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构与中融:十字轴线在江南近代公园的承嬗
1
作者 余天爱 刘佳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8期121-123,共3页
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十字轴线布局在江南近代公园的物质要素分布、应用区域、空间结构模式3个方面的转向进行定量与定性的深入分析,探讨西方十字轴线布局在江南近代公园的承继与演变,进而总结出十字轴线在江南近代城市公园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十字轴线布局在江南近代公园的物质要素分布、应用区域、空间结构模式3个方面的转向进行定量与定性的深入分析,探讨西方十字轴线布局在江南近代公园的承继与演变,进而总结出十字轴线在江南近代城市公园的形成与发展因素——从“西式殖入”到“中式重构”的演变规律,希望有助于探寻江南本土设计话语权在近代的历史渊源,为现代公园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近代公园 演变 十字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近代公园文化服务评估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戴代新 刘颂 张桐恺 《风景园林》 2019年第8期95-100,共6页
为了建立上海近代公园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探究上海近代公园文化服务价值与空间分布规律,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MA),采用SPICED指标框架建立针对上海近代公园的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自主开发的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AP... 为了建立上海近代公园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探究上海近代公园文化服务价值与空间分布规律,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MA),采用SPICED指标框架建立针对上海近代公园的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自主开发的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PPGIS)APP收集、分析公众对文化服务的评估意见,对复兴公园不同文化服务类型、文化服务和使用者、文化服务和公园景点空间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复兴公园作为近代公园,其文化服务主要体现为休闲游憩,历史遗产价值公众认知度不高;文化服务的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公园景点空间类型与文化服务存在相关性;某些文化服务之间存在正、负两面的相关性;最后提出对近代公园更新发展策略的思考。研究基于PPGIS技术提高了上海近代公园保护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将文化服务评估应用于空间规划具有新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近代公园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 文化服务 上海 复兴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山水与田园真趣:昆明近代公园规划与建设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天洁 张玉琦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聚焦关注较少的西南地区,以昆明为案例,通过档案文献研究及实地考察,梳理昆明近代公园建设发展历程,分析其混杂传统与现代性的营建特点,并追溯理论来源。昆明近代公园在城市由边缘到枢纽的近代化过程中兴起,并在抗战时期构建起初步的公... 聚焦关注较少的西南地区,以昆明为案例,通过档案文献研究及实地考察,梳理昆明近代公园建设发展历程,分析其混杂传统与现代性的营建特点,并追溯理论来源。昆明近代公园在城市由边缘到枢纽的近代化过程中兴起,并在抗战时期构建起初步的公园绿地系统。昆明近代公园的建设传承了传统的寺观园林,充分利用天然山水,保留田园真趣,具体表现在公园选址、营建布局和重视园艺方面。同时,公园建设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借鉴了日本对于"田园城市"理念的理解、劝业博览会的做法及德国分区规划等思想,其中先进人物和市政刊物起到了重要的引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近代公园 昆明 田园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公园遗产的保护与更新探析——以天津中心公园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天洁 张晶晶 夏成艳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0期101-109,共9页
现存近代公园是一种活态园林遗产。选取天津中心公园为案例,梳理其发展变迁历程,解读历次改造的规划设计意图,诠释其历史、艺术、社会、精神等价值。并尝试通过网络评论大数据分析、行为注记、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揭示游园者对其多重... 现存近代公园是一种活态园林遗产。选取天津中心公园为案例,梳理其发展变迁历程,解读历次改造的规划设计意图,诠释其历史、艺术、社会、精神等价值。并尝试通过网络评论大数据分析、行为注记、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揭示游园者对其多重价值的感知,探究遗产认知与日常需求的关系,以期为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公园遗产 保护与更新 价值感知 天津中心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视角下的近代公园数字化研究及其意义——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向频 陈喆华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4期71-75,共5页
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近代公园面临着不断的改造和更新,如何认知当代园林遗产并处理好遗产与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其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从遗产保护视角出发,引入数字化技术重新观照近代公园的演变历程和保护更新。以上海近代公园为... 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近代公园面临着不断的改造和更新,如何认知当代园林遗产并处理好遗产与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其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从遗产保护视角出发,引入数字化技术重新观照近代公园的演变历程和保护更新。以上海近代公园为例,运用数字技术对园林风格和思想流变进行解析,借助GIS探究公园与城市的多层次动态关系,指出数字化技术有利于近代公园价值认知与判断,对于近代公园的遗产价值评价和活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公园 数字化技术 价值认知 活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变迁的产物:东北近代公园演化进程与机制解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余洋 张琦瑀 《风景园林》 2021年第6期32-37,共6页
东北近代公园在政权更替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伴随着城市发展不断演变。以公园的历史变迁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传承式、覆写式和叠加式3种模式。东北城市发展的国际性空间特征使公园成为异域性和本土性竞争或者复制的场域,其产生与发展的内... 东北近代公园在政权更替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伴随着城市发展不断演变。以公园的历史变迁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传承式、覆写式和叠加式3种模式。东北城市发展的国际性空间特征使公园成为异域性和本土性竞争或者复制的场域,其产生与发展的内在诱因是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影响。对东北近代公园历史变迁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将有助于厘清其历史遗产和文化景观的价值,因循遗产保护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东北近代公园 历史变迁 龙沙公园 兆麟公园 胜利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近代公园信息管理系统及三维可视化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向频 李劭杰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2期64-71,共8页
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及紧迫的遗产保护背景下,上海近代公园的改造更新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上海近代公园的信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开展遗产评价和保护工作的第一步,但却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提出运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建立上海近... 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及紧迫的遗产保护背景下,上海近代公园的改造更新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上海近代公园的信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开展遗产评价和保护工作的第一步,但却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提出运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建立上海近代公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思路,搭建图文影音数据库和二三维GIS空间信息数据库。其中,二维GIS空间信息数据库又分为市域、园域两个子数据库。在实现信息有效管理的基础上,从二三维数据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建立上海近代公园三维GIS数据库,实现三维可视化,为规划设计、科研、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在三维环境中进行上海近代公园整体图景遗产价值认知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公园 20世纪遗产 信息管理系统 三维可视化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区核心到闹市一隅:南京近代公园建设与规划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哲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2期50-53,共4页
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近代公园的营建和规划活动较为活跃。本研究通过细致梳理一手史料和档案文献,揭示其建设和规划的总体历程,概括出南京近代公园发展的五个典型特征,具体表现为与城市发展方向的契合、利用自然山水、整理遗存古迹... 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近代公园的营建和规划活动较为活跃。本研究通过细致梳理一手史料和档案文献,揭示其建设和规划的总体历程,概括出南京近代公园发展的五个典型特征,具体表现为与城市发展方向的契合、利用自然山水、整理遗存古迹、整顿美化市容以及为市民提供日常休憩娱乐场所,以上特征体现出南京近代公园的主要辟建路径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初期公园的建设和规划主要源自于当权者自上而下的倡导,受到政治因素的主导影响,后来对自下而上的民众使用需求愈发关注,社会和文化等其他因素介入程度增深,影响了公园的规模尺度、空间布局、功能设置及设施配置等基本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近代公园 建设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近代公园的特征与分析
9
作者 马晓芊 莫畏 《安徽建筑》 2021年第1期48-49,共2页
近代长春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自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起,长春就被划在沙俄势力范围之内,日俄战争之后又转为日本势力范围之下。在这一时期,长春虽然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剥削和压迫,但是沙俄和日本也间接地促进了长春近... 近代长春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自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起,长春就被划在沙俄势力范围之内,日俄战争之后又转为日本势力范围之下。在这一时期,长春虽然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剥削和压迫,但是沙俄和日本也间接地促进了长春近代公园的形成与发展。文章以长春近代公园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发展时期,分析近代长春具有代表性的公园,总结长春近代公园的发展特征,并对现在的公园建设产生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市 近代公园 公园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现代性与公共空间——浅析近代天津的公园发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天洁 李泽 孙媛 《新建筑》 2012年第5期33-40,共8页
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半殖民时期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碰撞的背景,考察近代开埠城市天津的公园发展历程,探究西方及日本造园手法和近代城市规划思想对它的影响,进而剖析在西学东渐背景下对中国传统园林元素的再利用,并尝试结合游园体... 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半殖民时期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碰撞的背景,考察近代开埠城市天津的公园发展历程,探究西方及日本造园手法和近代城市规划思想对它的影响,进而剖析在西学东渐背景下对中国传统园林元素的再利用,并尝试结合游园体验来解读近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混杂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公园 公共空间 混杂性 现代性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城市山水风景公园化:认知、营建与事功 被引量:6
11
作者 毛华松 王雪纯 吴映华夏 《风景园林》 2021年第6期25-31,共7页
在西方文明冲击下,近代公园被视作“文明装置”,成为中国各地都市计划的重要部分。作为古代城市形胜和游憩之地的山水风景,在何种情形下、以何种方式融入公园化实践,并承担何种作用,是厘清中国山水风景审美近代转型的关键线索。基于近... 在西方文明冲击下,近代公园被视作“文明装置”,成为中国各地都市计划的重要部分。作为古代城市形胜和游憩之地的山水风景,在何种情形下、以何种方式融入公园化实践,并承担何种作用,是厘清中国山水风景审美近代转型的关键线索。基于近代城市转型和市政计划概况,重点围绕武汉、广州和南京3个城市,探讨了20世纪20年代城市管治边界外扩下的山水风景资源的融合发展及其相应的风景认知和营建,指出了近代山水风景公园化在公共空间供给、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和新规划思想实践3个方面的历史贡献。对理解古代城乡一体化到近代城乡二元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山水在审美、功能、营建关联上的转型,反思当前国土空间视野下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与公园城市建设,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山水风景 近代城市 田园城市 近代公园 审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建筑编年视角解析近代园林空间属性及其社会化演进——以哈尔滨兆麟公园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洋 张琦瑀 《新建筑》 2020年第1期52-56,共5页
中国近代园林是复杂历史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园林建筑是体现历史复杂变化的重要元素。文章以哈尔滨兆麟公园为例,从园林建筑编年的角度分析公园的建造过程和原因。研究指出兆麟公园可分为中东铁路时期、东省特别区时期、伪满洲国时期... 中国近代园林是复杂历史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园林建筑是体现历史复杂变化的重要元素。文章以哈尔滨兆麟公园为例,从园林建筑编年的角度分析公园的建造过程和原因。研究指出兆麟公园可分为中东铁路时期、东省特别区时期、伪满洲国时期、解放及建国后时期四个阶段。在政治、社会、文化因素的多重影响下,公园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是权力空间演替、精英群体意志、市俗生活诉求三种社会驱动力相互交织和影响的结果。园林建筑的变化清晰而透明地展示了公园的空间属性及其社会化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公园 园林建筑 兆麟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园林文化基因在江苏近代城市公园中的传承研究
13
作者 王翠萍 刘佳 《艺术科技》 2023年第4期9-11,15,共4页
一般意义上,中国近代城市公园被认为是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产物。然而,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设计思想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在物质构建上外显了相应的地域性特色。传统园林的意境及其蕴含的以物言志的个人思想体系和价值观,是传统... 一般意义上,中国近代城市公园被认为是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产物。然而,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设计思想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在物质构建上外显了相应的地域性特色。传统园林的意境及其蕴含的以物言志的个人思想体系和价值观,是传统园林文化的体现,其在近代城市公园建造之初就被巧妙地融入园中,以隐性文化的显性展现方式互相映衬。传统园林思想文化和设计营造都相对成熟的江苏地区,在近代城市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彰显了传统的造园文化基因,江苏近代城市公园逐渐成为西方公园设计思想本土化的一种呈现。文章在充分开展田野调研和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以设计学的研究方法,从文化基因的研究视角出发,从显性基因及隐性基因两个研究方面,深入解读影响江苏近代城市公园地域性特征的传统园林文化基因,并侧面反映中国近代城市社会和文化变迁中传统文脉的传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园林 文化基因 江苏 近代城市公园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文化景观文档工作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代新 金雅萍 齐承雯 《风景园林》 2017年第7期108-116,共9页
在城市逐渐进入存量规划的阶段,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日益受到重视,文档工作则是其中基础性的环节;本文指出文档工作管理者与使用者之间存在隔阂;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文化景观文档工作研究现状以及文化景观特征,提出由"源"、... 在城市逐渐进入存量规划的阶段,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日益受到重视,文档工作则是其中基础性的环节;本文指出文档工作管理者与使用者之间存在隔阂;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文化景观文档工作研究现状以及文化景观特征,提出由"源"、"存"、"用"构成的动态循环的城市文化景观文档工作过程;指出文化景观信息包括描述性和说明性信息,借鉴亚历山大的"空间—事件"模型架构描述性信息的分类框架,依据保护规划流程构建说明性信息的分类框架;最后以上海复兴公园为对象,分析文档工作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探讨信息开放共享的上海近代公园信息系统构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档工作 城市文化景观 上海近代公园 信息分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锡宗的广州近代城市园林实践研究
15
作者 孟诗棋 赵纪军 《华中建筑》 2021年第8期140-144,共5页
该文综合而系统地探究近代广州著名建筑师杨锡宗的园林设计实践。基于对杨锡宗教育背景和执业经历的梳理,尝试解读他关于城市公园、纪念陵园、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思想,认识其设计理论和特征的变化,从移植西方园林形式的"公共性&qu... 该文综合而系统地探究近代广州著名建筑师杨锡宗的园林设计实践。基于对杨锡宗教育背景和执业经历的梳理,尝试解读他关于城市公园、纪念陵园、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思想,认识其设计理论和特征的变化,从移植西方园林形式的"公共性"特征,再到借鉴西洋古典建筑语言的"纪念性"风格,回归于讲求本土形胜与礼制的"传统性"内涵。杨锡宗的园林实践深刻影响了广州近代城市园林的发展,同时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汇与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锡宗 近代公园 纪念陵园 近代校园 在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济南中山公园空间序列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艺 刘兵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5期99-104,共6页
文章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济南中山公园空间序列的连接值、深度值、整合度等参数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该空间序列的空间特征与组织方式。结果表明:1)北门空间能够引发游客兴趣,飞流峰与流音水榭空间起到导引游客游线的作用,水池台地为游客主... 文章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济南中山公园空间序列的连接值、深度值、整合度等参数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该空间序列的空间特征与组织方式。结果表明:1)北门空间能够引发游客兴趣,飞流峰与流音水榭空间起到导引游客游线的作用,水池台地为游客主要的观景空间;2)根据空间参数的数量关系,得出此空间序列是以开始—过渡—高潮—结束的组织方式展开;3)空间序列折线图能够反映空间参数连续变化的情况,有利于对空间序列组织关系的进一步剖析。研究结果可为景观空间序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城市公园 空间句法 空间序列 济南中山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佛山园林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霍艳虹 韩健 《风景园林》 2016年第6期24-29,共6页
通过对佛山史志类文献的考证,对明清佛山文人园林的发展脉络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佛山园林大部分是由回乡士族、文人雅士建造的文人园。明清时期佛山经济发达、文风丕盛,其园林注重文化氛围及闲情逸致的营造,再加之佛山具有独特... 通过对佛山史志类文献的考证,对明清佛山文人园林的发展脉络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佛山园林大部分是由回乡士族、文人雅士建造的文人园。明清时期佛山经济发达、文风丕盛,其园林注重文化氛围及闲情逸致的营造,再加之佛山具有独特的水乡特点,在融合全国园林的特色并结合自身客观环境的基础上,佛山文人园林形成了以水为主、崇尚自然、喜建亭台、注重实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岭南园林 文人园林 近代公园 佛山 史志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宁园复原与历史演变
18
作者 胡梦凡 董璁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5期120-124,共5页
宁园是近代天津地区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一座公共园林。文章通过搜集和分析宁园各时期图文史料并结合现场调研对其进行相对有效的复原研究:首先对宁园的园林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然后从山水结构、路网和建筑布局等方面总结各时期造园特点... 宁园是近代天津地区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一座公共园林。文章通过搜集和分析宁园各时期图文史料并结合现场调研对其进行相对有效的复原研究:首先对宁园的园林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然后从山水结构、路网和建筑布局等方面总结各时期造园特点,并探究其造园主旨流变和园林空间演化的时代特征;最后通过分析宁园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在关联加强对这座近代园林历史原貌与文化内涵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近代城市公园 复原 历史演变 宁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