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锡近代园林与城市、社会的互动关联——以《申报》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戈祎迎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1期81-90,共10页
近代报刊是近代园林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基于全面检索《申报》数据库获得的材料,采用统计、定性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研究无锡近代园林的营建活动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园林的使用功能与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更新、园林的经营管理与社会... 近代报刊是近代园林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基于全面检索《申报》数据库获得的材料,采用统计、定性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研究无锡近代园林的营建活动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园林的使用功能与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更新、园林的经营管理与社会纷争冲突三方面的关联互动。此三方面均表现出历时性的变化,其中,不同区域园林的主要功能存在差异,园林整体呈现出从大众聚集、信息传递的公共空间向复合型休闲游憩场所的转型。在所发现园林史资料日益广博、园林史研究方法有所突破的背景下,定量分析与传统方法的结合可令既有资料的现代演绎、学科之间的交叉探索和学科内已有认知的合理讨论展现相应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园林 无锡 城市 社会 互动关联 量化 《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浔现存近代园林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珊珊 黄晓 《华中建筑》 2014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南浔园林作为近代江南园林的一支重要地域流派,曾受到强烈的西洋影响,体现在吸取西方的造园手法,使用进口材料与新建筑材料,以及引入近代西方的建筑技术几个方面。这些都使南浔近代园林带上了强烈的近代特征,呈现出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 南浔园林作为近代江南园林的一支重要地域流派,曾受到强烈的西洋影响,体现在吸取西方的造园手法,使用进口材料与新建筑材料,以及引入近代西方的建筑技术几个方面。这些都使南浔近代园林带上了强烈的近代特征,呈现出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该文通过对述园、颖园、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四座现存园林中的近代建筑的分析,探讨其对于西方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的吸收以及其中体现的中西合璧的近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建筑 近代园林 近代建筑技术 南浔 湖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近代园林的现代化演进特征与机制研究(1840~1949)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云 《风景园林》 2010年第1期81-85,共5页
近代上海是中国现代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城市和中国现代园林的早期策源地。基于档案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归纳,对上海近代园林形成全面认识,阐述其非线性、不均衡的发展历程;从租界园林的引领、民国华界园林的超越等角度,分析其外生后发... 近代上海是中国现代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城市和中国现代园林的早期策源地。基于档案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归纳,对上海近代园林形成全面认识,阐述其非线性、不均衡的发展历程;从租界园林的引领、民国华界园林的超越等角度,分析其外生后发的现代化演进特征;从动力机制层面,探寻其技术、制度、观念的革新与相互推进的演进机制和影响。以期对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园林的研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近代园林 研究 现代化 上海 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矛盾与中和:宁波近代园林的变迁与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向频 陈枫 《华中建筑》 2012年第6期19-23,共5页
宁波自古以来受到江南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园林风格以婉约内闭为主。近代开埠之后,其原有封闭的文化系统被打破,古典园林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在民国时期,宁波园林建设更受到了国民政府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这些力量的共同驱动之下,宁波... 宁波自古以来受到江南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园林风格以婉约内闭为主。近代开埠之后,其原有封闭的文化系统被打破,古典园林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在民国时期,宁波园林建设更受到了国民政府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这些力量的共同驱动之下,宁波近代园林呈现出明显的模糊和矛盾。该文梳理和总结了近代宁波园林的历史,阐述其风格演变过程,探究诱发和影响其风格转变的因素,并具体结合近代宁波园林的不同类型实例,揭示其园林要素组成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园林 宁波 变迁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近代园林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以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朱蓉 吴尧 《创意与设计》 2017年第6期21-27,共7页
在城市宜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推动下,近代园林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已逐渐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无锡近代园林遗产较为集中的、并具有代表性的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为例展开研究,在明确这种新型文化遗产内涵与... 在城市宜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推动下,近代园林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已逐渐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无锡近代园林遗产较为集中的、并具有代表性的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为例展开研究,在明确这种新型文化遗产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针对近代园林遗产保护的特殊性与现实挑战,提出未来的保护和发展策略方法,以期为我国历史园林现代化转型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园林 保护 发展 太湖鼋头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园林保护策略探讨——以上海地区为例
6
作者 郑力群 周向频 《住宅科技》 2014年第3期55-57,共3页
中国近代园林有着中西合璧的特征和独特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近代园林的保护既要顺应国际保护的潮流,又要根据自身的特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园林保护的现状,以上海近代园林保护实践为例,总结了上海在近代园林保护... 中国近代园林有着中西合璧的特征和独特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近代园林的保护既要顺应国际保护的潮流,又要根据自身的特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园林保护的现状,以上海近代园林保护实践为例,总结了上海在近代园林保护中取得的成果,归纳了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对近代园林的保护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园林 遗产 保护策略 登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私及公: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无锡近代园林转型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珊珊 黄晓 《风景园林》 2020年第2期20-25,共6页
私有空间向公共空间转型的动因是中国近代园林研究的重要论题。对无锡近代园林的分析有助于理解这一转变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许多城市通过建立公园来满足公共绿地的需求不同,无锡的民族资本家兴建了大批向公众开放... 私有空间向公共空间转型的动因是中国近代园林研究的重要论题。对无锡近代园林的分析有助于理解这一转变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许多城市通过建立公园来满足公共绿地的需求不同,无锡的民族资本家兴建了大批向公众开放的私家园林,承担了城市公众休闲空间的功能。结果表明:无锡民族资本家通过将私有休闲游憩空间转变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实现了其塑造阶级身份,确立社会地位,进而改良社会的3个目的;揭示了近代时期私有空间向公众空间的转化背后深刻的社会思想与文化动因,以及其对园林空间、园林风格和园林功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 无锡 近代园林 私家园林 公共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近代园林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梦凡 董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70,共6页
天津近代园林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下城市建设活动的内容之一,是政府意志、民众意向与地方文脉共同作用的产物。通过文献排查汇总天津地区近代园林信息,结合历史地图绘制不同时期不同园林类型的地理分布图,归纳其时间分布具有“华洋并... 天津近代园林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下城市建设活动的内容之一,是政府意志、民众意向与地方文脉共同作用的产物。通过文献排查汇总天津地区近代园林信息,结合历史地图绘制不同时期不同园林类型的地理分布图,归纳其时间分布具有“华洋并进、骤兴渐衰”的特征;利用WEKA多元变量聚类统计分析方法对天津近代园林分布的地理信息进行类型归纳定量研究,可知其同时具有“组团化、二元化、近商业”的空间分布特征,继而探究其与城市形态、本土文化、意识观念的内在关联,为天津近代园林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天津近代园林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近代园林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晗 丛昕 +1 位作者 张源能 张清海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9期109-112,共4页
文章首先基于近代园林视角,以拥有特殊地理区位、政治背景的厦门为研究对象地,对近代时期建成的厦门园林开展现地调查与文献查阅。随之通过分析厦门近代园林的研究动态,提出厦门近代园林的研究建议与展望,以期为推动厦门近代园林研究及... 文章首先基于近代园林视角,以拥有特殊地理区位、政治背景的厦门为研究对象地,对近代时期建成的厦门园林开展现地调查与文献查阅。随之通过分析厦门近代园林的研究动态,提出厦门近代园林的研究建议与展望,以期为推动厦门近代园林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总结相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发现,厦门近代园林的形成融合了国内外多元文化,受到战争、近代化、租界等事件影响,凭借精致巧妙的空间营造与西式形式中式意境的造园要素构建,最终形成了中西融合的园林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近代园林 厦门 鼓浪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謇与南通近代园林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钧桅 《建筑与文化》 2008年第9期60-63,共4页
通过对南通近代园林的研究,探讨其规划建设者张謇的造园思想。
关键词 张謇 南通 近代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M应用的无锡近代园林可持续更新规划设计研究——以横云山庄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杰 朱蓉 《门窗》 2017年第4期120-122,共3页
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风景园林学者在多重理论下结合景观行业内部的技术需求所开发的景观信息模型LIM是促使风景园林可持续更新和改造的有力工具。本文基于LIM基础上,理清无锡近代园林价值性,开发适用于无锡近代园林可持续更新的景观信... 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风景园林学者在多重理论下结合景观行业内部的技术需求所开发的景观信息模型LIM是促使风景园林可持续更新和改造的有力工具。本文基于LIM基础上,理清无锡近代园林价值性,开发适用于无锡近代园林可持续更新的景观信息模型,并以鼋头渚风景区横云山庄近代园林局部更新为例,从场地地形、气候、植被、建筑、数字载体平台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定量化改造,为后续近代园林的更新和数字化发展提供更为完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信息模型LIM 近代园林 可持续更新 数字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近代园林(1840-1949年)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方瑶 林源 《城市建筑》 2020年第28期183-187,共5页
陕西位于中国内陆中西部地区,近代化进程相对缓慢。直至民国时期,城市园林与东部地区才逐渐接轨。陕西近代园林特色较东南沿海地区园林并不突出,学界关注较少。本文通过对1840-1949年的陕西近代园林文献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陕西近代园... 陕西位于中国内陆中西部地区,近代化进程相对缓慢。直至民国时期,城市园林与东部地区才逐渐接轨。陕西近代园林特色较东南沿海地区园林并不突出,学界关注较少。本文通过对1840-1949年的陕西近代园林文献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陕西近代园林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对园林个案的分析,并集中关注于陕西西安地区近代园林。陕西其他地区的近代园林研究非常薄弱,对园林历史变迁和演进特征、园林类型和特色研究以及历史园林遗产保护相关研究较为欠缺,陕西近代园林的系统研究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近代园林 文献研究 历史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旅游背景下无锡近代园林遗产开发研究
13
作者 刘洁莹 朱蓉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2期130-133,共4页
无锡近代园林是无锡近代革命历史时期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将无锡近代园林纳入无锡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有利于打造无锡特色红色旅游品牌,也有利于拓宽近代园林遗产的开发思路。分析无锡近代园林及其所蕴含的... 无锡近代园林是无锡近代革命历史时期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将无锡近代园林纳入无锡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有利于打造无锡特色红色旅游品牌,也有利于拓宽近代园林遗产的开发思路。分析无锡近代园林及其所蕴含的红色文化价值,并对在红色旅游背景下开发无锡近代园林遗产的优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SWOT分析,提出红色资源协同开发、红色文物活化利用、增强游览观光体验性三条开发策略,以期为无锡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与近代园林遗产的开发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无锡 近代园林 遗产 开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浔近代园林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以宜园为例
14
作者 李新阳 朱蓉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9期122-123,共2页
我国近代园林是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过渡时期的产物,南浔近代园林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较大的历史意义。该文分析了南浔的近代园林保护实践现状,以南浔宜园的保护性修复与再生为例,总结了南浔宜园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取得... 我国近代园林是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过渡时期的产物,南浔近代园林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较大的历史意义。该文分析了南浔的近代园林保护实践现状,以南浔宜园的保护性修复与再生为例,总结了南浔宜园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与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南浔近代园林保护与发展策略,以为近代园林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浔近代园林 保护发展策略 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园林体感互动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涛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0-64,共5页
新一代Kinect2.0设备打破了传统体感设备统治市场(Kinect1.0,Leap Motion和PlayStation Move等)的格局,在人物识别的有效距离,精准度和处理速度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基于kinect2.0的体感游戏,以C#的WPF框架和kinect2.0互联来实现"... 新一代Kinect2.0设备打破了传统体感设备统治市场(Kinect1.0,Leap Motion和PlayStation Move等)的格局,在人物识别的有效距离,精准度和处理速度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基于kinect2.0的体感游戏,以C#的WPF框架和kinect2.0互联来实现"十九世纪近代园林体感互动游戏",为达到沉浸式的体验效果,从动画的3D艺术效果、kinect动作识别的灵活性以及游戏的流畅性等方面着手开发出一款完美的体感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设备 kinect2.0 WPF 近代园林体感互动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贮水山近代园林的价值特征
16
作者 刘敏 周成田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74-81,100,共9页
青岛近代园林建设成就突出,贮水山园林是其中重要部分.以史实为依据,梳理贮水山园林景观的历史变迁,考证德日占领与主权收回后的景观建设,重点研究日占时期神社园林的景观特征,还原其历史风貌.在此基础上,提出贮水山近代园林的六大价值... 青岛近代园林建设成就突出,贮水山园林是其中重要部分.以史实为依据,梳理贮水山园林景观的历史变迁,考证德日占领与主权收回后的景观建设,重点研究日占时期神社园林的景观特征,还原其历史风貌.在此基础上,提出贮水山近代园林的六大价值:城市最早期给水与绿化设施的策源地、军事设施与一战亚洲战场的遗存地、城市殖民侵略历史的见证地、以山为园的大园林布局与因地制宜思想的典范、城市景观布局的地标与统领、园林格局尚在与历史遗存可寻的现状.这六大价值对贮水山园林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有重要意义,也为贮水山公园未来的设计提供依据,对青岛及其他城市文脉持续发展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园林 贮水山 历史变迁 园林特征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交流视角下的近代园林
17
作者 赵晶 《风景园林》 2021年第6期6-7,共2页
中国近代启蒙是在中西方交流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相比于明末清初时通过贸易形式进行文化交流,晚清民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式上都要丰富得多。由中国学者创办的英文期刊《天下》月刊涉及书法、美术、雕刻、建筑、园林... 中国近代启蒙是在中西方交流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相比于明末清初时通过贸易形式进行文化交流,晚清民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式上都要丰富得多。由中国学者创办的英文期刊《天下》月刊涉及书法、美术、雕刻、建筑、园林等内容,主动系统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文化;由朱启钤兴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延聘和资助了梁思成、刘敦桢等学兼中西的学者参与研究,通过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测绘和中外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为中国造园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建筑实例 近代园林 梁思成 朱启钤 刘敦桢 中西文化交流 中外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的成都地区近代园林发展分期及特征研究
18
作者 王琰 贾玲利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5期167-169,共3页
本文通过史料分析和实地考察互证,阐述了成都文化背景决定成都园林营造、成都园林反映成都文化背景的影响关系。在成都近代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成都近代园林的营建也呈现出了阶段性分期特征。其主要表现为4个分期阶段:第一... 本文通过史料分析和实地考察互证,阐述了成都文化背景决定成都园林营造、成都园林反映成都文化背景的影响关系。在成都近代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成都近代园林的营建也呈现出了阶段性分期特征。其主要表现为4个分期阶段:第一阶段(1840—1901年),是古典园林为主的时期;第二阶段(1901—1912年),是西式园林发展期;第三阶段(1912—1935年)是私家园林转型期;第四阶段(1935—1950年)是近代城市公园营建期。4个分期阶段分别呈现出4个不同的分期特征:古典园林出现西式要素,引入西方开阔对称园林风格,明显的园林防御性,以及近代城市公园大量兴建,这对地方园林和近代园林史研究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园林 成都园林 发展阶段 园林文化背景 园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近代园林的中西合璧——以厦门叶清和别墅园林为例
19
作者 张志雄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48-52,共5页
闽南近代园林中的厦门叶清和别墅园林具有鲜明中西合璧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近代典型的闽南园林文化,从审美特点来看,无论是在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在近代园林空间的创新上,都呈现出大胆且鲜明的风格,属于中西合璧的闽南近代园林文化... 闽南近代园林中的厦门叶清和别墅园林具有鲜明中西合璧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近代典型的闽南园林文化,从审美特点来看,无论是在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在近代园林空间的创新上,都呈现出大胆且鲜明的风格,属于中西合璧的闽南近代园林文化载体。对叶清和别墅园林的总体概貌、空间营造特征及各项园林构成要素的分析,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研究闽南近代园林的文化艺术价值,对于当代地域园林的探索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近代园林 中西合璧 叶清和别墅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的变迁:喜龙仁摄影对近代中国园林研究的形塑
20
作者 谷久文 史元丰 贾珊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目的]摄影术作为中国园林记录的新方法,对园林研究影响至深,但对二者交互关系的研究较少,摄影作为一种新的理解和观看园林的方式,探究摄影驱动园林研究发生转向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喜龙仁的中国园林摄影图像为研究对象,... [目的]摄影术作为中国园林记录的新方法,对园林研究影响至深,但对二者交互关系的研究较少,摄影作为一种新的理解和观看园林的方式,探究摄影驱动园林研究发生转向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喜龙仁的中国园林摄影图像为研究对象,从两条路径展开研究:1)以摄影技术、摄影图像为切入点,进行摄影图像影调阈值分析,以显现喜龙仁摄影的特殊性;2)基于喜龙仁的研究经历和研究文本展开比对研究,探究图像技术对园林记忆和园林理解的反向形塑。[结果]通过分析喜仁龙的中国园林摄影图像,发现喜龙仁在拍摄过程中通过运用大画幅相机、中焦距镜头,以及与区域曝光法(zone system)类似的技术理念,增加了图像影调的密度,对细节进行了深描,并对空间进行了压缩。[结论]喜龙仁巧妙地解决了摄影术受技术条件制约的问题,这也是其作品区别于早期常见园林摄影,成为价值卓越的艺术作品的原因。园林摄影图像具有强大的叙事能力,这种叙事能力反向影响了园林研究的视角——多重细节叠加而空间压缩的视角、空间主角与空间叙事转化的视角,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园林研究的走向。这种影响与西方空间研究杂糅,形成了极为常见的园林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龙仁 园林摄影 近代园林研究范式 中国园林 园林叙事 摄影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