师范教育改革实践;而且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师范教育理论建设,对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键词 师范教育思想 陶行知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近代师范教育 教育改革实践 晓庄师范 教学做合一 人民教育 教育工作 乡村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中师课程的沿革 被引量:7
4
作者 郑登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6,共7页
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在清末就出现了新式的中、小学堂。“王寅学制”、“癸卯学制”颁布之后,全国的中小学堂猛增,据统计,1902年全国学生数为6912人,1905年发展到258876人,增加了37倍。据清政府学部1910年的统计,全国有初等学堂51678所... 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在清末就出现了新式的中、小学堂。“王寅学制”、“癸卯学制”颁布之后,全国的中小学堂猛增,据统计,1902年全国学生数为6912人,1905年发展到258876人,增加了37倍。据清政府学部1910年的统计,全国有初等学堂51678所、学生1532746人,比1905年的学生数增加了6倍。这就要求有大量的教师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当时有识之士梁启超、盛宣怀、张謇等纷纷主张兴办师范学堂,以培养和训练中、小学堂教师。从而由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师范学校 近代师范教育 师范学堂 中国近代 师范课程 师范 课程设置 课程标准 新学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的师资培养制度与师资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桂 《教育科学》 1988年第1期7-14,19,共9页
日本近代师范教育产生于明治初期,而师范教育制度定型于明治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日本师范教育制度始终采用欧洲大陆型的封闭制度,并具有明显的国家主义教育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全面占领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全面... 日本近代师范教育产生于明治初期,而师范教育制度定型于明治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日本师范教育制度始终采用欧洲大陆型的封闭制度,并具有明显的国家主义教育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全面占领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全面改革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制度。师范教育制度作为整个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日本师范教育制度,采用开放型的师资培养制度,其基本原则与美国师范教育制度相同,而在具体作法上又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培养制度 师范教育制度 近代师范教育 战后日本 国家主义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 基本原则 全面改革 社会政治 教育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