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近代化模式”及其官制“舆情”走向 被引量:2
1
作者 卓南生 杜海怀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8年第4期14-21,共8页
2018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相对于"明治维新百年祭"(1968年)日本政府的高调庆祝和精心策划的一系列大型"演出",今年的日本官方显得格外低调。但在这种低调的表象下实际上隐藏着日本当局紧锣密鼓的... 2018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相对于"明治维新百年祭"(1968年)日本政府的高调庆祝和精心策划的一系列大型"演出",今年的日本官方显得格外低调。但在这种低调的表象下实际上隐藏着日本当局紧锣密鼓的修宪路线。回顾半个世纪前日本当局主导"明治维新百年祭"的背景与论争,以及当时佐藤内阁对"反战阵营"采取的长期分化策略发现,今日"日本近代化模式成功论"的死灰复燃事出有因。日本政府有通过鼓吹"日本近代化模式"的成功来侧面肯定日本近代史,包括其侵略亚洲的轨迹的用心。日本某些学界人士对"ABCD包围圈论""近代超克论"在内的战前理论的重新包装与提倡、再生产、甚至于"出口转内销"的现象,揭露了"亚细亚主义"的真相与遗毒,昭示任何源自东京的"亚细亚主义"其本质都离不开"日本乃亚洲盟主"的结论框架。只要日本人不放弃二战前的史观,日本与亚洲对历史的认识与评价的差距与其说在缩小,不如说正在日益扩大。当前日本政府存在低调中不低调的政治日程与"舆情"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维新 国论二分 近代化模式 修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使西日记研究:走出近代化模式的构想
2
作者 尹德翔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2,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叙论为代表,国内学术界对晚清使西日记的研究,主要采取了近代化模式。但是,近代化模式的研究忽视了出使的跨文化交往的性质,坚执现代与传统、进步与保守、科学与迷信的二元对立,对晚清外交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叙论为代表,国内学术界对晚清使西日记的研究,主要采取了近代化模式。但是,近代化模式的研究忽视了出使的跨文化交往的性质,坚执现代与传统、进步与保守、科学与迷信的二元对立,对晚清外交官在异国环境中的表现,缺乏理解与同情。要走出近代化模式,开拓晚清使西日记研究的新境,需要引入文化研究的新视点和新方法。可以考虑三种角度的研究:1.文化身份(文化认证)。使西日记显示了从优势文化认证到劣势文化认证再到文化认同危机的过程。2.文学形象学。使西日记展示了比较客观的西方形象,比同时代西方人的中国记述公允,比妖魔化西方的海外竹枝词和私人游记更有代表性。3.传记学。使西日记具有自传的意义,它提供了从作者个性探求作者思想的有价值资料。引入文化研究的新视点和新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解读使西日记,是学术研究的呼唤,也是时代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西日记 近代化模式 文化研究 海外竹枝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