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版的性质和出版人的追求——《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后跋和读《文史通义》随记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家熔 《出版科学》 2004年第2期44-50,共7页
我们见到汪家熔先生的《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后觉得,书中颇有些值得今天出版操作时思考的题目,故请他将近两年间的思考作一介绍,将甲午至今的出版与古代出版作一区别。作者以为,出版者不求丝毫自己的利益,就是甲午至今的出版。
关键词 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文史通义》 出版性质 出版事业史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于史料基础的出版文化研究——读《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2
作者 张国功 《出版科学》 2004年第4期72-76,共5页
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研究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成了近年出版史研究领域一种可贵的探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出版史研究坠入了一个相对的低落期,但以现代文学研究为主的其他学科在跨学科研究的推动下向出版史领域多有介入,众多的学院派... 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研究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成了近年出版史研究领域一种可贵的探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出版史研究坠入了一个相对的低落期,但以现代文学研究为主的其他学科在跨学科研究的推动下向出版史领域多有介入,众多的学院派学者开始超越传统的以文本分析为主的界阈,而对文学所赖以存在的大学、出版社等制度性空间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种从文学史、学术史、思想史的角度切入的做法,落脚点多在于揭示、凸显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价值取向等,由此而取得的可喜进展,使得出版史研究大大超越此前多满足于史料整理与罗列这一层面,而获致一种前所未有的理论视野与学科品格.但毋可讳言的是,因为这些以学院派为主的研究者对出版行业的相对隔膜,谈出版文化往往偏重于阐释推演,难免失于史实空疏与不确.与此相比,一些出版中人尤其是老出版家因为长年注重史料爬梳,且有亲身的出版经历,对史料运用慎审,结论精当,一旦从出版文化的角度观照史料,往往豁然开朗,别开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书评 出版文化 出版事业史 史料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代出版人的公共交往探论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军 陶安涛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120,共8页
公共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介于国家与家庭或家族之间的社会场域参与集体事务与行动的交往活动。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出版人以书局、报馆等出版机构为实体空间,以书业同业组织为纽带,以专业期刊为媒介展开公共交往,其交往方... 公共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介于国家与家庭或家族之间的社会场域参与集体事务与行动的交往活动。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出版人以书局、报馆等出版机构为实体空间,以书业同业组织为纽带,以专业期刊为媒介展开公共交往,其交往方式、交往对象、交往空间和交往观念等均发生了由传统性趋向现代性的变革,呈现出传统亲缘、地缘的关系性交往的渐趋式微,而现代学缘、业缘的社会性交往日渐崇尚的现象。公共交往对出版人积累社会资源、建构出版公共空间、形塑身份认同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推动了出版人群体的职业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出版 公共交往 地缘交往 业缘交往 学缘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上海出版人的汇聚、构成及影响
4
作者 骆欣 南长森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8-102,共5页
上海无疑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中心,这一中心地位一方面来源于其覆盖性影响,另一方面因其对近代出版业品格的塑造。太平天国运动从人才、市场、理念等多个方面为上海近代文化市场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东南地区的传统士绅为避难而汇聚上海租... 上海无疑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中心,这一中心地位一方面来源于其覆盖性影响,另一方面因其对近代出版业品格的塑造。太平天国运动从人才、市场、理念等多个方面为上海近代文化市场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东南地区的传统士绅为避难而汇聚上海租界谋求新的出路,新兴出版业成为一个主要选择。而在出版业领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19世纪90年代科举正途出身的士绅阶层,特别是像张元济、汪康年这样从传统士绅阶层分化出来的知识精英。不同于1843年上海开埠后较早参与出版业的口岸知识分子,以谋生为主要取向,传统士绅将历来的家国情怀注入新兴出版业,以启迪民智作为追求,不仅改变了当时上海出版业的格局,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出版人 上海 太平天国 传统士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出版史研究的去熟悉化问题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林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1,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出版史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理论原创不足、史料发掘不够等诸多严重问题,导致这一领域研究"后见之明"、"结果预设"、"刻板印象"等现象频频出现。中国近代出版史研究要想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出版史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理论原创不足、史料发掘不够等诸多严重问题,导致这一领域研究"后见之明"、"结果预设"、"刻板印象"等现象频频出现。中国近代出版史研究要想取得突破,当务之急是要推动研究范式的创新和出版史料的深度挖掘,促成该研究领域的"去熟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出版史研究 问题 研究范式 出版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出版大家夏瑞芳的企业家精神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军 欧阳敏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5-29,共5页
夏瑞芳是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时的创始人之一、首任总经理,在任长达17年。他的身上体现了一名现代优秀出版家的企业家精神。他勇于创新,大力引进西方新式印刷技术,以技术立厂,积极建立股份公司制度,通过制度创新进而开创出版物的新内... 夏瑞芳是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时的创始人之一、首任总经理,在任长达17年。他的身上体现了一名现代优秀出版家的企业家精神。他勇于创新,大力引进西方新式印刷技术,以技术立厂,积极建立股份公司制度,通过制度创新进而开创出版物的新内容和新形式;他敢于冒险,有胆有识,引入日资,采取中外合资方式,并充分借鉴其先进印刷技术和教科书编撰思想,使得商务一举腾飞;他胸襟开阔,宽容友善,善于合作,高薪引进张元济并与其成为至交,广纳各类人才,注重提高职工福利,获得全体职工的拥戴,树立了堪为行业表率的企业文化。夏瑞芳有企业家的目标高远,开拓进取,又脚踏实地,敬业勤勉,用技术、资金、人才与制度为出版提供了一个坚实平台,对中国近现代书业企业制度的建立、教育与文化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出版 商务印书馆 夏瑞芳 企业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出版的文化自觉与民间立场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永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1,共5页
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和媒介的近代出版业 ,伴随着对皇权文化和殖民文化的挣脱、解构而逐步觉醒 ,这一方面依赖于新式印刷术的引进、出版资本的形成 。
关键词 近代出版 文化自觉 民间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实绩 被引量:3
8
作者 朱以青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108,共7页
出版业是以生产精神产品为主,以积累和传播文化为目的的特殊行业。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与收藏,主要局限于上层社会与文人士绅的圈子,与普通大众无缘。中国出版业在近代完成了它的转型。在近代中国“救国救民”的时代主题下,出版具有了传播... 出版业是以生产精神产品为主,以积累和传播文化为目的的特殊行业。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与收藏,主要局限于上层社会与文人士绅的圈子,与普通大众无缘。中国出版业在近代完成了它的转型。在近代中国“救国救民”的时代主题下,出版具有了传播西学、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特殊功能和社会价值。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全面推进,带来了出版业的发展和繁荣,使出版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近代出版业对提高国民素质及文化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出版 救亡图存 开启民智 社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上海近代出版业看商业出版文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昌文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6-57,共2页
都市文化既是都市的内涵之凝聚,又是其特色的表征,是都市个性的体现。上海都市所呈现的浓厚的商业性、兼容性和多元性及蔑视权威、务实进取的个性文化,使上海有别于其他都市。上海出版业在都市化的进程中体现着、同时影响着这种文化。... 都市文化既是都市的内涵之凝聚,又是其特色的表征,是都市个性的体现。上海都市所呈现的浓厚的商业性、兼容性和多元性及蔑视权威、务实进取的个性文化,使上海有别于其他都市。上海出版业在都市化的进程中体现着、同时影响着这种文化。本文着重从近代上海出版业的这一特定侧面,对都市的商业性文化进行探讨。一.商业发展的需要呼唤出版业从其导源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近代出版 商业出版文化 商业需要 市场运作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出版学的历史支柱——读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与章宏伟《出版文化史论》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振铎 《出版科学》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通过对《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和《出版文化史论》的评介,着重阐述了中国出版史的起源和分期问题,提出中国出版丈化史分为刻写出版、印刷出版和电子出版三个阶段的观点,并指出,将出版文化的内容审选组合,编制成可供储存和传播的符号媒... 通过对《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和《出版文化史论》的评介,着重阐述了中国出版史的起源和分期问题,提出中国出版丈化史分为刻写出版、印刷出版和电子出版三个阶段的观点,并指出,将出版文化的内容审选组合,编制成可供储存和传播的符号媒介,主要靠编辑出版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 出版文化史论》 编辑出版 书评 中国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出版转型升级中的郭秉文与商务印书馆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洪宇 李永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82,168,共12页
作为植根于旧制度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为应对民国建立之后中国社会文化的大转型,曾大力吸纳新式人才,以实现企业的不断变革。因学缘、亲缘、业缘的多重关系,郭秉文与商务印书馆在“教育救国”的理念之下,彼此借力,共谋发展。郭秉文通... 作为植根于旧制度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为应对民国建立之后中国社会文化的大转型,曾大力吸纳新式人才,以实现企业的不断变革。因学缘、亲缘、业缘的多重关系,郭秉文与商务印书馆在“教育救国”的理念之下,彼此借力,共谋发展。郭秉文通过推荐业务精英、提供行业讯息、主编英文辞书、倡议活动影片等举措,鼎力相助商务印书馆克服内外发展困境,成为商务印书馆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商务印书馆则以其所具有的平台优势为郭秉文等知识分子的社会声誉、事业发展提供了多重助力。郭秉文与商务印书馆之间的关系是民国新式知识分子与出版机构之间共同致力于“教育救国”的一个典型,两者在近代出版转型背景下的互动、合作共同推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教育的改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印书馆 郭秉文 知识分子 近代出版 教育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中国出版史上填补历史空白的力作——《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1-4)卷出版
12
作者 张树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 书评 历史分期 断代 内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五四运动的关键动力的近代中国出版业
13
作者 韩晗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105,共7页
发生于晚清的近代中国出版业,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演变提供了包括内涵与发展两方面的动力,其不但丰富了五四运动的内涵,更为五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近代中国出版业与新兴市民阶级的合力,促使其从新文化运动... 发生于晚清的近代中国出版业,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演变提供了包括内涵与发展两方面的动力,其不但丰富了五四运动的内涵,更为五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近代中国出版业与新兴市民阶级的合力,促使其从新文化运动向五四爱国学生运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近代中国出版 内涵动力 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代出版体育教科书的早期概况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天白 《体育文化导刊》 1990年第1期51-52,共2页
在我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中,出于军事上的需要,曾翻译了一些西方国家军事训练方面的书籍。如清光绪十年(1884年),李风苞译的《陆操新义》。(印刷时改名为《德国练要》)该书曾被梁启超称为当时“最佳”的练兵书籍(见梁启超:《读西... 在我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中,出于军事上的需要,曾翻译了一些西方国家军事训练方面的书籍。如清光绪十年(1884年),李风苞译的《陆操新义》。(印刷时改名为《德国练要》)该书曾被梁启超称为当时“最佳”的练兵书籍(见梁启超:《读西学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体育教科书 洋务运动 军事训练 近代 西方国家 近代出版 西学 书法 体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出版的群体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建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近代出版 人才群体 知识群体 商务印书馆 张元济 日本留学生 傅兰雅 江南制造局 出版机构 近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中国出版近代化对晚清小说出版的影响
16
作者 董智颖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9-93,共5页
中国出版在整个近代时期完成了它的转型和古今之变。出版业的近代化对小说出版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小说出版的物质基础的变革、晚清单行本小说的新变、民营资本主义出版机构及运营方式、出版观念的变革、文化消费主体的变化... 中国出版在整个近代时期完成了它的转型和古今之变。出版业的近代化对小说出版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小说出版的物质基础的变革、晚清单行本小说的新变、民营资本主义出版机构及运营方式、出版观念的变革、文化消费主体的变化等5个方面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近代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近代上海出版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考察
17
作者 王珺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39,共5页
上海自开埠之后,逐渐发展成为近代中国的出版中心,一些民营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译著,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优秀的共产党人加入到出版行业中,既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内涵,所从... 上海自开埠之后,逐渐发展成为近代中国的出版中心,一些民营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译著,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优秀的共产党人加入到出版行业中,既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内涵,所从事的出版活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近代中国出版史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围绕近代上海大众出版机构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红色出版人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探讨近代上海出版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轨迹,以及红色出版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上海出版 大众出版 红色出版人 马克思主义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代出版观念形成的社会因素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军 曹小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36,共6页
现代出版观念是出版主体对现代出版活动总的看法和理解,是出版活动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及关键所在。出版观念的形成涉及主体因素和社会因素。我国现代出版观念萌生于鸦片战争前后依次占主流的教会出版、政府出版和民营出版活动。其间,现... 现代出版观念是出版主体对现代出版活动总的看法和理解,是出版活动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及关键所在。出版观念的形成涉及主体因素和社会因素。我国现代出版观念萌生于鸦片战争前后依次占主流的教会出版、政府出版和民营出版活动。其间,现代印刷技术及设备的传入、城市化和市民阶层的形成、国家文化政策和启蒙与革命思潮的推动、现代出版职业群体的出现、西方出版观念的引入等,都是现代出版观念产生的主要社会因素。现代出版观念的形成是出版活动与近代社会发展互动的结果,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呈现同步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出版 出版活动 现代出版 出版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教士与近代活字印刷的引入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国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89,共6页
传教士最初对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抱持一种肯定和欣赏的态度,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马礼逊来华的最初阶段。后来由于形势的改变,传教士开始了中文活字的研制。经过三个阶段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传教士基本上解决了中文活字制造的问题,同时也发... 传教士最初对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抱持一种肯定和欣赏的态度,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马礼逊来华的最初阶段。后来由于形势的改变,传教士开始了中文活字的研制。经过三个阶段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传教士基本上解决了中文活字制造的问题,同时也发明了实用的中文排版检字方法,为中文印刷使用西方近代活字印刷解决了最基本、最关键的技术问题,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中文活字印刷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中文活字 近代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代前中期的出版文化环境 被引量:4
20
作者 江凌 《出版科学》 CSSCI 2010年第1期10-13,共4页
出版业是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与其时代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清代前中期,儒家理学思想得到复兴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出现了大总结局面,朴学繁荣,名家辈出,群星灿烂,学术空前繁荣。在清代文化专制政策统治下,由于文化的繁荣,... 出版业是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与其时代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清代前中期,儒家理学思想得到复兴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出现了大总结局面,朴学繁荣,名家辈出,群星灿烂,学术空前繁荣。在清代文化专制政策统治下,由于文化的繁荣,传统出版业出现了不衰反荣的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化特征 出版文化政策 近代出版 出版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