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晚清近代化的两个阶段——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
王守中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0 |
3
|
|
2
|
试析1860—1895年台湾早期近代化道路 |
张缨
|
《学术界》
CSSCI
|
1995 |
1
|
|
3
|
论李鸿章的近代化纲领 |
戚其章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4
|
中华元典精神与近代化 |
冯天瑜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3
|
|
5
|
名不副实的主干载体——中国早期资产阶级在近代化中的角色 |
马敏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8 |
3
|
|
6
|
民主科学与中国近代化 |
胡维革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0 |
|
7
|
中俄近代化观念变革比较研究 |
许苏民
|
《湖北社会科学》
|
1988 |
0 |
|
8
|
中华元典精神的近代意义 |
冯天瑜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1992 |
5
|
|
9
|
另立架构 别开生面——《中国近代史记》读后小议 |
何若钧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
10
|
冲破旧格局的第一部中国近代史巨著——评徐泰来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记》 |
董方奎
雷俊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11
|
对近代社会集团的研究应不断深化──《淮系集团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前言 |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2
|
李鸿章与19世纪后期的中日外交 |
王鹤鸣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3
|
社会风俗史研究的新尝试——读严昌洪著《西俗东渐记》 |
长弓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2 |
0 |
|
14
|
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 |
何志龙
蔡礼强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15
|
安徽“中日关系史与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黄山市举行 |
杨凯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