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书院到学堂、从学堂到大学——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机构演进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东亚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7,共11页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历时的,其机构的演进也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历史脉络。在古代中国社会,高等教育机构往往由官学与私学交替主导,承担着"养士"的职责,形成松散联合的高等教育系统。进入近代,西学东渐,传统高等教育机构随之而变,...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历时的,其机构的演进也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历史脉络。在古代中国社会,高等教育机构往往由官学与私学交替主导,承担着"养士"的职责,形成松散联合的高等教育系统。进入近代,西学东渐,传统高等教育机构随之而变,新式学堂逐渐兴起,传统书院相继改革,书院与学堂相互融会,生成传授科学知识与传统学问的近代高等学堂系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变学堂为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建立并确立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秉承高深学问理念、坚持民主管理制度的现代大学,完成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机构的现代转型。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演进中坚持回应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的内在逻辑,在近代中国展现了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激进态势和优先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构
传统书院
近代学堂
现代大学
机构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新式学堂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
2
作者
马红霞
周荣华
张帆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9-91,共3页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陆续诞生了一大批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的创立不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人知识结构的更新,思想观念的进步,乃至整个社会...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陆续诞生了一大批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的创立不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人知识结构的更新,思想观念的进步,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转型。作为中国沿海重要城市之一的镇江同样也经历了这一历史过程。本文以镇江为例,对其进行一个轮廓式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新式
学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书院到学堂、从学堂到大学——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机构演进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东亚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7,共11页
基金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优势学科自主项目(项目编号:164320H111-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历时的,其机构的演进也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历史脉络。在古代中国社会,高等教育机构往往由官学与私学交替主导,承担着"养士"的职责,形成松散联合的高等教育系统。进入近代,西学东渐,传统高等教育机构随之而变,新式学堂逐渐兴起,传统书院相继改革,书院与学堂相互融会,生成传授科学知识与传统学问的近代高等学堂系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变学堂为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建立并确立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秉承高深学问理念、坚持民主管理制度的现代大学,完成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机构的现代转型。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演进中坚持回应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的内在逻辑,在近代中国展现了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激进态势和优先特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构
传统书院
近代学堂
现代大学
机构演进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traditional academy, modern school,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evolution
分类号
G649.2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新式学堂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
2
作者
马红霞
周荣华
张帆
机构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综合调研处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9-91,共3页
基金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编号:1653000043)
文摘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陆续诞生了一大批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的创立不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人知识结构的更新,思想观念的进步,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转型。作为中国沿海重要城市之一的镇江同样也经历了这一历史过程。本文以镇江为例,对其进行一个轮廓式考察。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新式
学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的
分类号
G529.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书院到学堂、从学堂到大学——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机构演进
张东亚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近代新式学堂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
马红霞
周荣华
张帆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